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余近日賞讀《徐霞客游記》感嘆古人旅行不易,讀萬卷書要耐得住寂寞,行萬里路更之艱難,車船勞頓,登山無路,入谷無徑,蛇蟲毒侵,山獸襲擾,異常艱險,是真正意義上的“苦旅”。但心遠方在路上,邁開雙腳,走出屬于自己的人生,深為感動。因此平靜的心泛起了說走就走的漣漪。那一灣心湖曾映有遠方的彩云、遠方的崇山秀水、遠方的大海雪山、遠方的江湖冰川……。</p><p class="ql-block"> 忙里偷閑利用雙休日,我們跟小團去浙江臺州市的皤灘古鎮(zhèn)和神仙居旅行。帶上跟我走了大半個中國的太陽帽,還有購于康定“溜溜”老板的雙肩包。一路上的歡聲笑語激蕩于旅行車(多為熟人)。在浙江諸暨服務(wù)區(qū)做短時休息。諸暨是古代四大美女西施故鄉(xiāng),有佳話有傳奇……。</p> <p class="ql-block"> 皤灘古鎮(zhèn)位于浙江省臺州市仙居縣皤灘鄉(xiāng),距仙居縣城約25千米的永安溪畔。興于唐朝,鼎盛于明清時期,這里因水路便利成為永安溪畔繁華集鎮(zhèn)。皤灘鎮(zhèn)是我國江南山區(qū)農(nóng)村古鎮(zhèn)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它因鹽業(yè)漕運繁榮而繁榮,也因漕運衰落而衰落。舊業(yè)態(tài)的沒落,新業(yè)態(tài)興起,是社會進步的必然,順勢者昌,逆勢者亡。</p><p class="ql-block"> 一路高速歷八小時抵達古鎮(zhèn)入口,拍照留念必須的。本次隨團行,我是唯一的男性,可謂一枝獨秀,美女如葉我是花。</p> <p class="ql-block"> 皤灘古鎮(zhèn)座落于永安溪邊,通往古鎮(zhèn)的路是沿江灘的圩堤上 。小路是用河卵石鋪就,路兩旁植有小葉榕樹,是采用浮栽式,樹根盤結(jié)墩實于路旁,榕樹枝繁葉茂濃陰避日。江風習習,蛙鳴鳥和,牛吽江灘,菜地蔥郁,一派田園風光。我們走在石子路上,邊走邊看,這是都市人不曾有的體驗,忘記了疲勞,忘記了烈日高溫,這既有到達旅游點的興奮,也有沉浸于世外之所的安寧。皤灘古鎮(zhèn)我們來了。</p> <p class="ql-block"> 皤灘古鎮(zhèn)的正門是西大門,其門樓不似一般古鎮(zhèn)的高大,恰似大戶人家的院門??梢姽沛?zhèn)規(guī)模不大,經(jīng)濟也不特別繁榮,大戶人家也不是特別的多,從入鎮(zhèn)的門面可見一斑。隨著國民經(jīng)濟發(fā)展壯大,旅游業(yè)蓬勃興起,各地方政府致力于發(fā)掘旅游資源,古鎮(zhèn)古村被發(fā)掘修善,修舊如舊,仿古建街,以招攬游客,促進旅游業(yè)發(fā)展,拉動地方經(jīng)濟,也是地方政府脫貧解困的重要舉措之一。</p> <p class="ql-block"> 從西門入古鎮(zhèn),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陳氏祠堂,建于明代,是古鎮(zhèn)最大單體建筑。祠堂架構(gòu)保存完好,門口矗立著兩根有十多米高的旗桿,旗桿上各有一旗斗,它偶意主人步步高升,同時也是身份的顯示。在明清時期能在祠堂前設(shè)立旗桿并置旗斗的主人必是鄉(xiāng)試舉人以上,舉人以下是不能立旗桿,這是規(guī)制不可僭越。祠堂正門兩邊有兩尊大石獅,威武霸氣,顯示出陣氏先祖地位顯赫,家大財旺。正堂內(nèi)供奉著陳氏世世代代先人們的排位。祠堂雕刻工藝非常精湛,壁畫栩栩如生。只是隨著歲月流逝,顯得破舊蒼桑,但能從蒼桑中看到過去的輝煌與榮耀。</p> <p class="ql-block"> 在皤灘古鎮(zhèn)有眾多古建筑,戲樓就是其中之一。能設(shè)立家族戲院戲樓非等閑之人、等閑之輩、等閑之家,必是大族旺戶。戲樓保存完好,戲樓戲院互為一體的二層建筑群,有很多箱房以回廊相連,以滿足不同人群觀戲要求。遙想當年:</p><p class="ql-block">青衣花旦蓮步緩,武生方步配劍長。</p><p class="ql-block">羅鼓助情一腔亮,喝彩之聲溢滿堂。</p> <p class="ql-block"> 皤灘古鎮(zhèn)是歷史文化名鎮(zhèn),始建于唐朝,明清時期達到鼎盛。歷史的歲月浸潤著古鎮(zhèn),使它蒼桑,也正是蒼桑美,反而讓它更加的迷人。古鎮(zhèn)保持了百多年前的原有特色,隨著歲月的流逝,過去的輝煌已不復(fù)存在,很多房屋成了危房,失去了居住價值,原居民遷入統(tǒng)一規(guī)劃的新集鎮(zhèn)。今天的戲臺迎來一出仙女下凡,群芳斗艷的大戲,只是觀眾少了點,沒有爆堂的喝彩聲。</p> <p class="ql-block"> 出于改善民生的要求,原居民已搬出古鎮(zhèn),一切會破壞古鎮(zhèn)的現(xiàn)代產(chǎn)物都被隔絕在外,年輕人外出闖世界,街道上的房屋全上了鐵鎖。若是晚上一人走在昏暗的街道上,陳腐的老屋不時傳出一兩聲似小兒般的貓的哀鳴之聲,定是令人生畏的。昔日的榮華蕩然無存,疫情期間,游客少有人致。偶爾有游客來古鎮(zhèn)拍照,使沉寂的古鎮(zhèn)有了一絲暖意,猶如一束春光點化了灰暗陳腐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 明清時期的皤灘古鎮(zhèn)經(jīng)濟十分繁榮,主要得益于永安溪發(fā)達的鹽業(yè)運輸。皤灘是臺州地區(qū)重要的鹽業(yè)集散地,每天從事鹽業(yè)販賣的人群數(shù)以千計,大部分是外地的商販來這里購銷,使當?shù)鼐用窨吹搅松虣C。于是乎沿街開辦了茶館、飯店、賓館、當鋪、錢莊、妓院等,給鹽業(yè)工人提供便利,同時也給自己帶來豐厚的收入,促進了皤灘古鎮(zhèn)的發(fā)展。直到新中國的成立,公鐵兩路貫通,交通越來越便利,水運逐步走向陸運,古鎮(zhèn)的商業(yè)地位逐步喪失,區(qū)位價值不再。如今古鎮(zhèn)的多數(shù)古建筑已成危房,失去了使用價值,蒼桑感尤為強烈。</p> <p class="ql-block"> 在游覽中我們還是感到皤灘古鎮(zhèn)的魅力所在。主街道呈“龍”形,龍頭就是西門,龍身為鵝卵石鋪嵌,長達2公里的街道,塊塊河卵石猶如龍鱗一般,閃著幽光,陣氏祠堂高大的旗桿猶如龍須挺拔而威嚴。古鎮(zhèn)現(xiàn)存大量明清古建筑群,豐富多樣,有商家老店、民居古宅、妓院賭場、祠堂廟宇,無不訴說著過去的繁榮與富甲一方。</p><p class="ql-block">永安溪邊皤灘鎮(zhèn),龍形街道卵石鱗。</p><p class="ql-block">鹽業(yè)成就古鎮(zhèn)興,摩肩接踵車船停。</p><p class="ql-block">鱗次櫛比商鋪旺,人聲鼎沸繁無寧。</p><p class="ql-block">悠悠歲月洗鉛華,古鎮(zhèn)含淚訴往情。</p> <p class="ql-block"> 夕陽西下時分我們走進了彎彎曲曲泛著青光的卵石街道,古鎮(zhèn)披上了金色的外衣,如同給一位蒼桑的老人換了一件新外套,灰暗的臉色泛起了金色笑容。走進古鎮(zhèn)小巷,好像穿梭到幾百年前的時光,蒼桑中猶顯古色古香。由于受疫情影響游人較少,店鋪關(guān)門而蕭條,走上前去,有的門面地鎖早已生銹,各種木制門檻也已長出了綠色的苔蘚。透過門縫向內(nèi)張望,堂內(nèi)更是零亂,毫無生機。我們走走看看,撫摸著古老的鋪面門、卵石墻,看看文革時期的語錄門板,各個時期烙印迎面而來。</p> <p class="ql-block"> 如今的江浙一帶,只要有點歷史的小鎮(zhèn),都會打著"江南古鎮(zhèn)"的旗號,爭相邀寵,為旅游造勢。皤灘古鎮(zhèn)似乎很另類,因規(guī)模小而低調(diào),因影響力小而寂寞,沒有眾多古鎮(zhèn)人聲鼎沸,注重商業(yè)氣息而失去自我。皤灘把古鎮(zhèn)的秘密,深藏于古老的歷史中,深藏于一棟棟建筑中,深藏于卵石街道中,深藏于片石或河卵石累成的高墻中。當你走在古街道上,隨便叩問一塊門板、一塊河卵石、一面泛著歷史的文化墻……,它都能回答你關(guān)于皤灘古鎮(zhèn)的今世前生,興衰起落,向你披露自己的風韻佳話。旅游是文化活動,看自然文化,看人類文明,用眼睛感受,用心感悟,陶冶自我,提升自己,這就是“文化苦旅”。</p> <p class="ql-block"> 跨越千年的古鎮(zhèn)承受了太多,從夜夜笙歌的繁榮情景到凄涼殘破,古鎮(zhèn)在這歷史洪流之中,匆匆一過。來到這座古鎮(zhèn)好像在讀一本泛黃的歷史書,每一棟陳舊老宅,每一間蒼桑店鋪,吱吱作響的木門,依附著的青苔,模糊的字跡,這里的每一處沉積無不彰顯古鎮(zhèn)的魅力。</p><p class="ql-block">你從漕運走向繁榮 你從漕運走向衰落</p><p class="ql-block">永安溪的沉船 永安溪的繁忙</p><p class="ql-block">歷史的車輪在蟠灘鎮(zhèn)猛然轉(zhuǎn)彎</p><p class="ql-block">把你甩了出去</p><p class="ql-block">從此漕運、鹽業(yè)與你無關(guān)</p><p class="ql-block">從此榮耀不在,衰落迎面而來</p> <p class="ql-block"> 在龍形街道的丁字路口邊,有一建筑很特別,似亭非亭,一面靠墻,三面敞開,夏可遮陽,雨天防淋,很人性化,為行人著想。商人行者走累了可以在此歇歇腳,飯后茶余可在此嘮嘮嗑,細說各自的見聞,是多么彰顯以人為本的特定場所??梢姺课葜魅说摹叭^”積極向上的一面,心胸開闊,豁達開朗,這樣的經(jīng)商之道能不繁榮?</p> <p class="ql-block"> 沒有商業(yè)氣息的皤灘古鎮(zhèn),也就沒有了喧囂,沒有了高叫低喊吆喝聲。我靜靜地走,靜靜地看,靜靜地撫摸。這多年的旅行看過大江南北不同風格的古鎮(zhèn)。有走向世界的麗江古鎮(zhèn),有被西北風無情摧殘的平遙古城,有水鄉(xiāng)周莊,有各色新建如舊的鎮(zhèn)、莊、村。但它們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商業(yè)氛圍太濃,掩蓋文化,忘卻了歷史,失去自我。皤灘則沒有這些現(xiàn)代氣息,它就原汁原味地端坐永寧溪邊,石路老屋,一磚一瓦,一街一巷,如同你遠方的長輩尊者,你尊重地叫一聲,我來看您了。</p> <p class="ql-block"> 皤灘鎮(zhèn)座落于永安溪邊,河灘上有取之不盡的河卵石,皤灘鎮(zhèn)的先人們充分利用這一建筑材料修房建屋,鋪路拼花,形成獨特的建筑風格,展現(xiàn)了獨特的古鎮(zhèn)魅力。這里經(jīng)過了千年沉淀,仍保存二公里長的河卵石鋪砌的“龍”型街道,大量的民房也是用河卵石或片石砌筑,可見建筑工藝之高,成語“危如累卵”,然而皤灘先人們,卻“累而不?!毙纬瑟毺氐慕ㄖL格,不由地贊美先人們勤勞智慧。</p> <p class="ql-block"> 走走停停,沿街是殘垣破壁的店鋪,沒有人氣,沒有商業(yè)氛圍,讓人痛心。細想之,皤灘繁榮得益于永安溪的水運和鹽業(yè)集散地的商業(yè)活動。隨著陸路交通的發(fā)展,公路網(wǎng)的建立,快捷便利的陸路運輸對水運造成致命的沖擊。漕運沒落了,古鎮(zhèn)失去支柱產(chǎn)業(yè),不沒落是不可能的,也是必然的,“錢是社會生活的潤滑劑”,缺少潤滑劑古鎮(zhèn)這架老機器豈能運轉(zhuǎn)?</p> <p class="ql-block"> 游歷了古鎮(zhèn),我們來到永安溪攔水長堤,觀賞夕陽西下的湖光山色。遠方群山蒙蒙,云層低垂,夕陽穿過云隙灑向永安溪。我們緩步于垛型長堤上,流水潺潺,叮咚作響。夕陽映在水面形成了一條金光大道,從我們涉足的長堤通向遠方的群山,那正是旅游和人生的金光大道。</p><p class="ql-block"> 永安溪為浙江八大水系之一,長141.30公里,在古代是重要的漕運水道,成就了皤灘鎮(zhèn)過去的輝煌與榮耀,帶動了一方經(jīng)濟的發(fā)展。所以說,皤灘鎮(zhèn)的前世今生,成于溪敗于溪。</p> <p class="ql-block"> 我們住宿在高遷鎮(zhèn),也是神仙居景區(qū)的游客服務(wù)中心。在居民區(qū)走走看看,沿街居民幾乎家家開設(shè)了農(nóng)家樂從事旅游接待。有的農(nóng)家在小庭院內(nèi)種植了很多花卉,既裝點農(nóng)家庭院美化環(huán)境,提升農(nóng)家樂的檔次,也吸引游客來此拍照,特別能吸引小美女和小孩的眼球,滿各方人員對美的追求。鎮(zhèn)中心有一小湖,放養(yǎng)了錦鯉,岸邊植有垂柳,小橋連接湖兩岸,隨手拍幾張拼成一頁,為游記增點小彩。</p> <p class="ql-block"> 皤灘鎮(zhèn)的旅行就要結(jié)束了,拍照留念,是必須的。我們匆匆地來,我們匆匆地去。我們帶著對古鎮(zhèn)的敬畏走過了、看過了、撫摸了、感受了,欣賞了。我們走過了卵石鋪就的龍街,看過了昔日的輝煌,撫摸了浸潤年輪的門板,感受了古鎮(zhèn)鹽文化沉淀,欣賞了永安溪夕陽西下的習習晚風。我們帶著回憶,帶著美麗揮揮手,別了皤灘古鎮(zhèn)。</p> <p class="ql-block"> 清晨我早起轉(zhuǎn)悠,來到神仙居游客服務(wù)中心。大門很是氣派,遠方的山就是神仙居。門樓按天圓地方的中國文化設(shè)計,整個門樓為古銅色,宏厚大氣,門前有水景池,選好角度拍照留念。寧靜祥和的晨曦給炎炎夏日帶來一絲涼意。穿過大門是一灣大水塘,澄碧清澈,遠方的神仙居倒映在碧水中,水面靜靜地,水鳥在水中戲蕩,黃驪在蘆葦間呼朋喚友。塘邊靠大門一側(cè)有平臺沙發(fā)供人休息賞觀,我靜靜地坐在沙發(fā)上,眺望著遠方,享受著這寧靜的早晨,神往著即將開啟的神仙居之旅。神仙居我來了。</p> <p class="ql-block"> 神仙居有兩個山門,北門和南門, 我們由北門進入景區(qū),進山門到索道囗有一段林間小道。小道曲折于山間溪邊,空氣清新,道兩旁有很多柏樹杉樹,還有很多叫不出名的雜樹。由于今年持續(xù)晴熱高溫干旱少雨,溪澗水流較少,但看水線往年水量應(yīng)是很大的。溪上有一石拱橋,名曰“問仙橋”很有創(chuàng)意,你有什么不明之事可以站在橋上,面向群山高聲發(fā)問。在問仙橋下有一灣清水凹,我掬水洗面好清爽,是那種潤體潤心的爽,這種感覺是自來水和池塘水所不曾有的。進山的路是用河卵石鋪墊,這與其它地方的石條路、水泥路、木板路有很大的不同,使小道與山與林與溪溶為一體。走在這樣的路上有微微足療感,既能緩解疲勞,更能溶入自然忘卻自我,這不正是入山而無我的旅游境界嗎?</p> <p class="ql-block"> 距“問仙橋”不多遠,有了第一個景觀——將軍巖,將軍巖的面部特征清晰,輪廓明顯,不僅能看到將軍的方宏大臉,還能感受到他十分可愛的一面,即憨憨的嘴部特征。此將軍是誰?他為何守衛(wèi)此地?我想他應(yīng)是神仙居北大門的衛(wèi)士,為神仙們的安寧全天候地堅守崗位,是一位恪盡職守的將軍。</p> <p class="ql-block"> 神仙居景區(qū)是國家5A級景區(qū),總面積22.32平方。古名天姥山,又稱韋羌山。山上留有清朝乾隆年間縣令何樹萼題“煙霞第一城”石刻,也是標志性石刻因而聞名,意為云蒸霞蔚之仙居,景色秀美,天下冠絕。從北山門索道口出便是棧道,是可以遠觀如意橋和遠方的群山。今年特晴熱高溫,碧空萬里,群山一覽無余,溝壑縱橫,林深茂密,神仙居山的路是人工修建盤桓于山腰的人工棧道,腳下是萬大深淵,頭頂是絕壁飛檐,少有山路,這主要是神仙居山體特點所決定。</p> <p class="ql-block"> 從北山門索道入山至南海索道下山,有數(shù)公里長的懸空棧道,而且這些棧道均在數(shù)百米高空的半山腰間。這些棧道分別是菩提道、般若道、因緣道、觀音道、飛鷹道與無為道六條棧道。神仙居山體比較特別,每座山都是獨立存在的,彼此也沒有山道相連,所以當年開發(fā)神仙居時,只能考慮以橋和棧道將各個獨立的山體連接在一起??梢姰敵蹰_發(fā)神仙居工程之艱難。今天我們走在這條條棧道上欣賞神仙居大自然的美,得益于建設(shè)者們的付出。晴熱高溫,走累了在長凳上休息一會,以遠山為背景拍照留念也是不枉此行之舉。</p> <p class="ql-block"> 此次游覽神仙居正值晴空萬里的炎炎夏日,而且今年自春季以來高溫無雨,諸峰若隱若現(xiàn)的云蒸霞蔚的景象沒有了,可能是仙人也怕熱都去了蓬萊三島避暑了。山中沒有了網(wǎng)上那種縹緲之景象。在遺憾的同時也有好處,就是目能所極看到群山起舞、森林蔥郁、溝壑深深、棧道玉帶的景象。有一覽眾山我為峰的自豪。由于干旱少雨,山中瀑布高掛的景象沒有了,澗溪水小,有的斷流,與水有關(guān)的景致也沒有,是缺憾之處吧。</p> <p class="ql-block"> 橋,作為連接和構(gòu)建交通的設(shè)施在神仙居得到了很好的詮釋,神仙居景區(qū)區(qū)有多座跨越溝壑溝通兩山的橋?!叭缫鈽颉本褪巧裣删幼钜鄣木W(wǎng)紅橋,此橋全長約100米,距谷底垂直高度為140多米,橫跨在神仙居的東西峽谷之上,整個橋身由三條波浪形的橋面交錯而成,就像是三條波浪在峽谷上波涌,碰撞形成了現(xiàn)在如意橋的形狀,仔細觀看,還真有點像如意的造型,人們稱之為“如意橋”。而整個橋面全透明玻璃造型,人們行走在橋面上,就如漫步在空中的彩虹之中一般。透明的橋面,能刺激人的感觀,有人膽怯而扶欄邁步,有人歡快小跑興奮無比,有人跳躍于玻璃橋面而不顧他人恐懼,因而成為游人必去的網(wǎng)紅打卡橋。</p> <p class="ql-block"> 如果你走在如意橋面上,你會發(fā)現(xiàn)它有一個大拱連接兩山,還有一個波浪形橋連接兩山。這兩座橋交織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非常有動感和美學感及現(xiàn)代感。經(jīng)過第一段的拱形橋面之后,第二段實際上有三個橋面可以通過,正中是一個更高的拱形橋面,沿著橋面的臺階你才能通過這個拱形,而左右兩側(cè)則是一個凹形的橋面,沿著這兩個橋面,你必須先走下坡再走上坡,才能通過橋面,三個橋面再交匯到一點,最后通過第三段拱形橋面,就可以到達峽谷對面。</p> <p class="ql-block"> 如意橋獨具創(chuàng)意的步行景觀橋,造型仿造中國傳統(tǒng)玉如意,形態(tài)新穎別致,橋身曲線簡潔柔美,輕盈通透,在兩山之間劃出了一道美麗溫柔的曲線。經(jīng)查“如意橋”由北京鳥巢體育館設(shè)計師之一的何云昌設(shè)計。此橋由三條交錯起伏的流線橋面組成,走在全透明或半透明的橋面的不同橋面,腳下是萬丈深淵,讓人有如履薄冰之感,刺激與興奮、驚嘆與贊美構(gòu)成了怎樣的心理感受,只有你身臨其境才能體驗。</p> <p class="ql-block"> 從北門索道上山到南門下山,共有六條棧道環(huán)繞于諸山腰間。菩提道上石壁巍峨,煙云縹緲 ,如來石佛,端莊威嚴。般若道上有佛祖講經(jīng)、諸弟子洗耳恭聽的宏大場景。因緣道上鳥鳴婉轉(zhuǎn),移步換景,如置身于畫卷之中,雖有陡坡亦不足道哉。觀音道上,綠樹成蔭,千年老松默默護佑心懷慈悲的觀音菩薩。飛鷹道驚險景絕,有空中花園之美譽。無為道則頗具仙風道骨,林濤陣陣山風簫音,寧靜悠遠 。其實這六條棧道只要你有足夠時間是可以細觀細品的。可以想見不同的季節(jié),不同的氣候條件一定有不同亮點,也為下次再來埋下伏筆。</p> <p class="ql-block"> 在牛脊嶺有一觀光平臺,主要是從南面居高臨下看遠處的如意橋。未上去時看很多人手拿什么在拍照,不時能聽到開心的笑聲。原來他(她)們每人手握冰棍對著如意橋進行拍照,冰棍上是如意橋的圖案,不時有人高喊左點右點,也還有趣。于是乎我們也買了冰棍對著如意橋拍照,為疲乏的旅游增加了樂趣。這說明浙江人很會做生意,將網(wǎng)紅景點模板于冰棍上增加了趣味性,滿足了游人的情趣。其實冰棍口味很一般也很貴,但幾乎人手一根先照后吃。這在其它地方不曾看到,浙江人精明吧。</p> <p class="ql-block"> 在景區(qū)內(nèi)行走,我發(fā)現(xiàn)神仙居的巖石很特別,引起了我的注意,巖石中有不同的石塊嵌入山體,明顯這些嵌入的石塊質(zhì)地較軟,所以有許多風化窩坑。我是首次見之并估計整個神仙居山體應(yīng)是火山巖,山體少有橫向縱向節(jié)理發(fā)育,突兀性的山峰很少,只是斷崖面式風化?;貙幒笪也殚嗁Y料證實了我的猜測,它學名叫“火山流紋巖”。這特殊的火山巖,造就了神仙居山體發(fā)育與眾不同,形成了特有的山體構(gòu)造,每個山體是相對獨立的存在,橋與棧道就成了神仙居景區(qū)內(nèi)交通的唯一選擇。</p> <p class="ql-block"> 神仙居地質(zhì)構(gòu)造獨特,經(jīng)查是世界上最大的火山流紋巖地貌集群,自然的風化剝蝕,形成“觀音、如來、天姥峰、云海、飛瀑、蝌蚪文”六大奇觀。景區(qū)內(nèi)有江南峽谷風光,林泉相依,以巖奇、飛瀑、谷幽、洞密、水清取勝,山峰奇特,令人嘆為觀止,感謝大自然為我們造就了如此江山多嬌。宋真宗給天姥山改名為“神仙居”是何等智慧,給人以無限想象力。看來我們能不顧炎炎高溫來神仙居旅游是值得的。</p> <p class="ql-block"> 我們昨天感受了皤灘古鎮(zhèn)的人文歷史,今天來到神仙居。如果說皤灘古鎮(zhèn)是一位飽經(jīng)滄桑的老人,從老人臉上看到的是歷史沉淀。神仙居則是巍巍挺拔的碩漢,從他身上既能看到健壯身軀的雄偉之美,也能看到林木蔥郁的清秀一面。神仙居周圍的眾山巍兀獨立,險峻無比,與它山的刀切斧削般峰林相比,迥然不同,別具一格,聳然獨秀。神仙居能融險峰、幽谷、秀林、奇瀑于一體而引人入勝。在于那里的一山一水、一崖一洞、一石一峰都能自成一格,異乎尋常,出人意料的景觀形態(tài)。</p> <p class="ql-block"> 觀音峰,從不同角度去看,會有不同的感覺,遠觀便是觀音雙手合十,孑然獨立山間,十分大氣。海拔高度919米,山高200多米,暗合了觀音大士成道日期,巧的不能再巧,是件極有意思的事。這可是中國發(fā)現(xiàn)的最大天然佛像,是個打卡祈福的好去處。從北山門進山主要看點是如意橋,她的美在于現(xiàn)代感,流動感和韻律感。隨道棧道進入神仙居南部主要看點便是“觀音峰”,在神仙居象觀音峰這樣突兀的山峰幾乎沒有,這是神仙居地質(zhì)特點決定的。</p> <p class="ql-block"> 進山前,我一直在考慮一個問題,為什么叫“神仙居”,如果是神仙居住的地方,神仙為什么會住在這里?走過了觀光棧道才明白,這些棧道都是固定在懸崖峭壁上,如果沒有這些棧道,人類幾乎不可能到達這些地方,只有神仙才可以騰云駕霧來到這里。大概只是因為奇險清幽人跡罕至或根本不能到達的緣故,推定只有神仙才能居住于此吧。</p> <p class="ql-block"> 地球上文化只有兩種,一是人類文化,二是“上帝”文化。人類文化創(chuàng)造了豐富多彩璀璨無比的各個時期文明,這種文明將隨著人類的進步而更加繁榮。上帝文化創(chuàng)造的非人力所能及的自然景觀,千奇百怪的地球風貌,這種景觀不以人類的好惡而改變。神仙居今天的地貌特征,是“火山流紋巖”風化剝蝕的結(jié)果,是得天獨厚的自然奇觀,再加上厚重的人文積淀,創(chuàng)造了國家五A級景區(qū)。這是立體的,多層次的,厚重的,豐富多彩的又極具個性的山水文化,是旅客們心儀之地。</p> <p class="ql-block"> 神仙居山頂上的棧道宛如一條條鑲嵌在懸崖峭壁上的“天路”,將四周深淺不一的各種“綠”各種“景”盡收眼底??芍^自然風光壯麗獨特,人文景觀可圈可點,集“奇、險、清、幽”于一體。</p><p class="ql-block">火山流紋成山奇,天路依崖棧道險。</p><p class="ql-block">溪流潺潺水幽幽,林木蔥郁嵐風清,</p> <p class="ql-block"> 神仙居景區(qū)內(nèi)的交通主要是橋和棧道。景區(qū)有四座橋——如意橋、鴻蒙橋、臥龍橋、圓夢橋。神仙居,被世人稱為“神仙居住的地方”,一座座大山拔地而起,奇峰環(huán)列,山崖陡峭,無不彰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各個山體互不相通,是造形各異的橋和玉帶般的棧道構(gòu)建成一個整體。</p><p class="ql-block">鴻蒙橫空溝壑間,臥龍圓夢欲飛天。</p><p class="ql-block">眾仙腳踏祥云出,俯視如意最耀眼。</p> <p class="ql-block"> 南天頂玻璃觀景平臺,位于神仙居風景區(qū)海拔869米的懸崖峭壁之上,為單塔斜拉懸挑雙層鋼結(jié)構(gòu)玻璃觀景臺,塔高30米,懸挑45米,懸空400米,懸挑面積1000余平方米。玻璃平臺分為游覽觀光層和運動體驗層,形如太空飛船和遠洋游輪,寓意揚帆遠航和一帆風順。這座雙層結(jié)構(gòu)的玻璃觀景臺同樣由北京“鳥巢”設(shè)計師之一的何云昌領(lǐng)銜團隊設(shè)計。從空中俯瞰,仿佛真的要一腳踏入尋仙之旅,走在觀光層猶如云端漫步,每一步都讓人如履薄冰,而運動體驗層設(shè)有平步青云和步步驚心兩大高空體驗項目。</p> <p class="ql-block"> 當你置身于南天頂大型透明觀光玻璃平臺,縱觀神仙居南部群山時,你會恐高、膽虛、心律加速、腿軟而不敢直視腳下。過一會適應(yīng)以后,膽虛變成放膽行走,心律加速變成驚呼大自然之美麗,設(shè)計者之大膽精巧。踩在透明的玻璃平臺上,恐高癥沒有了,興奮的手舞足蹈,忙著拍照。每一次低頭看腳下,我腦子里會跳出一個想象,如果這玻璃突然消失,我是否可以飛起來?每次假想,身上會有通電一般,心跳加快,趕緊抬頭。走兩步,又忍不住低頭,再次假想。人到了高處,就會有本能的“下墜幻想”,這似乎是一個正常的心理反應(yīng)。走到平臺最外沿,撐著扶手,飽覽一覽無遺的風景。觀音峰慈祥合十,郁郁蔥蔥的群山綿延在遠方。</p> <p class="ql-block"> 在神仙居有很多小型觀光平臺,有的在小山頂,有的在深谷邊,有的在被綠色包圍的“半島”上,有透明玻璃架構(gòu),有鋼筋網(wǎng)架構(gòu),有水泥木面架構(gòu),有的設(shè)計成蓮花形,有的還配有花樣。這些形形色色的觀景平臺,本身就是一景。置身觀景平臺上探身于溝壑林海,欣賞懸崖峭壁,流覽如玉帶般的棧道,真乃妙不可言。</p> <p class="ql-block"> 神仙居的旅行就要結(jié)束了,我們從南門乘索道下山,在南門索道口拍了最后一張照片,揮揮手別了神仙居。神仙未曾見到,奇山美景見了很多,令人流連忘返。神仙是中國的道教文化也是本土文化,在中國人的信仰文化中占有重要一席。主要是中國人對美好人生的追求,期盼著我們的生活能象神仙一樣無憂無慮,逍遙自在地生活。我們帶著美好向往而來,又帶著美好記憶而去。別了神仙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