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當(dāng)黨的二十大精神走進千家萬戶,當(dāng)習(xí)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理論深入人心,我們再來重溫古書,《朱子家訓(xùn)》、《顏氏家訓(xùn)》、《曾國藩家書》,那一句句諄諄教導(dǎo)都是每一個家庭的最好教材。通渭縣文廟街小學(xué)堅持立德樹人,為黨育人,為國育才,離不開家庭教育的攜手共育,習(xí)近平總書記在學(xué)校思政課教師座談會上明確指出“思政課的學(xué)習(xí)效果和家長、家庭、家風(fēng)的作用密切相關(guān),要注重家校合作?!睂W(xué)校教育只有與社會教育、家庭教育有效結(jié)合,才能發(fā)揮教育合力,達到教育的最優(yōu)化。</p> <p class="ql-block"> “少成若天性,習(xí)慣如自然。”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學(xué)生的第一任老師。為加強良好家風(fēng)對孩子的熏陶教育作用,深入推進精神文明建設(shè),傳承家風(fēng)家訓(xùn),弘揚傳統(tǒng)美德,講好家風(fēng)故事,大力營造“傳承好家風(fēng)、匯聚正能量”的良好社會氛圍,學(xué)校開展了第三屆“好家風(fēng)”家庭評選活動。經(jīng)過宣傳動員、申報推選、審核公示、命名表彰四個階段的評選,共選出通渭縣文廟街小學(xué)第三屆“好家風(fēng)”家庭53個,進行了表彰獎勵。</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1, 51, 51);">一(1)班李昊昊</span></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崇學(xué)向善”好家風(fēng)</span></h1> 走進李昊昊家中,客廳里懸掛著一幅裝裱精美的書法對聯(lián):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這句話就是一家人的“行動指南針”,告誡孩子們一定要深刻銘記,竭力踐行。<br> 李昊昊的家長很少給孩子買小吃零食,但買書可謂出手闊綽。家里成了書的世界,孩子們都愛上了閱讀,家庭尊崇“開卷有益”的閱讀教育理念,家里藏有四大名著、童話故事、歷史演義、人物傳記;有漫畫、連環(huán)畫、大塊頭的書;還有報紙、雜志、畫報等閱讀資料。凡是映入眼簾的書籍報紙孩子們都如醉如癡地收入“囊中”,一睹為快。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熱愛讀書,陶冶品德,一個人才會健康成長,一個家庭才會繁榮昌盛,這就是李家“崇學(xué)向善”的好家風(fēng)。<br> 現(xiàn)在,孩子們不但能熟練的背誦和默寫家訓(xùn),還暗下決心努力成長為一個熱愛讀書,敦厚誠實的人。 <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2)班郭亦博</span></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文明風(fēng)尚”好家風(fēng)</span></h1> 文明之花,平凡中的美麗。郭高育夫妻倆都是通渭縣行政事業(yè)單位的普通員工,他們有一對可愛的兒女,目前正在小學(xué)和幼兒園就讀。就是這樣一個普通家庭,在那抹平凡中,處處綻放著文明新風(fēng)之花。<br> 結(jié)婚十多年,郭高育夫妻倆始終在生活中相互照顧、相互信任;在工作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遇到困惑相互開導(dǎo)、相互幫助,共同進步。夫妻倆彼此都成了各自單位的盡心盡責(zé)的“賢內(nèi)助”:協(xié)助領(lǐng)導(dǎo),做好行內(nèi)事務(wù)的內(nèi)務(wù)管理工作;關(guān)心、幫助職工,成了所在單位員工的知心人;以身作則,攻堅克難,帶領(lǐng)一線干部職工沖在業(yè)務(wù)拓展第一線!<br> 贈人玫瑰,手留余香。郭高育夫妻倆始終倡導(dǎo)家庭和睦,尊老愛幼,勤儉節(jié)約,鄰里互助,積極文明向上的家庭生活氛圍,并以此感染教育孩子,充分彰顯了“小家拉大家”的優(yōu)秀品質(zhì)和新時代“文明風(fēng)尚”好家風(fēng)。 <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3)班劉承江</span></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孝老愛親”好家風(fēng)</span></h1> <p class="ql-block"> 爸爸在胸上常常佩戴著一枚徽章,爸爸告訴我,這就是黨徽,代表著一名共產(chǎn)黨員的神圣使命。他常說:“我們要從小養(yǎng)成感恩之心,任何時候都不能忘了黨的關(guān)懷。”</p><p class="ql-block"> 前幾年,爸爸一直在基層做幫扶工作。不幸的是體弱多病的奶奶生病住院,爸爸就在醫(yī)院和鄉(xiāng)下兩頭跑了半年多,可最終奶奶永遠離開了我們。還不太懂事的我,看著爸爸傷心的樣子,似乎明白了失去親人的痛苦。后來,媽媽給我講:“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孝老愛親,尊師愛幼是我們要從小養(yǎng)成的美德?!皹溆o而風(fēng)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毙量嗔舜蟀胼呑拥哪棠踢€沒有享幾天清福就走了,這是我們?nèi)胰诵闹杏肋h的痛。</p><p class="ql-block"> 許多時候,我看見爺爺身體不舒服爸爸趕緊找藥;媽媽時常做了可口的飯菜,端給爺爺先吃;哥哥放學(xué)后給爺爺講學(xué)校里發(fā)生的故事解悶;我也學(xué)著給爺爺端洗腳水,讓 “孝老愛親” 好家風(fēng)代代相傳!</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4)班馬瑞敏</span></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文明風(fēng)尚” 好家風(fēng)</span></h1> 家庭這個社會的細胞,是社會和諧的基石,好家風(fēng)是家庭文明和諧的根基。 <br> 我爸爸是一名人民教師,參加工作已經(jīng)21年了。在這21年里,他一直擔(dān)任班主任工作,他樂于助人,任勞任怨,愛崗敬業(yè),對工作一絲不茍,用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影響了他帶過的所有學(xué)生和他的家人。<br> 我媽媽是一名護士,在最近三年的抗疫工作中,她將自己的生命安全置之度外,為了全面抗戰(zhàn)疫情的需要,毅然去支援蘭州,在40多天抗擊疫情的過程中,她用自己專業(yè)的防疫知識,嚴謹?shù)刈o理著10名感染者,出色的完成了黨和政府交給她的神圣使命,真正詮釋了什么是“白衣天使”。我哥哥是一名即將高考的學(xué)子,他勤奮好學(xué),崇尚文化,是我學(xué)習(xí)的好榜樣。<br> 從小家人就告誡我要誠信待人,崇尚文明,發(fā)揚“文明風(fēng)尚”的好家風(fēng)。<br> <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5)班王童瑤</span></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孝老愛親”好家風(fēng)</span></h1> 孝老愛親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一年級5班的王童瑤同學(xué),是聽爸爸媽媽講“孔融讓梨”、“臥冰求鯉”的故事長大的。爸爸媽媽以身作則,孝敬老人,和兄弟姐妹們和睦相處。她從心底就種上了孝老愛親的“種子”,隨著她的成長,這顆“種子”逐漸地發(fā)芽生根。<br> 在家里,她盡最大的努力幫爸爸媽媽干力所能及的家務(wù)活;在小區(qū)里,見到認識的叔叔阿姨都會主動向她們問好,主動攙扶行動不便的人,與鄰里和睦相處。在外出時,她會主動給老爺爺、老奶奶和比她小的小朋友讓座,大家都夸她是一個懂事的好孩子。在學(xué)校,她謹記學(xué)校老師的教導(dǎo),尊敬師長,和同學(xué)們團結(jié)友愛,熱心的去幫助需要幫助的同學(xué)。<br> 孝老愛親是溫情、是動力、更是一種美德。相信王童瑤同學(xué)會以此為起點,更加努力,使自己成為一位孝老愛親的美德少年。<br> <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6)班孟文倬</span></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尊老愛幼”好家風(fēng)</span></h1> <p class="ql-block"> 我的家是溫馨的四口之家:爸爸、媽媽、哥哥和我。我的家和大多數(shù)家庭一樣,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跡,但是我們?nèi)易窦o守法、互敬互愛、積極進取,熱愛生活、樂于助人、家庭和睦,鄰里和諧。我們家的家風(fēng)很簡單:尊老愛幼,誠實守信。</p><p class="ql-block"> 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我的父輩們在我很小的時候就教我做人要尊敬長輩,愛護小輩,當(dāng)然我也時刻以身作則,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響和感染著孩子們做一個尊長輩、愛小輩的人。受到我們的影響,文倬小朋友對長輩也很尊敬,在公交車上,會主動為頭發(fā)花白的爺爺奶奶讓座;在家里,也總是看到他幫助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wù)活,每次看到他忙碌的小小身影,我們倍感欣慰。 </p><p class="ql-block"> 我們用身邊的小事教會孩子要尊老愛幼、誠實守信,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引領(lǐng)下一輩的健康成長!</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7)班董紀澤</span></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孝老愛親”好家風(fēng)</span></h1> 人們常說“家和萬事興”。家是溫暖的港灣,更是心靈的驛站。我的家是溫馨幸福的六口之家,家人之間真誠相待待、和睦相處、互敬互愛,形成了優(yōu)良家風(fēng),讓我耳濡目染、收益匪淺。<br> “百善孝為先”,有人說:天下的婆媳關(guān)系最難處,但我的媽媽和奶奶關(guān)系相處融洽、是鄰里公認的好婆婆好媳婦。疫情期間奶奶病的很重,當(dāng)時媽媽也生病著,但媽媽依然拖著病體每天給奶奶端茶倒水,噓寒問暖,在媽媽的精心呵護下,奶奶康復(fù)的很快。我們家有一個不成名的規(guī)定,每日吃飯前爺爺不動筷子,大家都不動筷子,爸爸說這是家里幾代人傳承下來習(xí)慣,爸爸常常還給我講“鹿乳奉親”、“扇枕溫衾”等二十四孝的故事,正是他們的一言一行感染、引導(dǎo)我從點點滴滴中學(xué)會感恩和善良。 <br>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有爸爸媽媽做榜樣,我一定會好好學(xué)習(xí),常懷一顆感恩的心,做一個孝老愛親的好孩子。 <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8)班郭金</span></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勤儉節(jié)約”好家風(fēng)</span></h1> 我的家庭是一個平凡而又幸福的四口之家。爸爸是一名基層醫(yī)生,在工作中始終堅持一切為了病人、為了一切病人,常年累月堅守在與病魔斗爭的第一線;媽媽是一名幼兒教師,“崇學(xué)向善,傾情育苗”是她的神圣職責(zé)。<br> 媽媽常用“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來教育我珍惜糧食,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的好習(xí)慣。記得有一天中午吃飯,我不小心將碗中的米飯灑在桌上,當(dāng)我準(zhǔn)備將米粒蹭下飯桌時,媽媽突然大聲喊道:“將米粒撿起來吃了,不準(zhǔn)浪費?!碑?dāng)時我嘟嚕起小嘴,滿臉的不情愿。媽媽走到我身邊,拉起我的手,語重心長地說:“寶寶,你一定要珍惜每一粒糧食??!這是農(nóng)民伯伯用無數(shù)滴汗水換來的,從種到收,再到今天做成米飯,有多么不容易?。 睆拇艘院?,我再也不浪費糧食了。 <br> 勤儉節(jié)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我們要節(jié)約每一張紙,每一度電,每一粒米飯,每一滴水,從小做一個勤儉節(jié)約的人。<br> <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9)班金雷東</span></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勤儉持家”好家風(fēng)</span></h1> 我叫金雷東,是一年級(9)班的學(xué)生,我們是一個普通而幸福的四口之家!爸爸是一名普通的單位職工,媽媽是公司的一名小職員。當(dāng)過兵的爸爸總是條條框框很多,常常用“以孝為德,以儉為家”教導(dǎo)我們。爸爸知道每一粒糧食都來之不易,糧食是農(nóng)民伯伯用每一滴汗水換來的,經(jīng)常講起他小時候爺爺奶奶教導(dǎo)他“節(jié)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故事,爺爺奶奶那個年代餓死人是常有的事,所以爺爺奶奶惜糧如命,糧食就是命。媽媽經(jīng)常教育我們要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的好習(xí)慣,家里用舊的東西總是舍不得換,舍不得扔,就把它拿回老家再次利用。<br> 我從爸爸媽媽身上體會到了勤儉節(jié)約的傳統(tǒng)美德,我要從小事做起,從身邊的事做起,從小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的好習(xí)慣。 <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10)班白煜熠</span></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勤儉節(jié)約”好家風(fēng)</span></h1>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鼻趦€節(jié)約就是我們家的家風(fēng)。<br> 小時候,我?guī)缀趺看纬燥埗汲圆煌?,會剩飯,奶奶因此嚴厲地批評我,我委屈極了,內(nèi)心非常不解:吃不完,總不能硬塞到肚子里吧?我慪氣不理奶奶,直接走開。奶奶看穿了我心里的不服氣,于是等到秋收時分,奶奶就把我?guī)У教锢?,和家人一起挖土豆,掰玉米,拾麥穗。才干了一會,我就又熱又累,奶奶說還有很多農(nóng)活讓我體驗?zāi)?,我就感覺整個人都不行了。奶奶看到我的狀態(tài),于是抓住機會語重心長的對我說:“每一粒種子都來之不易,需要農(nóng)民伯伯播撒許多汗水,付出百倍辛勞,所以我們要愛惜糧食?!甭犃四棠痰脑?,加上干活的辛苦,我深深領(lǐng)悟到糧食的來之不易。從此以后,我再也不敢浪費一粒糧食了,決心做一個勤儉節(jié)約的好孩子。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二(1)班李過霞</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崇學(xué)向善”好家風(fēng)</span></p> 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的,它一定有著最動人的風(fēng)景,在平凡的生活中用點點滴滴的行動詮釋了家與愛的真諦。李過霞的爸爸是一名出生農(nóng)門的教育工作者,媽媽也出生于教師家庭,他們深知知識的重要性,平時他們特別注重孩子學(xué)習(xí)習(xí)慣的養(yǎng)成,每天早上利用早餐前的時間督促孩子晨讀,每天晚上全家人進行睡前閱讀,良好的學(xué)習(xí)氛圍養(yǎng)成了李過霞踏踏實實的學(xué)習(xí)態(tài)度。<br> 她的父母不僅重視孩子的學(xué)習(xí),而且特別在意孩子品行的培養(yǎng),年邁的爺爺奶奶身體欠佳,因舍不得離開故土,便留守老家,夫妻倆每周工作之余,總會抽時間攜兒帶女捎上一些生活必需品去老家探望老人。<br> 今日少年,正在成長。愿她在這個崇學(xué)向善的家庭中得到滋養(yǎng),為徒步今后的人生旅程積蓄力量。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二(2)班王鈺軒</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文明風(fēng)尚”好家風(fēng)</span></p> 他叫王鈺軒,是文廟街小學(xué)二(2)班學(xué)生。他生活在一個熱愛生活、崇尚文明、和睦和諧、相敬相愛的家庭。平時的生活中,他父母非常注重公共場合的禮儀教育,出門總是給他講不亂跑、不大聲喧嘩、不推不擠等。在家注重文明習(xí)慣的養(yǎng)成,家里來客人,要向客人問好,有人交談時不得打擾,學(xué)習(x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最為重要的是教育孩子不拿別人的東西,孩子看到喜歡的東西想自己也擁有一份,但王鈺軒從不拿別人的東西,喜歡的東西他會告知家長,商量是否購買。<br> 平時無論在家還是在外,爸爸媽媽別注意自己的一舉一動,公共場合守規(guī)矩、講文明、不說臟話、愛護環(huán)境,用自己的行動教育他們要做一個文明人,將來成為一個對國家、社會有用的人!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二(3)班丁浩然</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誠實守信”好家風(fēng)</span></p> 一種好的家風(fēng),會對后人影響深遠,意義巨大。“忠厚傳家遠,耕讀繼世長”就是一種很好的家風(fēng)。做人必須要忠厚誠實,以信為本,人無信不立。<br> 爸爸從小教育他“誠實守信”,而這句最簡短的話一直感染著他,爸爸言出必行,媽媽的勤儉節(jié)約伴隨著他快樂的長大。也讓他擁有一個和諧、快樂、幸福的家。“誠實守信”是做人的基本準(zhǔn)則,也是他家的家訓(xùn),從小,爸爸媽媽就告訴他,要做事先做人。做人最重要的就是做一個讓別人信賴的人,任何時候都不能失信于人,那時他還小,不懂得這樣的大道理,媽媽就告訴他,記住,不管什么時候都不能撒謊,做一個讓老師贊揚,同學(xué)喜歡的好孩子。<br> “以和為貴,以誠為本”這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也是我們每個人應(yīng)有的道德品質(zhì)。他家的家風(fēng)就是這個“誠”字,它一路伴他成長。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二(4)班田欣宇</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勤儉節(jié)約”好家風(fēng)</span></p> 家庭是溫暖的港灣、成長的搖籃,我在溫馨的家庭里漸漸變得羽翼豐滿,良好的家風(fēng)滋潤著我的心田。<br> 我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其家庭成員有: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姐姐和我。說到家風(fēng)家訓(xùn),我就想到我們學(xué)過的一句古詩: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爺爺奶奶都是地地道道的農(nóng)民,爺爺奶奶常說要珍惜每一粒糧食,不能糟踏東西,那時我還小,不以為然,而現(xiàn)在我長大了,明白了這一粒糧食飽含了多少艱辛,我懂得了這就是爺爺奶奶的勤儉節(jié)約。<br> 上幼兒園時,我吃飯很挑食,喜歡吃肉,不喜歡吃菜,而且還常常剩飯。并且我洗手時,每洗一次,就要浪費半盆水,洗完后水龍頭也不關(guān),白白浪費了很多水。媽媽知道了我這些不好的習(xí)慣后,對我說:“勤儉節(jié)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所以我就再也不挑食了,也不剩飯了,并且養(yǎng)成隨手關(guān)好水龍頭的好習(xí)慣。<br> 原來勤儉節(jié)約好習(xí)慣是不能用說教來解釋,而更多的是用行動來詮釋,用真心來感受的。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二(5)班魏語辰</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勤儉節(jié)約”好家風(fēng)</span></p> 魏語辰是二五班的學(xué)生,他的家是一個極為普通的四口之家。 <br> “節(jié)約光榮,浪費可恥”這是他的家訓(xùn),也是他們家的作風(fēng)。他的爺爺奶奶都是退休人員,雖然現(xiàn)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但他們始終都保持著勤儉節(jié)約的習(xí)慣,節(jié)約糧食、節(jié)約用水、節(jié)約用電。魏語辰以前洗手都會把水龍頭開的很大,水嘩嘩的流入下水道,爺爺奶奶就會趕緊關(guān)小水龍頭、接上盆子說:“要節(jié)約用水,不能浪費,洗完手的水還可以用。”然后他們把盆子里的水存入桶里,再用桶里的水去拖地、沖廁所。他的爸爸媽媽受父輩們的影響,也繼承了勤儉節(jié)約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生活用水的再次利用,吃東西不能浪費,掉在飯桌上的飯菜也會提醒子女撿起來,用完電及時關(guān)燈 。這些行為意識也慢慢影響著子女,成了他們生活的一種習(xí)慣。<br>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二(6)班何家和</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愛護環(huán)境”好家風(fēng)</span></p> 他是何家和,生活在一個幸福和諧的家庭中,他們非常注重衛(wèi)生健康,尤其愛護環(huán)境。<br> 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環(huán)境日。在這一天,他們家會開展一場保護環(huán)境的活動。他們將帶著可降解的垃圾袋,走出家門,去清理道路上的垃圾。之后,對收集到的垃圾進行分類,再對其進行丟棄。平時在街道上碰見垃圾,何家和也會及時撿起,學(xué)校里時常提醒同學(xué)撿拾垃圾,保持校園、教室干凈整潔。<br> “愛護環(huán)境”是他們優(yōu)良的家風(fēng)傳統(tǒng),雖然他們的力量非常微小,但是他們堅信“水滴石穿、積少成多”的道理,同時他們也相信,在他們的努力下,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受到感染,自覺加入到愛護環(huán)境的行列中!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二(7)班王冠杰</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愛護環(huán)境”好家風(fēng)</span></p> 王冠杰是文廟街小學(xué)二年級7班的一名小學(xué)生。 “勤儉節(jié)約,愛護環(huán)境”的好家風(fēng)在他們家一代代傳承了下來。<br> 回收垃圾,美化環(huán)境。爺爺奶奶常說,“垃圾是錯放的資源,每一樣?xùn)|西都有它的用處和價值”,長期耳濡目染,孩子們也養(yǎng)成了垃圾分類處理和回收的好習(xí)慣,不論是一個飲料瓶還是一個快遞紙箱,他們從不亂扔,都會整理好送到垃圾回收的地方。<br> 節(jié)約資源,凈化環(huán)境。從一滴水到一度電,他們從不浪費。全家人堅持綠色低碳出行,能騎自行車或步行就不坐車;能坐公交車就不開車。隨手關(guān)燈的提示家里隨處可見,用他們家的話說,“寧可讓人等燈,不要讓燈等人?!?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二(8)班岳長昊</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孝老愛親” 好家風(fēng)</span></p>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重視家庭,重視親情,強調(diào)孝老愛親。常言道:家和萬事興。天倫之樂、尊老愛幼、賢妻良母、相夫教子,勤儉持家等,都體現(xiàn)了中國人的這種觀念。我的母棄劉斌是一名退休人員,現(xiàn)年66歲,數(shù)十年如一日,不但要照顧家中兩位年邁100歲的爺爺和奶奶,而且還要時時刻刻關(guān)心愛護我們這個小家庭。瑣碎的事情再多都不說累,她的精神感動著鄰里之間,而她卻淡淡的說,這沒什么,為人子女,照顧老人都是我們應(yīng)該做的,簡單的話語透露著她高尚的道德品質(zhì)。讓我們大家一起行動起來,做到敬老、愛老、助老,這是我們義不容樣的責(zé)任。讓我們在新世紀高舉尊老愛親的旗幟,弘揚優(yōu)良傳統(tǒng),讓世界處處陽光燦爛,愛心閃爍!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二(9)班牛浩坤</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孝老愛親”好家風(fēng)</span></p> 牛浩坤的爸爸媽媽時常教育他和他的姐姐:“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從牛浩坤記事起,父母不管多忙,每天都會給爺爺、外公、外婆打電話,時常看望他們。”家風(fēng)如細雨,潤物細無聲,這些道理早已鐫刻在了牛浩坤的心中,無論何時,他都會銘記“孝老愛親”的傳統(tǒng)美德。他經(jīng)常幫家長做家務(wù)活,學(xué)著學(xué)著父母的樣子:清理地面、給爺爺奶奶端茶倒水、問寒問暖。 “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dāng)執(zhí)!”孝敬長輩是全人類的傳統(tǒng)美德,所有人都應(yīng)該孝敬長輩!并且付出實際的行動,不僅僅是停留在口頭上。隨著年齡的增長,牛浩坤深深地體會到,孝老愛親是溫情、是動力、更是一種美德,是一座人與人之間架起的愛心橋梁。他會以此為起點,更加努力,使自己成為一位孝老愛親的美德少年!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二(10)班楊宜龍</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崇學(xué)向善”好家風(fēng)</span></p> <p class="ql-block"> “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是對崇尚學(xué)習(xí)的推崇。楊宜龍是文小二年級10班的學(xué)生,他就生活在這樣的家庭里。 </p><p class="ql-block"> 他的爸爸與孩子相處中教會了孩子愛閱讀的習(xí)慣,滿足了孩子在情感和求知欲方面的愿望。他的媽媽從教孩子自己洗襪子、整理書包、收拾玩具中懂得自己的事自己做的道理,從教孩子不亂扔垃圾、不折花草樹木、不欺負小動物中懂得敬畏大自然和生命的道理,從教孩子吃東西先讓爺爺奶奶、尊重老師、幫助小朋友中懂得孝順、禮讓、謙遜是人的美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三(1)班白芮琪</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崇學(xué)向善”好家風(fēng)</span></p> 這是一個“ 崇學(xué)向善”的幸福之家。爸爸是一名人民警察,他愛崗敬業(yè)、喜歡學(xué)習(xí), 經(jīng)常教育孩子要熱愛祖國、積德行善;用知識武裝自己,用德善要求自己。<br> 爸爸通過書本獲取新知識,給家人講祖國悠久歷史和當(dāng)今科學(xué)技術(shù)的發(fā)展。時間一長就連“大字不識一個”的小朋友也“倒”拿著讀物嘰嘰喳喳地講個不停。爸爸還經(jīng)常教育孩子們要樂于助人,幫助有困難的人們。記得有一次,一位拄著拐杖的老人在單元門前的臺階下試了又試,但怎么也上不去,正要回家的爸爸和孩子就扶老人上了臺階。看著老人的微笑,他們一家人感受到了善舉帶來的快樂。<br> 家風(fēng)是一個家庭長期形成的一種氛圍,有一種強大的感染力量。就讓祖國的花朵在“ 崇學(xué)向善”家風(fēng)中茁壯地成長吧!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三(2)班李梓萌</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勤儉節(jié)約 持之以恒”好家風(fēng)</span></p> 大家好我叫李梓萌,今年10歲,是三年級二班的一名學(xué)生,愛好鋼琴,曾獲得“優(yōu)秀班干部、優(yōu)秀學(xué)生、優(yōu)秀解說員”等多項榮譽。<br> “什么是家風(fēng)”?爺爺說:“家風(fēng)是一種由長輩言傳身教的作風(fēng)”,爸爸說:“家風(fēng)是一個家庭長期培育形成的一種文化和道德氛圍”。媽媽說:“家風(fēng)是一個家的正能量,它引導(dǎo)著我們?nèi)胰朔e極向上,幸福和睦的生活”。<br> 我的奶奶就是一個勤儉節(jié)約的老人,她常常教導(dǎo)我要勤儉節(jié)約,吃飯要吃多少盛多少,一粥一飯來之不易。奶奶的言傳身教讓我明白了每一粒米每一口飯都是農(nóng)民伯伯辛苦勞作而來,我更是將“粒粒皆辛苦”牢記于心。爸爸每天下班后都會抽出時間來陪伴我學(xué)習(xí),并告訴我規(guī)劃好時間,養(yǎng)成良好的學(xué)習(xí)習(xí)慣,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成功,在爸爸媽媽的言傳身教下我也明白了“一寸光陰一寸金”的意義。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三(3)班牛淵</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勤儉節(jié)約”好家風(fēng)</span></p> 今年10歲的牛淵同學(xué),就讀于文廟街小學(xué)三年級3班,他熱愛集體,樂于助人,是一位品行端正、勤儉樸素的少先隊員。<br> 牛淵是一個普通家庭的孩子,在生活上,一家人相互理解、心懷大愛、其樂融融,這樣的良好家庭氛圍也培養(yǎng)了牛淵同學(xué)樂觀向上、積極進取、勤儉節(jié)約的好習(xí)慣。在家里,奶奶及父母以身則,一直保持著勤儉持家的好習(xí)慣,生活克勤克儉是牛淵家始終秉承的“良好家風(fēng)”。<br> 勤儉節(jié)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傳承好家風(fēng)、匯聚正能量”,是我們每一位中國公民應(yīng)盡的義務(wù)。希望每一個家庭,每一個孩子懂得“勤儉節(jié)約”的重要性,保持“勤儉節(jié)約”的好家風(fēng),營造勤儉質(zhì)樸的“好家風(fēng)”。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三(4)班張梓彤</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崇學(xué)向善”好家庭</span></p> 習(xí)爺爺說過,家風(fēng)影響國運,有好的家風(fēng)才能形成好的國運。張梓彤出生于一個普通家庭,但她從小就懂得爸爸媽媽的辛苦和不易,她認真學(xué)習(xí)、主動幫做家務(wù),從不忘孝順長輩。<br> 爸爸媽媽都特別重視對孩子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培養(yǎng)。始終把對孩子的教育放在首位,尤其是把孩子的德育放在第一位。<br> 我們家追求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家庭和睦,和諧共建美麗家園。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三(5)班陳紫涵</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尊老愛親"好家風(fēng)</span></p> 好的家風(fēng),就像家的主旋律,就像家的柱子,就像春雨,滋潤并鞭策著我們健康、茁壯地成長。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家的好家風(fēng)吧!父母從小教育我和姐姐,要孝老愛親,團結(jié)兄妹;誠實待人,誠信處事;珍惜資源,愛護環(huán)境;熱心公益,扶貧濟困……<br> 特別是尊老愛親好家風(fēng)。 每到冬天來臨,媽媽總會給爺爺奶奶買好過冬的衣服,鞋子,襪子。多年來從未間斷,我們特別佩服媽媽的堅持。在媽媽的影響下,我們也很尊重、孝敬爺爺奶奶,從未冒犯過爺爺奶奶。還經(jīng)常幫助爺爺奶奶打水掃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br> 尊老愛幼,熱心公益,樂善好施等都是我們的好家風(fēng)。 我很慶幸生活在這樣的家庭當(dāng)中,更慶幸生在這個富強明主文明的國家。前路漫漫,好的家風(fēng)幫助我們一家人指明了方向,使得我們從不迷茫。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三(6)班李 睿</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勤儉節(jié)約”好家風(fēng)</span></p> 他叫李睿,有一個溫馨的家庭。自然、健康、勤儉、環(huán)保是他的家庭的生活理念。<br> 他們遵循綠色生活方式,勤儉節(jié)約,從自身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堅持用自已的實際行動美化、綠化居住環(huán)境并影響著身邊的人培植養(yǎng)育花草,家庭環(huán)境充滿自然綠色。節(jié)能環(huán)保、廢物利用,綠色低碳從家庭生活的點滴實踐做起。<br> 他們家購買家電選環(huán)保節(jié)能的產(chǎn)品。出行騎自行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步行。注重循環(huán)用水,淘米水用來洗菜,洗菜后用來澆花或沖廁所。堅持不用一次性筷子和餐盒,買菜時用購物袋。<br> “節(jié)約光榮,浪費可恥”不僅是道德觀念,更是他們家庭的好風(fēng)尚。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三(7)班孫沛筠</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孝老愛親”好家風(fēng)</span></p> 她的家庭是一個平凡的家庭,也是一個幸福的4口之家,,她們家和大多數(shù)家庭一樣,沒有什么大張旗鼓的業(yè)績,但是由于雙方父母都離得近,在他們無微不至的關(guān)愛和照顧下顯得尤為幸福安逸。一直以來,她和丈夫都把彼此的父母當(dāng)成自己的父母來孝敬,節(jié)假日陪老人聊聊天,一起吃吃飯,講講社會發(fā)生的一些趣事。在長輩們的影響下她們生活上提倡節(jié)約,精打細算,從不鋪張浪費。教育孩子一菜一飯,當(dāng)思來之不易。在家庭環(huán)境的熏陶下,孩子們衣著樸實大方,從不大手大腳,養(yǎng)成了勤儉節(jié)約的好習(xí)慣。她們一家人相親相愛,家庭和睦、鄰里團結(jié)、生活在這么一個幸福的家庭使她更有動力努力生活,嚴于律己,她將用自己的言行去帶動更多的人,建設(shè)我們和諧的大家庭,使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三(8)班王婕婷</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勤儉節(jié)約”好家風(fēng)</span></p>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guī)。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fēng)家訓(xùn)。 我們家的家訓(xùn)是:勤儉節(jié)約。<br> 媽媽經(jīng)常教育我們要勤儉節(jié)約,爸爸也說"節(jié)約無小事"。爸爸媽媽以身作則從身邊小事做起,節(jié)約每一張紙,每一度電,每一粒米飯,每一滴水。姐姐說世界上每15秒就會有一個兒童因為缺水而死亡。所以我們家用洗完澡的水沖廁所,淘完米的水澆花。<br> 勤儉節(jié)約是中國人的一種傳統(tǒng)美德,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作為祖國的花朵,我們一定要從小就成為一個勤儉節(jié)約的人。然后小家?guī)哟蠹?,弘揚勤儉節(jié)約的好家風(fēng)!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三(9)班鄭沛鑫</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崇學(xué)向善”好家風(fēng)</span></p> <p class="ql-block"> 從小長輩就告訴他“重視學(xué)習(xí),與人為善”,在生活、學(xué)習(xí)中嚴格要求他自律,獨立自主地完成自己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每天晚上,他都是伴著媽媽繪聲繪色的睡前故事而入眠,一個個《格林童話故事》在媽媽口中是那么活潑生動、惟妙惟肖、豐富多彩。所以從小他就喜歡讀書,讀書不僅是一趟輕松愉快的閱讀之旅,也會讓人們開拓思路、學(xué)會思考。</p><p class="ql-block"> 多讀好書,多行善事,這是他們一家人所堅守的美德,生活中,父母就是他們最好的榜樣,他們率先垂范、以身作則,長輩們善良,淳樸的生活品質(zhì),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所有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三(10)班黨梓文</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崇尚傳統(tǒng)文化”好家風(fēng)</span></p> 黨梓文的長輩都喜歡讀書,所以家里人對孩子的啟蒙教育比較重視,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她從小就喜歡中國傳統(tǒng)文化著作,入學(xué)之前就接觸了《弟子規(guī)》、《笠翁對韻》、《道德經(jīng)》、《山海經(jīng)》。她感受到了傳統(tǒng)文的博大精深,受到了家人的鼓勵,對國學(xué)知識的學(xué)習(xí)興趣越來越濃,從國學(xué)文化當(dāng)中學(xué)會了“愛國”、“明志”、“自強”、“誠信”、“好學(xué)”、“勤儉”......<br> 良好的家風(fēng)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體現(xiàn),黨梓文秉承家訓(xùn),通過學(xué)習(xí)傳統(tǒng)文化教育,使傳統(tǒng)民族文化入腦入心,期望她能夠把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發(fā)揚光大。<br>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四(1)班劉軒</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勤儉節(jié)約”好家風(fēng)</span></p> 劉軒是通渭縣文廟街小學(xué)四(1)班的學(xué)生,今年10歲,他踏實沉穩(wěn),品學(xué)兼優(yōu),是一個健康向上、積極進取的好學(xué)生。有這樣一句話:“一粥一飯,當(dāng)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鼻趦€節(jié)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他們家勤儉節(jié)約的宗旨是:“該花的錢一分都不能少花,不該花的錢一分都不能多花?!彼J為,勤儉節(jié)約就是生活簡樸,珍惜勞動成果,不鋪張浪費。爸爸媽媽常教導(dǎo)他:“雖然現(xiàn)在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但是勤儉持家的傳統(tǒng)不能丟,要做好這點,就要從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如:水龍頭壞了,爸爸換個皮墊加個螺帽就廢物利用起來了;家里的洗菜水媽媽總是用來澆花;他也養(yǎng)成隨手關(guān)燈關(guān)水龍頭這樣的良好習(xí)慣,節(jié)約每一度電和每一滴水。希望我們都能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的好習(xí)慣。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四(2)班周群怡</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崇學(xué)向善”好家風(fēng)</span></p> 周群怡,是文廟街小學(xué)四年級的一名學(xué)生。她出生在一個和諧溫馨、崇學(xué)向善的幸福家庭。爸爸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媽媽是一名診所的護士。兩人平時工作雖很忙碌,但非常重視對孩子的教育。和廣大家庭一樣,都能重言傳身教、教知識、育品格,身體力行、耳濡目染,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圩?,邁好人生第一個臺階。教育孩子向上向善、勤儉節(jié)約、喜愛閱讀的良好品質(zhì)。爸爸的寬容謙和、樂善好施,媽媽的熱情大方、溫柔體貼對周群怡良好性格的養(yǎng)成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平時爸爸對女兒的教育更多在做人方面,教育孩子學(xué)習(xí)中國傳統(tǒng)文化。孩子剛剛學(xué)會說話時,爸爸就常常給她讀一些兒歌、古詩,讓孩子點燃讀書的興趣,讓孩子在家中時時感受到書的氣息和馨香。愿孩子在這個崇學(xué)向善的家庭中得到滋養(yǎng)而健康快樂的成長!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四(3)班張子涵</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律己感恩”好家風(fēng)</span></p> 他的家很小又很大,一家三代六口之家,爺爺是一名退伍軍人,時常教導(dǎo)他們要遵守時間,嚴格要求自己,并且有時會訓(xùn)練他們正步走,站立等等,爺爺?shù)牧?xí)慣影響并代表著整個大家庭。家風(fēng)其實就像是傳統(tǒng),它需要每個成員關(guān)注并且重視它,認它為標(biāo)準(zhǔn),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br> 以身作則,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孩子最初的言行舉止都是先從父母那里獲得的,父母通過每天與孩子們的溝通交流, 讓孩子們明白要做一個懂得感恩,有責(zé)任有擔(dān)當(dāng)?shù)娜?,教育其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生活?lt;br>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好家風(fēng)如春雨,潤物細無聲,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四(4)班楊皓然</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崇學(xué)向善”好家風(fēng)</span></p> 楊皓然的爸爸、媽媽均在醫(yī)院上班,對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尤為重視,“崇學(xué)向善、尊老愛幼、勤儉節(jié)約”是經(jīng)常給孩子灌輸?shù)乃枷搿? <br> “崇學(xué)向善、尊老愛幼”是對孩子必備的要求,購買《增廣賢文》、四大名著等傳統(tǒng)書籍,監(jiān)督孩子養(yǎng)成讀書的好習(xí)慣,并經(jīng)常陪讀幫助理解語句當(dāng)中的深意。同時,不管是爺爺奶奶還是爸爸媽媽都是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從小教育他要“尊老愛幼”。因此,楊皓然也從小養(yǎng)成了尊老愛幼的好習(xí)慣,愛護比他年齡小的小朋友,從不與其搶玩具,總是讓著小朋友;在家里,特別關(guān)愛小弟弟,什么事情總是讓著弟弟,很是和諧。吃飯的時候,總是長輩先吃了他才肯動筷子。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是我們教育孩子珍惜糧食,養(yǎng)成勤儉節(jié)約的座右銘。 <br>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四(5)班張家銘</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文明風(fēng)尚”好家風(fēng)</span></p> 他叫張家銘,來自于一個四口之家,他們家和大多數(shù)家庭一樣,只是一個平凡的家庭,沒有什么轟轟烈烈的事跡,但是他們?nèi)胰嘶ゾ椿?、積極進取、樂于助人,因家庭和睦,深受鄰里和社會的一致好評。<br> 他的父母分別在教育和醫(yī)療衛(wèi)生工作已十多年了,在工作中,圓滿完成各項工作任務(wù),得到了領(lǐng)導(dǎo)和同事們的認可。在這樣的父母的耳濡目染下,他也在不斷地提高對自我的要求,才成長為一個品學(xué)兼優(yōu)、助人為樂的好孩子。<br> 他們既是世間最平凡的兒女,也是世間最簡單的父母。家庭的每一位成員都有一顆平凡的愛心,他們互幫互助、互敬互愛,用自己最真誠的方式攜手走過了人生的風(fēng)風(fēng)雨雨,用各自的愛心構(gòu)建了一個令人羨慕的美好家庭。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四(6)班茍子蕊</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崇學(xué)向善”好家風(fēng)</span></p> <p class="ql-block"> 家風(fēng)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傳的風(fēng)尚,生活作風(fēng)。我家的家風(fēng)是“崇學(xué)向善”:崇尚學(xué)習(xí)、重視教育,積德行善。傳承了很多代,我有一個和睦的家,我們家四世同堂:太爺爺、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弟弟和我。有所謂,“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常”。爸爸媽媽從小教育我每次不論借閱書籍,還是玩別人的玩具都要第一時間物歸原主。在學(xué)習(xí)上不弄虛作假,作業(yè)自己獨立完成。</p><p class="ql-block"> “崇學(xué)”與“向善”就是我的家風(fēng),在爸爸,媽媽的熏陶下,我也不知不覺用這兩條標(biāo)準(zhǔn)來要求自己了。我相信,我一定能秉承我家的家風(fēng),并把它一直傳承下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四(7)班曹靜怡</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尊老愛親”好家風(fēng)</span></p> 我叫曹靜怡,我們家共有5個人,有我最愛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當(dāng)然還有我組成。爺爺和奶奶都年邁已高行動不便,所以很多事情都需要家人的照顧,我常常在家?guī)椭鷭寢屜村佀⑼?、打掃衛(wèi)生,晚上陪爺爺奶奶看新聞,給爺爺奶奶洗腳,幫奶奶倒洗腳水。由于奶奶年齡大了,梳頭、洗頭這些事,她不能自理了,所以在每周星期天由我來幫助奶奶干。<br> 我們家在吃飯的時候老人沒上桌之前,小輩是不能動筷的,要孝敬長輩、尊敬長輩,增加感情,為自己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在學(xué)校,老師在注重學(xué)習(xí)的同時更加重視怎樣做人的道理,在家里我們要和爺爺奶奶親人們多溝通,幫助家里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增強家庭活躍度。每逢佳節(jié)的時候與親人之間多走動,多關(guān)心,兄弟姐妹之間要時刻保持團結(jié)一顆心,再者鄰里之間也得搞好和諧的關(guān)系。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四(8)班孟鈺蓉</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孝老愛親”好家風(fēng)</span></p> 俗話說:“忠厚傳家遠,家和萬事興。”孟鈺蓉一家是人人羨慕的幸福之家。她的父親是一名警察,母親是一名教師,她與兩個妹妹都在文廟街小學(xué)上學(xué)。<br> 因為工作性質(zhì)的原因,她的父親戰(zhàn)斗在工作一線,是同事們公認的“拼命三郎”。她的母親愛崗敬業(yè),在教育工作中取得了許多優(yōu)異的成績。盡管她的父母親工作繁忙,但他們經(jīng)常去看望兩家的老人,為他們做一頓簡單的飯菜、干一些農(nóng)活。<br> 她的父母從小注重培養(yǎng)她們節(jié)儉、謙遜、自強的良好品質(zhì)。在良好家風(fēng)的影響下,她們姐妹三人團結(jié)友愛,有責(zé)任心、敢擔(dān)當(dāng)。孟鈺蓉一家用自己的真誠和孝心詮釋著孝老愛親好家庭的深刻內(nèi)涵。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五(1)班楊玉葦</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崇學(xué)向善”好家風(fēng)</span></p> 除了孝敬父母,我們還有尊敬老人。老人,家家戶戶都有,老人辛勤勞作了一輩子,對我們的社會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他們是我們的長輩,他們是偉大的,他們值得我們?nèi)プ鹬兀档梦覀內(nèi)椭?lt;br> 尊敬老人從身邊做起,從身邊的點點滴滴做起。公交車上為老人讓座、幫助拿重物的老人、扶老人過馬路、送迷路的老人回家或者送去派出所......對于自己的爺爺奶奶,要多回家看看他們、多帶他們出去走走、平時多給他們打電話。老人其實要求的并不多,只是簡單的關(guān)心就會讓他們心滿意足。<br> 構(gòu)建和諧社會,迫切需要我們敬老愛老。讓我們在新世紀,響應(yīng)習(xí)的號召,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舉敬老愛老的偉大旗幟,獻出我們?nèi)康膼坌暮托⑿?,從我做起,讓世界處處陽光燦爛!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五(2)班李欣</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文明風(fēng)尚”好家風(fēng)</span></p> 中國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深深銘刻在中國人的心中。每個家,都有家訓(xùn)、家規(guī)、家風(fēng)。俗話說得好: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訓(xùn)、家規(guī)、家風(fēng)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后代的希望,對后代的策鞭,也同樣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優(yōu)良的民族之風(fēng),李欣她家的家風(fēng)是“熱愛黨、熱愛祖國、做一名對社會有用的人”。<br> 他爸爸為什么教育孩子始終以“熱愛黨、熱愛祖國”為主題呢?有偉大的黨有繁榮昌盛的國家才有自己幸福的小家。他始終做著正能量的工作,所以他始終讓孩子在他的身上要看到正能量并且引導(dǎo)孩子做著正能量的事情,做一名對社會有用的人。他始終認為父母是孩子的終身老師,要讓孩子做到的首先自己要率先垂范做給孩子看,做好榜樣當(dāng)好老師,正確地樹立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努力讓孩子做一名對社會對人類有用的人。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五(3)班孫晨棟</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勤儉節(jié)約”好家風(fēng)</span></p> 孫晨棟是文廟街小學(xué)五年級(3)班一名優(yōu)秀的少先隊員,他出身在一個四世同堂的大家庭當(dāng)中,曾祖父今年90歲,是個老中醫(yī)。在孫晨棟的記憶中,老太爺總是穿著曾祖母縫的補補的衣服,用水、用電十分節(jié)儉。孫晨棟還有一個勤勞的爺爺,他從不睡懶覺,早睡早起,里里外外忙個不停。在兩位老人的感染下,全家人都很節(jié)儉,從不浪費一粒米、一滴水、一度電。勤儉節(jié)約是家里每一個人都遵守的規(guī)矩,雖然他們的力量微不足道,但是小流匯集在一起,最終可以變成浩瀚的大海。讓我們學(xué)習(xí)孫晨棟一家,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提倡節(jié)約,反對浪費!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五(4)班王萌</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文明風(fēng)尚”好家風(fēng) </span></p> 王萌生于一個平凡的家庭中,爸爸是一名人民教師,從教20余年,每天起早貪黑,兢兢業(yè)業(yè),他很熱愛自己的工作,對自己的學(xué)生嚴管厚愛,她爸爸教育過的學(xué)生很懂得與人為善,熱愛生活。她的媽媽是一名市場監(jiān)管人員,對待工作勤勤懇懇、文明執(zhí)法,為人熱情善良,她媽媽的教育理念是,一定要先做好人,再做事,最好的財富就是人的品德,對孩子從小也是經(jīng)常要求一定要做個積極活潑快樂的好孩子,千萬不能做不文明的事情。她們一家人一直倡導(dǎo)文明禮貌,尊老愛幼,走在路上看見可能會影響老人小孩安全的障礙物會主動去清理,看到有困難的行人會主動上前去幫助,王萌生于這樣一個平凡的家庭中,她的家庭沒有什么轟轟烈烈的事跡,但是她們?nèi)胰讼嘤H相愛,和睦相處,熱情友善的生活態(tài)度,讓王萌成為一個積極向上,文明禮貌的小朋友。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五(5)班李好</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孝老愛親”好家風(fēng)</span></p> 她是五(5)班的李好同學(xué),她的家庭是普通的,但在普通的背后,卻蘊藏著良好的家風(fēng)。<br> 她的爸爸總是在繁忙辛勞的工作之余努力協(xié)調(diào)好家庭事務(wù),使整個家庭和諧融洽,和睦相處。身為一家之主,他以寬容和理解善待每一位家庭成員,做到“多一點理解,多一點關(guān)懷”。生活中總是和媽媽相互關(guān)心,互相扶持;他們以身作則,注重對孩子的教育。她的媽媽是一名家庭主婦,在她身上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婦女的傳統(tǒng)美德;她慈愛但不溺愛,在照顧好我們?nèi)齻€生活的同時,還擔(dān)負起教育他們成材的重任。<br> 在良好家風(fēng)的帶動和影響下,全體家庭成員各司其職,共同努力,精心經(jīng)營出一個洋溢著孝老愛親、溫暖、文明的美好家庭。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五(6)班任敦豪</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崇學(xué)向善”好家風(fēng)</span></p> 任敦豪出生在一個平凡而溫馨的家庭,父母都是人民教師,他們辛勤培育學(xué)生,時常在家看書備課。滿屋濃厚的學(xué)習(xí)氛圍,撫慰著他幼小的心靈。<br> 很小時媽媽就教他識字讀書,年幼的他心中種下了一顆熱愛讀書的種子。上小學(xué)后,全家人一起努力營造良好的學(xué)習(xí)氛圍,培養(yǎng)他良好的學(xué)習(xí)習(xí)慣,使他成為了一個勤奮努力的孩子。<br> 德行善舉是做人的基本準(zhǔn)則,也是他的家庭不斷追求的目標(biāo)。父母以實際行動教育著他,他們見到有困難的親友鄰里,都會盡力去幫助;在路上遇到行走不便的老人時,會上去幫扶……父母的言傳身教,教會他做人。<br>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五(7)班趙珺垚</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樂觀向上 孝悌治家”好家風(fēng)</span></p> 他是一個活潑開朗的男孩,現(xiàn)在是文廟街小學(xué)五(7)班的一員。他出生在一個普普通通的家庭,但他覺得自己很幸運,因為他有一個溫暖的家。從他呱呱落地那一刻起,爸爸媽媽便無微不至地關(guān)懷他,他的每一天都過得很快樂。同時,他又是全家人的開心果,爺爺奶奶眼中的小乖乖。放學(xué)后他總是自己主動寫作業(yè),幫媽媽做飯洗菜。受祖輩美好品質(zhì)的侵染,他把樂觀向上、孝悌治家的良好家風(fēng)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br><br>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五(8)班李佳倫</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孝老愛親”好家風(fēng)</span></p> 李佳倫是個有點兒內(nèi)向的小男孩,不太擅長表達自己,但他尊師守紀、尊老愛親、講文明、有品德。<br> 在他溫馨的小家里,父母恩愛,長輩慈愛。父母即便工作繁忙,也從不忘照顧年邁的雙方父母,不在身邊的時候,他們也會在固定時間視頻聊天,詢問近況,排解老人的寂寞,農(nóng)忙時節(jié),父母便會帶上他下鄉(xiāng)體驗生活,給爺爺奶奶洗腳,幫他們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wù),每次的實踐都能讓他受益匪淺,這種類似于小大人的成就感是學(xué)校未曾有過的。家里常年吃的果蔬也大多是爺爺奶奶親手種的,營養(yǎng)且健康,每次從老家回來,爺爺奶奶都會裝很多,放眼望去,都是長輩對晚輩沉甸甸的愛。<br> 雖然他的小家在千千萬萬個家庭中顯得及其平凡,但在平凡中又像一抹陽光,有著五彩斑斕的美麗。 <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inherit;">六(1)班侯辰璇</span></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崇學(xué)向善”好家風(fēng)</span></h1> 幸福的家庭總是有著最動人的風(fēng)景,最優(yōu)良的家風(fēng)。侯辰璇同學(xué)成長在一個四世同堂的家庭中,多年來“崇學(xué)向善”的良好家風(fēng)始終影響著她的成長,。<br> 侯辰璇同學(xué)的爸爸是一名人民教師,他深知知識的重要性,對孩子的教育尤為重視。身教大于言傳,隨著年齡的增長,她養(yǎng)成了主動學(xué)習(xí)、閱讀的好習(xí)慣,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家與愛的真諦。侯辰璇同學(xué)一心向善,尊老愛幼,平時能給長輩端茶送水、幫做家務(wù);知書達理,善于傾聽,當(dāng)長輩與別人說話時,她絕不插嘴……<br> 良好家風(fēng)的養(yǎng)成與延續(xù)本就不易,侯辰璇同學(xué)更是深知傳承的艱難,她時刻銘記著自己的使命,力爭將這種好的家風(fēng)傳承下去并發(fā)揚光大。 <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六(2)班張雅尚</span></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孝老愛親”好家風(fēng)</span></h1> 張雅尚一家六口,爸爸媽媽是普普通通的鄉(xiāng)村人民教師,爺爺奶奶在家照顧他上學(xué),弟弟不滿兩歲,一家人寬于待人、互相尊重、關(guān)愛,講責(zé)任講義務(wù),是一個溫馨、快樂、和諧、奉獻社會的幸福家庭,做到了尊老愛幼、孝敬父母、夫妻恩愛、愛崗敬業(yè),總是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br> 懂得了孝,才是真正的長大,從父母身上學(xué)到的孝,也在張雅尚的日常生活中時時踐行著,雖是熹微之光,但是如樹木抽芽,山花初綻,溫暖著他的生活。他也會以此為起點,更加努力使自己成為一位孝老愛親的美德少年。<br> <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六(3)班牛皓</span></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勤奮向善”好家風(fēng)</span></h1> 我家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平常人家,爸爸媽媽受爺爺奶奶傳統(tǒng)、樸實的家風(fēng)熏陶,在我很小的時候就經(jīng)常跟我說:“要做一個誠實守信、勤奮向善的好孩子?!?lt;br> 爸爸媽媽平時工作都很忙,但每天晚上都會認真輔導(dǎo)我學(xué)習(xí)、檢查作業(yè)完成情況。爸爸時常教育我,對待學(xué)習(xí)要認真踏實、刻苦勤奮,才能學(xué)通悟透。爺爺告訴我,吃飯穿衣一定要勤儉節(jié)約、干凈整潔,要珍惜每一粒糧食,懂得一絲一縷來之不易;為人處事一定要樸實本分、勤勞肯干,要真心實意對待每一位同學(xué)、尊敬愛戴每一位老師。<br> 好的家風(fēng)潛移默化地熏陶著我、陪伴著我一天天長大,我一定要刻苦努力學(xué)習(xí)文化知識,從小培養(yǎng)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將來做一個關(guān)愛家人、奉獻社會的好青年。 <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inherit; font-size:22px;">六(4)班程顥衢</span></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孝老愛親”好家風(fēng)</span></h1> <p class="ql-block">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作為一名小學(xué)生,我們不僅要將“孝親敬老”深深刻在腦海中,更要貫徹到生活當(dāng)中。</p><p class="ql-block"> 在爸爸那一輩人中,兄弟姐妹六人,并沒有因為什么小事情而產(chǎn)生矛盾,反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兄弟姐妹越發(fā)團結(jié)友愛。我的奶奶身體不好,所以爸爸媽媽常常去照顧奶奶,我和姐姐在周末也去陪奶奶,幫助奶奶提碳提水、倒臟水,有時也會扶著奶奶進行一些簡單的運動。 </p><p class="ql-block"> 我的爸爸媽媽和姐姐用行動告訴我,“孝”不一定都是一些很偉大的事跡,更常見的是在日常生活的小事中,所以我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把我家的優(yōu)良家風(fēng)發(fā)揚光大。</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六(5)班張清瑜</span></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誠實守信”好家風(fēng)</span></h1> 孟子說:“誠者,天下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闭f明不講誠實守信,言行不一,則無法立世,無法為人。<br> 我出生在一個普通而又幸福的家庭。爸爸媽媽常常告誡我說:“我國是個文明古國,禮儀之邦?!睔v來重視誠實守信的道德修養(yǎng)。因此她在工作中注重學(xué)習(xí),不斷提高自己的業(yè)務(wù)能力和水平。 <br> 媽媽說:“誠信已經(jīng)成為社這個社會不可缺少的一種美德”。我深深地領(lǐng)悟到了“誠信”兩個字的內(nèi)涵。誠信是一種人的修養(yǎng),也是一種道德行為,社會生活實際上是建立在誠信的基礎(chǔ)上的。誠信既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個國家、民族、集體的生存之本。所以我們要從自己做起,從身邊點點滴滴做起,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 <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inherit; font-size:22px;">六(6)班魏叔寶</span></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誠實守信”好家風(fēng)</span></h1> 家風(fēng)是一個家庭的傳統(tǒng)和祖訓(xùn),每一個家庭都會有純樸的家風(fēng),家長都會用自己的感悟來教育孩子。<br> 我的曾祖父是一名繪畫愛好者,一直我縣文化館工作,在我的記憶里,他退休后還一直堅持畫畫,直到病逝。我的爺爺刻苦學(xué)習(xí)中醫(yī),先后在我縣中醫(yī)院縣醫(yī)院給病人看病,后來我的爸爸也繼承了爺爺?shù)膹尼t(yī)道路。在我幼小的記憶里,我們家的人都有讀書學(xué)習(xí)的好習(xí)慣,做到“才須學(xué)也”。其次,在我的眼中,我看見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有收拾家里、勤儉節(jié)約的好習(xí)慣,每一個家庭,好的家風(fēng)都是一樣的,都是以《弟子規(guī)》中所說“孝弟、瑾信、愛眾、為仁”為根本的。<br> 這就是我家的家風(fēng),它讓我從中養(yǎng)成許多好的品質(zhì),愿我的家庭會因它變得更充實、更美好。 <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六(7)班胡文祥</span></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崇學(xué)向善”好家風(fēng)</span></h1> 同學(xué)們,什么是崇學(xué)向善呢?崇學(xué)就是崇尚學(xué)習(xí),尊重知識,重學(xué)善思,追求真理。中華文化自古“耕讀傳家”的思想在許多圣人身上有所體現(xiàn),他們品德高尚、志向大,給歷史增添了光彩、創(chuàng)造了輝煌。 <br> 我的父親喜歡閱讀 ,一有空就翻翻自己喜歡的書本,經(jīng)常給我們講祖國悠久燦爛的文化歷史和當(dāng)今世界科學(xué)技術(shù)的迅猛發(fā)展,久而久之,在爸爸的影響下我的家人也熱愛上了讀書。平時,一有空我們?nèi)胰司鸵黄鹛接懭绾螌W(xué)習(xí)、做人,并且父母把身邊的一些優(yōu)秀事跡作為教育孩子典范,讓孩子學(xué)習(xí)那些人的優(yōu)秀品質(zhì)。<br> 我們應(yīng)該努力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不亂扔垃圾、不罵人、尊敬師長、孝敬父母、不做違紀的事?!俺鐚W(xué)向善”并不是只在口中說說而已,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吧! <p class="ql-block">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53個好家風(fēng)家庭,有的孝老愛親,有的勤儉持家,有的踏實做事,有的崇學(xué)向善……一個個平凡卻感人,溫馨而勵志,猶如一幅全景式的通渭畫卷次第展開,是通渭“耕讀文化”的縮影,也是通渭人淳樸善良、勤勞智慧的寫照。</p><p class="ql-block">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在這片紅色沃土上,廣大家庭一定會以“好家風(fēng)”家庭為榜樣,形成良好的家風(fēng)家訓(xùn),重言傳、重身教,教知識、育品德,為孩子創(chuàng)造優(yōu)質(zhì)的家庭環(huán)境和愉悅的成長空間,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邁好人生的第一個臺階,培養(yǎng)新時代的好少年,做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shè)者和接班人。</p> <p class="ql-block">編輯:范鳳娥</p><p class="ql-block">供稿:德育室 各班班主任</p><p class="ql-block">審核: 張九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