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一門四杰的——吳道臺宅第

于魯山

<p class="ql-block">  在揚州古運河畔的泰州路上,坐落著一座百年老宅——吳道臺府,它見證了一個世紀以來吳氏家族幾代知識分子的奮斗歷程和輝煌</p> <p class="ql-block">  吳道臺府建于晚清末年,大宅的主人叫吳引孫.揚州儀征人,因做過道臺官職,故而這處建筑被稱為吳道臺宅第</p> <p class="ql-block">  當時吳引孫聘請了浙江工匠,建成了既有寧波.揚州風格,又具有西洋式的私人宅院,據(jù)說古代規(guī)定民宅不能超過100間,所以吳氏用了最大允許數(shù)造了99.5間,俗稱“九十九間半”,如今只剩86間</p> <p class="ql-block">  這座被揚州人稱為“九十九間半”的吳道臺宅第,是江蘇省最大的浙派建筑群,規(guī)模宏大.獨具一格,他與杭州胡雪巖故居,無錫薛福成故居齊名,被譽為江南三大名宅</p> <p class="ql-block">  吳府門廳內(nèi)高懸的“傳臚”金字匾額,為吳筠孫手書,是主人的得意之作,也是讀書人的最高榮耀。光緒二十年吳筠孫科舉考試,獲“傳臚”即二甲第一名(總第四名)</p> <p class="ql-block">  院內(nèi)佇立著一座歐式小洋樓,而旁邊卻是高高的馬頭墻,中西合壁讓人眼前一亮,一般主人在這里招待外國客商</p> <p class="ql-block">  這個大院很迷人,有書香氣也有西洋味,可以感受一下那個年代官宦人家的樣子</p> <p class="ql-block">  宅院中有一座藏書樓取名叫“測海樓”,完全仿照寧波天一閣風格,最多藏書24萬多冊,據(jù)說是我國現(xiàn)存最完好的私人藏書樓,也是吳府的最大亮點</p> <p class="ql-block">  那個時代的揚州城內(nèi),鹽商巨富多好風雅,藏書己成風氣,主人功成名就之后,建樓藏書成為他最大的心愿</p> <p class="ql-block">  測海樓一層是主人和子孫們讀書處,當年吳征鎰等孫輩都曾在這里學習</p> <p class="ql-block">  書房也叫“有福讀書堂”,取有福讀書之意,吳府是培養(yǎng)人杰的福地,吳氏后人從“有福讀書堂”走出去,沒有辜負前輩的希望,成就了家族的輝煌</p> <p class="ql-block">  測海樓前有一個很大的金魚池,還有兩個小亭子,閑時看書觀魚小憩實在風雅,揚州不多見的五個次第馬頭墻,在空中傲嬌劃出層次分明的線條,昭告著主人的與眾不同</p> <p class="ql-block">  吳氏宅第的“愛日軒”現(xiàn)辟為“吳門四杰”的展廳</p> <p class="ql-block">  正是在這個充滿書香氣的宅府里,先后走出了飲譽海內(nèi)外的“一門四杰”,均是吳家的孫子輩,這在全國也少見</p> <p class="ql-block">  這里的吳氏四兄弟都成了“大家”,一個戲劇家.一個醫(yī)學家.兩個中國科學院院士</p> <p class="ql-block">出席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合影,左起吳征鎧、吳征鑒、吳征鎰</p> <p class="ql-block">  長子吳白匋(1906一1992年)名征鑄,著名劇作家.教育家.文學家</p> <p class="ql-block">  老二吳征鑒(1909一1982)醫(yī)學寄生蟲學家,醫(yī)學昆蟲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p> <p class="ql-block">  老五吳征鎧(1913一2007)著名物理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p> <p class="ql-block">  老六吳征鎰(1916一2013)著名植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2008年1月18日,獲得2007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shù)獎</p> <p class="ql-block">  吳宅內(nèi)有一組雕塑,刻畫的吳氏兄弟少年時代讀書研習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  一提到“吳門四杰”傳奇,揚州老百姓津津樂道并引以為豪,傳奇之處不在于家里培養(yǎng)出了杰出人才,關鍵是數(shù)量之多且如此殊榮,實在令人贊嘆</p> <p class="ql-block">  轎廳用作吳引孫.吳筠孫的展廳,他們是吳氏四杰的爺爺,被稱為吳氏“雙星”,是吳家的驕傲</p> <p class="ql-block">  祖父吳筠孫與孫子吳征鎧和吳征鉅(右)</p> <p class="ql-block">  1917年祖父吳筠孫抱孫子(吳征鎰)“抓周”</p> <p class="ql-block">  臥石上刻寫的吳氏家訓“有福方能坐讀書,成才未可忘憂國”,良好的家風成就了吳氏家族的百年傳承</p> <p class="ql-block">  吳氏家族也被稱為院士家族,為此宅內(nèi)建立了“院士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  院士博物館內(nèi)部陳列了揚州所有院士的照片和事跡,揚州自古人文薈萃.才俊輩出,他們都是揚州人民的驕傲</p> <p class="ql-block">宅第東側(cè)讀書廣場</p> <p class="ql-block">吳氏后人在吳道臺宅第合影</p> <p class="ql-block">  吳道臺宅第是揚州古運河岸邊的一顆璀璨明珠,九十九間半的書香氣,不僅給中國培育出了“吳門四杰”,也將這種讀書報國的精神,留給了揚州城,留給了中華子孫(少數(shù)圖下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