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后期是很多人關心而且想做的事,因為后期確實能為圖片增添顏值。我心目中的攝影后期,是挖掘圖片本身存在的潛力,使之發(fā)揮到極致的過程。用來修正的圖片,本身必須具備“骨子里的優(yōu)秀”。<div><br></div><div>有很多作品,不是因為作者的拍攝技術問題,而是受制于拍攝的環(huán)境條件,無法表現(xiàn)出最佳狀態(tài),這些遺憾,都可以通過后期來彌補。<br><div><br></div><div>最近為老外交官攝影協(xié)會年度優(yōu)秀作品評比做了一些圖片后期,讓優(yōu)秀的作品呈現(xiàn)更高的顏值。一番操作,費了些心思,也頗有心得。現(xiàn)在舉其中幾個例子,來說說后期調片的思路和注意事項。</div><div><br></div><div>中心詞:后期要適度,不要做過頭。</div><div><br></div><div><i><font color="#167efb">注:本文只談調片“思路”,不講具體操作方法。“思路”是調片的指導核心,有了思路,就有了操作目標?!八悸贰边m用與任何調片軟件,技術性操作必須借助于某種具體軟件才能討論,請參見我以前編寫的相關攝影后期的美篇。在“思路”的引領下,各種不同的調片軟件可以百花齊放,各顯神通,但最終能殊途同歸,達到“思路”指引的目標。</font></i><br></div><div><br></div></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例一《舞者》</font></b></h3> 《舞者》 作者:甄淑琴 (原片)<div><br></div><div>作者在這里給出了一個神秘的環(huán)境,舞者在斑斕的地毯上起舞,身后投下長長的影子,加上環(huán)境投影,趣味十足。但原片光比過高,暗部太黑,層次不夠豐富。后期中調出了中間層次,提升了陰影,使之變得柔和,裁去了右邊太多的深色部分,對主體周邊作了明度漸變處理,有了明暗過渡,使畫面呈現(xiàn)出更好的色彩和韌性。作品本身的優(yōu)秀就更好地顯現(xiàn)出來了。</div> 《舞者》的后期效果。<div><br></div><div>調片注意點:保持原片的神秘氣氛,色彩不宜太艷,維持一種暖暖的灰調。<br><div><br></div></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例二《攀登者》</font></b></h3> 《攀登者》 作者:張玉森 (原片)<div><br></div><div>一群攀登者在陡坡上努力攀登,天空中厚厚的云層壓在山頂。通過后期,把天空的云層的層次調出來,給整個作品的氛圍增添了濃濃的氣氛,攀登者的艱辛也進一步顯現(xiàn)出來了。</div><div><br></div> 《攀登者》的后期效果。<div><br></div><div>調片注意點:保持原片中的暗調,整個壞境不宜太亮,不宜太銳,保持一種沉重向上的負荷感。<br><div><br></div></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例三《石城佛曉》</font></b></h3> 《石城拂曉》 作者:劉志剛 (原片)<div><br></div><div>佛曉中石城的霧氣彌漫加上人間煙火,十分迷人。后期對重點部位提高了銳度,以更好地體現(xiàn)虛實對比,對天空染上些許冷調,同時對石城民居染上些許暖調,增強了冷暖對比和人間煙火的人情味,更顯生動。</div><div><br></div> 《石城拂曉》 后期效果。<div><br></div><div>調片注意點:原片已經表現(xiàn)得很好,提升層次時要控制適度,不宜過銳,迷迷糊糊,隱隱約約,才是本片的優(yōu)秀之處。<br></div><div><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例四 《古運河夜色》</font></b></h3> 《古運河夜色》 作者:張連佑 (原片)<div><br></div><div>古運河的夜色的美,在于燈光和水中的倒影。后期提亮了這些元素,把波光粼粼的倒影表現(xiàn)得更加淋漓盡致。</div><div><br></div><div>夜景的調片要調出暗部的層次感。天空的灰調也要有色彩上的變化。橋上的人群,在調亮天空并在人群的背后增添一抹暖色之后,顯得更加靈動有生氣了,同時也示意橋那邊的景色中還有一片璀璨的燈光。<br></div> 《古運河夜色》 后期效果。<div><br></div><div>調片注意點:提亮暗部的時候,往往暗部的噪點也會跟著增加,要注意適度,并同時對暗部做降噪處理。<div><br></div></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例五 《幸福老農》</font></b></h3> 《幸福老農》 作者:關宗山 (原片)<div><br></div><div>一個享受著晚年幸福的老農夫。后期提升了臉部的亮度和陰影,調暗并虛化了搶眼的背景,使主體更突出,貼身的白色背心壓暗些許,這樣主體就更突出了,更好地表現(xiàn)出老人家的精神面貌。做出四邊的暗角,讓人像更顯柔潤和彈性。</div><div><br></div> 《幸福老農》 后期效果。<div><br>調片注意點:不宜把臉部調得太亮,畢竟是在帽檐下,也不宜太銳,讓老人的臉部保持一定的滋潤和彈性,太銳的肖像會增強滄桑感,不符合此處的主題“幸?!?。<br></div><div><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例六 《烏干達少女》</font></b></h3> 《烏干達少女》 作者:唐忠民 (原片)<div><br></div><div>烏干達少女,青春純凈而富有魅力,后期把背景的干擾降低了,不僅壓暗,還做了模糊處理,這樣主體就更突出了。</div><div><br></div> 《烏干達少女》 后期效果。<div><br>調片注意點:攝影是減法的藝術,凡是不需要的,盡可能去掉,但這里不做像素的增減(有些人對后期更動像素頗有微詞),而是壓暗、虛化背景,讓主體得到加強。<br></div><div><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例七 《祈?!?lt;/font></b></h3> 《祈?!?作者:王錫廷 (原片)<div><br></div><div>原片拍攝了雪域高原的一群祈福者,人物很多,難分主次,但其中有一位老人顯得非常虔誠。后期中以她為主體進行截圖,壓暗了陪體部分,調整了主體臉部的亮度,一幅很有特色的作品脫穎而出。要珍惜自己的作品,不要輕易判斷為“廢片”。</div><div><br></div> 《祈福》 后期效果。<div><br>調片注意點:主體正面需要補光,但不宜過亮,臉部是在背光狀態(tài)下;陪體人群應該壓暗,又不宜太暗,沒有了這些人群就沒有了氣氛,處理虛一點可以,以增強虛實對比。</div><div><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結 語</font></b></div><div><br></div>在上述七例中,一個共同的注意點,就是不要把后期做過頭。許多初學后期的朋友往往會生怕效果不彰而不斷加強對比、銳度和色彩,這就很容易失真,后果很假,很難看。后期調片,貴在到位而不越位,在似有似無、不露聲色中找到合適的度,呈現(xiàn)自然非常重要。<div><br></div><div>后期是主觀性很強的行為,每個人的審美情趣都有所不同,什么是美,什么是適度,各人的理解也有所不同。本篇僅提供一種思路,供您參考。</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