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中秋剛?cè)?,友人要游泰山,時間雖不上佳,但這個季節(jié)天地皆殷和,溫度適宜,給戶外活動添足了秋色。</p><p class="ql-block"> 來到天外村,不料天空灰暗下來,空中幾滴雨飄落下來,打消了不少人繼續(xù)上山的念頭,但我們沒有猶豫地上了中巴車,既來之則安之。</p> <p class="ql-block"> 中巴車沿著盤山路緩緩上升,越往高處走云霧越重,遠(yuǎn)山都隱藏了起來,能看到的花草樹木,也因披上了一層面紗而朦朧。在去南天門的纜車上再看那云霧,如水一般淌滿山巒,白茫茫如同大海,而纜車就似漂浮在海上的一葉小舟。一位年輕的女游客說她恐高,平常怕是不敢睜開眼晴的,現(xiàn)在沒有了高度和距離感,恐懼不再上身了。</p><p class="ql-block"> 世上的事就是這么奇怪,在一種現(xiàn)象掩蓋另一種現(xiàn)象中,人們樂于被滿足而故意忽略本質(zhì)。</p> <p class="ql-block"> 走出索道上站,滿山的霧構(gòu)架了一個亦真亦幻的處境。南天門樓若隱若現(xiàn),宏偉的建筑披上了一層紗,一閃一閃地抖著神秘,往日的巍峨被替代,所蘊含的神話躍然于紅墻碧瓦上,使它更加貼近了天界的意義。</p><p class="ql-block"> 此時游泰山,不想入非非都難。</p> <p class="ql-block"> 風(fēng)起霧涌,一波翻過,景色乍現(xiàn),雖不及晴天嬌妖,卻多了幾分魅惑。山石被霧氣籠罩,改變了原狀,有的如魋,但不是“竊毛而黃”,而是黑魆魆的;有的如蜮,只是噴射的沙換成了疾馳的霧……置身在此,仿佛真的來到仙界,不然難以解釋這些人間非常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 走過天街,云霧彌漫,人影婆娑,夢幻在腳下踩著,一步一個愜意,步步踏著神往,天上人間哪里還分得清楚?長長的微微泛著光亮的青石板路,一眼望不到頭,周圍更看不到丈許以外的景物,不熟悉路的只能跟著人流走,走哪算哪,遇見什么看什么。</p> <p class="ql-block"> 剛在“擎天一柱”前拍完照,天空驟然陰暗起來,稀稀拉拉的雨點打在臉上,帶著一絲涼意。盡管有雨,且來得真不是時候,可這雨,卻給游泰山增添了一些莫名的情趣,甚至還有要在雨中淘氣的沖動。游人們或穿上雨衣,或撐開雨傘。沒有的,就到店鋪里花錢買,這些個老板們乘機宰客,一次性雨衣一個要賣10元錢,且還有幾家斷貨,我不由不嘆此堪比洛陽紙貴。</p><p class="ql-block"> 走到玉皇頂下,雨,頃刻如注,我們急忙躲到一棵松樹下。樹冠大卻不密實,還得從背包里掏出雨衣穿上。山雨隨風(fēng),一陣風(fēng)過,雨就緩了下來,好多游人開始冒雨行走,我們也嘻嘻哈哈地跟著登上玉皇頂。</p> <p class="ql-block"> 許是巧合,剛拜過玉皇大帝,則雨過天睛,霧也散去了許多,一縷陽光照射過來,所有的風(fēng)光乍現(xiàn),山清新,草青翠,樹碧綠,氣象站等錯落有致的建筑物格外精神,盡顯雨后的韻味。再遠(yuǎn)眺拱北石,影影綽綽,就像一只巨大的蟾蜍蹲在峭壁上,俯首含胸,默默地咀嚼齊魯大地的過往。</p><p class="ql-block"> 一路欣賞著風(fēng)光來到拱北石,一陣風(fēng)起云涌,幾乎又什么都看不清了,就連我這個“泰山通”也不敢再前行,只能帶著友人返回,索然循著原路下山。</p> <p class="ql-block"> 山上,天氣好一陣,壞一陣,待到我們下到天街時,小雨又變成了傾盆大雨。這時,天街上大大小小的店鋪,自然成了避雨的最佳去處。在店鋪里,由于無聊,不少人起了購物心,店鋪老板發(fā)了一筆意外小財。</p><p class="ql-block"> 雨沒有要停的跡象,冒雨下山看來是最好的選擇。說也奇怪,下雨剛開始時怕打濕衣褲,躲躲閃閃,走走停停,現(xiàn)在鞋和褲腳都濕透了,反而沒有了顧忌,索性在雨中走個痛快!</p> <p class="ql-block"> 一路走,一路聽雷聲、雨聲。山上的雷雨聲不同尋常,雷聲,清脆卻不震耳,不磣人;雨聲,掠過熟悉而又陌生的回憶,急促卻又溫柔。</p><p class="ql-block"> 走著十八盤,都看著腳的下石階,我忍不住大聲地喊:“大家別只顧看路呀,都抬起頭,看看風(fēng)景多美??!”一些陌生的游人也都配合我會心地笑,好些個明朗的眼睛在雨中閃爍,好像在說:你還真講得不錯。</p><p class="ql-block"> 一路上,下山的人多,老人孩子都有,而上山的人則多是年輕人,人數(shù)也要少得多。這不難理解,雨下了,還沒有上山的人誰又愿意遭這份罪呢?一位父親在勸一個十幾歲的孩子返回山下去,可執(zhí)拗的小男孩兒說什么也不。我知道,他的想法其實很簡單,就是想用堅持來證明夢想。簡單,往往使人不怕任何困難。生活里,如果我們也能簡單一些,日子肯定會過成另一個樣子。</p> <p class="ql-block"> 走著。突然遘遇一位孤零的老嫗,她弓著背,側(cè)身坐在石階上,身上披了一件皺巴巴的雨衣,雨衣的帽子沒有戴好,一綹白發(fā)貼在濕漉漉的臉龐上。這么大的雨,她老人家還上山,把我驚呆了!</p><p class="ql-block"> “大娘,您這是上山還是下山呀?您的家人呢?”在她身邊蹲下,我關(guān)心地說出疑問。</p><p class="ql-block"> 大娘微微一笑,抹了一把臉上的雨水,說:“俺下山。早上五點多就從紅門進山了,還愿要心誠,不興人陪?!?lt;/p><p class="ql-block"> “天啊!”</p><p class="ql-block"> 我嗟嘆,我無語,但心里有一股熱浪在翻騰。泰山上,一老一少的兩種堅持令人震撼,更令人反思。人生路上,有錯過,才會有新的遇見。錯過的,一定會在新的遇見里用另外一種形式表現(xiàn)在你的眼里、手上和心頭。</p> <p class="ql-block"> 雨中登泰山,肯定都被一種精神支撐,下山的有遺憾,上山的或許已料到會有遺憾,可是他們不在乎,不抱怨,不氣餒,把一件簡單的事做成了一次難忘的回憶。</p><p class="ql-block"> 升仙坊、對松山…… 一處處簡單而曼妙的景物,在雨中被賞識,在霧中被流連。一個人的心,一旦被生活化了,就很難還原本真的自我,縱使不經(jīng)世事,也會疲于迷失。多給心靈做一次旅行吧,像這種惡劣天氣游泰山,與其說少有,不如說此生僅此一次。因為看到眼里的,是有別尋常的風(fēng)景,而記在心上的則是風(fēng)景之外的東西。</p> <p class="ql-block"> 一口氣走下十八盤,來到迎客松樹下。由于雨天,一路上很少拍照,但這里必須拍,因為迎客松是好客山東的一種象征。</p><p class="ql-block"> 許是我的真誠再次感動玉皇大帝,當(dāng)舉起相機時,雨居然停了……</p><p class="ql-block"> 2014.9.4 寫于泰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