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母親去世后,按照她生前與父親商量的意愿回老家安葬。今年清明是母親去世后的第一個清明節(jié),我和二哥、小妹相約一起回老家林州市水河村給母親掃墓。大哥及二侄兒、侄女全家都在林州市工作居住,我、二哥、小妹坐高鐵到安陽東站下車,二侄兒侄媳早早就從林州開車趕到高鐵站接站,我們坐他們的車返回林州。短短的兩天半清明旅程大哥和侄兒們安排井然有序,在大哥和侄兒們的陪同下,我們一起到母親及先輩親人們的墓地追思緬懷祭奠。母親身前隨父親為革命事業(yè)走南闖北,身后回故鄉(xiāng)陪伴父母,也是盡孝之道。</p><p class="ql-block"> 借清明掃墓之際,我和二哥、小妹在大哥侄兒們的陪同下,對水河村家鄉(xiāng)以及鄰鄉(xiāng)石板巖進行了走訪觀光。感受農村的變化,可謂翻天覆地,特別是石板巖上世紀六十年代我們小時候總聽說石板巖是“窮山旮旯”,如今是五A級國家旅游景點,原來大山峽谷的破村莊現(xiàn)如今石板特色小鎮(zhèn),破水溝變成了梯級層水上樂園,藝術畫家們的寫生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雙林、水林、燕紅、新紅四兄妹在林州市紅旗渠公園合影</p> <h3>水河村背靠太行山</h3> <h3>老家的房子,這是六年前大哥和侄兒們將快坍塌的舊房子翻新后的“唐家老院”。</h3> <p class="ql-block">《唐家老院》是老爸題寫</p> <h3>太行山腳下的唐家老院,站在院子里仰望高山,巍峨雄姿盡收眼底。</h3> <h3>唐家老院旁的六百年老榔樹。</h3> <h3>村子里的博物展</h3> <h3>紅旗渠建設者先進人物</h3> <p class="ql-block">林縣人特有的小推車,適合走山路</p> <p class="ql-block">過去富有人家坐的轎車</p> <p class="ql-block">井轱轆</p> <h3>村民房子</h3> <p class="ql-block">水河村委會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農家裝水的大缸</p> <p class="ql-block">山坡路</p> <p class="ql-block">村民小院</p> <p class="ql-block">作者在石板巖大橋留影</p> <h3>石板巖鎮(zhèn)</h3> <p class="ql-block">石板房</p> <h3>藝術畫展</h3> <h3>石板巖房走廊</h3> <h3>石板巖街道</h3> <p class="ql-block">石板巖停車場</p> <p class="ql-block">山間小河</p> <p class="ql-block">四兄妹在石板河合影</p> <p class="ql-block">大哥在石板巖留影</p> <h3>高速公路橋</h3> <h3>特立獨行的山峰</h3> <p class="ql-block">大哥和他的重外甥</p> <h3>安陽,中國文字博物館。</h3> <p class="ql-block">二哥在安陽中國文字博物館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燕紅在安陽中國文字博物館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在我們返回安陽乘高鐵還有兩個小時之余,侄兒唐毅開車帶我們去“中國文字博物館”參觀,這里是文化教育基地,全免費開放。但要實名認證注冊公眾號,不容許帶違禁物品。博物館建造氣宇磅礴,大立柱雄渾挺立、給人以強烈的厚重感。文字演變發(fā)展及民族語言文字共開放四層,時間緊我們不能細看深品只能走馬觀花。不過我們購買了相關書籍回家可以靜心細讀。</p><p class="ql-block"> 清明之行,是我們心靈精神上的慰藉,也享受了大哥一家侄兒唐毅、侄女唐愛武、侄媳婦郭慶芳等親人們親情給與的關懷照顧,心中無比感慨激動。祝愿所有的親人們吉祥安康、生活幸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