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成華區(qū)外北熊貓大道。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該基地是在成都動物園飼養(yǎng)、救治、繁育大熊貓的基礎(chǔ)上建立起來的。</p> <p class="ql-block">2021年10月20日上午,我們跟團來到大熊貓研究基地參觀。</p> <p class="ql-block">大熊貓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萬年,是世界上最珍貴的動物之一,數(shù)量十分稀少,屬于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譽為“活化石”和“中國國寶”。</p> <p class="ql-block">研究基地以造園手法模擬大熊貓野外生態(tài)環(huán)境,大熊貓產(chǎn)房、熊貓飼養(yǎng)區(qū)、科研中心、熊貓醫(yī)院、豪華熊貓“別墅”等散落于山林之中。大熊貓種群數(shù)量達215只,是全球最大的圈養(yǎng)大熊貓人工繁殖種群。</p> <p class="ql-block">進入基地,在導游的帶領(lǐng)下前往大熊貓?zhí)柈a(chǎn)房和大熊貓別墅參觀。</p> <p class="ql-block">在道路左側(cè)石階上方是游客中心。</p> <p class="ql-block">道路右側(cè)通往大熊貓博物館,我們沒有前去參觀,而是繼續(xù)前行。</p> <p class="ql-block">途中路過四川省瀕危野生動物保護生物學重點實驗室。</p> <p class="ql-block">重點實驗室右側(cè)相鄰熊貓科學探秘館。</p> <p class="ql-block">在道路的轉(zhuǎn)角處的草坪上有一個金色熊貓塑像,游客們都會在熊貓塑像前拍留念。</p> <p class="ql-block">拍完照,沿著路標前往大熊貓的獸舍,探訪大熊貓。</p> <p class="ql-block">基地內(nèi)種植大片的竹林,為熊貓?zhí)峁┝己玫纳姝h(huán)境和食物來源。高大的竹林把游步道覆蓋成一個涼爽的竹林廊道。</p> <p class="ql-block">途中路過一個噴水池,景色宜人。</p> <p class="ql-block">在道路左側(cè),有一個小熊貓獸舍。根據(jù)路牌介紹,小熊貓的保護等級為瀕危物種。</p> <p class="ql-block">小熊貓分布在喜馬拉雅山麓的溫帶森林中,從尼泊爾西部到緬甸北部,中國西南(四川、云南和西藏)海拔1800~4800米的山區(qū)都有分布。</p> <p class="ql-block">竹子是他們的主食,另外還采食草、植物的根、漿果和地衣,有時也采食昆蟲、蛋、幼鳥和小嚙齒動物。</p> <p class="ql-block">野生數(shù)量5000只左右。產(chǎn)仔季節(jié)6月﹣7月。性成熟大約18個月,產(chǎn)仔數(shù)1~4只。圈養(yǎng)狀態(tài)下的壽命為17.5年。</p> <p class="ql-block">參觀完小熊貓,導游帶領(lǐng)我們前去大熊貓產(chǎn)房參觀。</p> <p class="ql-block">基地內(nèi)有大熊貓?zhí)柈a(chǎn)房和月亮產(chǎn)房,我們僅參觀了大熊貓?zhí)柈a(chǎn)房。</p> <p class="ql-block">大熊貓?zhí)柈a(chǎn)房位于大熊貓繁育核心區(qū)內(nèi),是大熊貓懷孕待產(chǎn)及初生小熊貓、幼年小熊貓生活的地方,這里被譽為大熊貓的幼稚園。</p> <p class="ql-block">經(jīng)了解,熊貓的繁殖會經(jīng)歷發(fā)情、求偶、交配、妊娠和育幼幾個階段。熊貓屬于多雄多雌制,它們一生中產(chǎn)仔數(shù)量少,且幼仔不易成活。</p> <p class="ql-block">雌性大熊貓每年發(fā)情一次,每次只有2到3天,時間十分短暫,發(fā)情期一般在3月到5月。</p> <p class="ql-block">大熊貓的交配多在地上,也有在樹上進行。交配完成后雌雄大熊貓會分開單獨生活。妊娠、分娩和育幼等都是由雌性大熊貓獨自完成的。</p> <p class="ql-block">大熊貓妊娠期為83~200余天,甚至出現(xiàn)了324天的特例。幼子通常在7~9月出生,由于繁殖率比較低。熊貓媽媽通常需要一年半到兩年的時間來照顧她的孩子。</p> <p class="ql-block">參觀完大熊貓?zhí)柈a(chǎn)房,我們來到大熊貓2號別墅參觀。</p> <p class="ql-block">大熊貓別墅都是建在山林之中。別墅前建有觀光木棧道。</p> <p class="ql-block">別墅內(nèi)有雜木搭建供大熊貓休息和攀爬的棲架,為熊貓打造了一個野外生存環(huán)境。</p> <p class="ql-block">大熊貓的食物99%都是竹子,大熊貓每天一半的時間用于進食,剩下的一半時間多數(shù)是在睡夢中度過。</p> <p class="ql-block">野外大熊貓的壽命為18-20歲,圈養(yǎng)狀態(tài)下可以超過30歲。</p> <p class="ql-block">基地內(nèi)共有14個大熊貓別墅,這個2號別墅里圈養(yǎng)的大熊貓共有6-7只。</p> <p class="ql-block">每只或每對大熊貓都有獨立的別墅,別墅前立有“今日住客”的牌子,上面介紹住在這里大熊貓的姓名、性別、出生日期等。</p> <p class="ql-block">這個大熊貓的名字叫“成實”,雄性,2016年8月19日出生。小名“小石灰”。</p> <p class="ql-block">這個大熊貓的名字叫“圓琳”,雄性,2010年8月15日出生。</p> <p class="ql-block">這是一對雄性大熊貓,2016年7月26日出生,一只叫“毛豆”,另一只叫“福順”。</p> <p class="ql-block">這對大熊貓非常活潑,進完食后,就在一起嬉戲打鬧,非?;顫娍蓯?。</p> <p class="ql-block">離開2號別墅繼續(xù)往前走,途中路過熊貓科普教室。</p> <p class="ql-block">從岔路口進去,里面有幼年大熊貓別墅、成年大熊貓別墅、亞成年大熊貓別墅A區(qū)。</p> <p class="ql-block">幼年大熊貓別墅沒有看到,只能繼續(xù)前行。</p> <p class="ql-block">在成年大熊貓別墅內(nèi)有一只大熊貓。</p> <p class="ql-block">這只大熊貓的名字叫“成大”,雄性,2011年8月15日出生。</p> <p class="ql-block">來到亞成年大熊貓別墅。</p> <p class="ql-block">亞成年大熊貓別墅里圈養(yǎng)著四只雄性大熊貓,都是2018年6月5日出生。是兩對雙胞胎大熊貓,一對叫“韻武”和“韻文”。</p> <p class="ql-block">另外一對雙胞胎大熊貓,分別叫“艾米”和“艾倫”。</p> <p class="ql-block">參觀完野外圈養(yǎng)的大熊貓后,我們自由行動,參觀沒有去過的大熊貓別墅和景觀。</p> <p class="ql-block">途中路過熊貓魅力劇場。</p> <p class="ql-block">在噴水池旁有一條小路通往大熊貓14號別墅。</p> <p class="ql-block">14號別墅始建于1988年,是熊貓基地最早建筑之一,多年來熊貓基地對其多次進行升級改造。</p> <p class="ql-block">14號別墅由室內(nèi)運動場和一個室外活動場兩部分組成。</p> <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的室內(nèi)運動場經(jīng)擴建打通,新增了室內(nèi)獸舍,并用雜木搭建棲架供大熊貓攀爬、休息、飲食、玩耍。</p> <p class="ql-block">室內(nèi)獸舍的墻壁上繪有雪山圖案,營造一個大熊貓野生環(huán)境氛圍。</p> <p class="ql-block">在14號別墅室內(nèi)圈養(yǎng)的是由SCC超跑俱樂部認養(yǎng)的雄性大熊貓,名叫“承承”。</p> <p class="ql-block">大熊貓“承承”非常貪吃,活潑可愛,深受游客們的喜愛。</p> <p class="ql-block">從前無法參觀的一個室外活動場開辟了參觀通道,并設計了新的參觀出入口。</p> <p class="ql-block">參觀通道的墻面鋪滿了形式多樣的科普小知識,介紹了大熊貓的食譜、糞便、生理結(jié)構(gòu)、生長過程、野外分布等知識,并展示了豐容材料等實物。</p> <p class="ql-block">室外參觀通道墻壁上裝有視窗,透過視窗可以方便觀賞大熊貓在室外活動場所里的活動情景。</p> <p class="ql-block">在戶外活動場里搭建了許多棲架,錯落有致,活動場里還新增了霧森系統(tǒng),營造原始森林霧氣的同時還增加了空氣濕度,可謂美觀又使用。</p> <p class="ql-block">為了使游客更為深入地了解大熊貓。在室外參觀通道墻壁上還掛有關(guān)于大熊貓習性的展牌。</p> <p class="ql-block">展牌內(nèi)容有:大熊貓能分辨顏色嗎?大熊貓的智商水平有多高?大熊貓與棕熊、 北極熊的咬合力比較等等。</p> <p class="ql-block">在基地內(nèi)通過豐容與動物的福利,使大熊貓通過食物和環(huán)境等方面的刺激,讓熊貓展示出更多自然行為、恢復其原有天性。</p> <p class="ql-block">參觀完14號大熊貓別墅后,我們沿著游步道向基地出口方向走去。</p> <p class="ql-block">在游步道木欄桿上每隔一段都安裝一塊宣傳牌。</p> <p class="ql-block">宣傳牌上展示的是從1953年一只受傷的野生大熊貓在都江堰被發(fā)現(xiàn)并送至成都進行救護,由此開啟了大熊貓遷地保護及繁育研究建設發(fā)展歷程等等。</p> <p class="ql-block">途中路過大熊貓基地內(nèi)的天鵝湖生態(tài)園。</p> <p class="ql-block">天鵝湖是一個集湖泊、草地、林地、淺灘為一體的生態(tài)濕地。碧綠的湖水中放養(yǎng)著多種魚,吸引中外游客觀賞、垂釣。</p> <p class="ql-block">這處熊貓之家是兒童娛樂場所。</p> <p class="ql-block">沿著游客服務中心向景區(qū)出口方向走去。</p> <p class="ql-block">這是位于游客中心西側(cè)的印象-熊貓文創(chuàng)匯。</p> <p class="ql-block">從游客中心前的石階下去,就是景區(qū)大門出口。</p> <p class="ql-block">在景區(qū)門口拍完照后,乘坐旅行社專車返回酒店。結(jié)束了當天上午的游覽歷程。</p> <p class="ql-block">編輯、攝影:張冠宇</p><p class="ql-block">相機:尼康D810</p><p class="ql-block">鏡頭:尼康24/70mm f/2.8E VR</p><p class="ql-block">拍攝時間:2021年10月20日</p><p class="ql-block">感謝朋友們的關(guān)注與鼓勵!歡迎轉(zhuǎn)發(fā)與分享。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