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7月12日7點半從富蘊縣向禾木村風景區(qū)出發(fā),汽車途經(jīng)兵團十師北屯市。這里靠近額爾齊斯河,在兵團人的辛勤付出后,城市一派繁榮景象。周邊綠油油的大片大片的農(nóng)作物,生機勃勃,與昨日所見的沿途光禿的荒漠相比,真是天壤之別。那一排排的楊樹,不畏高溫日曬,不畏荒漠沙灘,而高大挺立。正代表著一代代的兵團人,不怕困難,從無到有,墾荒為家,屯邊為國的偉大胸懷。</p> <p class="ql-block">兵團人修建的畜水閘。</p> <p class="ql-block">新疆還有大片沒有開發(fā)的荒漠。</p> <p class="ql-block">沙漠里的綠色。</p> <p class="ql-block">整齊的向日葵。</p> <p class="ql-block">經(jīng)過十師北屯市區(qū)。</p> <p class="ql-block">從富蘊縣天富賓館到禾木村,沿G216線,四百公里車程,走了近六個小時。</p><p class="ql-block">站在禾木橋頭留個影。</p> <p class="ql-block">從禾木觀景臺,看禾木村全貌。</p> <p class="ql-block">禾木河橋。</p> <p class="ql-block">禾木河邊的白樺林。</p> <p class="ql-block">禾木河清澈見底。</p> <p class="ql-block">禾木村是新疆布爾津縣下轄的一座村莊。位于新疆的布爾津縣喀納斯湖畔,是圖瓦人的集中生活住地。是僅存的三個圖瓦人村落(禾木村,喀納斯村和白哈巴村)中最遠和最大的村莊。</p><p class="ql-block">圖瓦人的來歷,有多種說法。第一種說是當年成吉思汗西征時遺留在這里的,后逐漸繁衍至今的;第二種說法是500年前從西伯利亞遷移而來的,與現(xiàn)在的俄羅斯的圖瓦共和國的圖瓦人屬于同一民族;第三是蒙古部落的后裔,400年前為躲避戰(zhàn)亂,來到喀納斯湖這個世外桃源的。不論圖瓦人從何而來,反正幾百年來,圖瓦人很少與外界溝通交往,至今保留著獨特的方言和較原始的生活方式。</p><p class="ql-block">他們至今保存著1918年民國政府頒發(fā)的"烏梁左翼左旗札薩克″銀印。</p><p class="ql-block">圖瓦人多穿蒙古長袍,長靴,居住的木屋用松木搭砌,有尖尖的斜頂。以奶制品,牛羊肉和面食為主要飲食。常喝奶茶奶酒。在一年一度的"敖包節(jié)"中,會舉行賽馬,射箭,摔跤等競技活動。信奉薩滿教和喇嘛教,每年都舉行祭山,祭天,祭湖,祭樹,祭火,祭敖包等宗教祭祀儀式。</p><p class="ql-block">圖瓦,其實是亞洲腹地的一個古老的地名,卻被我們現(xiàn)在很多人當成了一個族群的名字。大體包括了西伯利亞南端葉尼塞河上游河谷近20萬平方公里的地區(qū)。歷史上屬于中國領土。</p> <p class="ql-block">走盤山公路去禾木村。</p> <p class="ql-block">沿途牧場的牛羊和氈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