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喜馬拉雅最了解我的偏好,不斷給我推送歷史類養(yǎng)生類的內(nèi)容,于是做飯聽,干家務(wù)聽,催眠聽 ,大概聽了近七八年,從起初的悠然自得到現(xiàn)在的心驚肉跳,古人,包括皇帝,并沒有多少人能享受歲月靜好,現(xiàn)世安穩(wěn)。</p><p class="ql-block">聽書本來為調(diào)解心情,結(jié)果代入感太強,讓自己內(nèi)心翻江倒海。</p><p class="ql-block">正所謂: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卻道:乍暖還寒時節(jié),最難將息。</p><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2019年9月帶隊去廈門培訓,同時爭分奪秒見縫插針地學習準備迎接法考的主觀題考試,在賓館聽著課件音頻邊學邊催眠,突然醒來,是被嚇醒的,耳邊全是刑法老師激情澎湃的講各種犯罪和犯罪形態(tài);在回來的火車上,課件音頻加上火車有規(guī)律的哐哐聲,在廈門的日子里的失眠,全在火車上補回來了,除了吃飯,就是在音頻中睡去又醒來,真是奇妙的感受和永遠的記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30年前的9月,15歲的我離家赴臨洮農(nóng)校牧醫(yī)專業(yè)就讀,在不知如何選擇的年齡段接受了命運菜單給出的答案。學校里有一處舊的木式建筑,我們從高年級學生處得知它叫文廟大殿,因有避雨的廊檐,還有兩根立柱,于是成為我們夏天納涼、冬天曬太陽,還有在主柱上拴繩子晾衣服的地方。15歲的懵懂少年對未來的迷茫無處安放,參加自學考試成為一個有亮光的出口。四年的中專時光里,它成為小雞溫暖的蛋殼,它的門坎成為我的書案。</p><p class="ql-block">如今學校舊址已成為臨洮縣實驗小學,學校已搬往新址。文廟大殿從小學隔離岀來,修繕后對外開放。</p><p class="ql-block">照片是同學故地重游所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