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寫在八一建軍節(jié)來臨之際</p> <p class="ql-block"> 我的父親王潤成,于1922年7月出生在山西省呂梁交口縣溫泉鄉(xiāng)(原孝義市)火石煙頭村,是晉西北的一個邊遠(yuǎn)小山村。1938年5月不滿15歲的他就參加八路軍,成為一名革命軍人。他已離開我們48年了。在八一建軍節(jié)來臨之際,寫下這篇文章以作紀(jì)念。</p> <p class="ql-block"> 父親的光榮參戰(zhàn)證</p> <p class="ql-block"> 這張泛黃的參戰(zhàn)證是距今73年前的一位老兵,我的父親在參加太原戰(zhàn)役時,部隊發(fā)給每位參戰(zhàn)指戰(zhàn)員的光榮參戰(zhàn)證。(1948年我父親的部隊是華北野戰(zhàn)軍第1兵團第15縱隊43旅128團,1949年3月1日正式命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8兵團第62軍184師551團)</p><p class="ql-block"> 這張光榮參戰(zhàn)證是對那個時代的記錄和鑒證。</p> <p class="ql-block"> 當(dāng)每次翻看這張光榮的參戰(zhàn)證書時都難免心潮起復(fù),思緒萬千,思緒又會飛回到73年前的那場英勇、慘烈、悲壯的攻堅戰(zhàn)……</p> <p class="ql-block"> 解放太原戰(zhàn)役是在解放戰(zhàn)爭中用時最長、戰(zhàn)斗最慘烈、付出代價最大的城市碉堡攻堅戰(zhàn)。</p><p class="ql-block"> 該戰(zhàn)役從1948年10月5日至1949年4月24日勝利結(jié)束,共歷時6個月,共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外圍爭奪戰(zhàn),第二階段是攻城戰(zhàn)。</p> <p class="ql-block"> 在太原城東邊幾公里處有太行山脈中段的東山作為太原的天然屏障。</p><p class="ql-block"> 東山地勢高低錯落,山頭眾多。從東北面至東南面的東山上有牛砣寨、小窯頭、淖馬、山頭等四大要塞。</p><p class="ql-block"> 所以,要解放太原就必須先奪取東山。</p><p class="ql-block"> 閻錫山在山西經(jīng)營了38年,有地利的優(yōu)勢及有一定的工業(yè)經(jīng)濟基礎(chǔ)和自己的軍隊和蔣介石的軍隊。為保太原的安全,閻錫山在太原城及東山上修筑了5600多座各式碉堡及各式的障礙物。僅東山上就修筑了3000多座碉堡。閻錫山聲稱遠(yuǎn)超法國的馬奇諾防線。</p><p class="ql-block"> 我軍當(dāng)時的裝備簡陋,要奪取東山及太原城并非易事。</p> <p class="ql-block"> 東山淖馬要塞</p> <p class="ql-block"> 從1949年10月5日起,根據(jù)中央軍委和毛主席“乘勝擴張,逐一全殲外圍之?dāng)场钡闹甘?,中央軍委決定由華北兵團(8縱、13縱、15縱)和西北野戰(zhàn)軍7縱及地方部隊共18個旅,115000人首先發(fā)起太原外圍戰(zhàn)役及東山攻堅戰(zhàn)。</p><p class="ql-block"> 1948年10月26日16時,我軍對東山四大要塞同時發(fā)起攻擊。由15縱隊攻擊淖馬要塞,右鄰7縱隊攻擊牛駝?wù)?縱隊攻擊小窯頭,左鄰13縱隊攻擊山頭要塞。</p> <p class="ql-block"> 我父親所在的15縱隊43旅128團(主攻團)首先發(fā)起對淖馬要塞的攻擊。44旅一部協(xié)助奪取淖馬要塞側(cè)翼陣地。在主陣地爭奪最激烈和傷亡較大的時候,127團1個連趕到增援。在經(jīng)過16個小時的激烈爭奪戰(zhàn)斗后,終于在10月27日8時全部攻占了淖馬要塞主陣地。徹底打破了閻錫山所謂“銅墻鐵壁”的神化,把鮮艷的紅旗插上了淖馬主陣地。</p> <p class="ql-block"> 在128團奪取淖馬主陣地后,旅部命令由127團接替堅守陣地并繼續(xù)擴展。從10月27日起到11月12日的17天里,127團堅守與反沖鋒結(jié)合,以少勝多。當(dāng)敵人突破前沿陣地后,127團指戰(zhàn)員都英勇殺敵與敵人展開白刃戰(zhàn),陣地上到處都是勇士們“人在陣地在”的吶喊聲,將突入的敵人全部殲滅在陣地內(nèi)。防御工事被炸毀,就用敵人尸體作臨時工事……</p><p class="ql-block"> 經(jīng)過18天的拉鋸戰(zhàn),終于打垮了敵人的進攻,最終奪取了整個東山。</p> <p class="ql-block"> 淖馬主陣地</p> <p class="ql-block"> 東山爭奪戰(zhàn)是太原戰(zhàn)役外圍攻堅戰(zhàn)中最艱難、最殘酷的階段。</p><p class="ql-block"> 整個四大要塞爭奪戰(zhàn)期間,閻軍、蔣軍損失22000人,解放軍也付出了傷亡16557人的代價。</p><p class="ql-block"> 15縱攻克淖馬艱難,7縱激戰(zhàn)牛砣寨慘烈,8縱爭奪小窯頭激烈,奪取山頭的戰(zhàn)斗,13縱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p><p class="ql-block"> 我軍為此付出了重大的犧牲。</p><p class="ql-block"> 在此期間,東山幾個村的老百姓拆了17、18座廟,家里的門板全部支前,村里的院子里住滿了傷員。東山戰(zhàn)役前,幾個村為戰(zhàn)士們準(zhǔn)備了13000口棺材都不夠用,有的戰(zhàn)士只能用白布裹身就地掩埋。</p><p class="ql-block"> 最悲壯的就是搶棺材的故事。解放軍去爆破碉堡前,在棺材上寫上名字,寫好遺書,一但犧牲就用寫好名字的這口棺材埋葬。</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奪取東山后,至12月4日我軍又分別占領(lǐng)城南和城東外圍要點。太原已成為孤城。為穩(wěn)住平津敵人,根據(jù)中央的指示部隊暫緩攻城,同時轉(zhuǎn)入圍城休整。</p> <p class="ql-block"> 平津戰(zhàn)役結(jié)束后,中央軍委命令華北野戰(zhàn)軍的第18、19、20共3個兵團及晉中軍區(qū)和西北、東北野戰(zhàn)軍各一部等部隊參加太原攻城戰(zhàn)。于1949年3月17日中央成立以徐向前為總司令兼政委、書記的太原總前指,全面指揮解放太原戰(zhàn)役的攻城戰(zhàn)。</p> <p class="ql-block"> 徐向前元帥</p> <p class="ql-block"> 太原城下集結(jié)了3個兵團,共10個軍,36個步兵師和2個炮兵師,1300余門火炮,連同中央軍委補充的15000名新兵共計32萬人。對太原形成了合圍之勢。</p> <p class="ql-block"> 1949年4月20日,我軍對太原城發(fā)起總攻,并于4月22日再次向敵提出以北平談判為依據(jù)和平解放太原,但敵再次拒絕和平解決。</p> <p class="ql-block"> 4月24日晨5時30分,我軍三大兵團同時發(fā)起對太原城的最后攻擊。</p> <p class="ql-block"> 我軍1300余門火炮,以猛烈的火力向敵轟擊。</p> <p class="ql-block"> 總攻開始后,解放軍躍出工事向太原城發(fā)動沖鋒。</p> <p class="ql-block"> 4月24日晨我軍登上太原首義城樓。</p> <p class="ql-block"> 攻入太原市區(qū)。</p> <p class="ql-block"> 4月24日9時許,我軍勇猛攻入閻錫山指揮中心太原綏靖公署。太原綏靖公署副主任孫楚、太原城防司令王靖國及日本顧問巖田等軍政要員被我軍俘虜。</p> <p class="ql-block"> 至10時許,我軍攻占太原城,太原戰(zhàn)役結(jié)束。</p> <p class="ql-block"> 太原戰(zhàn)役從1948年10月5日至1949年4月24日勝利結(jié)束,解放軍浴血奮戰(zhàn)歷時6月零19天。總攻時雙方兵力對比:閻軍兵力72300人,我軍兵力320000人,支前民工每日不下10萬余人。雙方傷情:太原戰(zhàn)役第一、第二階段共殲滅守敵13余萬,民團8萬。解放軍傷亡4.5萬人(民工1198人)。其中攻城戰(zhàn)、攻城后巷戰(zhàn)傷亡3萬,是解放戰(zhàn)爭中戰(zhàn)斗最激烈、付出代價最大的城市。</p><p class="ql-block"> 4個小時傷亡3萬是一個怎樣的概念,就在那一天,為了太原的解放,平均每分鐘就有124名戰(zhàn)士負(fù)傷甚至獻出自己年輕的生命。</p> <p class="ql-block"> 太原戰(zhàn)役的艱苦和犧牲在當(dāng)時是空前的,隨著太原的解放整個華北全部解放,歷史意義不可低估。祖國不會忘記,人民世代牢記!</p><p class="ql-block"> 為解放太原而英勇犧牲的烈士永垂不朽!</p> <p class="ql-block"> 王建 </p><p class="ql-block"> 寫于2022年7月20日</p> <p class="ql-block"> 參考資料:</p><p class="ql-block"> 【1】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2軍軍長劉忠中將回憶錄</p><p class="ql-block"> 【2】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2軍軍史資料</p><p class="ql-block"> 【3】我軍歷史上的70個軍之:60—63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