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75年本文作者身著所在部隊機關前任司令員向漢生生前曾著55式校官禮服留照紀念。立志學做英雄人物</p> <p class="ql-block">1975年初秋的一個星期日的下午,我的前任司令員向漢生的小兒子向陽(當時初中學生)來到我的寢室,從一個牛皮箱中取出他父親曾穿過的五五式校官禮服,讓我拍照留作紀念。第一次見到我軍1955年首次實行軍銜制的校官禮服,既好奇又興奮,我著好裝,即坐在藤椅上。此時,向陽拿著我早準備好的120相機按下了快門。這“咔嚓”一聲,留下了我對向司令永遠的緬懷。</p> <p class="ql-block">1968年3月本文作者在甘肅省軍區(qū)臨夏軍分區(qū)教導隊新兵連戴上領章帽徽的第一天。胸前佩戴著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向全軍指戰(zhàn)員頒發(fā)特制的毛主席像章和“為人民服務”語錄章</p> <p class="ql-block">1969年冬季在甘肅省宕昌縣人武部縣中隊執(zhí)勤</p> <p class="ql-block">我與向司令的認識,是在上世紀的1970年,我在甘肅省武都軍分區(qū)司令部任機要參謀。據(jù)機關老參謀說:“向司令是老紅軍、老干部,老英雄。行政10級,享受副軍級待遇。(當時行政13級以上均為高級干部)?!甭牶?,肅然起敬。因工作原因,常去他家送閱電報。記得第一次見到向司令的印象:我站在司令員家的門口:“報告”,此時,里面?zhèn)鱽怼罢堖M”,我推開房門,只見一位中年男子,個頭不高,五十開外,笑容可掬,操著湖南的普通話。向司令員詢問了我的姓名、幾歲了?哪里人?我即說:“司令員,我叫徐仁林,今年20歲,南方人!”接著,我雙手遞過電報夾,司令員熱情招呼我坐下!電文短,我是等首長閱后簽字后即拿走,若是電文長,過后我再來取。每次見到首長,他總是那么和藹可親,沒有一絲官架子。 </p> <p class="ql-block">1970年至1982年在甘肅省武都(今隴南市)軍分區(qū)司令部</p> <p class="ql-block">我清??記得,1972年的夏天,就在他即將任甘肅省軍區(qū)副司令員時,7月14日在從武都赴蘭州參加會議的途中,不幸因車禍以身殉職,終年53歲。驚悉噩耗,機關全體官兵萬分悲痛。 </p><p class="ql-block">1972年7月21日,蘭州、武都兩地同時召開追悼大會,悼念這位久經(jīng)考驗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戰(zhàn)士。</p><p class="ql-block">1972年8月,甘肅省軍區(qū)追認向漢生為革命烈士。</p> <p class="ql-block">1973年本文作者在苦練手槍射擊</p> <p class="ql-block">1974年在蘭州中山橋留影</p> <p class="ql-block">1978年在機關寢室</p> <p class="ql-block">1981年元月在寢室</p> <p class="ql-block">1997年初冬與戰(zhàn)友王禎祥(右 時任蘭州警備區(qū)司令部參謀長、后任司令員)相聚上海</p> <p class="ql-block">本文作者(左)“沾”老戰(zhàn)友的光,再次著1988年恢復軍銜制大校軍銜的制服留作紀念</p> <p class="ql-block">2019年9月重返隴南軍分區(qū)</p> <p class="ql-block">國慶70周年前夕再度與武都軍分區(qū)的部分老戰(zhàn)友相聚蘭州</p> <p class="ql-block">今年是老首長離開我們整整50年了,他的音容笑貌仍在眼前,他生前給我們講述紅軍長征、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抗美援朝等戰(zhàn)斗故事仍在腦海中浮現(xiàn)… </p><p class="ql-block">向漢生,湖南張家界人,土家族,1919年8月出生于慈利縣三合口鄉(xiāng)盛龍坪(今盛龍坪)。少時家貧,初識字。不滿10歲,就靠放牛、做短工營生。 </p><p class="ql-block">1934年10月,賀龍率領工農(nóng)紅軍路過慈利,時年15歲的向漢生得知消息后,連夜趕到縣城參加紅軍隊伍,被編入紅4師3營7連,任新兵副班長。在他的宣傳鼓動下,其叔父和堂兄也當上了紅軍戰(zhàn)士。不久,他們一同參加賀龍親自指揮的板栗園戰(zhàn)斗。向漢生年少個小,作戰(zhàn)非常靈活勇敢,賀老總夸他是“小老虎”,親自任命他為代理班長。 </p><p class="ql-block">1936年5月上旬,向漢生所在的紅4師兵臨金沙江畔。一眼望去,水流奔騰,波濤翻滾,只有幾只小木船停靠江邊。于是大家想辦法用木頭編成木排,每個排能容二、三十人,因江水湍急,行至江中,被風浪打翻不少,許多戰(zhàn)士葬身江中。過江后,行走不遠,便是被當?shù)厝朔Q作“鬼門關”的白玉關,擺在面前的是萬丈懸崖上現(xiàn)出的一條石徑,乍看宛如墻壁上面的一條曲線,他們小心翼翼地貼壁而行,狹窄之處,還要爬著才能走過去。 </p><p class="ql-block">5月下旬,向漢生隨部隊過了大渡河,撲面而來的是連綿不斷的大雪山。雖時值6月,但比冬天還要寒冷,且空氣稀薄,呼吸困難,人馬稍不小心就會被狂風卷倒在雪坑中。向漢生的叔父和堂兄因身體虛弱,被活埋在雪坑中,英勇犧牲。他含著淚水,以無限悲痛的心情跪在雪地向親人告別,暗暗發(fā)誓:“一定要走出雪山,完成叔父、堂兄未成的事業(yè)?!庇谑牵推渌笐?zhàn)員們一樣,穿著單衣,踏著齊膝的積雪,迎著狂風,以無堅不摧的革命斗志,終于走過了130多公里的雪山,并在過雪山中光榮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p><p class="ql-block">剛出雪山,便進入荒無人煙的茫茫草原。草原的氣候極其惡劣,瞬息萬變,時而朗朗晴空,時而狂風暴雨。紅軍在糧斷路艱的情況下,以樹皮、草根、皮帶充饑,不知多少同志在此獻出了生命。向漢生在走出草地的最后一關時,也因極度困乏而差點喪生。他憑著堅強的信念和一股倔勁,終于走出險境。 </p><p class="ql-block">同年8月,紅軍打開臘子口,進入甘肅境內(nèi)。部隊打算休整時,又受到敵人保安團的強阻,我軍奮起還擊,組織成、徽和兩、康(成縣、徽縣、兩當、康縣)外圍戰(zhàn)役。這次戰(zhàn)役3營擔任主攻。戰(zhàn)斗剛剛打響,向漢生的排長不幸中敵彈犧牲。他臨危不懼,接過排長的機槍,一面代替排長指揮,一面用機槍和手榴彈打擊敵人,取得出奇制勝的戰(zhàn)績,榮立戰(zhàn)功,被提升為排長。 </p><p class="ql-block">是月,在奔襲成縣進攻城堡時,3營又擔任主攻和前衛(wèi)。營長命令向漢生趁黑夜架云梯偷襲敵營。他受命后,僅帶兩名戰(zhàn)士各持一條長槍、一把大刀和束好的5枚手榴彈,摸黑登上城樓,以閃電般的動作生擒敵人哨兵,又將一束手榴彈投入敵碉堡,炸開城門,使先頭部隊順利進城。3營官兵在城內(nèi)通過激烈戰(zhàn)斗,成縣很快被我部攻克,全殲敵一個保安團。 </p><p class="ql-block">接著,紅4師奉命在隴東環(huán)縣山城堡抗擊胡宗南部。此次戰(zhàn)斗,3營仍是主攻,戰(zhàn)斗打得異常激烈,最后以少勝多,殲敵一個師。向漢生在這次戰(zhàn)斗中獲師部嘉獎并升為連長。 </p><p class="ql-block">1937年8月25日,向漢生所在3營被編入八路軍120師。10月18日,賀龍率部挺進山西西北進行雁門關伏擊戰(zhàn)。向漢生營擔負先鋒重任,這是他第一次與日軍交鋒。他以滿腔國仇家恨,怒對日寇,采取聲東擊西的靈活戰(zhàn)術(shù),打得敵人暈頭轉(zhuǎn)向。全營取得殲敵500余人、擊毀車輛100余臺的重大勝利。</p> <p class="ql-block">紅軍長征</p> <p class="ql-block">抗日戰(zhàn)爭</p> <p class="ql-block">1938年3月,向漢生以“不滅日寇不收兵”的誓死決心,參加粉碎日軍對晉西根據(jù)地的首次反“掃蕩”戰(zhàn)斗,殲敵1500余人,收復了寧武、神池等7個縣城。</p><p class="ql-block">是年8月,我部進攻日寇盤踞的一個名叫留莊的小鎮(zhèn),敵人憑著堅固的碉堡瘋狂地向我軍掃射。3營營長命令向漢生端掉敵人工事。問他是否有把握?向漢生點頭應聲“有”。他采用虛虛實實的戰(zhàn)術(shù),使敵人產(chǎn)生錯覺,讓日軍與偽軍狗咬狗,他則乘虛而人,僅20分鐘,就搗毀敵人據(jù)點。這次殲滅日寇200余人,并繳獲大量武器。 </p><p class="ql-block">1939年11月某天黑夜,在一次戰(zhàn)斗中,向漢生率領全連戰(zhàn)士,搞突然襲擊,隨著一聲沖鋒號聲響起,全連如箭離弦一樣沖入敵陣,發(fā)揮手榴彈和長槍大刀的作用,猛炸猛砍,打死打傷日寇380余人,還生擒了一個日軍小隊長,繳獲5挺輕重機槍。 </p><p class="ql-block">向漢生在抗日戰(zhàn)爭中先后參加百團大戰(zhàn)等數(shù)百次戰(zhàn)斗,3次負重傷,8次立過戰(zhàn)功,雖成了三級殘廢,但也成了抗日英雄人物。 </p><p class="ql-block">解放戰(zhàn)爭初期,向漢生任呂梁軍分區(qū)汾陽支隊平汾文交支隊長。他為保持“模范連隊”的光榮稱號,向全支隊提出“發(fā)揚革命傳統(tǒng),為國再立新功”的戰(zhàn)斗口號。他自己處處率先垂范,使這個支隊成為全師的學習標兵。</p> <p class="ql-block">解放戰(zhàn)爭</p> <p class="ql-block">1947年春節(jié)前夕,為打擊閻錫山部隊,我部在王震司令的指揮下,北上攻打汾陽、孝義。向漢生負責伏擊,堵截從太原增援的部隊及彈藥運輸車輛,以切斷敵人的喉管。</p><p class="ql-block">大年初一凌晨,大雪紛飛,寒氣逼人。向漢生率領支隊全體指戰(zhàn)員,翻穿棉衣,埋伏在汾孝公路的兩側(cè)。敵軍43軍增援的炮彈車40余輛,車頭插著“青天白日”小旗,氣勢洶洶地沿著太汾公路開進。當進入我伏擊圈時,向漢生突然揮槍一聲令下,英勇的平汾支隊全體指戰(zhàn)員們出其不意地給敵人一陣猛烈機槍和手榴彈,打得敵人死傷一片。后邊的敵人見勢不妙,掉頭倉皇逃竄,恰好又中我軍埋伏。這次戰(zhàn)役共打死打傷敵人80余人,俘敵人30余人。擊毀敵炮車2輛、汽車2輛,并繳獲大批武器彈藥。戰(zhàn)斗結(jié)束后,支隊受到王震司令員的通令表彰,稱贊“汾孝戰(zhàn)役是向漢生運用毛澤東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shù),巧打伏擊的一個成功戰(zhàn)例”。</p> <p class="ql-block">江山無恙,老兵不老?;厥淄簦跣牟桓?。本文作者近照</p> <p class="ql-block">“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p><p class="ql-block">2021年頒發(fā)的紀念章</p> <p class="ql-block">沉甸甸的責任感</p> <p class="ql-block">本色不退是軍裝</p><p class="ql-block">終生不悔是軍旅</p><p class="ql-block">風雨不動是軍旗</p><p class="ql-block">永遠不變是軍魂</p> <p class="ql-block">“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習近平總書記曾在多個場合表達對英雄的崇敬之情,號召全社會“銘記英雄,崇尚英雄,捍衛(wèi)英雄,學習英雄,關愛英雄”。</p><p class="ql-block">向司令員已離開我們50年了,我的芳華,也隨著時光的流逝,如今已躍古稀之余。但銘記英雄,學習英雄是我終生目標。同時,我也清醒地認識到人的外表,只是皮囊而已,在歲月里,皮囊終會老去,所有光鮮都會被皺褶吞噬,但靈魂不會。這靈魂里,包括你走過的路,見過的人,經(jīng)歷過的事,還有你一生的思考。</p><p class="ql-block">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5周年即將來臨之際,緬懷先烈,不忘向司令員對我的教誨,在新的征程中砥礪前行! </p><p class="ql-block">在此,向我親愛的老首長、老戰(zhàn)友致敬!愿所有的戰(zhàn)友節(jié)日快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