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孩子長大忘了娘”,媽媽含辛茹苦把孩子養(yǎng)大上學,成家立業(yè),可孩子成人后和媽媽并不親近,甚至電話也懶得打,不解媽媽的相思之情。</p><p class="ql-block">媽媽感到苦惱,為什么孩子很少來看望自己,也不聊聊家常,媽媽埋怨孩子,孩子的表現(xiàn)是沉默,內心隱藏著極大的不安又無法描述。</p><p class="ql-block">其實孩子也渴望和媽媽有親密的關系,甚至擁抱,可是多年來與媽媽的相處模式已經固定,身體和語言的交流方式習以為常,難以打破心中的壁壘,內心的孤寂無人了解。</p><p class="ql-block">沒有一個媽媽是不愛自己孩子的,她們都采用自認為是正確的方式對待孩子,可有時孩子不買帳,小的時候胳膊扭不過大腿,現(xiàn)在長大獨立了,開始想擺脫原生態(tài)家庭的束縛。</p><p class="ql-block">長大后不和媽媽親近的孩子,一半來自于這三種家庭1、媽媽思想古板,一言堂媽媽恪守傳統(tǒng)的家長威嚴式教育,要求孩子絕對服從,否則就是不孝,施以道德上的枷鎖,孩子不聽媽媽的話就產生內疚感,可又難以接受媽媽的行為。</p><p class="ql-block">媽媽喜歡搞一言堂,不能說“不”字,嚴厲刻板,有時近似不通人情,孩子小時不得不順從媽媽,不然媽媽就會不開心。等孩子長大了,脫離了媽媽的視線,便和媽媽漸行漸遠,情感疏離。</p><p class="ql-block">2、父母經常吵架,不和諧父母脾氣不和,經常吵架,對孩子的學習不管不問,忽略孩子的內心情緒問題,孩子心靈孤寂害怕,又不敢和大人說,或者說了也不起什么作用。</p><p class="ql-block">長期以往,孩子感到失望無助,有意無意地和父母保持距離,一種不自覺地保護自己的方式。</p><p class="ql-block">3、家庭氛圍緊張,不愉快家里本該是心情放輕松的地方,孩子在外像只快樂的小鳥,回到家卻戰(zhàn)戰(zhàn)兢兢,不知道說錯一句話,做錯一件事就會引來媽媽的大發(fā)雷霆,讓孩子感到不快樂。</p><p class="ql-block">媽媽說話像個刀子嘴,對于孩子的過失毫不留情,看似是嚴格要求自己,卻會對孩子的內心帶來一定的傷害,以及對自己的能力產生不自信。</p><p class="ql-block">雖然家長的內心是熾熱而真誠的,也是真的為了孩子好,如果不看說話方式,只看事物的本質,或許是有些一針見血,戳中要害,但是孩子脆弱敏感的心靈會有些許無法承受。</p><p class="ql-block">孩子喜歡鼓勵式的互動方式,渴望得到媽媽的肯定和贊揚,媽媽是和孩子最親近的人,為什么孩子長大后卻和媽媽情感疏離,漸行漸遠,真的要等到孩子有了孩子以后才能感受到媽媽的真情一片嗎?那會喪失了多少美好的情感體驗。</p><p class="ql-block">做一個有原則而不失溫柔的媽媽,給孩子提供溫馨和諧的家庭環(huán)境,和孩子共進退,情感同頻,媽媽、老師、朋友三位一體,孩子的內心會幸福滿滿。</p><p class="ql-block">常說“我愛你”,互相主動抱抱,愿媽媽和孩子的關系親密和諧,越來越親近,共同見證歲月的成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