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十年前,我讀過好幾本關(guān)于宋蒙戰(zhàn)爭史、蒙古帝國史的書籍,一直以來都對這段歷史很感興趣。近年來,我實地探訪了合川釣魚城、渝北多功城、云陽磐石城和渝中區(qū)的老鼓樓衙署遺址等和宋蒙戰(zhàn)爭有關(guān)的文物古跡,收獲頗豐。這一次,我有幸來到南川龍崖城遺址,再次感悟宋蒙戰(zhàn)爭那段血雨腥風(fēng)的歲月。</p> <p class="ql-block"> 龍崖城遺址位于重慶市南川區(qū)馬嘴鄉(xiāng)馬嘴村,地處金佛山風(fēng)景區(qū)北面,海拔約1784米。龍崖城始建于南宋,自古以來,是黔北到渝東的必經(jīng)之路,為兵家所必爭,與合川釣魚城齊名,被譽為“南方第一屏障”。2000年被列為第一批重慶市級文物保護單位。</p><p class="ql-block"> 穿過上圖中的風(fēng)吹嶺隧道,把車停路邊,從下圖這個文物保護牌的位置開始,一步一步地朝著山頂?shù)凝堁鲁沁z址攀登。</p> <p class="ql-block"> 通往龍崖城的路只有這唯一的一條石梯小道,道路崎嶇險峻,兩側(cè)的植被非常茂盛,草叢中蚊蟲較多,毒蛇出沒的可能性也很大,攀登起來需要時刻高度警惕。</p> <p class="ql-block"> 整個攀登行程還是不短,單程大約需要20分鐘以上,何況還要時刻觀察潛在的安全隱患,所以攀登上去并不輕松。</p> <p class="ql-block"> 通過不懈的努力,我們終于接近山頂!先來到下圖中這塊巨石前,看看石頭上的一處民國時期的題刻。</p> <p class="ql-block"> 1916年,袁世凱的軍隊曾在此阻擊蔡鍔、唐繼堯討袁部隊入川,并留有此碑記。碑記上面,可以清晰地看到“洪憲元年”、“大總統(tǒng)”等字跡,洪憲,便是袁世凱稱帝后使用的年號。</p> <p class="ql-block"> 在巨石下方,有一處明代摩崖造像,體量很小,但也是十分珍貴的古跡。</p> <p class="ql-block"> 摩崖造像旁邊,可以看到“萬歷十七年”的字樣,得知該造像開鑿于明神宗朱翊鈞統(tǒng)治時期。神宗也算是中國帝王中的傳奇人物了,二十多年不上朝,直到薩爾滸慘敗才如夢初醒。算了,不扯遠(yuǎn)了,他的故事幾天幾夜也擺不完。</p> <p class="ql-block"> 繼續(xù)往山頂攀登,途經(jīng)一處平臺,這里的這處題刻才是龍崖城最為珍貴的古跡。這處題刻是南宋開慶元年(1259年)的,開慶是宋理宗趙昀多個年號中的一個,只使用了一年。宋理宗也是南宋在位時間較長的一位皇帝,聯(lián)蒙滅金、端平更化、端平入洛等著名歷史事件都和他有關(guān)。</p> <p class="ql-block"> 據(jù)資料介紹,這處刻于開慶元年的摩崖碑記,碑高3.5米, 寬4.3米,碑文楷書計257字,記述了筑城經(jīng)過和抗擊蒙軍獲勝之史實。</p> <p class="ql-block"> 歷經(jīng)700多年的風(fēng)雨洗禮,碑記仍清晰可見,“開慶改元”幾個大字,把我的思緒又拉回到了宋理宗一朝,丁大全、賈似道這樣的奸臣把持朝政,南宋朝廷已處于風(fēng)雨飄搖的狀態(tài)。</p> <p class="ql-block"> 繼續(xù)攀登,總算來到了山頂?shù)凝堁鲁沁z址前。龍崖城于宋理宗寶祐三年(1255年)南平軍守臣史切舉奉令創(chuàng)筑,次年守將茆世雄增修而成。</p> <p class="ql-block"> 龍崖城是與釣魚城齊名的抗蒙古戰(zhàn)場之一,雖戰(zhàn)事不如釣魚城規(guī)模大、時間久,卻是蒙軍圍城兩月無功而撤的“敗而退”之地。就連元人修撰的對宋末抗蒙歷史諱莫如深的《宋史》中也有“(開慶元年)六月丙戌,南平來報戰(zhàn)功”的記載。</p> <p class="ql-block"> 龍崖城的“城門”,是石砌的圓形拱門,門楣上方嵌有一塊長方型條石上刻有“蟠龍砦” 3個大字,不過這個門并不是宋代所修。</p> <p class="ql-block"> 門拱內(nèi)頂正中嵌有一塊看似花崗巖的條石,石上刻有“黃帝紀(jì)元四千六百一十一年癸丑歲建”的字樣。這樣看來,這個城門是上世紀(jì)初的1913年重建或補建的,但經(jīng)歷了一個多世紀(jì)風(fēng)霜雨雪,它已和古老的城墻融為一體,依然讓人感嘆歲月的滄桑。</p> <p class="ql-block"> 站在城門前,感悟當(dāng)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p> <p class="ql-block"> 靜靜地背靠城門坐下,想起當(dāng)年襄陽保衛(wèi)戰(zhàn)最終的失敗,呂文煥降元,南宋最后的防御體系徹底崩潰,三年后,臨安陷落……</p> <p class="ql-block"> 每次看到宋蒙戰(zhàn)爭有關(guān)的古跡,我都會感慨良多,文天祥的《過零丁洋》還回蕩在腦海里,“崖山之后無中華”這絕不是一句戲言。陸秀夫背著年僅8歲的宋少帝縱身跳海,十萬軍民殉國的慘狀仍歷歷在目!</p> <p class="ql-block"> 龍崖城所在的馬嘴山,山勢雄奇,山前側(cè)一巨石聳立,狀若馬耳,極為壯觀。據(jù)《明史·地理志》記載,馬嘴山原名“馬頸關(guān)”,扼川黔咽喉,山高路險,四周懸崖絕壁,惟馬頸關(guān)處有一獨徑通向城門,具有“一將守關(guān),萬人莫敵”之勢。</p> <p class="ql-block"> 龍崖城在軍事上有著特殊的重要地位,自古以來,為兵家所必爭,被譽為“南方第一屏障”。</p> <p class="ql-block"> 龍崖城遺址內(nèi)這塊平臺,現(xiàn)在成了網(wǎng)紅打卡地,吸引很多游人到此拍照,體驗居高臨下的險峻和刺激感。</p> <p class="ql-block"> 用心對待和你們的每一次出行。用心對待世界,用心對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世界才會給你同等的回報。</p> <p class="ql-block"> 看到龍崖城遺址這“一夫當(dāng)關(guān),萬夫莫開”的氣勢,你會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那些不美好,這一瞬間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統(tǒng)統(tǒng)消滅,沒有什么是人生過不去的坎。</p> <p class="ql-block"> 愿我們都能夠珍惜相處的時光,乘風(fēng)破浪,勇往直前。</p> <p class="ql-block"> 在龍崖城停留了差不多一個小時,我們慢慢地從原路下山,來到不遠(yuǎn)處的另一條小道開始今天的第二次攀登,大約走了5公里左右,來到了風(fēng)吹嶺有名的“馬尿水瀑布”。</p> <p class="ql-block"> 馬尿水瀑布,又名龍崖瀑布,位于重慶南川金佛山龍巖景區(qū)石板溝景點之南,高約為200米,寬約為10米,系龍巖河源頭,四時不竭,飛流直下,散若煙雨。若遇谷風(fēng)倒卷,水霧翻飛,好似水流高過巖口,形成水往高處流的奇觀。</p><p class="ql-block"> 今天運氣不好,因多日高溫干旱,瀑布水量非常小,遠(yuǎn)觀都很難看清,不過這險要的地理環(huán)境還是讓人眼前一亮。</p> <p class="ql-block"> 本次龍崖城之行就告一段落了,自疫情以來,一直不能離渝,這兩年把大重慶的區(qū)縣走了一大半。在這艱難的日子里,我們走過的路、看過的風(fēng)景、遇見的人、經(jīng)歷的事,都成為那些難以忘卻的故事,讓這段人生記憶更加豐滿靈動。</p><p class="ql-block"> 作者:萬思源,網(wǎng)名:兔貓,重慶市文物保護志愿者,自由撰稿人,老重慶發(fā)燒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