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與攝影結緣,屈指算來已有12個年頭了。在這不長不短的十多年時間里,相機成了我退休生活的重要伙伴。</span></h1><h1> 記得在臨近退休的那段時間里,內心一直在盤算著如何找點生活樂趣,渡過漫長的退休時光。身邊的幾位朋友建議我學學攝影,并給我講了一大堆攝影的好處,什么體會藝術,陶冶情操啦;什么享受過程,感悟生活啦;什么鍛煉身心,結交朋友啦等等,說得我不禁怦然心動。在朋友們的再三“忽悠”下,我就這么不經(jīng)意地加入了攝影“發(fā)燒團”。 </h1><h1> </h1> <h1> 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搞攝影首先得裝備一套攝影器材和“行頭”。在朋友們的推薦下,先后購買了佳能5DⅡ相機、中長焦和廣角鏡頭,以及三角架和攝影包,選購了戶外運動衣褲和鞋帽。一不留神,半年的工資進去了。對于這不小的一筆開支,老伴還是很支持的,她說:只要你不寂寞,有生活樂趣,花點錢也值得。老伴的支持和鼓勵,更加堅定了我學好攝影的信心。</h1> <h1> 幾十年的軍旅生涯,只會操槍弄炮,對于攝影還得從零開始。我報名參加了本溪市老干部大學攝影班,每周用兩天時間去上課,系統(tǒng)學習攝影知識。老干部大學攝影班有著濃厚的學習氛圍,在這里沒有年齡界限,沒有職業(yè)差別,也沒有高低之分,大家都是普通學員,一起聽課,一起外出采風搞創(chuàng)作,回來后,把各自的作品通過大屏幕展示出來,大家共同欣賞點評,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相得益彰。在攝影實踐中,我還有幸得到了許多攝影名家的指點。在這些老師的言傳身教下,自己的攝影技法不斷得到提高,有了長足的進步,所拍的照片,從開始的紀念照、直白的記錄到講究構圖,巧用光影,突出主題等方面都有了質的飛躍?!侗鞠請蟆贰ⅰ侗鞠韴蟆返葓罂啻慰l(fā)我的攝影作品。2016年10月,我將在西藏和壩上拍攝的作品做成美篇《美哉,西藏的云》、《壯哉,壩上的馬群》,發(fā)到微信朋友圈中,遼寧省攝影家協(xié)會主席劉志超看到后,寫了很長一段評語,稱贊我“拍的很精彩,有些片子很專業(yè)?!?lt;/h1> <h1> 攝影人的艱辛,只有深入其中才能深深地體味到。要想拍出好的作品,沒有執(zhí)著的精神,沒有起早貪黑,風餐露宿,爬冰臥雪的付出是不可能的。有時出去拍片,天不亮就起床,背著幾十公斤重的攝影包,爬高山、鉆叢林、走荒漠,夏天日曬雨淋、蚊蟲叮咬,冬天寒風刺骨、凍手凍腳。一天下來,腰酸腿疼,躺在床上動都不想動。吃點苦到不算什么,有時還要冒險。有一年冬天,影友老郭約我去老禿頂子拍霧淞,頭一天下了一場大雪,山高、坡陡、路滑,在這個季節(jié)上遼寧第一高峰,風險性可想而知。但為了能拍到幾十年難遇的好景觀,就是再難再險也要闖一闖。車子上至一半的時候,路面已全是冰雪,車子幾次出現(xiàn)側滑,可以說是險象環(huán)生。老郭憑著高超的駕駛技術,總算安全上到了山頂。放眼一望,滿目白雪皚皚玉樹瓊花,銀裝素裹的群山,晶瑩剔透的樹掛,微風中上下起伏的白色灌木叢,就象到了潔白純凈如夢如幻的琉璃世界,至身其中,心靈也仿佛得到了凈化。此時早已忘記了剛才的險情,忘卻了人間的一切煩惱,耳邊只有嚓嚓嚓的踏雪腳步聲,咔咔咔的相機快門聲,只有全身心投入的人,才能感受到這美妙無比的境界。直到天黑,我倆才戀戀不舍地登車下山。誰知車子剛一起步,就失去了控制,快速向山下滑去,前邊不遠就是陡峭的山崖,我頓時嚇出了一身冷汗。危險關頭老郭還算沉著冷靜,有意識地將車子撞向路邊的山坡,避免了一次大事故。我們只好夜宿在山上。也許是天賜良機,第二天一大早,我們竟然拍到了難得的晨光映霧淞的大場景。幾次這樣的經(jīng)歷,使我不禁常常感慨,在視覺藝術中,恐怕還沒有哪一門類能比攝影更充滿艱辛和挑戰(zhàn)!</h1> <h1> 攝影有時也是要付出代價的。有一年秋季,我隨幾位影友去老邊溝拍楓葉,這也是我第一次去老邊溝。一進老邊溝的山門,就被這里的奇特景觀所吸引,千姿百態(tài)的楓樹遍布山谷,每一株都盡情的舒展著或紅或黃或綠的枝葉,好象在迎接著遠方的來客,兩側的山巒就象綿延展開的七彩畫卷,清澈的溪水倒映著五彩繽紛的群峰,仙境般的景色令人陶醉。我情不自禁地頻頻按動快門,總想把這美麗的風光一網(wǎng)打盡。河對面一棵形姿優(yōu)美紅的血浸一般的楓樹吸引了我,趕緊扛起三角架,踏著溪水中的幾塊石頭匆忙向對面走去,突然腳下一滑,仰面摔倒在水里,固定在三角架上的相機正好摔在一塊石頭上,鏡頭從相機卡口處斷裂,當時就別提有多沮喪了。吃一塹,長一智,有了這次教訓,再出去拍片就格外小心了,這也算是交了一次攝影的學費吧。</h1> <p class="ql-block"> 我感到,攝影的過程既是追求藝術的過程,也是領略秀美風光的過程,更是一種心境與自然交匯融合的過程。說實在的,在本溪十多年,許多景點都是學攝影后才身臨其境的?;庚埡|闊的水域,松樹臺圣潔的霧淞,錯草溝誘人的紅楓,綠石谷神密的叢林,大冰溝寂靜的山谷,四方臺爛漫的山花,大峽谷深邃的天空,構成一幅幅可以聽的圖畫,一曲曲可以看的音樂,這不僅僅是娛人耳目之美,更是一種高遠的境界之美,使人在喧囂、紛擾、浮躁的塵世中,心靈歸于平靜,靈魂得到洗禮,思想為之升華。</p> <h1> 如果說,大自然的風光攝影,可以讓你寄情于山水之間,陶冶情操,愉悅身心,尋求生活中的閑情逸致,那么,坐在電腦桌前,整理圖片,調片潤色,網(wǎng)上交流,表達心聲,又是另外一番心境和情趣。諸多的攝影網(wǎng)站,給了我一個全新的學習交流平臺,提供了多種藝術表現(xiàn)渠道。盡管自己的攝影水平并不高,所拍的片子瑕疵還不少,拿不出手,但丑媳婦不怕見公婆,不管片好片壞,還是愿意拿到網(wǎng)上去交流,讓影友們評頭品足。我經(jīng)常在《本溪家園》、《車壇影協(xié)》和《中國視界》網(wǎng)上發(fā)片,既得到不少鼓勵,又受到很大教益。片子一發(fā)出去,那種期待的心情,渴望的心情真是難以言表,就像小學生交完考卷期盼著高分一樣。每當“小手”舉起來的時候,每當版主加蓋精華印章的時候,每當受到網(wǎng)站側封的時候,一種成就感就油然而生,那才叫幸福和愜意!</h1> <h1> 攝影的過程,也是一個會友交友的過程,使我融入了一個熱鬧有趣的圈子。共同的情趣和愛好把大家聚在一起,有時相約出行拍片,領略祖國的大好河山,感受民族的悠久歷史,大江南北、長城內外都留下了我們辛勤的足跡。有時圍坐一桌把酒論劍,彼此對著拍攝的作品切磋研討,各抒已見,見仁見智。這是一種心靈的溝通和思想的交流,收獲的是技藝,增長的是友誼。我格外鐘情于這個過程,也非常享用這個過程。十多年來,通過相機和作品,我結交了許多攝影愛好者,收獲了新的友誼,他們已成為我追求藝術和享受生活的良師益友。</h1> <p class="ql-block"> 雖然聽不到了軍號聲聲,看不見了軍旗獵獵,但作為一名退休老兵,仍要在光影的世界里沖鋒,在長槍短炮的戰(zhàn)場上陷陣。用生動優(yōu)美的鏡頭語言,為祖國的秀美風光留下精美的畫卷,為生活凝固美好的瞬間,書寫新時期的“老兵新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