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萬愈療愈室 2022-10-17 發(fā)表于廣東</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無論過去還是現(xiàn)在,</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我們在人生中所能經(jīng)驗到的最親密的關(guān)系,</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都是和母親的關(guān)系。</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母親,是生命在子宮里就賦予我們的關(guān)系</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旦來自父精母血的生命開始,父親的精子進入母親的子宮受孕形成受精卵,我們就一直待在母親的體內(nèi)……漫長的孕育,以跟母親最深度的和諧,生長在她的子宮里,整整九個月時間,直到長成一個完整的小人兒,準(zhǔn)備出生,和她分離,作為人見到第一縷天光,呼吸第一口空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出生之后,我們又在哪里呢?在母親的懷里。這個獨立的小小肉身,吃進第一口食物,是母親的乳汁。母親的乳汁使我們得以活命,為我們的健康成長提供一切所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生命的奇跡,如果不是一開始就在與母親極致的、全然的融合里,還在哪里展現(xiàn)其更偉大的輝煌與神秘呢?</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當(dāng)我們長大,變得越來越獨立,把家這個安全港灣拋諸腦后,進入到一個更廣大的世界,接下來又會發(fā)生什么呢?我們會失去母親,連帶著也失去父親嗎?有時我們覺得已經(jīng)不愛他們了,他們也不愛我們了嗎?還是我們帶著他們所給予的愛,再出生一次,進入獨立于父母之后的生命?又或者,我們通過拒絕他們的愛,比如指責(zé)他們,再把自己變得更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以這種方式獨立、過自力更生的生活,會使我們的生命更豐盛嗎?還是讓我們變得更悲慘和渺小了呢?我們真的準(zhǔn)備好過成年人的生活,實現(xiàn)完整意義上的生命傳承嗎?還是有什么東西介入了我們和父母之間,也許是一種與母親/父親分離的痛苦,突然結(jié)束了我們在生命起始之初所感受到的那分至福極樂?我們是過早地面對了成長的另一面,生活的真實了嗎?我們?nèi)栽跒閱适ё畛跄嵌涡腋r光而感到悲傷嗎?還是已經(jīng)忘記了之前親密奇妙的體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在談?wù)撌裁茨??在談每個人遲早都要面臨的體驗嗎?對有些人很艱難,對另一些人更容易嗎?<b>我在談?wù)摲蛛x以及伴隨而來的傷痛。</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不僅如此,我們與母親的關(guān)系會在日后我們與他人的關(guān)系,尤其是與伴侶及孩子的關(guān)系中再現(xiàn),也會在工作生活中呈現(xiàn)出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只要有某個事件造成了我們與母親的分離——哪怕是很短的時間——痛苦都會留在我們的里面,并在余生縈繞于心。<b>它會在我們與他人的關(guān)系中閃回,在我們對彼此的共同期望里浮現(xiàn)。</b>它影響了愛的流動與敞開。</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分離的痛苦</b></p><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讓我們安住于內(nèi)在,安靜地回溯到童年時光。我們靜靜地等待,直到感覺和母親在一起了,面對著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當(dāng)我們面對母親時,內(nèi)在的移動是什么呢?我們會被母親吸引嗎?會輕松愉快地走向她嗎?準(zhǔn)備好要擁抱她嗎?還是會后退,不想與她發(fā)生任何聯(lián)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我們想后退,就停下來,不要動。稍待片刻,我們會感受到痛苦,但不會立刻想起,那就是與母親分離的痛苦。無論出于何種原因,當(dāng)我們極度需要母親時,她不在身邊,分離就發(fā)生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們在等待母親,迫切地需要她,但是我們無法去到她身邊,她也沒有過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時候我們的內(nèi)在會發(fā)生什么呢?那是怎樣一種感覺,怎樣的絕望,怎樣的憤怒,怎樣的悲傷,怎樣的創(chuàng)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然后,我們也許會做出一個決定,放棄我們的母親?再也不要回到她身邊了,以免再次感受那種喪失的悲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對孩子來說,不管是什么情況造成與母親的分離,也許只是一小會兒,對孩子卻是永恒。</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從那一刻起,我們變了。我們不再走向母親,而是遠離她,把自己冰封起來,不愿再品嘗那種痛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昔日和母親親近親密的幸福影像和歡樂記憶,就此消失了嗎?它們到哪里去了呢?它們好像從來就不存在,是嗎?我們遇上了內(nèi)在與母親分離的生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我來談?wù)勥@種創(chuàng)傷的內(nèi)在過程,以及伴隨而來的痛苦。</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分離的創(chuàng)傷</b></p><p class="ql-block">在一些特定情況下,當(dāng)我們想要移動時,分離的創(chuàng)傷會抓住我們,使我們不能動,或不許動。我們被卡住了,保持在冰凍狀態(tài),進退兩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從童年經(jīng)歷分離創(chuàng)傷的那一刻起,我們就一直在母親面前冰封自己。</b>我們不再走向她,而是向后退縮,不想再次體會被遺棄的痛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樣做的后果是什么呢?在此后的其他關(guān)系中,我們也會傾向于退縮。我們心里想走向他人,正如經(jīng)歷分離痛苦之前,也想走向母親;可是走向他人的每一步都會喚醒身體和靈魂深處的記憶,那種許久以前分離的痛苦。所以,哪怕心里深深地渴望走向他人,在現(xiàn)實中我們還是會退縮。<b>我們在內(nèi)心深處,成了對他人來說難以親近的人。我們關(guān)閉了自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冥想:回家</b></p><p class="ql-block">如何才能找到回歸母親的路呢,像過去那樣和她親密共處?怎樣做才能再度走向他人,重拾生命的喜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冥想里我會和你們一起踏上這條路。首先,我們回到內(nèi)在,回到與母親痛苦分離之前的時刻。那時候我們在各個方面都與母親很親近,與她在一起感到很安全、很舒服、很放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們回到母親的子宮里,跟她合一,跟她的血液、呼吸、心跳渾然一體,感受著她的期待、關(guān)心、恐懼、希望,以及準(zhǔn)備冒著生命危險將我們生下來的意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忽然間,她的子宮變得局促狹窄,盡管那是我們的家,現(xiàn)在也不得不出來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巨大的擠壓下,在生與死的掙扎中——對我們和母親都是如此,我們生到這世界上,見到第一縷陽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突然間,我們就在那兒了,置身另一個時空,但馬上又回到在母親的臂彎里,聆聽著她的心跳,緊貼著她的胸膛,吮吸著她的乳汁,在她的懷里沉沉睡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然后是漫長而不間斷的照顧,母親或父親日以繼夜地看護我們,確保我們安然無恙。當(dāng)他們不在身邊時,其他人例如奶奶、年長的姊妹或叔叔、阿姨會來照看我們,我們是這個大家庭里的一員。這是一段多么豐盛、快樂的時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讓我們對這段時光完全地敞開,在心里給它們空間,感受自己在家中被親人精心呵護、無比安全的感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心里帶著這些幸福的體驗,我們注視著母親的眼睛,她現(xiàn)在站得離我們有一點距離。我們面對著她,感受經(jīng)歷了分離的痛苦之后,我們的內(nèi)在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回憶生命之初的歡樂時光吧!母親給了我們深深的愛,日復(fù)一日,一次又次,我們發(fā)現(xiàn)自己一直想靠近的人,就是母親啊。現(xiàn)在就鼓起勇氣,朝向母親移動那么一小步,跨越了分離傷痛的一小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旦成功地邁出這第一步,我們就做一次深呼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然后,停下來,再度看著母親的眼睛,一直看著,直到再次找到勇氣和力量邁出下一步;然后,再一步,一步步地,繼續(xù)靠近她,直到再次幸福地倒在她的臂彎里——我們終于回家了。</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展望</b></p><p class="ql-block">經(jīng)歷了這個過程之后,現(xiàn)在轉(zhuǎn)過身,去面對我們曾經(jīng)抗拒過的人。盡管受到對方的吸引,卻由于早年分離創(chuàng)傷的發(fā)作,我們終至掉頭而去。這些人里面包括人生伴侶,也包括那些我們曾與之分享生命的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想像與他們隔著一段距離,站在我們面前。注視著他們的眼睛,想起回歸母親的路,盡管有種種使人退縮的恐懼、體驗和感受,我們?nèi)匀挥赂业叵蚯斑~出一小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們給予自己需要的時間,直到朝向他們的移動完成為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樣做的結(jié)果是什么呢?我們準(zhǔn)備好迎接成熟、完整、幸福人生的來臨,我們向著撫平創(chuàng)傷的那股療愈力量敞開自己,我們決心采取行動為生命服務(wù),不光為自己的生命,也為其他人的生命服務(wù)。</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補充</b></p><p class="ql-block">說到母親,我想再多談一點我的觀察,很簡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們與母親連接的方式,也是我們與自己身體連接的方式。那些內(nèi)在與母親疏離,拒絕母親的人,也曾經(jīng)驗到與自己身體的疏離,甚至?xí)拹荷眢w。</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某些靈修圈子里,母親是排除在外的。例如古代基督教里那些據(jù)說住在石柱上的圣人,或是今天的許多瑜伽行者。在《圣經(jīng)》里,耶穌基督也以同樣的方式排斥母親,拒絕母親,宣稱上帝是他的父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些人要如何找到回歸身體的道路呢?必須重新找回母親,在分離之后再度回歸母親——不管分離的原因為何,帶著愛找到通向母親的回家之路,就能再次與生命這個整體協(xié)調(diào)一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當(dāng)我們認識到自己的一切都與母親相關(guān)時,我們要如何自助和助人呢?與母親關(guān)系的疏離,會帶來什么樣的感受呢?如何才能深入而持久地照料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全都要回歸母親,帶著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