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2年2月,教育部印發(fā)《幼兒園保育教育質量評估指南》,其中,教學過程中的師幼互動里提到“重視幼兒通過繪畫、表征、講述等方式對自己經歷過的游戲、閱讀圖畫書、觀察等活動進行表達表征,教師一對一傾聽并真實記錄孩子的想法和體驗?!?lt;/p> <p class="ql-block"> 上一次教研,我們展開了對“傾聽”的初步探究,對在一日生活中如何選擇一對一傾聽記錄的時間以及對象和一對一傾聽記錄后老師有哪些后續(xù)工作進行了深入研討,在大家一對一傾聽的實施過程中,我們又產生了一些新的問題,比如在傾聽中,我們發(fā)現,很多時候,教師還是占主導地位,傾聽的主體定義不清。我們今天將分析如何保障傾聽的覆蓋面?如何通過記錄進行分析,并發(fā)現幼兒的興趣點、學習點等問題。</p> 聚焦問題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 問題一:結合自身經驗,談一談我們該如何進行傾聽?</b></p> <p class="ql-block"> 研討小結:傾聽是幼兒與傾聽者互動的過程,是傾聽者在認真聽取幼兒的各種觀點、想法后,經過加工、整理、分析,已恰當的方式反饋給幼兒的過程,是對話與交流的過程。傾聽的內容時多樣的,聽幼兒的語言,看幼兒的動作、神情、表征。傾聽的過程的延續(xù)的,包含傾聽者在聆聽、觀察之后的信息加工與及時反饋。想要有效傾聽,首先要明晰傾聽的概念,其次要分析傾聽的主體,再次要保障傾聽反饋的及時有效,保障傾聽的覆蓋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 問題二:通過理論實踐探索,談一談傾聽的形式有哪些?</b></p> <p class="ql-block"> 研討小結:傾聽的形式可以分為表征傾聽、錄音傾聽、視頻傾聽等。表征傾聽是一種重要形式,游戲故事一直都是教師了解幼兒、觀察幼兒的重要工具。錄音記錄也是非常好的傾聽形式,這種方式多運用于班級的閱讀推進以及幼兒在表征存在困難時使用。視頻記錄也是非常好的傾聽記錄形式,視頻能最完善的記錄幼兒在表征中的神情、動作、語言等信息,教師可以在游戲組織中使用視頻形式進行記錄,這樣便于幼兒的后期觀看回顧以及自己在今日活動反思時再次觀看、分析。</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55, 138, 0);"> 問題三:如何通過傾聽記錄進行分析,并發(fā)現幼兒的興趣點、學習點?</b></p> <p class="ql-block"> 研討小結:傾聽記錄中分析幼兒要確立評價標準和收集評價依據,比如依據《指南》,依據幼兒發(fā)展特點和最近發(fā)展區(qū)等。“一對一傾聽”可以在一日生活中進行,可以是計劃-工作-回顧的時間,也可以是主題活動開展的時候進行;記錄的呈現方式可以是幼兒直接的表征也可以是照片,記錄結果可放在區(qū)域中作為環(huán)創(chuàng),也能放在主題墻上展示;教師有效的支持是一個持續(xù)關注的過程,支持的方式可以是材料的支持也可以交流展示。</p> <p class="ql-block"> 傾聽是教師了解幼兒的重要的工具,當教師正確掌握傾聽的方法后,了解幼兒將不再是難題。在這段時間的零碎探究中,大家嘗到了傾聽的甜頭,也感受到了在傾聽的方法、后續(xù)支持中仍有許多值得不斷學習、研究的內容。接下來希望大家將我們今天的研討問題落實,后續(xù)發(fā)現新問題我們再行研討。</p><p class="ql-block"> 孩子看見世界,教師看見兒童。認真傾聽,真實記錄,直擊孩子的內心世界,讀懂每一個孩子。相信通過這次的教研活動,老師們有所悟、有所思、有所獲,在今后的工作中,認真“傾聽”,與孩子共成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