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市有個叫作城堡島的地段,是哥本哈根的著名游覽區(qū)之一。在那里,首先躍入眼簾的是克里斯欽堡宮,因為丹麥國會就位于這座城堡里面,所以人們通常把克里斯欽堡稱為國會大廈。最早為阿布薩隆大主教建于1167年的哥本哈根宮,曾一度成為皇宮。1773-1775年間。當時的國王克里斯欽六世為了享樂,將舊王宮-哥本哈根宮夷為平地,在此基礎上建造了一座顯赫、華麗、舒適的新宮。由于此宮是克里斯欽六世國王的寢宮,故名克里斯欽堡宮。 國會大廈是歐洲18世紀非常流行的洛可可式的建筑風格,這種建筑風格的特點是纖巧繁瑣。歷史上宮殿在1794年和1884年二次被大火燒毀后重建,并數(shù)次重修,至今在兩座穹形石亭上仍能看到火燒的殘跡?,F(xiàn)在看到的克里斯欽堡宮是在1907-1928年重新修建起來的。1849年6月5日,丹麥國王腓特烈七世簽署憲法,設立丹麥議會,丹麥成為君主立憲制國家,使丹麥的王室能保存至今。自1849年起,克里斯欽堡宮開始用作國會場所。 目前丹麥首相辦公室、女王接受覲見用的大廳、丹麥最高法院都設在國會大廈內(nèi),丹麥政府各部大臣在此也設有各自的辦公室。大廈中有一部分是丹麥皇家迎賓室,用來進行接待活動。迎賓室內(nèi)裝修非常豪華講究,里面收藏了許多珍貴的藝術品,其中包括許多20世紀初世界上著名的藝術家的作品?;始矣e室分為許多小房間,包括巨人廳、國王階梯、皇冠室、弗雷德里克室、懸掛著巨型掛毯的大廳、皇家宴會廳及女王私人藏書館等。 這里同時也是一座博物館,它經(jīng)常開放供人參觀。地下展出有12世紀初的城池遺跡和最早建造的部分城池。這座被運河所包圍的哥德式建筑物,在外型上灰灰綠綠的,毫不搶眼,但是內(nèi)部卻非常吸引人。入口處的警衛(wèi)大廳全采素凈的白色,地面鋪著白灰兩色的大理石,大廳的柱子由六尊巨大的大力士雕像托看。大廳十分豪華、高貴和有氣派,除地上鋪著名貴的紅色地氈外,所有廳內(nèi)裝潢都用白和金黃兩種顏色。二樓上有很多房間,不同用途的房間,就有不同的裝飾。每一個房間里的陳設,都極盡堂皇豪華之能事。其中用作圖書館的房間共占兩樓,有高及天花板的靠墻書櫥,在二樓書廚前的通道旁,圍著金壁輝煌的欄桿,天花板上雕塑著精美雅致的花紋,懸吊著美麗耀眼的水晶燈。這里還有一間武士廳,廳里的每一吋墻壁或每一吋門板,甚至每一個角落,無一不是藝術的組合。<br> 宮殿外面的廣場叫克里斯蒂安堡廣場 廣場中間是瑞典國王菲德烈七世的雕像 廣場廣場周圍有不少雕塑 除了國會大廈外,周邊的古老建筑也很有特色,值得一看。緊挨著國會大廈入口的是老劇院,該劇院是世界上同類劇院里較古老的劇院之一,現(xiàn)在是一座劇院博物館。在國會大廈入口的對面是皇家圖書館花園。與皇家圖書館花園相鄰的是兵器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