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秋 中 陵 嘉</p><p class="ql-block">老繆:凌晨發(fā)來微信時我已睡了,上午總有一些事要處理,所以10點鐘了才給你回信,想了一下干脆就做一個美篇吧!發(fā)到群里與大家一起分享。</p><p class="ql-block"> 我的微信名確實與“嘉陵中秋”這幅字有關(guān)。1990年中秋節(jié)我們嘉陵化工廠邀請了幾位書法家在廠里搞一個筆會時,“嘉陵中秋”是我向他們索要的幾幅墨寶之一。</p><p class="ql-block"> 2003年我家臨時搬到觀音橋家樂福對面的臨街樓宇暫住了一年,不慎在搬家過程中將字畫放失手了,我一直很懊悔,以為是搬家過程中丟失了。</p><p class="ql-block"> 十三年后的2016年,我家在中梁山那點小產(chǎn)業(yè)拆遷,政府雖然給予了一定的補償,但臨了在離開自己為之辛苦付出十多年的廠區(qū)時,心中不免泛起一陣不舍和惆悵。我叫兒子再上辦公室去看看還有沒有甚么落下的東西需要帶走,兒子很理解我彼時的心境,于是回辦公室仔細的搜尋。</p><p class="ql-block"> 不一會,他走出辦公室站在露臺上手持“嘉陵中秋”那幅字畫揮手問我:“爸!這幅字還是要帶走噻?”</p><p class="ql-block"> 我很驚訝,也很肯定地回答說:當然要帶走。并問他在甚么地方找到的?他說在一個紙箱里,我叫他再找找有沒有發(fā)現(xiàn)我們丟失的那些老照片?但是他卻沒有找到!</p><p class="ql-block"> 我在學(xué)校、在農(nóng)村、在林場以及回城后在工廠的那些沒有收集在影集里的老照片也是在那次搬家去家樂福時丟失了,可惜!</p><p class="ql-block"> 可幸的是那幅字失而復(fù)得,但因放在箱底里被壓起了皺褶,不過我至今還一直珍藏著,有必要的時候再做一次翻新裱糊。</p><p class="ql-block"> 老繆你的記憶確實很好,“嘉陵中秋”這幅中堂,你僅是在我塔坪的家里見過一次,28年了不僅記得這幅字,還能記得反過來念即“邱中林家”的這個寓意,這種驚人的記憶力在我所熟悉的人中當屬第一。</p><p class="ql-block"> 2016年你和汪八回渝,我們幾個好友在南山聚會。羅堂俠聽說后很想見見你,再加上他聽說我和龍以剛好久沒有見面了于是專程把友興和龍以剛從豐都邀約來南山。</p><p class="ql-block"> 我和龍以剛平時在微信上有一些詩作上的交流,我曾問過他認不認識你?他肯定的回答不認識。</p><p class="ql-block"> 可是見面后,你很快就回憶起你們曾經(jīng)謀面,并講出了四十年前作為代課老師一起在豐都學(xué)習(xí)的情況,還涉及到一些細節(jié)。我觀察義剛,他不停點頭,卻露出一臉茫然和掩飾不住的驚訝!</p><p class="ql-block"> 記憶力強是一個好東西,在人際交往中它往往能展現(xiàn)出一種可敬可佩的親和力。特別是當你回憶起對方的一些私家往事的時候,一種親近感油然而生,距離感瞬間拉近。</p><p class="ql-block"> 你曾經(jīng)收藏了下鄉(xiāng)八年期間我母親給我寫的幾百封信中的一封信。母親幾乎每周都會給我寫一封信,有時甚至兩封,內(nèi)容全都是關(guān)愛、教誨、叮囑、擔心和牽掛,短則兩頁,長無上限,完全就是拉家常。我對母親的那點依順和孝敬以及今天對母親的無限思念真的是無以報答母親一生對我的養(yǎng)育之恩。正如孟郊《游子吟》中寫到的</p><p class="ql-block">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p><p class="ql-block">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p><p class="ql-block">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p><p class="ql-block"> 母親的幾百封信我居然一封也沒留下,你卻收藏了一封,而且一直保存至今,為此我感動不已,也自愧不已。</p><p class="ql-block"> 有空的時候還煩請你再把那封信翻拍一下發(fā)給我吧!</p><p class="ql-block"> 邱中林寫于2022年7月22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