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周玉書(1933.08——2021.04)湖南省攸縣人,1949年9月參加革命工作,1953年5月入伍,1956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革命生涯中,他歷任戰(zhàn)士、班長、炮手、參謀、股長、營長、參謀長、副團長、副處長、處長、軍副參謀長、軍長、武警部隊司令員等職,為部隊革命化、現(xiàn)代化、正規(guī)化建設(shè)作出了重大貢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序</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作者:謝文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六歲親眼目睹自己父親周傳生(又名周志學)被人抓去當壯丁的時候被打得頭破血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十一歲親眼目睹了日本鬼子在村里邊走邊搶,見人就殺的悲慘場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在新婚大喜前夜,不是披紅掛彩,而是穿喪衣白鞋,扶喪杖“拜路”送父親上山。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身為一個鄉(xiāng)團支部書記,響應抗美援朝的號召參軍入伍之后,先后有兩個女兒夭折,可他只能在幾千里外的部隊訓練場獨自含淚送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參加全軍大比武,從120斤瘦到92斤,獲得全軍第一名的好成績之后,受文化大革命的影響,他被逼列入“黑尖子”名單之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是團、師、軍、原北京軍區(qū)的“學習毛主席著作積極分子”,1960年3月被原北京軍區(qū)譽為“首長的好助手,連隊的好幫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在副團職位上一干就是十二年,在唐山大地震的那一年部隊確定他為轉(zhuǎn)業(yè)對象,可他卻臨危受命,奔赴唐山災區(qū),一連三天稀飯都沒有吃上一口,可在他的帶領(lǐng)下有近千人獲救,近萬具尸體被挖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在香港回歸前夕嘔心瀝血專門負責組建了駐港部隊,最終為香港回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從一個農(nóng)村的鄉(xiāng)村干部,成長了一名共和國的中將。雖然一生戎馬,一路坎坷,但是他一顆紅心忠于黨,頭頂五星志不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知書達理,書法、詩詞各有所愛,其個人書法作品被廣為傳播,詩詞警句更是振奮人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就是原北京軍區(qū)第一任24集團軍軍長、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三任武裝警察部隊司令員,在原廣州軍區(qū)副司令員的崗位上光榮退休之后仍然余熱灑在大江南北的周玉書將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作為從24集團軍走出來的一名普通戰(zhàn)士,對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新兵生活的塞外軍營——張三營鎮(zhèn)自然是“情有獨鐘”的,也是心存著一定的情懷和眷戀的,一是因為從那里我邁出了軍營生活的第一步;二是因為在那里親身體會到了北國風光的玉樹銀花和絢麗多姿。同樣,對曾經(jīng)戰(zhàn)斗過的隆化縣城也有一種流連忘返之感,是什么原因呢?那是因為在那座光榮的城市里我親身感受到了董存瑞炸碉堡的英雄氣概和革命前輩的大義凜然。</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除此之外,還有一件特別讓我為之折服的事,那就是當我走近老軍長周玉書將軍的輝煌人生時,我不得不為老軍長周玉書將軍百折不撓的精神而深感敬佩,他的人生足跡里有過惆悵、有過孤單、有過無奈、但最終走向了輝煌;也不得不為老軍長周玉書將軍滴水穿石的奮斗精神而深感自豪,他的軍旅生涯中經(jīng)歷過喜悅、也品嘗過低俗、但是最終實現(xiàn)了將軍的夢想;更不得不為老軍長周玉書將軍胸襟萬里的寬廣胸懷而深受鼓舞,他的事業(yè)中,有過挫折、有過迷茫,但他寵辱不驚,最終他見證了柳暗花明的光輝時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雅將雄風》一書看似乎述說的是老軍長周玉書將軍一生的艱難足跡,實則是用文字講述了一名中國共產(chǎn)黨人跟黨走、志不移的真摯情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雅將雄風》一書看似乎述說的是老軍長周玉書將軍開拓創(chuàng)新的治軍之策,實則是用文字告訴后人,作為一名中國人民解放軍將領(lǐng),不論他是作為一名普通士兵,還是身為一名中將將軍,對國防事業(yè)和人民軍隊自始至終的無比深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雅將雄風》一書我從寫作手法上突破了以往的順水推舟的寫作模式,改成了波瀾起伏的述說方法,給讀者留以新穎之感,又不失去讓人有一種追讀之心。讀后一定能給人們有一種“馬不揚鞭自奮蹄”的奇妙之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雅將雄風》一書中的初稿完成之日,正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時。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我認真地、反反復復地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黨在第二個百年的新征程上要“在全社會弘揚勞動精神、奮斗精神、奉獻精神、創(chuàng)造精神、勤儉節(jié)約精神”,這一偉大的號召發(fā)出之后,我即刻對自己創(chuàng)作的長篇紀實文學《雅將雄風》一書深感慶幸,因為,從我的這部長篇紀實文學作品中,讀者一定能感受到主人翁周玉書將軍的“勞動精神、奮斗精神、奉獻精神、創(chuàng)造精神、勤儉節(jié)約精神”正好與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這五種精神有一種神奇的默契。我相信,這既是一種巧合,又是一種幸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周玉書將軍的“勞動精神”何以見得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因為周玉書將軍出生在農(nóng)村,家境十分貧寒,在那個缺衣少食的年代,他不得不在六、七歲的時候就開始幫助父母下地干活,考上了高中由于家庭經(jīng)濟拮據(jù)掏不起學費,周玉書不得不輟學在家參加生產(chǎn)隊的勞動,掙到工分后來維護家計,由于他勞動成績相當突出,從一名生產(chǎn)隊的會計開始干起,后來他慢慢地干到了鄉(xiāng)里的團支部書記。到部隊后他利用訓練間隙參加連隊的營地建設(shè),在搬運石頭的過程中差點喪失了生命,可是他無怨無悔;在唐山地震災區(qū),為了挽救更多廢墟中的生命,他三天沒有吃飯,最終以鍥而不舍的奉獻精神完成了工作任務,他任勞任怨的工作作風得到了上級的肯定,并榮立了三等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周玉書將軍的“奮斗精神”是隨處可見的,他從團炮兵專業(yè)比武開始,到師、軍、軍區(qū),規(guī)模一級比一級高,難度一級比一級大,在參加北京軍區(qū)的炮兵專業(yè)大比武時,他獲得了原北京軍區(qū)軍事比武第一名的好成績;北京亞運會,他組織武警部隊進行安保工作,順順利利完成了既定任務,沒有發(fā)生一起安全事故。在香港回歸前夕,他負責籌建駐港部隊,由于工作兢兢業(yè)業(yè),為1997年7月1日的中英交接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周玉書將軍的一生是奉獻的一生,他的“奉獻精神”有目共睹。為了報效祖國,他新婚不久就和妻子江玉華告別,報名參加了抗美援朝;為了完成部隊的訓練任務,他沒有跟出生后從未謀面的女兒“偉誼”說聲再見,就這樣永久地成為別離了。從武警總司令的崗位調(diào)到原廣州軍區(qū)副司令員的崗位后,他沒有一絲怨言,且常常稱“革命戰(zhàn)士像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論是擔任原24集團軍軍長,還是擔任武警部隊司令員,或者在廣州軍區(qū)副司令員的崗位上,他的“創(chuàng)造精神”處處令人折服。在擔任軍長期間,他除了抓好部隊的全面工作,同時,還認真撰寫了《燕山兵要地志》《山區(qū)作戰(zhàn)方案》;在武警部隊司令員的崗位上,他更是推陳出新,制定新的訓練方案,為武警部隊的全部建設(shè)作出了杰出的貢獻;在廣州軍區(qū)副司令員的崗位上,他為部隊的管理和訓練工作出謀劃策,受到部隊官兵的充分肯定和擁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周玉書將軍是從農(nóng)村走上將軍崗位的,他從小就經(jīng)歷了艱苦生活的磨礪,所以,他的一生是勤儉節(jié)約的一生,他“勤儉節(jié)約的精神”影響到了他子子孫孫的身上,感染了他身邊的工作人員,帶動了他曾經(jīng)管理過的部隊一茬接一茬的官兵,不論是他的住房還是他的專車,或者他的衣著,他都從不給組織增添麻煩,也不提過分的要求;他時刻勉勵自己要牢記毛主席“自力更生”的教導,弘揚艱苦樸素的光榮傳統(tǒng)。在他40多年的軍旅生涯中,他生活節(jié)儉,從不搞鋪張浪費,把節(jié)約下來的錢捐給鄉(xiāng)村修建了一條17公里長的鄉(xiāng)村公路,但是知其內(nèi)情的人明白,將軍的衣服十年二十年都舍不得丟掉,老伴幫他洗洗補補他又接著穿,他逢人便說:“舊衣服有什么不好?穿在里面誰能看得見你的補?。俊?lt;/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工作之余,我之所以用濃墨重情來專注此書的寫作,不光只被周玉書將軍的光輝足跡所感動,同時,還被他滴水穿石和胸襟萬里的情懷所感染。愿此書能為廣大讀者朋友帶來一份自強不息的精神食糧!能使身處逆境的朋友重振旗鼓!意氣風發(f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者簡介:謝文杰 湖南寧鄉(xiāng)人,現(xiàn)居廣州。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湖南省詩詞協(xié)會會員、廣東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銀監(jiān)會《金融文學》雜志社社員。他雖然是一名基層稅務系統(tǒng)的“士兵”,但“位卑未敢忘寫稅” !經(jīng)過八年的艱辛勞碌,先后完成了八十多萬字的反應稅務稽查的長篇小說《藍色利箭》、反應稅務征收的長篇小說《藍色盾牌》、反應稅務中介的長篇小說《藍色夢想》,這三部反應稅務稽查、稅務征收、稅務中介的系列長篇小說統(tǒng)稱“稅月三部曲”。是迄今為止國內(nèi)首有把情場、官場、商場、稅營生活、軍營生活、警營生活等等諸多社會元素交織而成的、帶有緊張、懸疑、驚悚、通俗、刺激、韻味的系列長篇小說;是廣大納稅人和稅務工作者茶余飯后的又一營養(yǎng)“視品”;是聚思想性、可讀性、趣味性于一體的反腐倡廉的新力作。日前這位有著20年軍旅生涯的轉(zhuǎn)業(yè)干部在紅軍長征勝利八十周年之際,他以十二分的創(chuàng)作激情;以一個道義者所擁有的擔當;以對紅軍將士的無比敬佩之情,利用半年的業(yè)余時間完成了他的首部長篇紀實文學《九趾紅軍——王定國》。這部長篇紀實文學的出爐,為慶祝紅軍長征勝利八十周年獻上了一位轉(zhuǎn)業(yè)干部的真心實意;為宏揚紅軍精神發(fā)揮了一名轉(zhuǎn)業(yè)干部的微薄之力;為千千萬萬的二萬五千里長征中的紅軍將士的代表——王定國奏響了一曲沁人心脾的跨時代的贊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