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川西,是我魂牽夢縈的遠方,是跳躍于我心中不曾止息的詩行。</p><p class="ql-block"> 自從有了《坐上火車去拉薩》,為踏上那一方秘境,我一次又一次暢想謀劃,可一次又一次嘆息失望,卻深切地體會到了“公務在身、身不由己”的無奈。一次偶然相約,我們說走就走,終于開始了神往已久的川西之旅。</p> <p class="ql-block"> 說起四川,人們絕不會忘記成都。成都的山是靜默的,成都的水是雋永的,成都的美在它的“閑看云卷云舒”的從容;每一個成都的茶館里都會有高山流水的意境,會有沁人心脾的茶香,會有古香古色的風格。</p> <p class="ql-block"> 走在成都的街頭,每個人都似曾相識,每一個笑容似乎都含有深意。</p> <p class="ql-block"> 在成都住了一晚,街上逛了六個多小時,感受到了成都這個城市,無時無刻不透著一種閑適和溫和,城市人的生活不緊不慢,松弛而有樂趣!</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我們沿成雅高速沿途領略邛崍山脈風光,一路向西,途經聞名于世的“雅雨,雅女,雅魚”,古南方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的門戶之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瀘定橋,又名大渡橋,是中國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縣瀘橋鎮(zhèn)境內的一座跨大渡河鐵索橋,為瀘定橋風景區(qū)的主要景觀文物。 瀘定橋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當時,藏族與漢族的物質交流越發(fā)頻繁,而雙方物資在抵達大渡河之后,除了依靠渡船,就只能憑借溜索轉渡。這就使得兩民族之間的經濟貿易發(fā)展受到了一定影響,且這種無法及時渡河而導致的物質鏈中斷和信息中斷,對于朝廷管控藏區(qū)非常不易。為了確保國家統一和解決漢區(qū)通往藏區(qū)道路的梗阻,康熙皇帝于1705年下令在大渡河上修建第一座橋梁,次年四月,這座備受皇帝重視的橋梁宣布竣工,康熙皇帝御筆親書“瀘定橋”三個大字,并將字體立御碑于橋頭。從這之后到2003年,瀘定橋經建設部批準,成為了著名的景區(qū)文物。在建設瀘定橋景區(qū)的時候,景區(qū)設計人員還在瀘定橋附近設計了其他通行索道,以減輕瀘定橋上的通行壓力,這種方法很好地保護了瀘定橋,而瀘定橋也得以在大渡河上繼續(xù)留存下去。現在我們所經過的就是新修建的瀘定橋。但很多人都會想到紅軍所經歷過的一場傳奇戰(zhàn)役——飛奪瀘定橋,這場戰(zhàn)役對于紅軍當時保存部隊有生力量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它也為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勝利奠定了堅實基礎。截止今日,瀘定橋已經在大渡河河谷上存在了300多年,這就使得人們非常好奇!</p> <p class="ql-block"> 康定一個比《康定情歌》中唱得更令人向往的川藏小城。</p> <p class="ql-block"> 康定的海拔只有兩千多米,離開市區(qū)我們到了康定情歌木格措景區(qū),這個景區(qū)的海拔從兩千多米到3780米,擁有不同海拔高度的自然生態(tài)。</p><p class="ql-block"> 川西高原因為平均海拔的原因,有的山頭終年積雪,康定情歌景區(qū)海拔相對不高,夏天并沒有白雪皚皚的畫面,不過從景區(qū)入口一直到山頂的木格措,景色變化較大,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七色海、芳草坪、杜鵑峽和紅海草原。</p><p class="ql-block"> 七色海位于景區(qū)的半山,實際上是峽谷中一個由冷泉和溫泉交織共融的湖泊,之所以叫七色海是因為周圍顏色深淺不一的草木會倒映在湖面上,不同季節(jié)和天氣條件下呈現出不同的視覺效果。七色海就像天上掉下來的綠翡翠,旁邊的山色和瑞士有幾分相似之處,只要掌握基本的攝影技能,隨手就能拍出屏保效果的照片。</p><p class="ql-block"> 康定情歌景區(qū)的另外一個迷人的地方是紅海草原。紅海草原位于木格措旁邊,屬于高寒草原,曾經被評為“中國最美的六大草原”之一,理想的游覽方式是從木格措的碼頭乘電瓶船前往。船只在海拔3780米的湖面上徐徐向前,周圍群峰對峙,天上的云彩急速流轉,停船登岸之后,眼前的景色迷亂了雙眼。</p><p class="ql-block">因為海拔的原因,這里的野草普遍貼著地面生長,如果想拍張好看的單反照片通常需要趴在地面上拍攝,也可以利用手機貼地拍攝,如果有高反,需謹慎!</p><p class="ql-block">天氣晴好的時候,在木格措的岸邊可以看到貢嘎雪山的一部分,不過并不是主峰。我們因為高反,很多景點連走馬觀花都沒能到達!</p> <p class="ql-block"> 雅拉山口,因封路意外邂逅的美景,從雅拉山口跳望群山,藍天、白云、和雪山都展現在眠前,美得恰到好處。</p> <p class="ql-block"> 上了318線,可見遠山的白雪、近處的小河和碗延的山路,我的相機快沒空間了,真是只有去西藏的路上,才知道世界有多美。</p> <p class="ql-block"> 塔公草原。是距康定最近的一個純牧區(qū)草原,海拔3730米,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塔公鎮(zhèn)境內,沿線的河流,草原,森林,山脈,寺廟,藏家民居和濃郁的藏鄉(xiāng)風情構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我們在高海拔地區(qū)出現了高原反應,加之天氣寒冷,再美的風景也只能讓它從眼前略過!</p> <p class="ql-block"> 新都橋:“光與影的世界,攝影師的天堂”。新都橋距康定市81公里,海拔3300米,她沒有人造景觀,也沒有圍起來固定買門票的地方,但二條線路卻有延綿幾十公里或成片、成點、成線的景區(qū)和景點,站在村頭的山坡上,可以看到早晨的第一縷陽光冉冉升起,黃昏時候,整個河谷盡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 雅江——懸崖上的縣城。地處青藏高原邊緣,隸屬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南部,東鄰康定市,南界涼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縣,西南靠理塘縣,北連道孚縣、新龍縣,東鄰康定市,南界涼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縣。雅江縣曾是雅礱江重要渡口之一。地處川西北丘狀高原山區(qū),地勢北高南低,西南部是極高山地貌,海拔5000米以上,中部為河谷地貌;東北和西北部為山原地貌,平均氣溫11.1℃,轄區(qū)面積755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為51162人口。下轄地區(qū)河口鎮(zhèn) 呷拉鎮(zhèn) 西俄洛鎮(zhèn) 紅龍鎮(zhèn)麻郎措鎮(zhèn) 波斯河鎮(zhèn) 八角樓鄉(xiāng) 普巴絨鄉(xiāng)祝桑鄉(xiāng) 米龍鄉(xiāng) 八衣絨鄉(xiāng) 牙衣河鄉(xiāng)德差鄉(xiāng) 柯拉鄉(xiāng) 瓦多鄉(xiāng) 木絨鄉(xiāng)。</p><p class="ql-block"> 雅江縣境內野生大型真菌有196種,其中食用菌126種,主要以松茸為主。也是藏族聚居區(qū),具有豐厚的文化底蘊,鍋莊、弦子、山歌、酒歌、箍箍卦等藏區(qū)流行的五大歌舞形式在雅江的村寨、牧場廣為流傳。境內的“跺踢卓”是獨具特色的“鴛鴦舞”,舞者男女默契、若即若離。其宗教文化具有很強的包容性,有黃教、白教、紅教、黑教、花教五大流派。</p><p class="ql-block"> 雅江人民純樸善良,從不排外。工作效率也相當高,做個核酸從保安檢驗行程碼、二維收費到醫(yī)護人員檢測不到三分鐘。</p><p class="ql-block"> 雅江,進藏路上不足0.8平方公里的迷你小城,但魅力不減!</p> <p class="ql-block"> 天路天路十八彎位于318國道雅江段,通往理塘往西藏,翻越海拔4659米的剪子灣山,你就會經過這里。在拐彎處,標識有“國道318”天路十八彎。剪子彎山,是318國道上從雅江到理塘最高的山口之一,藏名“博浪貢”,意為全天有霧的山頂。在接連彎道旁,豎有“天路十八彎”的標識,在剪子灣山口上,有一處觀景臺,可以俯瞰這山路十八彎的景象。千山萬壑盡收眼底的意境,領略一番茶馬古道的古風遺韻。這個山口當地藏民把它叫作羊子山口。</p> <p class="ql-block"> 卡子拉山是位于四川省理塘縣和雅江縣分界處的一座山。其海拔4718米,是藍天白云下的一座美麗的高山牧場,當你行駛在蜿蜒崎嶇的剪子彎山(天路十八彎)后,翻過剪子彎山隧道,下一個直面人生的目的地便是卡子拉山。主要以高山草甸為主,灌木叢林稀少,在卡子拉山,遠處的山并不高,只是一座座波瀾起伏的山巒草甸。遇上晴朗的天氣,感覺這里的天與地非常近,似乎一手便能抓住天邊的云。在卡子拉山觀景臺短暫休息,不遠處的草甸也是不少自駕愛好者休憩的好地方,碧綠的草甸上,五彩經幡隨風飄動,大家一起拿起手中的隆達拋向天空,為這次旅行祝愿祈福。</p> <p class="ql-block"> 兔兒山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縣海子山自然保護區(qū)北部,是理塘去往稻城、亞丁的必經之地,海拔4696米,遠觀酷似兔子耳朵屹立在風中,山勢十分奇特,長在寸草不生的山峰之上,頗為壯觀宏大。天氣好時坐車沿著公路走過,遠遠望去,仿佛是小兔子受到了驚嚇,在恐慌中注視著你!周圍是陡峭的冰蝕峰林地貌,映襯著晶瑩剔透的海子門,真實的妙不可言。</p> <p class="ql-block"> 兔耳山,在稻城縣海子山自然保護區(qū)內,海拔4696米。因其山形酷似兔子高高豎起的兩只耳朵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在公路邊的觀景臺遠遠望去,兔耳山巖石裸露,一片褐色,全無植被,在陰云籠罩下,蒼涼寂寥。而在這蒼涼的山巒深處,隱藏著一個同樣蒼涼而凄美的愛情故事。</p><p class="ql-block">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當地一部落頭人家有個美若天仙的女兒,她愛上了傭人的兒子,頭人惱羞忿懣,為了拆散他們,便給他們出了一道難題,令他們在天黑前務必趕到一個遙遠的地方去守護部落邊界,如果不能趕到,就不予成全。他們天不亮就一路狂奔,眼看即將天黑仍遙不可及,正在抱頭痛哭時,突然飛來一只神鳥讓他們騎在背上,飛到了目的地,他們終于結為夫妻,恩愛一生。最后他們化作一對石山,相依相偎,酷似兔子的兩只耳朵。在觀景臺內,扎有一個心形的彩花拱門,據說夫妻走過此門,可白頭偕老,恩愛共永。</p> <p class="ql-block"> 在新都橋住了一宿,不知是高反還是吃了牦牛肉,整個晚上都沒有睡好!但是,為了一個最樸素的愿望,我們還是得用最慢的方式走向心中的圣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