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我們的119廠情懷(之二)

卓婭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1971年9月,在東嗄公社插隊的實驗中學知青中,有20名女同學被抽調(diào)到沈陽119廠工作,其中就有初二三班的李力、許英兩名同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這里編輯的是李力、許英兩位同學的回憶文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李力</span></p><p class="ql-block">1964年 遼寧省實驗中學 學生</p><p class="ql-block">1968年 </p><p class="ql-block"> 昌圖縣東嘎公社西嶺大隊知青</p><p class="ql-block">1971年 119廠工人</p><p class="ql-block">1974年 北京航空學院學生</p><p class="ql-block">1977年 119廠工藝員</p><p class="ql-block">1982年 沈陽滑翔機制造廠</p><p class="ql-block"> 工程師 設(shè)計師</p><p class="ql-block">2006年 退休</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那年,那廠,那些人</span></p><p class="ql-block"> 1971年,我離開了生活了三年的昌圖知青點,告別了知青點里幾位可親可敬的知青姐姐,走進了國營新樂電工廠,成為一名工人。</p><p class="ql-block"> 新樂廠是一個現(xiàn)代化的大型國企,我入廠的前后三年內(nèi)共招收了1000多名青工。其中,我們知青是500多名,工廠的單身宿舍樓就有三座,職工食堂也有好幾個。工廠還有自己的職工醫(yī)院,廠內(nèi)有一個保健站,職工們有頭疼腦熱,不用出廠門兒,在保健站就能解決,只需十幾分鐘就可以看完病,回車間繼續(xù)干活。從看病到取藥不收任何費用,有工作證就可以。</p><p class="ql-block"> 廠里人才濟濟,說一個小事兒:那時每逢周六,工廠的大禮堂都放映電影。有一次放映的電影是純外語片,而且沒有中文字幕。放映時,有一位工程師走到銀幕前,手拿話筒,看著銀幕,現(xiàn)場翻譯片中的每一段對話,非常流暢,絲毫沒有影響我們欣賞電影的精彩內(nèi)容。</p><p class="ql-block"> 上個世紀70年代,電視還沒有普及,人們不知道NBA,也不甚了解國內(nèi)的各級球賽,但這并不耽誤工人們的茶余飯后侃球,因為我們有自己的球星和聯(lián)賽。廠里每年都組織籃球,排球和乒乓球聯(lián)賽,本場的籃球明星是木工車間的兩位青年木工,女子乒乓球冠軍是我所在車間的一名青年銑工,工位就在我旁邊。</p><p class="ql-block"> 廠里對產(chǎn)品的質(zhì)量高度重視,車間每周都有一次質(zhì)量分析會,專門分析產(chǎn)品的質(zhì)量問題。青工們每周都有技術(shù)課,主要是學習機械制圖,公差配合等基礎(chǔ)知識,而且還組織考試。</p><p class="ql-block"> 我進廠后被分配到車間,成為一名車工。我的師傅姓白,她是一位嚴肅的中年女同志。盡管是在現(xiàn)代化的企業(yè)里工作,但是師徒關(guān)系還是保留了一些老傳統(tǒng)。白師傅不僅教我技術(shù),而且在生活上也關(guān)心我。那時我的父母還在遼西農(nóng)村,師傅就經(jīng)常在節(jié)假日,帶我到她家去吃好的解饞。師父的丈夫在沈飛上班,也非常熱情善良。</p><p class="ql-block"> 車工的活兒要想干好,磨刀很重要,不同的活兒對刀具有不同的要求,當我第一次用自己磨的刀,車出三角螺紋和梯形螺紋時,心里非常高興,可惜白師傅沒有看到,她隨丈夫調(diào)到三線工作了。車工還要學會識別金屬材料,我就像老師傅一樣,經(jīng)常在砂輪上磨鋼棒,通過火花來辨別金屬材料。記得三年滿徒時,車間評出優(yōu)秀學員,居然也有我的名字。</p><p class="ql-block"> 工廠非常重視對青工的培養(yǎng)。記得是1972年,廠里辦了兩個中專班,一個是機加專業(yè),一個是電子專業(yè)。青工們自愿報名,閉卷考試擇優(yōu)錄取。我也報了名,報的是機加專業(yè)。這期間還發(fā)生一件趣事,就是公布錄取名單時,沒有我的名字。因為考試題目不難,我對自己沒被錄取有些疑惑,就找到了在廠部機關(guān)工作的我校高三學姐張海燕。她陪同我來到教育科,主管錄取的同志拿出錄取名單,沒有查到我的名字。正當我感到失望時,教育科的同志忽然發(fā)現(xiàn),原來我的名字排在了那一頁的第一行,被訂書器釘在了圖釘下面,負責發(fā)網(wǎng)的同志沒有看到,這是一場誤會。我如愿進入了中專班學習。在中專班,我系統(tǒng)的地學習了初等數(shù)學。記得數(shù)學課結(jié)束時,老師對我們說:這節(jié)課結(jié)束后,你們就學完了初等數(shù)學的所有課程,再學就是高等數(shù)學了。</p><p class="ql-block"> 1973年,北京航空學院在我廠招生,我們車間只有一個名額。群眾評選時,鉗工孫師傅帶頭推薦我上大學,大家也一致同意。但報到廠里后因名額有限,沒被批準。這時,同志們都很熱情的關(guān)心我,有個好姐妹,平時并不玩籃球,可是一天下班后,卻陪我在車間球場扔了好長時間的籃球,夕陽下,我倆一邊拍球一邊拉家常。還有一天,我正在車間干活,學姐張海燕在外面喊我,約我出去談話。她鼓勵我,讓我樹立信心,爭取明年一定要去上大學。果然,第二年,我如愿拿到了北京航空學院的錄取通知書。同事們和我話別,幾位男同事還到來到宿舍幫我打行李,并且送到了車站托運,我?guī)煾邓臀乙粋€精致的筆記本,我所在的廠理論小組送我一本簡明哲學詞典作為紀念,并且專門開了歡送會。</p><p class="ql-block"> 幾年的大學生活很快就過去了,畢業(yè)后,我又回到車間,在公藝室從事技術(shù)工作。</p><p class="ql-block"> 往事如煙,這么多年過去了,我一直在企業(yè)的基層從事技術(shù)工作。我非常感謝119廠那些熱情質(zhì)樸的師傅們,是他們培養(yǎng)了我,使我這個入廠時,只有初中二年文化水平的小青工,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能夠有機會學習中專課程,能夠進入大學深造,成為一名有能力獨擋一面的工程師、設(shè)計師。</p><p class="ql-block">  謹以此篇送給我工作過的單位和可愛的工友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第二排右一為李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許英</span></p><p class="ql-block">1964年9月 遼寧省實驗中學</p><p class="ql-block">1968年9月至1971年9月</p><p class="ql-block">昌圖縣東嘎公社西嶺大隊</p><p class="ql-block">1971年9月至退休119廠</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工廠生活的日子里</span></p><p class="ql-block"> 55年前的秋天,我從西嶺大隊被抽調(diào)到沈陽119廠,同行的還有在東嘎公社插隊的實驗中學20名女同學。</p><p class="ql-block"> 進廠后,我被分配到車間干銑工,從天高地廣的農(nóng)村,走進封閉車間的廠房,空氣中充滿了汽油機油味道,耳畔不停地響著機床馬達的轟鳴聲,我們這群在廣闊天地里呼吸慣了田野泥土芬芳的知青們,好一段時間才適應(yīng)下來。</p><p class="ql-block"> 因為我們企業(yè)性質(zhì)屬航天系統(tǒng)軍工企業(yè),承擔著為國防現(xiàn)代化生產(chǎn)軍品的任務(wù),保密性強,產(chǎn)品質(zhì)量要求精益求精。當時的工人用老式的機械設(shè)備,為共和國軍工發(fā)展做出了極大的貢獻。那時,考核工人勞動成果是用完成工時多少來衡量,一大批工人骨干晝夜加班,完成的生產(chǎn)任務(wù)竟能超額好幾個年度,可是卻不多得報酬。有的產(chǎn)品精度要求誤差不到幾微米,而機床精度無法保證。老工人就憑著多年的經(jīng)驗,用手指感覺一點點切削,竟能達到要求,真是佩服他們。那時的口號就是要早日實現(xiàn)國防現(xiàn)代化,趕英超美。</p><p class="ql-block"> 如今,半個世紀過去了,我們國家的國防軍工水平早已達到了超英趕美的水平。想想我們這些當年老一輩軍工廠的工人,也曾為祖國的軍工事業(yè)付出過辛勤的汗水,心中倍感欣慰。</p><p class="ql-block">  我開始在生產(chǎn)一線工作,后來因工作需要,做企業(yè)管理的工作。我在119廠親身經(jīng)歷和感受到了國有企業(yè),從計劃經(jīng)濟的國家統(tǒng)供統(tǒng)銷,到打破大鍋飯,實現(xiàn)以軍為主,以民養(yǎng)軍,自主開發(fā)市場的陣痛過程。為了開發(fā)新型號的軍品,在分解測試戰(zhàn)術(shù)導彈樣品時,有的技術(shù)人員冒著生命危險,被炸掉了雙腿;有的產(chǎn)品試射時,射手要冒著隨時爆炸的危險,……,感人的事跡不勝枚舉。</p><p class="ql-block">  我在軍工企業(yè)干了30多年,經(jīng)歷了無數(shù)風雨和艱辛。這30多年,也正是國家改革開放迅速發(fā)展的歷史階段。如今,我早已從崗位上退下來,想想當年:那時候我們年輕,那時候我們奮進,那時候我們以苦為樂,收入不多,卻很知足。時代進入了現(xiàn)代化信息階段,我們的經(jīng)歷早已成為歷史,小記一下當年的回憶,權(quán)當山花爛漫時的叢中一笑吧!</p> <p class="ql-block">編輯:王平</p><p class="ql-block">校對:施方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