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山西臨縣磧囗鎮(zhèn)東約三公里處有一小村名馮家會村,村東山溝內(nèi)矗立著一系列高低不等的黃土柱,高約近十米,低則二、三米,有的粗壯敦實,有的挺攏纖細,土柱頂端大都頂著一塊石板,像一頂頂帽子,形成了世界上罕見的高原土柱林奇觀。</p> <p class="ql-block">蓋帽土林是如何形成的呢?據(jù)有關資料介紹,土柱是新生界地層中土類沉積和受后期風化剝蝕而形成的,距今約有三、四千年的歷史了。土林是第四系湖相、河流相的粘土、砂、礫石的松散堆積物,在干燥氣侯環(huán)境中,受季節(jié)性雨水的淋蝕、沖刷而成。在某些層位中,被切割成千溝萬壑。由于石塊膠結(jié)物富集,風化后形成質(zhì)地堅硬的石帽,就象斗笠一樣使其下部的粘土及砂礫層得到保護,雨水的淋蝕力減弱,從而形成如塔如柱的土林,尤如古城堡的遺跡,擬人擬物的形象,千姿百態(tài),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親密四兄弟</p> <p class="ql-block">坐如鐘,站似松!</p> <p class="ql-block">沒有石板的土柱,就形成了“土筍”。</p> <p class="ql-block">近年來由于雨水充沛,水土流失致使部分土柱已開始倒塌,急需得到妥善的保護,才能長久保存留住這盛世奇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