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二0二三年一月十五曰下午五時,大哥走了。他走得這樣突然,這樣匆忙。一月二日那天,我給大哥打了一個電話,他說他身體不好了,住進(jìn)醫(yī)院重癥監(jiān)護(hù)室。我聽后心里一緊。但從很多信息證實很多進(jìn)重癥監(jiān)護(hù)旳老人能涉險闖關(guān)康復(fù)出院,大哥也應(yīng)該是可以的。首先大哥平時身體還好,沒聽說有什么大病,平時還能堅持一些力所能及的運動。二是大哥性情溫和,為人忠厚、善良、豁達(dá)、大方。三是大哥熱受生活,享受生活,在家庭微信群里時時看到大哥對享受人生的上進(jìn)的人生觀點。這樣的好大哥不應(yīng)該有事。但是,這次例外了,三年來肆虐人類的新冠病毒還是奪走了他寶貴的生命。與病毒抗?fàn)幦?,已?jīng)看到曙光,大哥還是沒能挺住,遺憾地走了,真是令人揪心的痛。</p><p class="ql-block">大哥出生于一九四三年年底,大概是十一月份吧,今年剛剛跨入八十歲行例。大哥長我六歲,長三弟龍建華九歲,長小妹龍昆華十二歲。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我們與大哥是聚少離多。一九六四年大哥考入昆明師范學(xué)院中文系,到省城讀大學(xué),從此大哥就離開家鄉(xiāng)個舊,背井離鄉(xiāng)在外打拼一輩子。大哥報考師范也是心有苦衷的。當(dāng)時父母兩人七十多元的工資,一家六口人,衣食住行,油鹽醬醋茶,確是不容易。師范學(xué)院可以免學(xué)雜費,每月還有幾元錢的生活補貼。這樣能為家庭排憂解難,用心良苦。一九六八年,大哥大學(xué)畢業(yè)。由于文革派性,“站錯隊”的大哥被分配到昭通地區(qū)巧家縣巧家小學(xué)任小學(xué)教師,教小學(xué)初中班。在巧家一呆就是二十多年。上世紀(jì)九十年代初吧,大哥調(diào)入澄江縣二中任中學(xué)教師。直到退休,大哥一輩子只從事教書職業(yè),職稱至副高,可謂是教書育人,碩果累累,桃李滿天下。 </p><p class="ql-block"> 大哥是長子,長兄如父。大哥對弟弟妹妹關(guān)心備至。記得小時候,大哥常帶我們弟妹幾個到他的同學(xué)兼摯友羅世森羅大哥家,張家林張大哥等家里玩,聽他們海闊天空聊天,長不少知識,還能吃到一些家里吃不到的美味,解解饞。一九六六年十一月,文革大串聯(lián)。我到昆明后到昆師找到大哥,說我們要到北京串聯(lián)。大哥千叮嚀萬囑咐我要注意安全,走時大哥給了我五元錢。那個年代五元錢多么不容易,大哥那月少了五元生活費怎么過呢。兄弟情深。 隨著父母離世,大哥 成為我們的主心骨。我們時常會聚在澄江大哥家,大哥會忙前忙后準(zhǔn)備美味佳肴 款待我們 。 </p><p class="ql-block"> 大哥是長子,早早離家,對父母關(guān)照少了。但大哥在外時每年春節(jié)都要回個舊看望父母。那年月交通不方便,尤其是從巧家到個舊更是艱難。要倒幾次車,四五天旅程才能到個舊。大嫂暈車厲害,每次到個舊,大嫂要病倒幾天。大哥是孝子,每次回個舊要帶回多少東西,大背籮,大包小包。這么多東西最主要的是給有高血壓病的母親帶昭通優(yōu)貭天麻。 每次回家,大哥都要住上個把月,陪伴父母,盡長子之責(zé)。 </p><p class="ql-block"> 這一輩子, 大哥是 好丈夫好父親。大哥與大嫂五十年攜手共進(jìn)不棄不離,在人生道路上慢慢老去。大哥的長子龍飛,次女龍梅對父母十分孝順。大哥病重期間,他們守護(hù)在身邊,精心照顧,傾盡孝心,讓大哥少一些痛苦,走得安心。 </p><p class="ql-block"> 大哥走了,到天堂與父母相聚,與他的摯友羅世森等大哥相聚,而且天堂沒有病痛折磨。大哥一路走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落筆于2023年2月14曰大哥入土為安之時 </p><p class="ql-block"> 龍文華</p> <p class="ql-block">一九六六年文革時期,大哥在昆明師范學(xué)院讀書時到北京串聯(lián),在天安門廣場留影。</p> <p class="ql-block">二0一八年十一月份,我與兩位朋友到澄江環(huán)撫仙湖騎行,大哥盛情款待我們。</p> <p class="ql-block">在澄江環(huán)撫仙湖騎行,大哥盛情款待。左第一人為大哥,笫二人為筆者,第三人為朋友王興發(fā)。</p> <p class="ql-block">此圖左二為朋友李紹賢。李紹賢聽說大哥病逝消息很痛心,他說他與大哥是第一次見面也是最后一次見面,這次絕遇給他留下深刻印象。他認(rèn)為大哥為人熱情大方,是忠厚本實之大哥,是難得的好大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