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后看成姐前成娘,遠近左右不一樣,</p><p class="ql-block"> 不識女人真面目,只緣美容是魔棒!</p><p class="ql-block"> 看似狗,卻是狼,公雞也會孵雞蛋;</p><p class="ql-block"> 母雞有的會打鳴,女生獨唱是男漢! </p><p class="ql-block"> 所以,現(xiàn)在看問題不能只是一個角度去看,而要不斷地轉(zhuǎn)換角度。魯迅先生說,一本紅樓夢,經(jīng)濟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所以,同樣是一本書,每個人站的角度不同,看到的東西和得出的結(jié)論都是不一樣的。就象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 。真是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 </p><p class="ql-block"> 所謂換個角度看向題,就是改變思維定式,從另外一個角度去看問題,這樣看問題有助于看法的全面化和多元性。象曹沖稱象,司馬光砸缸,就是換個角度看問題最后解決了問題;象伽利略換個角度,在比薩斜塔上做了兩個不同重量的鐵球自由下落試驗,并同時落地,打破亞里斯多德統(tǒng)治世界二千多年的結(jié)論;還有,蘋果掉在了牛頓頭上,他換個角度思考,發(fā)現(xiàn)了“萬有引力”定律。等等,換一個角度,就是換一種思維模式,就是頭痛的時候去打屁股,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p><p class="ql-block"> 有這么一個故事,一個老和尚問一個小和尚,如何把一個月亮摘下來放在手心上?小和尚思考了半天答不出來……老和尚看小和尚思考向題陷入了死胡同,便笑著叫小和尚把葫蘆里的水倒在他的雙掌心上,一會月亮就在水里出現(xiàn)了……小和尚恍然大悟,果然掬水月在手,茅塞頓開;老和尚接著又問小和尚,如果你跨前一步是死,向后一步是亡,你怎么辦?小和尚想了半天,又陷入了思考問題的死胡同。老和尚笑著對小和尚說,你為什老是想著前和后呢?左邊也是生路,右邊也是生路,你往旁邊一站,不就行了嗎。小和尚豁然開朗,大徹大悟。所以,我們分析問題的時候,當一條路走不通,我們就應(yīng)轉(zhuǎn)換思維模式,一定要從另一角度去思考……當你堅信石頭會開花的時候,那么開花的就不僅僅是石頭了,就有可能出現(xiàn)一片新的天地,你就會看到不一樣的風景。</p> <p class="ql-block"> 看問題要換個角度,聽問題也不能聽一面之詞,也需要轉(zhuǎn)換思維方式。也有這么一件故事,有一個老員特別喜歡牡丹花,庭院內(nèi)外種滿了各種顏色的牡丹花。他摘了幾朵,送給一個老翁。老翁非常高興,把它插在花瓶里。一鄰居對老翁說,你的牡丹花每朵都少了幾瓣,這不是富貴不全嗎?老翁聽了,覺得有道理,就把這幾朵牡丹花又送回給了老員外。老員外問其原由,老翁便把鄰居講的話重復了一遍。老員外笑了,牡丹花少了幾瓣,你換個角度去想,不是富貴無邊嗎?老翁一聽高興起來,又把老員外送的牡丹花插在花瓶里了。同樣是掉了幾瓣的牡丹花,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結(jié)論就完全不一樣。一個結(jié)論把人講得郁悶起來,一個結(jié)論卻把人講得笑了起來。所以,古書云,君子之所以明者,兼聽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p> <p class="ql-block"> 同樣,也還有這么一個故事,一個秀才第三次進京考試,住在他前兩次住的店??荚嚽皟商?,他做了兩個夢。一是在高墻上種菜,一是在雨天戴斗笠打傘。他覺得很奇怪,便找了個算命的解夢,算命的掐指一算,拍了一下大腿,說,你回家吧,不用考試了,高墻上中菜不是白費勁嗎?雨天戴斗笠打傘不是多此一舉嗎。秀才聽完,心灰意冷,收拾行李準備回家。店老板問其原由,秀才如此這般一說。老板笑了起來,說,我覺得你應(yīng)當留下來考試。我也會解夢,你換個角度去想,高墻上種菜,不是高種(中)嗎?雨天戴斗笠打傘不是有備無患嗎?秀才一聽高興起來,堵在胸中的坱壘頓時消除。最后這個秀才終于跳出了龍門,考中了第三名,中了個探花!所以,轉(zhuǎn)換一個角度去解夢,立即就出現(xiàn)了一片新的天地,使心灰意冷者從黒暗中拐了個彎,眼前豁然開朗,柳暗花明又一村……因此,當一條路走不通時,我們一定要轉(zhuǎn)換角度,改變原有的思維模式,用另一種新的思維方式去分析、解決。要想領(lǐng)會高山,就要立足底谷之淵;要想看清谷底,就要站在高上之上,蘇軾早就用詩告訴我們要用轉(zhuǎn)換角度去觀察世界: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底各不同,不識盧山真面目,只緣生在此山中。</p> <p class="ql-block"> 在我們生活的世界中,不如意之事大概率有十之八九,有時,你看不慣他,有時她看不貫?zāi)?,有時候她嫉妒你,有時候她妒忌她……還有,下雨天忘了帶傘,帶傘了卻沒下雨,要小便卻找不到廁所,找到廁所了,褲帶的死結(jié)卻打不開,剛想看清她是誰,風沙卻迷了眼睛,剛想對他發(fā)火,卻發(fā)現(xiàn)嗓子啞了,等等……如果換個角度,多一些包容和諒解,換位思考一下,問題也許就不是問題,失意也許會變成詩意了,反而成了另外一種收獲。當然,換個角度看問題,還需要有一種豁達的境界,一種淡然的心境。</p><p class="ql-block"> 有這么一個故事,在雅典市場里有許許多多各色各樣的商品,站在一般人的角度,一定會羨慕這個市埸物質(zhì)的豐盈,和概嘆自身物資有多么的困宭,而希臘大哲學家蘇格拉底看到琳瑯滿目的貨攤后,從另外一個角度驚嘆道,“這里有多少我用不著的東西呀!” 哲人就是哲人,看物資的角度及思維的方式就是和別人不一樣,并提醒人們不要淪為物質(zhì)的奴隸,精神的乞丐!</p><p class="ql-block"> 換個角度看問題,我們的生活就會多一點經(jīng)驗,多一點理解。愛爾蘭劇作家喬治.蕭伯納曾說過,人生有兩大悲劇,一個是得不到你想要的東西,二是得到了你想要的東西。這就是從兩個不同角度,以不同的思維方式得出的結(jié)論。他的意思就是,沒有得到的,你可以尋求和創(chuàng)造,也許會辛苦一生;得到了,你就可以盡情品味和亨受,但卻可能怠惰、荒疏我們奮斗的意志。所以,他得出了: 得到和得不到想要的東西都是悲劇的極富哲理的結(jié)論。所以,轉(zhuǎn)換一個角度去看向題,使我們能從一粒沙子看到一個世界,從一朵野花能看到一個天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尾聲 :換個角度去看世界,你總會看到不一樣的風景;換個角度去看問題,我們就會多一些快樂,多一些陽光;換個思維去看世界,你會覺得世界更加精彩,風也輕了,天也藍了,花兒也香了……轉(zhuǎn)換一個心態(tài),你可能會收獲一種思想;轉(zhuǎn)換一種思想,你可能收獲一個新的認知;轉(zhuǎn)換一種認知,你可能會獲得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你可能會收獲一種命運……壓抑了,換個地方去做深呼吸,困惑了,換個地方去靜靜地思考。不停地轉(zhuǎn)換角度去看這個世界,你一定會發(fā)現(xiàn):沒有方向的人生叫折騰,有方向的人生叫奔騰;學習的痛苦是暫時的,未學到的痛苦是永遠的;帶著毅力的努力叫努力,沒帶毅力的努力叫勞力;沒有目標的人生叫流浪,有目標的人生叫航行……請記住,洗牌的是上帝,而打牌的卻是我們自己!寫到這里,我又想到了唐代大詩人杜牧寫的《夜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如果杜牧寫到這里,他不轉(zhuǎn)換角度,以新的思維模式去探討和思索,他就寫不出,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的名句,詩的中的憂國憂民的愛國思想也就體現(xiàn)不出來了。所以古人常說,世界上沒有絕路,就在轉(zhuǎn)彎處。寫到這里,老爺子伏案而書:</p><p class="ql-block"> 換個角度看世界,風景變得更精彩,</p><p class="ql-block"> 雙掌掬水月在手,天上彩虹湖中摘。</p><p class="ql-block"> 云蓋山,山頂幘,昂看為傘俯視蓋;</p><p class="ql-block"> 山色近觀逺卻無,遠疤近花霧作怪!</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