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注重幼小銜接,基于對學生在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領域發(fā)展水平的評估,合理設計小學一至二年級課程,注重活動化、游戲化、生活化的學習設計。</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大力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的指導意見》精神,貫徹《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要求,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有效銜接,9月30日,南樂縣近德固鄉(xiāng)中心校在佛善村小學舉行幼小銜接課堂觀摩活動,中心校副校長周衛(wèi)國、一年級教師、第一幼兒園教師參加了本次活動。</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會議由李娜主任主持,她介紹了本次活動的流程:教師介紹——課堂觀摩——教師說課——暢談感悟——領導總結——互查檔案。</span></p> 教師介紹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裴紅英,李村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教師,縣級優(yōu)秀教師,縣級“學生最喜愛的老師”,市級課題主持人,曾榮獲省級、市級、縣級優(yōu)質課一等獎。長期執(zhí)著于小學數(shù)學教學,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教學名言是:教書育人“愛”為徑;趣味課堂“智”作舟。</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趙曉維,佛善村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師,本科學歷,中小學一級教師,河南省骨干教師、濮陽市鄉(xiāng)村學科帶頭人、縣優(yōu)秀班主任、縣優(yōu)秀教師。輔導學生征文、誦讀多次獲得縣級獎項。始終保持學習的初心,熱愛教育事業(yè)。一滴水就是一個海洋,一個孩子就是一個世界,她認為教師最大的幸福就是喚醒學習,把一群群孩子送達理想的彼岸。</span></p> 課堂觀摩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兩位老師緊緊圍繞活動主題,課前精心準備,給與會人員帶來了兩節(jié)精彩的一年級數(shù)學課和語文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裴紅英老師,首先以拍手游戲為導入,讓學生通過拍手游戲復習前面所學的位置內容,接著聯(lián)系生活實際引出生活中處處需要排隊,課件出示排隊圖片,讓學生觀察交流,老師進行講解,然后鞏固練習,通過抓關鍵詞讓學生理解題意,最后以傳花游戲總結收獲結尾。裴老師的課堂生動有趣,讓學生在游戲中牢固地掌握了本節(jié)課的知識。</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趙曉維老師執(zhí)教《口耳目》一課,以拍手歌讓孩子快速進入上課狀態(tài),通過抓氣球游戲,講解本課生字象形字的演變,圖片展現(xiàn)生活中常見的有關生字的包裝袋和門頭牌等,激發(fā)學生對漢字的熱愛,滲透學生生活即是學習,學習服務于生活的學習意識。多樣化的鼓勵性評價語調動學生積極性參與課堂,課堂上對口令巧妙運用,培養(yǎng)學生課堂學習的好習慣。</span></p> 教師說課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觀摩課結束后,兩位老師分別對自己的教學設計及課堂教學進行說課與反思。</span></p> 暢談收獲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趙莊小學 趙佩佩:裴紅英老師上課語言簡潔明了,準備,清晰易懂,學生能夠輕松理解。課堂結構有序清晰,重難點清晰準確,循循善誘,使學生一步步理解掌握新知識。課堂氣氛輕松活潑,能夠在上課組織的活動中引導學生扎實的掌握重難點,并且能夠引導學生將知識運用于實際生活中,且能夠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傳遞給學生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例如在買東西,看電影要遵守規(guī)則,排好隊等,以上方面都是我非常值得學習的地方,受益良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王村小學 吳高靜:聽了趙曉維老師的課,作為一個由小學英語轉教小學語文老師的我感慨頗深,首先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趙老師的課堂充滿智慧,處處存在著育人的精妙之處。 趙老師的課堂形式靈活多變,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如課堂上的熱身小游戲,捉起球等這些環(huán)節(jié)都能很好的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來。當學生注意力不夠集中的時候,可以運用事先約定好的一些口令組織教學。學生和老師的一唱一合,既簡單又很有節(jié)奏感,使師生距離縮短了學生主動的參與到老師的教學過程中,沒有走神的機會。同時,趙老師的語言富有兒童化,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及時的表揚和鼓勵,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對他們的表現(xiàn)給予肯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榜樣就在身邊,我需要更加努力,在今后的教學中,本著吃透教材,吃透學生,提升自身素質,努力學習,博采眾長,充分利用一切學習的機會,使自己盡快成為一名合格的語文老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君澤村小學 邢雪雪:趙老師的課講的生動有趣,課前導入是以兒歌和游戲導入,不僅滲透了新知,而且復習了舊知。整個課堂節(jié)奏把握的很緊密,而且整個課堂中,評價語非常到位,而且課中一直在培養(yǎng)孩子的習慣養(yǎng)成,比如:在有一名學生給“手”字組詞,組的是手銬的時候,趙老師回饋給他說,希望他長大之后能夠帶著手銬懲治惡人。并且課中有聯(lián)系生活實際培養(yǎng)學生生活中善于觀察的習慣。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李娜主任首先對兩節(jié)觀摩課的成功表示肯定,并結合兩節(jié)觀摩課,站在幼小銜接的視角,對我們一年級的課堂提出四點建議:</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1.課堂形式多樣,吸引孩子;</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2.制定課堂要求,簡單明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3.口令兒歌引路,堅持訓練;</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4.重視示范指導,學會學習。</span></p> 總結提升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周衛(wèi)國副校長從課堂、習慣、檔案三方面對一年級教師提出要求:</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1.興趣—激發(fā)興趣,關注學生。一年級課堂以激趣為主,從幼兒園到小學,學習方式有很多不同,我們教師應該孩子從玩中學,學中玩,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興趣,同時,要適當運用鼓勵性的語言,使孩子們愛上學習。</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2.習慣—立足細節(jié),培養(yǎng)習慣。好的習慣養(yǎng)成孩子們將終身受益,我們一年級老師應該重視孩子的學習習慣,如文具擺放、認真傾聽、舉手發(fā)言等。</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3.檔案—梳理材料,檔案歸檔。平時活動注意收集、梳理活動材料,整理歸檔,實現(xiàn)檔案歸集與實際工作的同步進行。</span></p> 查看檔案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各校教師認真學習、翻看、查閱各校檔案,對好的做法進行了拍照記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水本無華,相蕩乃生漣漪;石本無火,相擊而發(fā)靈光。” 幼小銜接工作任重而道遠,本次的幼小銜接專題研討活動盛宴再次為推進幼兒園和小學的雙向銜接架起了縱深式學習和交流的橋梁。</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幼小始于心,銜接始于行。近德固鄉(xiāng)一年級全體教師將攜手努力,聚沙成塔,在有效銜接領域尋方法、探途徑、齊合力,幫助一年級的學生們以更好的狀態(tài)投入全新的小學生活當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文字:善緣町小學 查曉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照片:佛善村小學 李志娜</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