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近年來每至暮春時節(jié),總會出現(xiàn)“楊花漫漫攪天飛”的奇幻景象。那漫天飄舞的楊花,如同五月飛雪,穿越田野河流、彌漫鄉(xiāng)村都市,飛入尋常百姓家,這隨風亂舞的飛絮不僅沒有詩情畫意的浪漫,反而給人們帶來無盡的煩惱。這些輕盈的小精靈四處亂飛,穿朱戶過綺窗、迷人眼入口鼻,不僅污染環(huán)境,還影響健康,讓人避之不及、苦不堪言,我的花草翠竹上也是一片白毛毛揮之不去。就連宋詞大家晏殊都責怪“春風不解禁楊花,濛濛亂撲行人面。”</p> <p class="ql-block"> 凡此情境,不由讓人想起韓愈的那首《晚春》:“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楊柳榆莢無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飛?!边@首傳誦千古的唐詩,描繪出一幅唯美的暮春畫卷:萬紫千紅的百花好像知道美麗的春天很快就要歸去了,所以它們爭奇斗艷、肆意芬芳、盡情絢爛;那楊柳、榆樹雖然沒有艷麗的花朵,但是它們也不甘寂寞,楊花如雪、榆錢滿地,隨風漫天飄揚,盡情展現(xiàn)自己的風采。怎么突然感覺昌黎老先生的詩句好像是為千年后的今天所寫??!還是不幸被先生言中呢?</p> <p class="ql-block"> 記憶中家鄉(xiāng)道路兩旁楊樹傲然挺立,颯颯如風,并無飛絮惹人煩惱。久居城里,完全不知世界為何如此變化,偶問辛勞躬耕壟畝的父親,方知現(xiàn)在農(nóng)村到處都是楊樹。因楊樹長得快、經(jīng)濟效益好,所以大面積栽植,鄉(xiāng)間已被楊樹完全一統(tǒng)了天下,別的樹全都沒了立足之地,難怪如今楊絮肆虐、幾欲成災。</p> <p class="ql-block"> 偶然回鄉(xiāng),在兒時的村莊流連尋夢,想找尋一些往日時光的影蹤,可是記憶中那個“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的小村,已被家家漂亮的小樓取代,然而卻不再是綠樹環(huán)抱、綠蔭掩映的如詩畫卷。房前屋后沒有了各種高大樹木的圍繞,道路兩旁也都是新栽的小樹。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些樹木三五年剛成才就被砍掉賣錢,再重新栽植,如此很難再有生長多年的參天大樹,更別說什么古樹了,而這清一色的楊樹也讓村莊略顯單調(diào)了許多。</p> <p class="ql-block"> 突然很懷念小時候那被各種各樣樹木懷抱的村莊,那時候人們愛栽樹,村前村后,田間地頭,總是見縫插針的栽上各種各樣的樹,那是真正的植物多樣化。道路兩邊是楊樹,而房前屋后則是各種樹木林立:柳樹、桑樹、榆樹、椿樹、洋槐樹,還有楝棗樹(苦楝樹)、泡桐樹、構(gòu)樹、橡樹、中國槐等等,簡直就是樹木博覽園。我的窗前就有一顆很粗的大柳樹,夏日的濃蔭里,鳴蟬在枝葉間不知疲倦的叫個不停。院子里有幾棵高大的泡桐樹,門口有幾棵楊樹,那時候人們好像會栽上所有農(nóng)村能夠找到的樹,不是為了賣錢,就是喜歡栽樹,喜歡那綠樹繞村舍的幽靜安然。夏天的時候,左鄰右舍都愛端著碗坐在門口的樹蔭下乘涼,在樹下的石板上吃飯拉呱,說說家長里短,道道莊稼收成。</p> <p class="ql-block"> 記得那時村里果樹很少,偶爾會在割麥子的時候發(fā)現(xiàn)一顆藏在麥田里的小桃樹,那是誰去年吃桃子扔下的桃核出的小苗,如獲至寶的挖回家栽在院子里,精心用意的澆水培護,希望三年后能結(jié)出桃子來。村里老人說:桃三杏四梨五年,棗樹栽上就賺錢。桃樹三年結(jié)果,而杏樹四年梨樹要五年,但是棗樹栽上當年就結(jié)果。我們感覺那也太漫長了,就像我們總在盼望何時才能長大一樣,真不知道小桃樹何時才能長出大桃子,但是心里總有個美好的期盼吧。兒時在外婆家的時間比較多,至今記得大舅家有靈棗、木棗、馬棗三棵棗樹和一棵杏樹,靈棗最小,卻最是脆甜可口,木棗、馬棗大而木然無味。而從杏花春雨到麥黃杏熟,則是讓人等的沒了耐心,可是忍不住偷吃的青杏又酸澀的讓人齜牙咧嘴。</p> <p class="ql-block"> 頑皮的童年有一大樂事就是喜歡栽小樹,春天來了,萬物復蘇,屋后的小樹林里會長出很多小樹苗,那是大樹種子出的小苗,那些樹苗豆芽一樣細細的,只有幾片葉子。我和鄰居小伙伴們就喜歡在那樹下的草叢里來回尋找各種小樹苗,其中最多的就是楝棗樹苗,因為楝棗樹的果子結(jié)的多且有毒,鳥們不吃,一顆苦楝果就可以出幾棵小苗,所以我們不稀罕。最喜歡的是槐豆樹苗,就是中國槐,農(nóng)村也叫笨槐,因為長的慢,槐豆樹開的花是一種很貴的中藥,經(jīng)常有人到處采摘槐豆花去賣,因此槐豆樹苗很少,物以稀為貴,所以找到一棵就非常興奮。槐豆樹苗細高個,下面兩片豆瓣,上面幾片碧綠的小葉子,亭亭玉立的,非常好看,小心翼翼的挖回家栽在菜園子里。椿樹種子也會出小苗,柳絮飄到池塘水邊會長出小柳樹,而有一些樹是沒有種子的。盡管我們經(jīng)常喜歡栽小樹,可是后來長大了,才發(fā)現(xiàn)我們栽的小樹一棵也沒有長大,也許那只是一種童年的游戲吧。</p> <p class="ql-block"> 我家門前有一棵拐棗樹,我爺爺家門口也有一棵拐棗樹,爺爺家院子里還有一棵高大的香椿樹,這兩種樹和爺爺家屋后的那片竹子一樣,都是村里絕無僅有的,甚至附近村莊都沒有,聽說是爺爺奶奶60年在南方(滁州山里)逃荒帶過來的。拐棗樹的果實非常好吃,可惜因為在淮北水土不服結(jié)果很少,而且沒幾年就都死了。爺爺每年春天都喜歡采摘香椿樹的嫩芽吃,我小時候不明白爺爺為什么會喜歡吃樹葉子,而我們是絕對不吃的,好像也只有爺爺一個人吃。爺爺家門口還有一棵村里并不多見的柿子樹,那樹也是高高的,每年深秋,爺爺會摘下大大的柿子,焐熟之后寶貝似的給我嘗一個,可我幼時卻一直不喜歡吃柿子,甚至不敢吃,柿子里面的疙瘩讓我吃了會有種難以下咽的感覺,我卻從未敢說出來,童年的記憶真是有趣好玩。</p> <p class="ql-block"> 在我家屋后有一棵粗壯高大的楝棗樹,每年春天,楝棗樹會開出滿樹紫色的細碎小花,一簇簇的非常好看,還有一種特別的淡淡香味。楝棗樹的頂端枝杈上有個喜鵲窩,兩只喜鵲整天嘰嘰喳喳的叫著,不停的忙著銜來樹枝壘窩筑巢、哺育后代,喜鵲是吉祥鳥,我們都很高興它來我家大樹上安家落戶。媽媽說如果放兩個雞蛋在喜鵲窩里,能浮出會飛的天雞,可是誰又能把雞蛋放上那么高的喜鵲窩呢?這是個困惑我很久的問題。后來不知道什么時候喜鵲離開了楝棗樹,再后來楝棗樹變成了我家漂亮的八仙桌,楝棗樹質(zhì)地硬朗、木色暗紅,在農(nóng)村被認為是做八仙桌上好的木材。</p> <p class="ql-block"> 有一種無人栽種卻到處生長的樹,生命力極強卻少有人識,甚至令人輕視討厭,它葉缺如花、果似楊梅,我們鄉(xiāng)下叫葡萄樹,其實和葡萄八竿子打不著干系。這就是構(gòu)樹,也叫楮樹,結(jié)的果實叫楮桃,想來叫它葡萄樹,應該是楮桃樹的音誤吧。構(gòu)樹的葉有心形和燕子形,葉背密生絨毛,小時候喜歡采燕子形嫩葉夾書里,傳說能變成蝴蝶。構(gòu)樹雌雄異株,全株含乳汁,雄花像個毛毛蟲,可以摘下蒸菜吃;雌花為肉質(zhì)球形,像法梧桐的絨球,熟時紅色如楊梅微甜能吃,少時吃過但不好吃。構(gòu)樹用甜果招引小鳥為它傳播種子,所以滿世界的角落甚至墻頭瓦縫都有它的身影,多的招人煩厭,故此沒人留意它的存在。不過構(gòu)樹不僅全身都是中藥材,樹皮還是造紙的最佳材料。</p> <p class="ql-block"> 而在鄉(xiāng)村有一種壯觀那是槐花飄香的季節(jié),當成片成排的槐花盛開的時候,那潔白晶瑩的槐花如云似雪,在綠葉的襯托下,真的有種驚心動魄的美,會讓你的心靈霎時被擊中,如同無意間闖進了美麗的童話仙境,真是“人間四月芳菲盡,唯有槐花暗香來?!比滩蛔〔蓭状被ǚ趴谥衅穱L,頓覺唇齒留香、耳目生色,這是新汴河岸邊外婆家留給我的最美記憶。新汴河兩岸大堤上栽滿了洋槐樹,外婆家村前屋后也多是這種樹,所以開花的時候非常動人心魄?;被m不及牡丹雍容華貴,不及梅花凌霜傲雪,但它質(zhì)樸素雅、隨和親民,自古以來還是中國人的美食,所以在文人墨客筆下也留下了縷縷芬芳,古詩《七絕·詠槐花》道:“槐花十里雪山莊,萬樹鑲銀沁脾香。玉雕冰塑千簇錦,庭前落瓣點輕霜。”爺爺是個養(yǎng)蜂人,最喜歡帶著蜜蜂追逐槐花的芳蹤,他說槐花蜜是最好最甜的蜂蜜,其次才是油菜花蜜,因為槐花本來就是甜的。</p> <p class="ql-block"> 農(nóng)村長大城里生活,有幸體驗了兩種不同的人生境況,讓生命更加豐盈飽滿、閱歷更加豐富深厚。農(nóng)村人對樹有種特別的情懷,因為那樹是自家的,你會去關(guān)注它枝繁葉茂的成長、守護它花開葉落的四季,而城里的樹再好,它是公共物品不屬于你,你不會對它有任何感情色彩?;厥啄遣菽旧恪q月蔥蘢的青綠時光,各種樹木競相繁茂生長、一路芬芳,才是世界應有的可愛模樣。那些在童年陪伴我長大的樹;那些我們在枝葉間粘知了、摘桑葚、掏鳥窩的樹;那些我們做柳笛、編柳帽、編籃子的樹;還有我在樹干上刻有偷偷喜歡的女孩名字的樹,雖然都已消失在歲月深處,可是卻永遠鮮活在我的記憶里,至今思之,依然是那樣的親切、那樣的令人想往。三毛說:如果有來生,要做一棵樹,站成永恒。沒有悲歡的姿勢,一半在塵土里安詳,一半在風里飛揚;一半灑落蔭涼,一半沐浴陽光。非常沉默、非常驕傲。從不依靠、從不尋找。</p> <p class="ql-block">【3360字】</p> <p class="ql-block">(作者簡介:竹夢,蚌埠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本名朱夢,70后暖男,因為太帥被上帝狠狠咬了一口。自幼身殘歷經(jīng)磨難,依然樂觀向上熱愛生命,有多篇散文在省市報刊雜志發(fā)表。命運的坎坷讓艱難的人生更加深沉凝重、豐富深厚。喜讀書旅游,愿在文字里以夢為馬遇見更好的自己,用心書寫生命的感悟,祈愿把身體的殘缺和遺憾,化為心靈的完美和精神的奢華,慰藉孤寂的人生苦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