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獨庫秘境,億年奇觀",這是獨山子大峽谷景區(qū)的寫實廣告。</p><p class="ql-block"> 出發(fā)前做攻略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有的資料稱這里是獨山子大峽谷,有的稱這里是奎屯大峽谷。開始我還以為這里有兩個大峽谷。經(jīng)過反復(fù)對照,發(fā)現(xiàn)它們是一回事。獨庫公路北出天山以后,到隸屬于克拉瑪依市的獨子山區(qū)結(jié)束,如果繼續(xù)向北就到了隸屬于伊犁的奎屯市,再向北過胡楊河市(自治區(qū)和建設(shè)兵團(tuán)雙隸屬)是克拉瑪依市。獨山子城區(qū)和奎屯城區(qū)緊緊結(jié)合在一起,但是卻中間跳開了奎屯市和胡楊河市,隸屬克拉瑪依市。這是因為,獨山子區(qū)境內(nèi)有獨山并因此得名,在維吾爾語和哈薩克語中,稱獨山為“瑪依塔克”和“瑪依套”,意思是“油山”。這里很早就發(fā)現(xiàn)有石油冒頭。清光緒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獨山子石油開始開采。新中國建立后,為了促進(jìn)我國石油工業(yè)的發(fā)展,獨山子隸屬克拉瑪依就很自然了。在歷史上,奎屯的這個名字比獨山子名字更加有影響,流經(jīng)大峽谷的河叫奎屯河,所以按照河流的名稱定峽谷的名稱應(yīng)該是一個慣例。但是,地理上獨山子離大峽谷更近,近代名聲鵲起,最后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克拉瑪依市逸景旅游開發(fā)有限公司對大峽谷進(jìn)行了旅游開發(fā),所以更多地去叫獨山子大峽谷了。</p><p class="ql-block"> 獨山子大峽谷位于新疆獨山子城區(qū)南28公里處,自身長度20公里,海拔1070米。</p><p class="ql-block"> 流經(jīng)獨山子大峽谷的奎屯河發(fā)源于依連哈比爾尕山。獨庫公路穿越哈希勒根達(dá)坂后一路下行,進(jìn)入很長的一段高山峽谷,谷里有澗,那就是奎屯河的上游。相伴30余公里后,差5公里就要出天山時,獨庫公路卻離開了奎屯河的高山峽谷,由北向改成東向,行5公里再折向北出天山,就是為了避開獨子山陡峭的大峽谷。當(dāng)獨庫公路出天山的時候,北望大地?zé)o垠。細(xì)細(xì)看去,向北傾斜,山口海拔約1100米,獨山子城區(qū)海拔約400米,獨庫公路用28公里的長度完成700米的下降。</p><p class="ql-block"> 獨庫公路出天山行幾公里后,左手有修得很好的便道通向獨山子大峽谷景區(qū)。</p><p class="ql-block"> 在下午6點(相當(dāng)于東部下午3點)炎炎烈日下,進(jìn)入景區(qū)。</p><p class="ql-block"> 進(jìn)景區(qū)到大峽谷要先下到一個臺地,木制階梯有10層樓高。臺地上右手是油菜花,左手是薰衣草。鮮艷的黃色和紫色把景區(qū)襯托的富有生機。在臺地上,景區(qū)建設(shè)了新疆最高最寬的獨庫大玻璃橋、步步驚心、峽谷溜索、高空單車、懸崖秋千等旅游體驗項目。</p><p class="ql-block"> 我們迫不及待地走到大峽谷跟前。只見奎屯河水億萬年的鬼斧神工,切割出景區(qū)谷底寬100-400米,谷肩寬800-1000米,從谷底到谷肩高達(dá)200米的莽莽巨壑。谷壁懸崖陡峭, 雪水及雨水在谷壁上雕鑿出神態(tài)各異的“泥塑”,從不同地段不同角度看去,雕塑會變幻出不同的形態(tài)。有人說像佛雕像,或者英雄墻,我看像是無數(shù)立體的河流網(wǎng)絡(luò),在崖頂處是干流,越往谷底,支流越密集;又像是整齊排列成一排的帶著樹根的木樁,木樁在崖肩齊平,崖下是交織在一起的密密麻麻的根須。兩岸的階地歷歷在目(據(jù)說從空中看至少可分9級),地面上是荒漠草原,生長著蒿類、針茅等。河水時分時合,因攜帶著泥沙,流水混濁。站立一側(cè)的崖底有人工水渠,并有柏油路相伴蜿蜒。那是當(dāng)年兵團(tuán)為了利用雪山的雪水,專門修建的引水渠,渠水清亮。奎屯河的水,養(yǎng)育了周圍奎屯、烏蘇、獨山子、胡楊河四區(qū)的人們。峽谷崖壁和崖肩的土的顏色,主要有灰、黑、黃、少許的紅色。</p><p class="ql-block"> 在崖肩邊緣,景區(qū)樹立了兩塊牌子,揭示了獨庫秘境的秘密。標(biāo)題是《 雷納特地圖上獨山子大峽谷的隱藏奧秘——從冰點到沸點》。</p><p class="ql-block"> “獨山子大峽谷由源自依連哈比爾尕山的奎屯河對地表億萬年的不斷下切而造就出來的峽谷地貌融化的雪水,從天山北坡奔涌而下,將獨山子大峽谷劈成兩半。自東向西依次是:奎屯河,吉爾格勒特河、艾普特河,托托河,精河,阿日相河。他們的含義分別如下:</p><p class="ql-block"> 奎屯河,冰冷刺骨的冷水和寒冷無比的冰點河;</p><p class="ql-block"> 吉爾格勒特河(今四棵樹河),潺潺溫暖舒適,令人感到幸福愉快的河;</p><p class="ql-block"> 艾普特河(今古爾圖河),握手言歡,言歸于好的河;</p><p class="ql-block"> 托托河,暖意融融,像大鴇鳥那樣展翅騰飛的河;</p><p class="ql-block"> 精河,熱氣騰騰、像蒸籠一樣的河;</p><p class="ql-block"> 阿日相河,熱浪翻騰,已經(jīng)達(dá)到沸點狀態(tài)的河。</p><p class="ql-block"> 從奎屯河道阿日相河,一條水域的河流經(jīng)過大峽谷卻可以從冰點到沸點,這種神秘的氣場,吸引了很多信徒來到獨山子大峽谷。人們堅信只要把冰點踩在腳下,勇往直前不斷前行,終將走向人生的沸點?!?lt;/p><p class="ql-block"> 雷納特地圖是記錄十八世紀(jì)中國新疆與中亞地區(qū)自然人文面貌的珍貴文獻(xiàn),由瑞典軍官、冒險家雷納特1734年從準(zhǔn)噶爾汗國帶回歐洲。我沒有研究雷納特地圖,不知道雷納特地圖是否記載有錯。上述河流雖然相距很近,都發(fā)源于依連哈比爾尕山,而且基本上都流入了位于準(zhǔn)格爾最大的湖艾比湖,但是除了奎屯河外的其他河流都沒有經(jīng)過獨山子大峽谷。</p><p class="ql-block"> 算了,不去錙銖計較,畢竟如此相近,同出一座大山母親的這些河流,竟然水溫逐步上升,從冰點到沸點,確實是一大自然奇觀,也不失為神秘之處。</p><p class="ql-block"> 離開獨山子大峽谷駛向奎屯時,望著背后遠(yuǎn)去的天山,在夕陽斜照下,輪廓非常清晰,藍(lán)天白云下,分外好看。我突然想,這不是大號的獨山子崖壁么?像是無數(shù)立體的河流網(wǎng)絡(luò),山頂處是干脊,越往山底,支脈越密集;又像是整齊排列成一排排的帶著樹根的木樁,木樁在山頂處接近于平,山麓是交織在一起的密密麻麻的根須。</p><p class="ql-block"> 又想起那句話:人們堅信只要把冰點踩在腳下,勇往直前不斷前行,終將走向人生的沸點。</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獨庫公路與獨子山大峽谷</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以下是驢友拍的</h3> <p class="ql-block">伊犁行01——落地伊寧</p><p class="ql-block">伊犁行02——小獨庫路</p><p class="ql-block">伊犁行03——天馬浴河</p><p class="ql-block">伊犁行04——夏塔古道</p><p class="ql-block">伊犁行05——玉湖驚艷</p><p class="ql-block">伊犁行06——到八卦城</p><p class="ql-block">伊犁行07——特瓊公路</p><p class="ql-block">伊犁行08——瓊庫什臺</p><p class="ql-block">伊犁行09——空中草原</p><p class="ql-block">伊犁行10——獨庫公路</p><p class="ql-block">伊犁行11——天山豐碑</p><p class="ql-block">伊犁行12——獨庫秘境</p><p class="ql-block">伊犁行13——賽里木湖</p><p class="ql-block">伊犁行14——下果子溝<br>伊犁行15——薰衣草香<br>伊犁行16——惠遠(yuǎn)古城<br>伊犁行17——民俗風(fēng)情<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