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濃濃戰(zhàn)友情(之二)一一謹以此篇獻給那些熱愛軍營生活的戰(zhàn)友們!

木子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八一”建軍節(jié)前夕,筆者采訪了許多曾經(jīng)同甘共苦的戰(zhàn)友,他們的故事是那么感人,他們的人生是那么輝煌。為此,特推出系列報道“濃濃戰(zhàn)友情”之二,讓戰(zhàn)友們分享快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幼兒園里旳“男阿姨”(一)</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年7月1日,省文化旅游廳黨組派人來到楊文輝家中,向他頒發(fā)了“光榮在黨五十年”榮譽紀念章,筆者追尋他為黨工作幾十年的足跡,讓我看到了一個共產(chǎn)黨員兢兢業(yè)業(yè)為黨工作所取得的輝煌成績。</p><p class="ql-block"> 1983年,從軍12年之久的楊文輝戰(zhàn)友,從部隊轉(zhuǎn)業(yè)回到了長沙。楊文輝在部隊時是原42軍高炮團司令部管理員,可他做夢也沒想到,安排的工作竟然是到幼兒園里當“男阿姨”,而且是幼兒園里的“頭”,領導著幾十號員工帶好幼兒園里的小朋友。</p><p class="ql-block"> 這家幼兒園名叫“湖南省文化廳幼兒園”,楊文輝剛來任職時,幼兒園只有70多名小朋友入園,幼兒園長期虧損,上面不拔款,員工就發(fā)不出工資。</p><p class="ql-block"> 怎樣改變被動局面,軍人出身的楊文輝,自有他的打算。首先,他從幼師學校引進了一批具有專業(yè)知識的老師,對不稱職的老師下崗或改做別的行政工作,幼教老師必須具備專業(yè)知識,才能教好孩子。這一點,管理班子都達到了統(tǒng)一認識。二是合理備配資源,對有效房產(chǎn)進行裝飾改造,加大硬件建設投入,提高小朋友入園有效率,三是做好后勤保障,提高服務水平,讓“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服務宗旨,變?yōu)閷嶋H行動。</p><p class="ql-block"> 楊文輝管理幼兒園三條措施,果然有效,在他的科學管理下,這家幼兒園入園率人數(shù)迅速上升,由他來上任時幾十名小朋友,到了1989年,小朋友入園率人數(shù)達到了1000多人。成為文化廳最好的效益單位之一,家長為了小孩進園,到處找關(guān)系,甚至找到省市領導簽字,我的女兒在這家幼兒園入托三年,我就知道原常務副省長王克英,還向楊文輝求過情,請幫忙解決他手下工作人員小孩入園,楊文輝看了領導的簽字,只好超員插班。</p><p class="ql-block"> 經(jīng)過幾年的艱苦奮斗和不懈努力,這家幼兒園一舉成為我省一級一類幼兒園,這項殊榮的獲得,確定了這家幼兒園的資質(zhì)地位。各項管理工作和教學水平躍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因此,楊文輝個人也先后獲得了八項殊榮,幼兒園的老師戲稱楊文輝是“八大員”。一是全省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二是全省以文補文先進個人,三是全省關(guān)心下一代協(xié)會先進個人,四是全省文化先進工作者,五是全省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六是全省工會先進工作者,七是長沙市芙蓉區(qū)人大代表,八是全省有突出貢獻的“男阿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面對著這八大榮譽,楊文輝不驕不躁,不管調(diào)到哪里工作,繼續(xù)保持著艱苦奮斗的優(yōu)良作風。因此,中央省市媒體先后多次做過專題報道,稱贊這里有個能干的“男阿姨”。(木子)</p><p class="ql-block">一2022年7月28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肖建軍其人其事(二)</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最近,河南洛陽戰(zhàn)友王改重來長沙時,我和肖建軍戰(zhàn)友在接待他吃飯時,我們又談到了軍中許多往事,談到了指揮連,談到了電臺晝夜不停的滴滴噠噠聲。</p><p class="ql-block"> 1984年從團部通訊股參謀轉(zhuǎn)業(yè)回地方后的肖建軍戰(zhàn)友,安排在省供銷社辦公室工作,經(jīng)過自已刻苦學習,不斷努力,很快提升為辦公室副主任。那時我從企業(yè)已經(jīng)調(diào)到新聞單位工作了,那個年代通訊不發(fā)達,傳遞信息完全靠新聞媒體予以刊登。</p><p class="ql-block"> 在計劃經(jīng)濟向市場經(jīng)濟轉(zhuǎn)型的年代,供銷社的產(chǎn)品信息可多啦!肖建軍管理的巜供銷信息》內(nèi)部刊物每星期發(fā)佈一次,什么產(chǎn)品好銷,什么價格,信息量之大,內(nèi)容十分廣泛。而我們報社頻頻派人前去獲取,因而省供銷社與我們報社建立了很好的合作關(guān)系。報社也及時的開辟專欄,定時刊載肖建軍戰(zhàn)友提供的供銷信息。</p><p class="ql-block"> 我與肖建軍是同鄉(xiāng),同年入伍,同時安排在指揮連電臺工作,雖然他比我年長兩歲,但看上去他比我年輕許多,精神壯況也好得多,我這個人有個壞毛病,就是喜歡睡懶覺,在部隊服役時期,電臺是24個小時輪流值班,我深深體會到,最難熬的就是晚上,冬天被襖睡得熱乎乎的,突然起床值班,那真是難受。我也記不清肖建軍幫我值了多少次班,每當肖建軍喊我不醒,他就干脆不喊了,一個人堅持值兩個人的班,這個晚上,他一人連續(xù)值四個小時的班。真是辛苦他了。</p><p class="ql-block"> 肖建軍記憶力特別好,發(fā)報收報技術(shù)那絕對是臺柱子,他在接收抄電報時,腦子里可以儲藏三到四組密碼,發(fā)報也是如此,手腕一彈,一組密碼就發(fā)出去了。所以,他升職通訊參謀,也在情理之中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肖建軍轉(zhuǎn)業(yè)回地方后,發(fā)揚部隊光榮傳統(tǒng),工作卓有成效,受到了省供銷社廣大干部職工的稱贊。幾年之后,肖建軍調(diào)任省供銷社下屬單位留芳集團任董事長,這家企業(yè)過去虧損很嚴重,肖建軍上任董事長后,大刀闊斧的改革,建立起一套合理的人事,分配,勞動等方面的制度,極大的調(diào)動了干部職工的生產(chǎn)積極性,企業(yè)迅速扭虧為盈,肖建軍在任職期間,共計消除負債6000多萬元,成為省供銷社系統(tǒng)最好的盈利企業(yè),受到了上級領導機關(guān)的表彰。</p><p class="ql-block"> 肖建軍一生愛學習,愛動腦子,他通過自學,考取了大學文憑,他在省供銷社任辦公室副主任期間,不知向省領導寫過多少次專題報告,為供銷社解決了好多實際問題,他主政供銷信息,政策信息期間,為供銷社領導提供了許多具有可操作性的決策建議,為我省供銷系統(tǒng)健康發(fā)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p><p class="ql-block"> 退休后的肖建軍日子過得有滋有味,倆個孫子長得活潑可愛,女兒女婿在蘇洲工作定居,經(jīng)常往返于長沙蘇洲兩地,有時從蘇洲風塵仆仆回長沙后,邀上幾個戰(zhàn)友喝上幾杯,邊喝邊聊天,日子過得輕松而愉快。</p><p class="ql-block"> 10多年以來,長沙戰(zhàn)友兩月一聚,已經(jīng)成了一條不成文的規(guī)定,肖建軍功不可沒,大家都推薦他當會長,他那熱愛生活,關(guān)心同志,關(guān)心戰(zhàn)友的情誼,深深感動著戰(zhàn)友們。(木子)</p><p class="ql-block">一2022年7月27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始終不忘軍人本色(三)</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6月24日,胡明剛宴請長沙戰(zhàn)友,席間,戰(zhàn)友們除了借酒抒情之外,還對胡明剛輝煌的人生表示深深的敬意。</p><p class="ql-block"> 胡明剛一生中有很多頭銜,什么公社團委書記呀!黨委副書記呀!省路橋公司分公司書記,工會主席呀!然而他最看中的還是在部隊任班長期間,給他未來人生創(chuàng)造了無限價值。</p><p class="ql-block"> 1971年入伍的胡明剛,兩年之后,由于表現(xiàn)突出,就提升為班長,他這個班長管得很寬,不僅僅是帶好本班戰(zhàn)友的學習和訓練,而且還要負責全連的新兵訓練。從1973年開始,連續(xù)四年新兵集訓都是胡明剛出任教練。</p><p class="ql-block"> 當過兵的人都說,部隊里的班長被稱為“兵頭將尾”,雖不是多大官銜,卻帶著一群人馬,努力完成各項戰(zhàn)斗任務。胡明剛這個班長的頭當?shù)妙H具特色。隊列訓練時,你不認真聽講,他不會當面批評,事后他會找你談,談得你心服口服。</p><p class="ql-block"> “兩眼一睜,忙到熄燈”,是新兵集訓的真實寫照。軍人的著裝,舉止,言行,談吐,反映了軍人的精神面貌,所以,胡明剛每接受一次新兵訓練任務,他都認真學習巜條例》,把學習巜條例》精神落實在行動中。新兵訓練期間是極其辛苦的,從隊列訓練到內(nèi)務管理,胡明剛處處以身作則,處處起模范帶頭作用。胡明剛認為,只有自己做好了,工作做到位,新兵才會服你,服你的調(diào)教。胡明剛集訓過的新兵,以至后來許多提了干部的戰(zhàn)友說,搭幫老班長嚴格訓練,嚴格要求,才有他們的今天。</p><p class="ql-block"> 1977年,胡明剛告別軍營,但放不下的是軍旅生活。他回鄉(xiāng)后,一直肩負著與軍訓有關(guān)的工作,任民兵營長近兩年時間。直到1979年,望城縣委組織部派人到他家鄉(xiāng)招干,胡明剛榜上有名,隨即他以縣委工作隊的身份,派往大湖公社辦點,在此期間,積極宣傳黨的政策,把群眾的疾苦放在心上,因而受到當?shù)馗刹咳罕姷膿碜o。</p><p class="ql-block"> 幾年之后,胡明剛調(diào)到原望城縣白若鋪公社任黨委副書記,仍然主管民兵,武裝工作。1992年,由于工作需要,胡明剛又調(diào)到省路橋公司分公司任書記,工會主席等職。</p><p class="ql-block"> 胡明剛不管身處哪個崗位,退伍不褪色,轉(zhuǎn)崗不轉(zhuǎn)志,始終不忘軍人本色,那些曾經(jīng)在部隊的歡樂,深深留在他的記憶之中。(木子)</p><p class="ql-block">一2022年6月24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軍人的奉獻不只在戰(zhàn)場(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span></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又見到了老戰(zhàn)友詹淑彬,他胖胖的身材,略顯疲憊但不失銳利的眼神,我看到了一個壓力山大的漢子。在湖南寧鄉(xiāng),一提到“詹老板”,無人不知,也無人不佩服。他是退伍軍人,但軍人的本色沒退,他發(fā)揚了軍人不畏艱險的精神,在商海里摸爬打滾幾十載,創(chuàng)造了驚人的業(yè)績,在深圳房地產(chǎn)市場,打出了一方自己的天地,成了身價不菲的老板。</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13年,詹淑彬懷著對故鄉(xiāng)的眷戀和熱愛,從深圳回到了家鄉(xiāng),在寧鄉(xiāng)市安營扎寨,招兵買馬,創(chuàng)建了盈豐地產(chǎn)發(fā)展有限公司,繼續(xù)從事房地產(chǎn)開發(fā)及相關(guān)經(jīng)營業(yè)務。</p><p class="ql-block"> 異鄉(xiāng)錦衣玉食讓他無所留戀,家鄉(xiāng)的粗茶淡飯格外香甜。盡管內(nèi)地與沿海地區(qū)政府管理層觀念上有所不同,同時在建設過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難,詹淑彬總是以“遠途在外的游子,請不要忘記來時的路”勉勵自己,克服了許多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用10年時間,終于建造了一座湖南設計最新,規(guī)模最大的翡翠湖國際商業(yè)廣場。</p><p class="ql-block"> 這個商業(yè)廣場到底有多大?6月19日,我和報社原領導應詹淑彬董事長邀請,參觀了翡翠湖商業(yè)廣場,晚飯后,我們一邊散步,一邊觀賞商業(yè)廣場外景,圍商業(yè)廣場走一圈,我們就走了半個多小時。詹總介紹說,這個樓盤分二部分,一是居民住宅區(qū),二是商業(yè)經(jīng)營區(qū),總計開發(fā)土地426畝多,其中商業(yè)廣場共計開發(fā)營業(yè)面積21萬多平方米,目前,共計有600多家全國知名品牌入駐經(jīng)營,第二期招商工作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如果門面招租滿的話,可提供就業(yè)崗位近8000個。</p><p class="ql-block"> 建成后的翡翠湖國際商業(yè)廣場與步行街遙相呼應,在住宅區(qū)與商業(yè)廣場中心區(qū)域,投資一億多元,挖了一個人工湖,建有寧鄉(xiāng)市首個湖景音樂噴泉,每當夜幕降臨,市民在商業(yè)廣場購物的同時,還來到湖邊,觀賞開放式的全景水秀,商業(yè)業(yè)態(tài)與市民休閑互補得到了升華。難怪外地客人入駐寧鄉(xiāng),都說寧鄉(xiāng)好漂亮,詹淑彬的大手筆功不可沒。</p><p class="ql-block"> 我們在詹總辦公室隔窗相望,商業(yè)街的頂窗,設計風格獨樹一幟,太陽一出來,頂窗自動開啟,太陽一落自動關(guān)閉。詹總說:“設計源于生活,生活因設計而改變,讓設計物有所值,讓細節(jié)締造完美”。</p><p class="ql-block"> “一城繁華半城煙,多少世人醉里仙”。夜晚的翡翠湖國際商業(yè)廣場,建筑物頂和立面彩燈齊放,流光溢彩,觀光購物的人流,穿流不息,好不熱鬧。</p><p class="ql-block"> 建筑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流動的建筑。詹淑彬親手打造的翡翠湖國際商業(yè)廣場,就像一首在空間上流動的音樂,在人生舞臺上,大放異彩。(木子)</p><p class="ql-block">一2022年6月19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珍惜美好時光(五)</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日,陳檢輝戰(zhàn)友請戰(zhàn)友們吃飯,在宴會上他感慨的說:“現(xiàn)在,戰(zhàn)友們?nèi)兆雍眠^了,大家都要珍惜美好時光。雖然我們擋不住歲月的步履匆匆,但我們可以和歲月同步,珍惜時間一分一秒”。</p><p class="ql-block"> 聽了陳檢輝戰(zhàn)友一番話,大家非常認可,我們都是從苦難的童年中走過來的,沒想到我們趕上了祖國開放的好時代,大家都過上了幸福的晚年生活,所以,我們都格外珍惜。</p><p class="ql-block"> 陳檢輝戰(zhàn)友是1971年入伍的老兵,在部隊六年多的生活,與戰(zhàn)友們結(jié)下了很深的感情。即使復員回到地方后,也念念不忘部隊的首長和戰(zhàn)友們。</p><p class="ql-block"> 1979年初,自衛(wèi)反擊戰(zhàn)打響,副營長龔志明要帶領戰(zhàn)友們奔赴前線,陳檢輝戰(zhàn)友知道情況后,寫信給龔副營長,要他把兩個幼小的兒子寄托在他家,龔副營長非常感動,直至戰(zhàn)爭結(jié)束后,龔副營長才把兩個兒子領回去。龔副營長多年在部隊服役,照看兒子和家務事都落在愛人身上,陳檢輝戰(zhàn)友就主動承擔了他家很多家務事。那個時代,長沙市還沒有普及燃氣灶,生活都是靠煤代替,陳檢輝就主動承擔了他家打藕煤的任務。</p><p class="ql-block"> 陳檢輝復員回農(nóng)村后,家庭生活十分困難,別說是一日三餐吃飽,就是住房都困難,家里有六姊妹,且都長大成人。也就在這個時候,還沒有正式工作的陳檢輝,突然想到要蓋新房子,建棟新房,談何容易,手中又沒有多少錢,當時木材供應十分緊張。還在部隊服役的龔副營長知道情況后,主動給他寄了一些錢給他,希望他家新房圓滿落成,陳檢輝戰(zhàn)友沒有辜負龔副營長期望,在親戚朋友幫助下,新房終于如期落成。</p><p class="ql-block"> 勤奮好學,誠實苦干的陳檢輝戰(zhàn)友在農(nóng)村辛勞幾年之后,突然間走進了望城縣工商局大院,開始在工商個體協(xié)會做零時工,由于表現(xiàn)突出,成績優(yōu)秀,不久就轉(zhuǎn)為正式機關(guān)工作人員。長沙戰(zhàn)友為他喝彩還不僅僅是解決了工作問題,更值得驕傲的是他倆個兒子,雙雙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進了長沙市工商局,全家都吃著皇糧,真讓戰(zhàn)友們羨慕極了。</p><p class="ql-block"> “時光是永遠的朋友,不離不棄,歲月是人生的畫卷,期待美麗。但愿戰(zhàn)友們珍惜友誼,愛惜時間,筆耕不綴,畫出一幅無比壯麗的人生畫卷”。陳檢輝戰(zhàn)友說。(木子日記)</p><p class="ql-block">一2022年1月9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鄉(xiāng)村好兒郎(六)</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廖輝戰(zhàn)友進60歲生日那天,十里八里的鄉(xiāng)親們來到廖輝家里,向他表示祝賀。然而,廖輝并不知道今天是自己生日,他一大早忙于跑車,把鄉(xiāng)親們種的各種蔬菜,送到長沙市各大超市。等他回到家里之后,已是夜幕降臨,他看到鄉(xiāng)親們花了幾千元買的花炮,在他家門口燃放,把天空裝扮得五彩濱紛。當時,廖輝感動得早已是眼淚花花。</p><p class="ql-block"> 鄉(xiāng)親們?yōu)楹稳绱似髦亓屋x,這主要原因是,鄉(xiāng)親們種的蔬菜打開市場局面,廖輝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廖輝原來是從事汽車修車業(yè)務的,有商業(yè)頭腦,有謀生的手段,更有企業(yè)管理經(jīng)驗。他看到鄉(xiāng)親們種的蔬菜堆積如山,又沒有買出好價錢。鄉(xiāng)親們著急,他也著急。怎樣讓鄉(xiāng)親們發(fā)家致富,廖輝苦苦地思索著。</p><p class="ql-block"> 采取“走出去,請進來”戰(zhàn)略,把蔬菜基地與蔬菜市場實施對接,才是從根本上解決蔬菜暢銷問題。當時,從事汽車修車業(yè)務的廖輝,毅然決定“棄車經(jīng)商”,幫助鄉(xiāng)親們把蔬菜買出去,而且要買出好價錢。他把“買家”請進來,實地考察蔬菜基地,并對品種,施肥,管理等方面實施全面介紹,讓消費者吃上放心菜。在他的帶領下,當?shù)卮迕窠M成了一支浩浩蕩蕩的蔬菜銷售大軍。</p><p class="ql-block"> 廖輝的家鄉(xiāng)處于望城區(qū)與寧鄉(xiāng)市交界處的雙江口鎮(zhèn)山圓村,這里土地肥沃,上十萬畝的大眾平原,歷來是我省著名的糧倉,而種植蔬菜更是產(chǎn)量翻番,據(jù)廖輝介紹,山圓村包括附近幾個村,共有一千多畝蔬菜基地,許多村民靠種植蔬菜,蓋了新房,聚了兒媳婦,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好。</p><p class="ql-block"> 廖輝與鄉(xiāng)親們搞銷售,跑運輸,一干就是20余年。在這期間,與鄉(xiāng)親們結(jié)下了深厚的友誼,他長期跑市場,進超市,哪些品種好銷,種哪些菜賺錢,他如實地反饋給鄉(xiāng)親們,讓鄉(xiāng)親們種植結(jié)構(gòu)更具科學合理,緊緊地與市場結(jié)合在一起。</p><p class="ql-block"> 如今,廖輝在家頤養(yǎng)天年,每當談及這些年,對鄉(xiāng)親們充滿了感激之情,是鄉(xiāng)親們給了他施展才干的舞臺,讓他的人生過得充實而快樂。(木子)</p><p class="ql-block">一2022年5月3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為心靈播下一顆崇高的種子(七)</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老戰(zhàn)友黃湘民退休以后,生活過得充實而浪漫,他不但會唱歌跳舞,薩克斯也吹得很棒,為我們老戰(zhàn)友豐富退休生活,做出了表率。</p><p class="ql-block"> 更為值得可贊的是,他是一個樂于助人,無私奉獻,愿意幫助別人做好事的人。他母親居住的社區(qū)共計有11棟公租房,里面住了不少老弱病殘的老人,有的還是空巢老人,這些老人平時生活中的實際困難,都是靠社區(qū)及愛心人士“學雷鋒小組”好心人加以解決。</p><p class="ql-block"> 春節(jié)臨近,在退伍老兵,共產(chǎn)黨員黃湘民組織下,成立了一支由退役軍人和地方預備役師的現(xiàn)役軍人以及戰(zhàn)友文工團人員的“漢背學雷鋒小分隊”,這支學雷鋒小分隊,為許多家庭送去了溫暖,送去了愛心。</p><p class="ql-block"> 昨日,黃湘民帶領的這支小分隊,手提掃把,拖把等衛(wèi)生工具,深入到漢背公租房住的10多個老人家庭,把窗戶,涼臺,廚房里面打掃得干干凈凈。這些老人感動得熱淚盈眶,老人們都說:“你們都是好樣的,現(xiàn)實生活中的活雷鋒??!”</p><p class="ql-block"> 黃湘民說,巜感動中國》里獲獎的那些人,他們總是無怨無悔的奉獻,不圖虛名地付出,他們雖然都是平凡的人,但是做出了許許多多偉大的事情,每當看到這一幕幕,我的心情不禁被觸動,在這些人身上,總能浮現(xiàn)雷鋒的身影,是學習雷鋒的好榜樣。</p><p class="ql-block"> 今天,盡管天氣很冷,但也抵擋不住他們那顆熾熱的心。今天的衛(wèi)生安排行程,依然是去那些需要別人幫助的老人家庭,黃湘民戰(zhàn)友和漢背學雷鋒小分隊的義舉,受到了當?shù)鼐用竦膹V泛贊揚。(木子日記)</p><p class="ql-block">一2022年1月19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軍歌在大廳里回蕩(八)</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天,長沙戰(zhàn)友兩月一聚在“好望角”大酒店如期舉行。席間,戰(zhàn)友們不約而同的唱起了久唱不衰的軍歌,隨著黃湘民戰(zhàn)友揮手自如打拍的節(jié)奏,歌聲在大廳里久久回蕩。</p><p class="ql-block"> 又唱巜打靶歸來》軍歌,不禁讓我想起了在部隊的拉歌賽。部隊有一種傳統(tǒng)的歌詠形式,就是平時部隊組織大家看電影或開大會前夕,喜歡組織兄弟連隊之間開展拉歌賽,這種形式體現(xiàn)了軍人生龍活虎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增進了戰(zhàn)友之間的團結(jié)和友誼,培養(yǎng)部隊集體榮譽感。黃湘民戰(zhàn)友原是高炮團后勤處倉庫保管員,在服役期間,他是后勤處拉歌賽的隊長,每一次全團部隊集合時,黃湘民總是打頭陣,把部隊的軍歌唱了個倒三遍,歌聲彌漫整個廣場,戰(zhàn)友們情緒異?;钴S,軍歌振奮軍心,鼓舞士氣。</p><p class="ql-block"> 黃湘民說,拉歌賽要力爭取勝,首先要靠指揮員的才能,指揮員必須頭腦敏捷,表達言語清晰,具有隨機應變的處事能力,二要靠大家齊心協(xié)力,隨看指揮員的口令和手勢,大家要異口同聲相呼應。</p><p class="ql-block"> 今天東道主請吃飯的是劉潤才戰(zhàn)友,他從中國人保長沙市分公司退休以后,始終不忘戰(zhàn)友們的情誼,戰(zhàn)友們只要有活動,他準能按時參加。同時,他還兼任了單位退休黨支部宣傳委員,經(jīng)常組織單位老同志參加一些戶外活動。他滿懷深情地說,戰(zhàn)友們都很忙,大家能夠來,我很高興。</p><p class="ql-block"> 長沙戰(zhàn)友聚會,大家有說不完的話,道不完的情,四瓶白酒,不知不覺地見底了,一瓶又一瓶,一杯又一杯,因為戰(zhàn)友們心花綻放,輕笑盈盈。(木子)</p><p class="ql-block">一2022年6月11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盛夏長沙行(九)</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王改重戰(zhàn)友至少有兩點與我相似,一是體型超重,兩人都達到了180斤,二是同年同月出生。雖然我比他先入伍兩年,但他的軍旅生活長達18年之久,因而他對部隊的感情更加強烈,社會生活知識更加廣泛。</p><p class="ql-block"> 說實在話,我這個人記憶力不太好,很多年輕時候人與人在一起發(fā)生的故事都不記得。但王改重的記憶力很好,幾年前,戰(zhàn)友們在確山聚會,王改重一看見我,就呼喚我的名字,并擁抱在一起,看得出,王改重很看中戰(zhàn)友之間的感情,而我一時叫不出他的名字,真是愧對戰(zhàn)友。</p><p class="ql-block"> 6月14日,王改重戰(zhàn)友一行來到長沙,我當然要盡地主之誼接待他。一見面,他就滔滔不絕講起了部隊火熱的生活,談到了戰(zhàn)友們每天的笑容,戰(zhàn)友們那樣開心,那樣快樂,每張熟悉的面孔至今深深印在腦子里。</p><p class="ql-block"> 1973年,18歲的王改重,多么令人炫目的年華,多么美好的數(shù)字,這一年,王改重懷著青春的夢想與信念,從河南洛陽市應征入伍,分配到了原42軍高炮團指揮連。</p><p class="ql-block"> 部隊的生活是極其緊張的,是有序的,這種有序做什么事情精準到分秒。這種生活,對于王改重來說,是適應的,因為他上中學時期,學校就經(jīng)常開展軍訓,老師也經(jīng)常講部隊一些有趣的話題。王改重在部隊度過了18個春秋,先后變動崗位10多次,不管把他調(diào)到哪個崗位,他都能很快適應,并迅速投入到實際工作當中去。</p><p class="ql-block"> 1979年自衛(wèi)反擊戰(zhàn)打響后,王改重從高炮團調(diào)往廣西邊防師,也是分配在指揮連任排長,一年之后,王改重活躍在邊防師各個連隊,先后任副連長,連長,指導員,師部后勤處協(xié)理員。</p><p class="ql-block"> 1991年,王改重以正營職干部轉(zhuǎn)業(yè),回到了家鄉(xiāng)洛陽,分配在國家儲備庫洛陽市糧食一倉庫。先后任銷售科科長,保衛(wèi)處處長等職。有了在部隊多年養(yǎng)成的嚴謹?shù)墓ぷ髯黠L,到地方工作后,那更是得心應手。他經(jīng)常與員工講,天地“糧”心,谷莫生蟲,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同事們每當聽到這些話,都稱贊他是糧庫的好管家。</p><p class="ql-block"> 每當遇到送軍糧開倉的時候,王改重都要到現(xiàn)場檢查一遍,看谷子是否生蟲,倉庫的常年溫度是多少,直到問到?jīng)]有問題,他才放心離開。因為他曾經(jīng)也吃過軍糧,戰(zhàn)友們吃糧當然他要放在心上。</p><p class="ql-block"> 相聚的時光總是那么短暫,而戰(zhàn)友們在部隊美好時光仿佛還在昨天。王改重戰(zhàn)友的一席話,讓我們沉浸在部隊艱苦而又幸福的歲月之中。(木子)</p><p class="ql-block">一2022年6月14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退伍軍人的流動“點歌臺”(十)</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們城里退了休的老人,很多人喜歡去卡拉0k唱歌,用遙控器一按,自已喜歡唱的歌就點出來了,這種娛樂形式消費不高,一般唱上幾首歌,還有一杯茶喝,也就是十幾元的消費,因而“點歌臺”很受城里退休老人的歡迎。</p><p class="ql-block"> 在我的老家村上,也有很多鄉(xiāng)親們喜歡唱歌,也有“點歌臺”,不過“點歌臺”不是安置在家庭影院室內(nèi),而是隨著三輪電動車四處跑動,鄉(xiāng)親們稱為流動“點歌臺”,而創(chuàng)辦鄉(xiāng)村流動“點歌臺”的是退伍軍人王石明先生。</p><p class="ql-block"> 我與王石明先生是同村人,又是同齡人,不過我參軍比他早兩年,雖然我在城里工作,他在鄉(xiāng)下打拼,但我對他的才能是蠻佩服的,他不但會寫文寫詩,書法也是寫得不錯的,每到逢年過節(jié),王石明先生都要寫很多春聯(lián)贈送給鄉(xiāng)親們,在我們那地方,也算得是一位聞名鄉(xiāng)里的大秀才。</p><p class="ql-block"> 退伍老兵王石明先生創(chuàng)辦鄉(xiāng)村流動“點歌臺”,受到了鄉(xiāng)親們普遍歡迎,十里八里的鄉(xiāng)親們,誰家結(jié)個婚,過個生日這些喜事,都要辦個宴席,請親朋好友前來熱鬧熱鬧,王石明先生的鄉(xiāng)村流動“點歌臺”就派上用場了。與此同時,他還組建了一支金峰軍鼓隊,由15個村民文藝愛好者自愿加入,這支文藝宣傳隊活躍在鄉(xiāng)村文化土地上,三年多來,共計演出數(shù)百場,受到了鄉(xiāng)親們廣泛贊揚。</p><p class="ql-block"> 我們鄉(xiāng)下人愛好面子,辦個事兒都希望讓更多的人知道,以前放幾串鞭炮,那聲音也傳不到好遠。自從有了流動“點歌臺”和金峰軍鼓隊,鄉(xiāng)親們點個歌,祝某某和某某新婚大吉,早生貴子,周邊的鄉(xiāng)親們都聽到了,都可以通過這個平臺,該說的就說,喜歡唱的就唱,濃郁的鄉(xiāng)土文化氣息,把大家都沉浸在興奮喜悅之中。</p><p class="ql-block"> 王石明先生早年在城里開店子,做生意。多年的拼打,多少也有點積累,50歲以后,他回到了家鄉(xiāng),故鄉(xiāng)的情,故鄉(xiāng)的愛,喚起了他熱心投入到村上社會公益事業(yè)當中。</p><p class="ql-block"> 村上有座古廟,每年過重陽節(jié)菩薩生日,廟里都要舉行祭祖唱花鼓戲,王石明和他的流動“點歌臺”就發(fā)揮作用啦!他除了親力親為到處張?zhí)笸猓疫€要利用他的流動“點歌臺”作廣泛宣傳,他既是廟里召開文化節(jié)的主持人,又是策劃人之一,臺前臺后總是看到他忙碌的身影。鄉(xiāng)親們都說,在我們文化匱乏的山區(qū),王石明的流動“點歌臺”為村上活躍鄉(xiāng)土文化增色不少,每次活動都為鄉(xiāng)親們送來了“文化大餐”。</p><p class="ql-block"> 王石明先生還是岳麓區(qū),蓮花鎮(zhèn)詩詞協(xié)會會員和書法協(xié)會會員,村上每次舉辦活動,他都以既順口,又易懂的打油詩創(chuàng)作形式呈現(xiàn)給鄉(xiāng)親們,讓大家看了倍感親切,激起了鄉(xiāng)親們熱愛家鄉(xiāng)故土之情。</p><p class="ql-block"> “好好活,慢慢拖,一年還有一萬多。不要攀,不要比,不要自己氣自己。少吃鹽,多吃醋,少打麻將多走路。按時睡,按時起,打拳跳舞健身體”。你看!不錯吧!王石明先生寫的這些順口溜,都是為鄉(xiāng)親們的健康著想。如果我們帶著心靈的眼晴去欣賞這些句子時,你就會發(fā)現(xiàn),退伍軍人王石明的心境是多么開朗。(木子)</p><p class="ql-block">一2022年7月25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一個抗越老兵的戰(zhàn)地日記(十一)</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清晨的陽光灑在臉上,預示著新的一天又開始,當月光照耀著黑夜,征兆著一日又一日結(jié)束。歷史的車輪就在這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滴噠聲中悄然度過,不再回頭,留下的只是碾壓在歲月中揮之不去的記憶”。這是摘錄抗越老兵周正泉的一篇日記。</p><p class="ql-block"> 1978年,年僅20歲的周正泉,應征入伍,踏入軍營之后,周正泉所在的新兵連還沒來得及軍事項目訓練,部隊就奉命開赴自衛(wèi)反擊戰(zhàn)前線。從小愛好學習的周正泉,自上中學時起,就有愛好寫日記的良好習慣,把身邊發(fā)生的一點一滴的事記錄下來,以提高自己的文化和寫作水平。</p><p class="ql-block"> 現(xiàn)在部隊打仗了,怎么還有時間寫日記呢?但他還是堅持下來了,部隊發(fā)生捷報頻傳的消息,絕對他在筆記本上有記錄。</p><p class="ql-block"> 作為無后座力炮二射手兵種的周正泉,盡管在軍營中很少訓練,但他通過閱讀炮兵兵種書籍,在實戰(zhàn)中很快掌握了基本知識,他裝的炮彈,彈彈噴濺出去,炸得越軍土地上,塵土飛揚,硝煙四起。</p><p class="ql-block"> 由于周正泉表現(xiàn)突出,成績優(yōu)秀,部隊首長授予他榮立三等功稱號,并火線入黨,第二年就提升為副班長,配合班長圓滿地完成了戰(zhàn)時的各項戰(zhàn)斗任務。</p><p class="ql-block"> 1982年,周正泉復員回到地方后,自主創(chuàng)業(yè),自己養(yǎng)活自己。他常說,我們在自衛(wèi)反擊戰(zhàn)中能夠活下來的人,比起犧牲的戰(zhàn)友們,已經(jīng)是非常幸運的了,我們也有雙手,要用智慧創(chuàng)造勞動價值。</p><p class="ql-block"> 周正泉居住的地方是湘江中的鵝洲島,這個島在暮云鎮(zhèn)與坪塘鎮(zhèn)湘江河中間,平時人們上島都要靠機帆船送過去。長沙人就有這個習慣,反其道而行,越是交通不便的地方,越是有人去。周正泉是否看準了這個商機,在當?shù)卣С窒?,?chuàng)辦了抗越老兵戰(zhàn)友之家餐館,醒目的標牌,良好的信譽,過硬的飯菜質(zhì)量,生意一路看好,凡是當過兵的,特別是參加過自衛(wèi)反擊戰(zhàn)的戰(zhàn)友,只要是登上鵝洲島,都要到周正泉店里品嘗口味,與他聊聊天,說說打仗的新鮮事。</p><p class="ql-block"> 5月23日,筆者采訪周正泉時,他拿出一本厚厚的“戰(zhàn)地日記”本給我看。我不禁對他肅然起敬,對所有參加過自衛(wèi)反擊戰(zhàn)的戰(zhàn)友們表示敬佩。我們在珍惜和平歲月里,卻總是有人為我們負重前行,默默地付出,我們要緬懷為國家和平做出犧牲的戰(zhàn)友們,祈求和平常伴著我們左右。(木子)</p><p class="ql-block">一2022年5月25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譚應梅:在鄉(xiāng)村建設中建功立業(yè)(十二)</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04年5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長楊泰波視察沙龍村后,欣然題詞“小康樣板,農(nóng)民樂園”。在譚應梅戰(zhàn)友任沙龍村黨總支書記期間,中央省市黨政領導先后有上百次視察過沙龍村,對沙龍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nóng)村都給予了高度評價。</p><p class="ql-block"> 1984年,從部隊退伍回鄉(xiāng)的譚應梅,被鄉(xiāng)親們推上了村支書領導崗位。村支書可能是中國最小的“官”了,但他代表了一種責任,一種理想和追求。譚應梅的理想和追求,就是要讓老百姓擺脫貧困,讓大家過上好日子,盡快富裕起來。</p><p class="ql-block"> 在改革開放初期,沙龍村與我省其他地方一樣,都非常貧困,老百姓種田沒有飯吃,喂豬沒有豬肉吃,守在人均幾分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歸,辛勤地勞動著,勞動與收入成很大反差,年人均收入不到200元。譚應梅認為,種田人沒有飯吃,確實要好好反思一下。</p><p class="ql-block"> 作為村黨總支書記,譚應梅的工作體會是,集中精力抓黨建工作,把全體黨員干部的思想統(tǒng)一到村支“兩委”的決議上來,村上提出搞土地流轉(zhuǎn),大力發(fā)展無公害蔬菜基地,黨員干部就要積極響應,并帶頭試種,用行動影響群眾,感化群眾。譚應梅說,黨建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用黨建工作統(tǒng)攬全局。</p><p class="ql-block"> 沙龍村的黨建工作,有一個顯著特點,支部建在產(chǎn)業(yè)鏈上。沙龍村有7000多人口,其中黨員173人,黨總支下屬分四個支部,其中“產(chǎn)業(yè)鏈支部”,最為頗具活力。這個支部有黨員30名,都是種植能手,經(jīng)營里手,銷售高手。這個支部不管工作再忙,每月“三會一課”活動始終堅持,很多業(yè)務性的工作,在黨建活動中加以解決。</p><p class="ql-block"> 譚應梅說,沙龍村的黨員在經(jīng)濟轉(zhuǎn)型過程中,是火車頭,頂梁柱,他們有開拓市場金鑰匙的新謀略,新智慧。沙龍村的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不少黨員帶頭從土地流轉(zhuǎn)中簽約幾十畝,上百畝,乃至幾百畝,大力發(fā)展無公害蔬菜,經(jīng)過10多年的發(fā)展,如今,蔬菜基地擴大到4000多畝,這些土地里都長成了“參天大樹”,每畝收入普遍都突破了兩萬元,比原來種稻谷收入提高了好幾倍。</p><p class="ql-block"> 沙龍村的改變就是從土地流轉(zhuǎn)開始。如今,走進沙龍村,呈現(xiàn)在眼前的是三縱四橫的公路網(wǎng)絡,風格獨特的農(nóng)民公寓,整齊劃一的農(nóng)田丘塊,排列有序的蔬菜大棚,四通八達的標準渠道。目前,沙龍村已建成“組組優(yōu)美,家家創(chuàng)業(yè),處處和諧,人人幸福,村容整潔,產(chǎn)業(yè)鮮明。服務健全,文化繁榮”的社會主義新農(nóng)村。近10多年來,沙龍村先后榮獲國家省市各項榮譽達100多項,譚應梅也因此被評為2006年“全國農(nóng)村基層干部十大新聞人物”。</p><p class="ql-block"> 譚應梅任沙龍村黨總支書記長達23年,如今,他已光榮退休,但退位沒退崗,他仍然是村上的文旅公司董事長,他要把村上的幾千畝蔬菜基地,打造成一道亮麗的風景,吸引都市里的人到沙龍村觀光旅游。目前,沙龍村的學農(nóng)基地已與長沙,瀏陽等地簽約10多家大中院校和小學校,每年吸引學生達4萬多人。(木子)</p><p class="ql-block">一2022年7月29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帶著期待出發(fā)(十三)</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一天,我邁著沉重的步伐,懷著依依不舍的心情,再次來到我近10年的工作單位一一長沙市第一運輸公司汽車一隊。站在那熟悉的樓房,回頭一望,只見車隊隊長一人,佇立在三樓平臺上,凝視著遠方,盼望同志們開車平安歸來。</p><p class="ql-block"> 隊長,名叫周實生,是新中國成立后,長沙市第一批駕駛員,那時,我們這批駕駛員新兵,對這些老前輩十分敬畏。隊長,其實就是我學開車的師傅。我們這批學開車的新兵,坐在會議室,等待師傅前來挑選各自的學員,師傅看到我大大咧咧,憨憨實實,第一個我就被選中,從此,我就跟著師傅走南闖北,緊緊相隨。</p><p class="ql-block"> 師傅是車隊有名的“周大炮”,說起話來魚雷貫耳,車隊只要有不順眼的事情,他就要弄個明白,分清是非,在他手下當學徒,必須小心謹慎。不過他那辦事風格,熱情待人,關(guān)心同志,我是敬佩有加。一次,我開車遇到一對久別重逢的戀人,占了我開車的道,我隨即連按三聲喇叭。坐在旁邊的師傅說,把車開到旁邊停下來,我百思不得其解,一個半點藏不得砂子的人,怎么會表現(xiàn)得如此冷靜呢?事后我問別人的師傅才明白師傅用心良苦,師傅在鍛煉我的“忍”性??!師傅常說,“寧等三分,不搶一秒”,“有理讓無理”,“吃虧是?!?。在我們開車行業(yè)中,這幾句話要牢記在心。</p><p class="ql-block"> 時間過得真快,轉(zhuǎn)眼間,六個月的實習期滿了,我順利的通過考試,拿到了正式的駕駛證,師傅也離開了生產(chǎn)第一線,直接提升為車隊隊長,領導著百號多人搞生產(chǎn),抓經(jīng)營。盡管師傅當了隊長,可我一直叫師傅,我叫起來順口,他聽了也親切。</p><p class="ql-block"> 在我即將離開車隊去媒體單位上班的時候,師傅送了一幅油畫給我,那是一艘遠航的帆船,在浩瀚碧藍的大海中乘風破浪,勇往直前??粗彤嬛挟嫷陌肯璐笱悖瑤煾邓坪踉跉g送我即將踏上新的征程。(木子)</p><p class="ql-block">一2022年7月29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來自新中國首批飛行員的報道(十四)</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1989年的某一天,秦嗲家里,突然來了四位穿軍裝團以上的軍人,他們一剛進門,齊刷刷地立正,敬禮,然后,異口同聲地說:“報告,特地前來看望首長,祝您健康長壽”。</p><p class="ql-block"> 這四位軍人曾經(jīng)在空軍航空學校秦嗲任教官時,招的新兵學員,如今已在某空軍機場升職為正師,副師級首長了,最小的軍銜也是正團了,雖然秦嗲那時在部隊還是大隊長,也就是說是個正營級軍官,但這四位軍人在秦嗲面前,仍然稱呼首長,體現(xiàn)了師生情意濃濃,更體現(xiàn)了戰(zhàn)友之間的感情倍感親切。</p><p class="ql-block"> 1981年,秦嗲轉(zhuǎn)業(yè)回到了長沙,在長沙市百貨公司擔任黨委書記,工作之余,常常想起在部隊火熱的戰(zhàn)斗生活,也思念在一起同吃,同住,同訓練的戰(zhàn)友,他萬萬沒想到時隔20多年之后,四個曾在一起并肩戰(zhàn)斗的戰(zhàn)友,突然出現(xiàn)在他眼前,這讓他激動不已,感動萬分。</p><p class="ql-block"> 秦嗲叫秦惟濟,長沙市人,1933年出生,今年89歲。1951年元月,年滿18歲的秦惟濟,從長沙市高級工業(yè)職業(yè)學校畢業(yè),報名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新中國成立后,黨中央重點要組建一支人民空軍,人民海軍等兵種部隊。并從全國各地學校招收一批身體素質(zhì)好,文化水平高的青年應征入伍,秦惟濟就讀的學校就有近40名學生應征入伍,當然,經(jīng)過部隊嚴格考試篩選,報名錄取的飛行員僅有3名,秦惟濟就是其中一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今年89歲的秦嗲,談起航空軍旅生活那樣喜形于色,他說,我們?nèi)胛榈哪桥w行員,可以說是開創(chuàng)航空飛行員之先河,由于國家剛組建空軍部隊,我們首批入選的飛行員倍感自豪。</p><p class="ql-block"> 在航空學校學習期間,他仍然像在長沙職校讀書一樣,每天總是比別人提前到達教室,把教室打掃得干干凈凈,深受教官和同學的喜愛。學員們進航空學校學習,首先是學習理論基礎,包括空氣動力學,空中領航學,空中射擊學,航空氣象學等等,每次考試秦嗲基本都是滿分。由于他勤奮好學,刻苦鉆研,再加上文化基礎好,不到半年時間,部隊首長破例提升他為教官。從此,他帶領著新中國首批飛行員,努力學習飛行技術(shù),時刻守護著祖國的神圣領空。</p><p class="ql-block"> 當筆者采訪秦惟濟先生時,他最不能忘記的是1956年10月8日,秦惟濟作為空軍航空學校4000多人的先進代表,進京接受毛主席和黨中央,中央軍委領導人的接見,并合影留念。這份榮譽,讓他激動一輩子,光榮一輩子,至今照片保存完好,像寶貝一樣精心收藏著。</p><p class="ql-block"> 秦惟濟先生服役空軍航天部隊28年,在藍天飛行2000多個小時,大部分時間擔任航空學校教官。據(jù)他回憶,在任教期間,共培養(yǎng)了800多名飛行員,他時而在教室里幫學員上機械理論課,時而帶領學員飛上藍天,他把青春熱血都灑向了祖國的航空事業(yè)。</p><p class="ql-block"> 聽著秦惟濟先生的講述,我對飛行員的戰(zhàn)斗生活十分敬畏。為了祖國神圣領空不受侵犯,他們在長空中筑起了道道鋼鐵防線。</p><p class="ql-block"> 秦老退休20多年來,生活過得十分清淡,由于夫人先離他而去,他只好隨女兒住在一起,而且就住在我們這棟宿舍四樓,他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下樓打開報箱,他訂有多種報刊雜志,眼睛視力非常好,還能夠每天堅持看報,時刻關(guān)心國家大事,我們宿舍里有這樣一位得高望重的老前輩,大家都愛護他,喜歡他,喜歡和他交朋友,喜歡聽他講軍中飛行員的故事。(木子)</p><p class="ql-block">一2022年7月30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從赤腳醫(yī)生到軍營指導員(十五)</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長沙戰(zhàn)友會,每兩個月如期舉行,外省的戰(zhàn)友都稱贊長沙戰(zhàn)友會組織聯(lián)絡工作做得好,這當然要感謝戰(zhàn)友會旳秘書長,我們的好戰(zhàn)友王友良同志。不管是哪個戰(zhàn)友請客,一般都請王友良統(tǒng)一發(fā)通知,他發(fā)的通知非常專業(yè),由主題,發(fā)送對象,正文,落款四大部分組成,戰(zhàn)友們從微信群里一看就明白,又是由王友良起草發(fā)的通知,家里天大的事也要放一放,必須前往按時參加戰(zhàn)友聚會。</p><p class="ql-block"> 王友良的軍旅人生可謂是一路歡歌,一路笑語,實現(xiàn)了他報效國防事業(yè)的崇高理想。他原在家鄉(xiāng)是一名赤腳醫(yī)生,這門職業(yè)本來也可以為人民服務,也可以救死扶傷,但軍人報效祖國,獻身國防的神圣職業(yè)深深吸引了他,他毅然決定,棄醫(yī)從軍,在火紅的軍營里鍛煉自己,實現(xiàn)自己美好的誓言。</p><p class="ql-block"> 1973年底,王友良告別家鄉(xiāng),告別親人,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分配在原42軍高炮團37炮營,當了一名偵察兵。</p><p class="ql-block"> 部隊的生活是極其艱苦的,比起原先在家鄉(xiāng)當醫(yī)生,到老百姓家里幫人看病魚肉招待,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軍人的生活不但軍訓非常艱苦,而且住的條件也很差,基本上都是當兵自己放磚自己壘的房子。盡管艱苦,但王友良很開心,他常說,軍人的職責就是奉獻,為了守衛(wèi)和平負重前行,才是軍人的職責所在。</p><p class="ql-block"> 懷著這樣的理想,懷看這樣的抱負,王友良入伍3年后,就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5年后提升為班長,排長,副指導員,指導員。在此期間,曾榮獲全團“標兵”班長,榮立三等功共有三次,并被團部選為出席廣州軍區(qū)“兩學”先代會的唯一代表。</p><p class="ql-block"> 王友良在部隊大部分時間都是做政治思想工作的,他在連隊任指導員期間,他就率先在全團開展了“入團我光榮,我為團旗添光彩”活動,結(jié)合青年的特點,認真學習文化理論,國防科普知識,針對連隊專業(yè)性強,訓練高度分散,復雜等特點,隨時掌握在軍事訓練中戰(zhàn)士們的思想動態(tài),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于軍訓的全過程,通過這一系列活動,增強了戰(zhàn)士們的光榮感和使命感。因此,王友良擔任連隊指導員期間,被軍部授予“先進連隊”的光榮稱號。</p><p class="ql-block"> “靜心能聽萬物之聲,清心能看萬物之本”。王友良做人的思想工作,他不會去贊揚玫瑰展示得如何艷麗多姿,他更注重的是小草把綠意默默地向大自然吐露。連隊有個別戰(zhàn)士平時不太吭氣,很少講話,但訓練起來非常認真刻苦,王友良利用業(yè)余時間找這些戰(zhàn)士談心,了解他們的家庭情況,通過談心,才了解到這些戰(zhàn)士家里很困難,爸爸媽媽身體不太好,弟妹還小還要上學。所以,這些戰(zhàn)士很自卑,家里有困難只能放在心里,默默地承受著。王友良知道情況后,拿出自己半個月工資,并寫了一封慰問信,向這位戰(zhàn)士的家里寄去。這件事,不但感動了其本人,也感動了全連指戰(zhàn)員,大家感到王友良是一位有責任,有擔當信得過的指導員。</p><p class="ql-block"> 1987年初,王友良含淚告別軍營,轉(zhuǎn)業(yè)回湘,分配在中國石化湖南石油分公司工作,王友良在石油公司工作期間,擔任過很多部門的領導工作,先后在人事處,發(fā)展規(guī)劃處,政工處,紀檢監(jiān)察處等部門擔任領導工作,負責過職稱評審,干部的選拔,考核,考察,任免,軍轉(zhuǎn)干部安置等項工作,由他負責的全省系統(tǒng)爭創(chuàng)“青年文明號”活動,全省共有10多個加油站授獎掛牌。由于工作出色,曾多次榮獲省公司機關(guān)“先進個人”稱號,2008年,在開展“抓源頭,促清廉”的主題活動中,因事跡突出,被中石化集團公司黨組授予“先進個人”稱號。</p><p class="ql-block"> 王友良經(jīng)常說:“在成績面前,智者,知道自己的不足,找準奮斗的目標,愚者,沾沾自喜,迷失自己努力的方向”。盡管王友良在工作上取得了很大成績,也受到上級機關(guān)多次表彰,但他還是努力學習,用知識充實自己,他還報考了中央黨校本科班函授學習,獲得了大學本科學歷文憑,撰寫的巜新時期干部考核的若干問題》獲學區(qū)優(yōu)秀論文,并被入選學區(qū)優(yōu)秀論文集。</p><p class="ql-block"> 明天,又到了“八一”建軍節(jié),我們又在微信群里看到了戰(zhàn)友聚會的通知,我們戰(zhàn)友又可以相聚了,又可以聽王友良講軍營中動人的故事。(木子)</p><p class="ql-block">一2002年7月31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