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尊敬的家長朋友們:</p><p class="ql-block"> 國家為什么要實施義務教育?為什么要求家長送孩子到學校學習呢?是為了提高國民素質(zhì),為了社會建設的需要,為了我們的下一代能生活得更美好。在科學技術迅猛發(fā)展、人類知識急劇增加、社會競爭空前激烈的情況下,只有通過接受教育,才能掌握知識,增長才干,豐富和完善自己;才能獲得良好的就業(yè)機會,享受現(xiàn)代文明。教育不僅能改變個人的命運,而且決定著國家的未來。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需要數(shù)以億計的高素質(zhì)勞動者、數(shù)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尊敬的家長朋友們,每個公民都有通過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為國家經(jīng)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做出貢獻的責任。</p> 篇一:控輟保學應知應會 <h1><b>一、什么是“控輟保學” ?</b></h1> “控輟保學”顧名思義就是控制學生輟學、流失,保證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入學就讀,接受義務教育。 <h1><b>二、“控輟保學”的目標。</b></h1> 通過努力,使適齡兒童入學率100%。 <h1><b>三、父母或者監(jiān)護人對于未成年人的義務教育應承擔什么職責?</b></h1> 《義務教育法》規(guī)定:適齡兒童、少年的父母或監(jiān)護人應當依法保證其按時入學接受并完成義務教育。適齡兒童、少年的父母或監(jiān)護人無正當理由未依法送適齡兒童、少年入學接受義務教育的,由當?shù)卣?、教育行政部門給予批評教育,責令限期改正。 <h1><b>四、義務教育入學年齡有何規(guī)定?</b></h1> 《義務教育法》規(guī)定,凡滿六周歲的兒童,不分性別、民族、種族,應當入學接受規(guī)定年限的義務教育,條件不具備的地區(qū),可以推遲到七周歲入學。 <h1><b>五、《義務教育法》對招用適齡兒童、少年就業(yè)有何規(guī)定?</b></h1> 禁止任何組織和個人招用應該接受義務教育的適齡兒童、少年就業(yè)。 <h1><b>六、對招用適齡兒童,少年就業(yè)的組織或個人可以怎樣處罰?</b></h1> <p class="ql-block">《義務教育法》規(guī)定:對招用適齡兒童,少年就業(yè)的組織和個人,由當?shù)厝嗣裾o予批評教育,情節(jié)嚴重的,可以處以罰款,責令停止營業(yè)或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p> <h1><b>七、對適齡兒童、少年不入學接受義務教育的可采取哪些處罰措施?</b></h1> 《義務教育法》規(guī)定:除因疾病或特殊情況,經(jīng)當?shù)厝嗣裾鷾实囊酝?,適齡兒童、少年不入學接受義務教育的,由當?shù)厝嗣裾畬λ母改富蛘弑O(jiān)護人批評教育,并采取措施責令送子女或被監(jiān)護人入學接受義務教育,必要時可司法強制。<br>附部分教育法律法規(guī)條款:《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第十八條適齡兒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以及有關社會組織和個人有義務使適齡兒童、少年接受并完成規(guī)定年限的義務教育。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第四條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適齡兒童、少年,不分性別、民族、種族、家庭財產(chǎn)狀況、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并履行接受義務教育的義務。第五十八條話齡兒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jiān)護人無正當理由未依照本法規(guī)定送適齡兒童,少年入學接受義務教育的,由當?shù)剜l(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給予批評教育,責令限期改正。第五十九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予以處罰:(一)脅迫或者誘騙應當接受義務教育的適齡兒童、少年失學、輟學的;(二)非法招用應當接受義務教育的適齡兒童、少年的;<br>《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第十三條 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應當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權利必須使適齡未成年人依法入學接受并完成義務教育,不得使接受義務教育的未成年人輟學 篇二:控輟保學、我校在行動 控輟保學工作是學校實施義務教育的中心工作,也是學校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務。歷年來,我??剌z保學工作難度大。為貫徹落實《義務教育法》,進一步加大“控輟保學”工作力度,保障適齡兒童受教育的權利,完善和規(guī)范學籍管理,進一步鞏固控輟保學成果,學校高度重視“控輟保學”工作,把“控輟保學”當做學校求生存、謀發(fā)展的頭等大事來抓。 鑒于絕大部分輟學學生屬于厭學輟學,而家長因法律意識淡薄無形中助推孩子輟學這一現(xiàn)象,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guī), 我校通過校領導牽頭組織教師前往塘格木、切吉等鄉(xiāng)鎮(zhèn)的輟學學生家中宣傳法律法規(guī)多種形式,大力宣傳義務教育法,從而使越來越多的家長和法定監(jiān)護人認識到,不履行義務教育法所規(guī)定的職責,不送子女接受并完成九年義務教育是違法行為,是法律所不允許的,必將受到法律的制裁。社會上越來越多的群眾也不斷意識到,扶貧必須先扶智,只有支持學校辦出水平,讓孩子接受更多更好的教育,才能從根本上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才能不斷提升全民素質(zhì),為國家的繁榮昌盛提供堅實的保障。 一直以來,我校就將控輟保學作為一項重要任務來抓。開學伊始,共和縣中學組織中層及各班班主任召開控輟保學工作會議,會議中成立了以校長為首的控輟工作領導小組。在會議中呂品校長強調(diào):<br>1、控輟保學工作是學校的實施義務教育的中心工作。<br>2、要求各班摸清“動搖生”、“家困生”、“學困生”分類登記造冊,層層簽定控輟責任書。把控輟目標量化到每一位班主任。<br>3、為了準確掌握輟學情況,學校要求各班輟學上報不過夜,學校也隨時檢查、建立規(guī)范的休退學、轉(zhuǎn)出、轉(zhuǎn)入手續(xù),對各班輟學情況,學校每月都要作出詳細統(tǒng)計。?<br>4、學校實行控輟考核“一票否決”制度,如出現(xiàn)輟學生,教師年終考核一票否決,不能評為各級各類的優(yōu)秀教師,不能評優(yōu)秀班主任及先進班級。?? 經(jīng)過開學初的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本學期我校還有適齡兒童未來我校就讀。3月15日和3月16日由我校趙建青校長帶隊,德育處主任王國棟、初三年級部主任李發(fā)軍、初二年級部主任常勝明、教務處副主任嚴順鶴一行五人前往塘格木鎮(zhèn)、切吉鄉(xiāng)進行勸返工作,這也得到了塘格木鎮(zhèn)政府、切吉鄉(xiāng)政府以及華塘村等村的大力配合。 通過這歷年來的工作點滴,有成功的喜悅,也有無勞的辛酸與無奈。通過社會各界全體力量的支持和學校一系列積極有效的控輟保學措施,我校的控輟保學工作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我們堅信,在各級黨委政府領導和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下,在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多年來困擾我縣教育的這一難題必將得以解決。 篇三:共和縣惠民政策指南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百年大計,教育為本。</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扶貧先扶智,治窮先治愚。</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教育扶貧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是涉及千家萬戶的重大民生工程。</div> 我們的工作目標:<br>確保家庭貧困子女一個不漏享受教育扶貧政策;<br>確保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貧困而輟學。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免除學前保育教育費</b></h1> 對納入15年教育資助范圍的幼兒,學前一年(幼兒園大班)免除保育教育費標準為2200元,學前二、三年(幼兒園中、小班)保育教育費標準為1200元,縣級補助學前二、三年保育教育費每生每年250元,即1450元。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提供生活費補助</b></h1> 三江源地區(qū)學前一年在園幼兒享受每生每年1500元的生活費補助。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三江源地區(qū)農(nóng)牧民大學生獎補機制補助資金</b></h1> 對當年參加普通高考、高校單招等考入普通高校的具有我縣農(nóng)牧民戶籍(含農(nóng)轉(zhuǎn)非戶籍)的家庭學生,??粕淮涡元勓a6000元,本科生一次性獎補10000元。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普通高校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新生入學項目(交通費)</b></h1> 根據(jù)省、州教育部門下達的指標,當年考入本、專科院校的學生,省內(nèi)院校學生補助500元,省外院校學生補助1000元。補助對象為:精準扶貧建檔立卡或城鎮(zhèn)低保家庭子女。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免學雜費</b></h1> 免除城鄉(xiāng)義務教育階段所有學生學雜費。免除學雜費后為保障學校運轉(zhuǎn),對學校給予生均公用經(jīng)費補助,標準為非奇宿制學校年生均小學1095元(含取暖費145元)、初中1295元(含取暖費145元);寄宿制學校年生均小學1445元(含取暖費145元,縣級補助50元)、初中1645元(含取暖費145元,縣級補助50元)。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免費提供教科書</b></h1> 對城鄉(xiāng)義務教育階段所有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標準為每生每年小學90元、初中180元。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寄宿生生活費補助</b></h1> 對農(nóng)牧區(qū)寄宿生和城市貧困家庭寄宿生給予生活補助,標準為每生每年:小學2100元、初中2300元,不足部分由學生家長承擔。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非寄宿生生活費補助</b></h1> 從2019年秋季學期起義務教育階段建檔立卡學生以及非建檔立卡的家庭經(jīng)濟困難殘疾學生、農(nóng)村低保家庭學生、農(nóng)村特困救助供養(yǎng)學生等四類家庭經(jīng)濟困難非寄宿生納入生活補助范圍。按照家庭經(jīng)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補助國家基礎標準(年生均小學1000元、初中1250元)50%的比例核定家庭經(jīng)濟困難非寄宿生生活補助,即小學年生均500元、初中年生均625元。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營養(yǎng)改善計劃</b></h1> 為農(nóng)村(不含縣城)義務教育學生按每生每年800元標準提供營養(yǎng)膳食補助。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異地辦學獎補</b></h1> 對教育部門統(tǒng)一組織、生源地為六州的初中學生到六州以外學校就讀的,每生每學年免除雜費等2300元,并按每人每年2200元標準給予生活費。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助學金</b></h1> 對普通高中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按在校學生人數(shù)30%的比例,每生每年2000元標準提供助學金。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免學雜費和免費提供教科書</b></h1> 2016年春季學期起,普通高中納入免費教育范圍的學生,按年生均400元標準免除學雜費,并按年生均400元標準補助教科書經(jīng)費.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六州異地辦學獎補</b></h1> 對教育部門統(tǒng)一組織、生源地為六州的普通高中學生到六州以外學校就讀的,每生每學年免除學雜費等2800元,并按每人每年2700元標準給予生活費補助。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免學費和免費提供教材</b></h1> 對我州全日制正式學籍在校中職學生按每生每年3200元標準免除學雜費、住宿費等費用;并對一、二年級中職在校生按每生每年400元標準免費提供教材。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國家助學金</b></h1> 對我州全日制正式學籍在校中職一、二年級學生按每生每年2000元標準享受國家助學金;對三年級學生按800元標準享受國家助學金。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六州異地辦學獎補</b></h1> 生源地為六州的學生到六州以外就讀中職的,給予資助。每生每學年免除學雜費等3300元,每人每學年補助生活費3200元(其中三年級學生2200元)。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國家開發(fā)銀行青海省分行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b></h1> 考入高校的本、??茖W生(含高校在校生)每生每年最高可貸款8000元,研究生每生每年最高貸款1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