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如是我聞——因為有心</p><p class="ql-block">2022.7.12,星期二,南充,晴,酷暑</p><p class="ql-block">這幾年經(jīng)濟基本面不好,導(dǎo)致各行各業(yè)都難上加難。據(jù)說曾經(jīng)有人問過一位開店的女掌柜,今年生意怎么樣?該老板娘是這樣回答的:</p><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守店比守寡還難。守寡吧,還有人來勾搭勾搭;守店吧,連個鬼影都沒有。不守吧,不死心;守著吧,死的心都有。</p><p class="ql-block">這位老板娘,倒是個明白人,可惜不擅長運用增量思維去考慮問題。在經(jīng)濟下行期,不具備增量思維能力的人,很難走出困境。</p><p class="ql-block">更可惜,越是傾向于勤儉節(jié)約、精打細算的老板娘,越不擅長建立增量思維模式。包括那位著名的老板娘:佟湘玉。</p><p class="ql-block">電視劇《武林外傳》中的女一號,同??蜅G砂倜牡睦习迥镔∠嬗?,有一段膾炙人口的經(jīng)典臺詞:</p><p class="ql-block">我錯了,我真的錯了,我從一開始就不應(yīng)該嫁過來,如果我不嫁過來,我滴夫君也不會死;如果我的夫君不死,我也不會淪落到這么一個傷心滴地方;如果我不淪落到這么一個傷心滴地方,我也就不用受你們的氣了。</p><p class="ql-block">每當佟掌柜開扯這幾句,看似邏輯清晰,因果嚴密的屁話;就意味著,她準備以退為進地,要跟伙計們談條件了。</p><p class="ql-block">我十分欣賞佟掌柜這份兒雞賊——她每一次打感情牌時,糖衣里面包裹的都是利益關(guān)系;主要是她自己的利益最大化。</p><p class="ql-block">這是一個年輕貌美的寡婦,所應(yīng)該具備的,第一基本功。</p><p class="ql-block">但這項基本功,只是必要條件,卻非充分條件。果不其然,佟掌柜在業(yè)務(wù)拓展方面,菜得一塌糊涂;甚至還趕不上她的小姑子莫小貝——那個小學生。</p><p class="ql-block">然而,就是這么一個草臺班子構(gòu)建的同??蜅#瑓s沒開垮;這就比較耐人尋味了。人們不禁要問:為什么?</p><p class="ql-block">我覺得最核心、最關(guān)鍵的一點,只有四個字:因為有心。佟掌柜是個有心人,她的伙計們,也都是。</p><p class="ql-block">“有心”是粵語口語中的常用語,主要表達人情往來時的感謝與感激。</p><p class="ql-block">但我想說的,不只是這個;而是一切情商的終極體現(xiàn):因為有心、用心、存心,而導(dǎo)致的結(jié)果,出現(xiàn)了一個積極的正面情感效應(yīng)——恩。</p><p class="ql-block">什么是“恩”?因為有心。沒有心,就只是因。</p><p class="ql-block">普通的因,只導(dǎo)致普通的果。</p><p class="ql-block">比如說人際交往中的請客吃飯。如果你請人吃飯,只是請人吃,自己愛吃的東西,只按照自己的喜好,來以己度人;那就最多換來一次對等的回請而已。但是你若能照顧到對方的諸多生活習慣,處處尊重對方;那么必然會換來人家對你的尊重與認可,人家會自然而然覺得,你這個朋友很可交——</p><p class="ql-block">因為你有心,而且用心。雖然這份兒心,未必是真心;但它起碼代表,一種過得去的能力——能參與社會競爭的能力。</p><p class="ql-block">同樣是做人做事,有心與無心,其間的差別,判若云泥。</p><p class="ql-block">老話常說: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岸鳌睆暮蝸??從共同生活中的相互理解、體諒、照顧、默契中來;而這四個基礎(chǔ),全都需要用心去維護與養(yǎng)護。假使這四個基礎(chǔ),都只是單方面的,那就沒啥“恩”,只是“因”;并且很可能還是惡因。</p><p class="ql-block">愛情與婚姻,都需要回報;如果換不來回報,理所當然要出現(xiàn)怨念。怨念如果不能及時消弭,這老話恐怕就得改上一改:一日夫妻百日因,百日夫妻到海濱。</p><p class="ql-block">到海濱干啥?一廂情愿到,都得了抑郁癥了,你說干啥?</p><p class="ql-block">有幾個能像馮程程那樣,只是開槍擊碎花瓶;然后泫然欲泣地說:許文強,我們現(xiàn)在沒恩也沒仇了。</p><p class="ql-block">許文強這個大傻子,始終把目光短淺地,執(zhí)著在恩仇上;他硬是沒深層次理解,馮程程語句決絕的弦外之音——的確是沒恩也沒仇了;可是,情還在。</p><p class="ql-block">情還在,就意味著心還在;而接下來即是那句著名歌詞:心若在/夢就在/天地之間還有真愛/看成敗人生豪邁/只不過是從頭再來……</p><p class="ql-block">掃蕩上海灘群丑之后的許文強,到底還是明白了馮程程、以及他自己的真心;可惜為時已晚,日本人迅速地暗殺了他。</p><p class="ql-block">日本人對自己的同胞甚至領(lǐng)袖,一向都從不手軟地暗殺,何況一個擋了路的中國人。</p><p class="ql-block">大和民族的基因傳承內(nèi)核,是極為嚴重的強迫癥和精神分裂;因此他們的文化與政治,始終帶有這種病態(tài)的胎毒——地理物候?qū)σ粋€民族的影響,至為深遠。建立在海中孤島上的國家,豈能沒有深入骨髓的憂患意識!</p><p class="ql-block">有點兒扯遠了哈,說回“有心”。</p><p class="ql-block">關(guān)于“心”的終極追問,東西方古往今來的哲學家與宗教家之一切討論,沒有一個,能夠達到釋迦牟尼佛的高度?!独銍澜?jīng)》記載了,他跟自己的弟子阿難(也是他的堂弟),圍繞“心”是什么的一段對話;這就是佛教史上,極為著名的“七處征心,八還辨見”。</p><p class="ql-block">然而,釋迦文佛的見解,過于超拔,普通人很難理解;只好退而求其次,去叔本華那里問道。叔本華在他的巨著《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里,也將“心”為何物,剖析得明明白白。</p><p class="ql-block">元好問的極致感喟:問世間,情是何物?實際上頗不究竟——情乃心造,若無心,情從何來?</p><p class="ql-block">只是從文學的角度論,元遺山?jīng)]辦法這樣問,他總不能說:請問大雁老弟,你給老婆殉情的那顆心,到底是咋想的?就沒想過,再找一個,對付過?</p><p class="ql-block">因此我在人際交往中,只要是看不見“心”,就堅決否定一切“情”。</p><p class="ql-block">連個最簡單的心意,都看不出來,光擱個嘴叭叭的兄弟感情,就十分可疑;請問,這感情的基礎(chǔ)是啥呢?靠技術(shù)拙劣的鬼話連篇,純忽悠么?</p><p class="ql-block">東北話對這種打法,有個忒生動的形容:肩膀頭子扛個嘴。</p><p class="ql-block">我絕不否認一見如故的友情,也絕對相信一見傾心的愛情;但那必然是基于一種,高度對等的人格、高度對應(yīng)的審美情趣。</p><p class="ql-block">因此,就連陳近南這種級數(shù)的大佬,都不得不關(guān)上門,老老實實對韋小寶說:我很不喜歡你,收你這個徒弟,完全是為了天地會的利益考慮。</p><p class="ql-block">作為一個政治人物的陳近南,他沒辦法單憑一己喜好,去找啊找啊找朋友。他只能行個禮啊、握握手,我們都是好朋友。</p><p class="ql-block">饒是如此,陳近南對韋小寶是用心了的;而韋小寶對師父,也是用心了的。因為師徒二人都是有心人,所以因下有心,是為恩;連韋小寶這種利益至上的人,也要不管不顧地,報答師父的恩情。</p><p class="ql-block">他是真真正正地報答陳近南——不在于單純地給陳近南報仇,而是盡力去營救茅十八;用實際行動,來證明陳近南對他的教誨沒有白費,他愿意做一個明辨是非、恩怨分明、知恩圖報的男子漢、大丈夫。</p><p class="ql-block">表面上看,韋小寶極端功利,嬉皮笑臉沒一樣事真放在心上??蓪嶋H上,每每遇到真感情,讓他動心、用心的真感情,他從來都是不吝豪賭之的。</p><p class="ql-block">此無他,一個在妓院長大的孩子,最缺的就是真感情。人的需求本能,決定了其情感訴求都是因缺有需的。如果一個人啥都不需要,那只能說明,斯人啥都不缺。</p><p class="ql-block">啥都不缺的人,近乎得道,是神仙;而凡人,必定有所缺。有所缺,就有對應(yīng)的訴求。</p><p class="ql-block">人際交往中,所出現(xiàn)的大部分問題,都集中出現(xiàn)在個人訴求的表達上。</p><p class="ql-block">有太多太多的人,想明白了自己的訴求,但卻忽略了至為重要的一點:你的訴求,哪怕再強烈,跟別人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p><p class="ql-block">別人為什么要無條件的,去滿足你的訴求?</p><p class="ql-block">無條件滿足,不符合人類社會構(gòu)成的基礎(chǔ)邏輯;即便是父母滿足孩子的訴求,也會首先要求,孩子是個聽話的孩子。你啥時候見過,父母樂于無條件滿足,一個天天作死的孩子?</p><p class="ql-block">連爹媽都不可能無條件滿足你的,你指望其他人樂于干這種事兒?你是心大,還是沒長心呢?</p><p class="ql-block">因此我特別困惑,那些給別人添麻煩的人——他們真的,就好意思,從來不問問自己,能給人家什么好處,讓人家愿意接受那個麻煩。</p><p class="ql-block">這世界,有無緣無故的愛嗎?</p><p class="ql-block">拜托!海燕、翠花、大柱子們,你們可都長點兒心吧!</p><p class="ql-block">筆者按:</p><p class="ql-block">有些訴求未遂的人,或許會覺得自己冤枉:俺已經(jīng)送了一籃子土雞蛋了呀!</p><p class="ql-block">對此我不得不提醒這些人,企圖用一籃子土雞蛋,去解決人生一切訴求的想法,甚至比土雞蛋還土。因為土雞蛋只能解決,跟土雞蛋同一級別的問題,不可能解決年份茅臺那個級別的問題;甚至,有這種聰明想法都很可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