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2年7月10日大連第三十中學的部分同學聚會于“海底撈”飯店。這是自1968年10月離開學校奔赴廣闊天地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部分同學奔赴工廠)后大家第一次以這種方式相見的大型活動。參加聚會活動的同學人數達60人,尚有當年的大隊輔導員石振石老師參加了這次活動。這些同學是當年的初一、初二、初三的老三屆學生。分別54年后的師生同學們再相聚,半個世紀的別離,有多少風雨多少滄桑涌上心頭;又有多少喜悅多少甜蜜亟待傾訴。這萬語千言、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老師、同學這些年您還好嗎……</p><p class="ql-block"> 這次聚會活動是由初三六班的石嘉廣、初二五班的姚紹玉同學發(fā)起的。緣于30中同學群于澤彬同學的一句話:疫情好轉了,我們在家里抗疫這么久是不是可以聚一下,大家見個面聊聊啊……就這樣,石嘉廣、姚紹玉同學積極行動,成立了會務組。整個活動安排都是石嘉廣同學帶領著會務組的同學們籌備運作的。期間石嘉廣同學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四處奔波安排酒店、聯(lián)絡老師、聯(lián)絡同學們。使得我們這次大型的同學聚會得以順利舉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石嘉廣同學是同學們心中的老大哥,他常說:什么是同學,同學就是一群懵懂少年同在一個屋檐下接受著文化的傳人—老師的教育;同學就是在我們最幼稚的時候一起玩耍一起成長起來的最純真最無功利之心的一群人。這群人的情誼叫做同學情。人生最應該珍惜的就是這同學情!正是基于這樣的情懷,石嘉廣與姚紹玉同學一拍即和,萌生了組織全校老三屆同學畢業(yè)離校54年聚的想法。 </p><p class="ql-block"> 在半個多月的時間里,石嘉廣同學與會務組的同學們多方聯(lián)系同學和老師,邀請同學們參加此次活動,得到了同學們的積極響應。本次活動有60名同學參加,更可喜的是邀請到了敬愛的石振石老師!為本次活動增色添彩!</p> <p class="ql-block"> 會務組的同學們在工作,幫助同學們登記簽到、安排就餐位置。石美娟同學是位多才多藝的小女生,且極富愛心??。這次與會務組的李顯聚、于連忠、潘兆春、曲鳳舉等同學熱心為大家服務,為此次聚會做出了自己的奉獻。</p> <p class="ql-block"> 論心里年齡,我們這一代人永遠都是強者,雖逾古稀仍不服老;可是生理年齡還是不饒人的。瞧這老哥倆??,眼神兒還是上不去啦……盡管如此,老哥倆作為會務組成員也是竭盡全力地去努力工作,為這次的同學聚奉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p> <p class="ql-block"> 大會主持隆重登場。初一六班的張人民同學擔任本次活動的主持人。</p> <p class="ql-block"> 活動發(fā)起人之一的姚紹玉同學向大會致祝酒詞。他在講話中指出,我們這次同學聚是我們畢業(yè)離校54年后的第一次大型聚會。54年的風雨滄桑洗盡了我們的青春年華,卻洗不盡我們的同學情。他還說于澤彬同學曾為我們下鄉(xiāng)湯池公社的農村社員做了很多好事兒,幫助貧困的農民工朋友聯(lián)系造船廠的一些零工,從經濟上解決了社員們的生活問題。對這次聚會他也表現(xiàn)出極大的熱情。他表示:除與會的每一位男同學出資百元,余下的費用由他獨付……而嘉廣大哥也不示弱,為同學們行善做事情,他們不分伯仲。兩位好同學就是這樣感動著同學們。姚紹玉同學在講話中特別強調,衷心感謝同學們的支持參與,同時也祝愿同學們身體健康,闔家幸福!對沒有參加聚會的同學們也給予同樣美好的祝福!并祝年邁的老師們身體健康,生活美滿幸福!</p><p class="ql-block">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的好校友魯廣軍同學因為身在異地沒能及時趕回來參加此次的同學聚。他向到會的老師和同學們表示歉意并預祝這次的同學聚取得圓滿成功!魯廣軍同學是當年我校入造船廠40名學生之一,他為祖國的造船工業(yè)也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是我們30中學的自豪!</p> <p class="ql-block"> 發(fā)言的同學是當年我們三十中學的學生會主席,三年一班的于連生同學。他說,1、分別了54年我們還能相聚在一起,說明我們中學同學的這份純真的少年情情深意重!2、我們現(xiàn)在的這個年齡一定要高質量的活著,高品位的生活,用只爭朝夕的緊迫感去做我們想做的事情,去過我們想過的生活。3、我們大家要努力地去做一個好人,不要讓那些社會上的不地道的老年人的不良行為沾染了我們,要做好人做好事兒。于連生同學的話很有哲理,并具有指導性,同學們聽后一致贊同。這樣評價于連生同學的講話不僅因為他是政府部門的官員,更是覺得他的話說出了我們這些老同學的努力方向,社會需要我們這些老人這樣去做!</p> <p class="ql-block"> 當年進工廠的40名同學的代表二年級六班于澤彬同學發(fā)言。于澤彬同學是當年少數留城進工廠的人之一,我們三十中學40名同學沒有下鄉(xiāng),直接分配到了大連造船廠做工人。在工廠當工人的幾十年里,于澤彬同學在造船業(yè)頗有成就,榮獲大連造船廠諸多獎項。他勤奮好學努力上進,為造船工業(yè)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尤其在2002年離開大連造船廠再創(chuàng)業(yè)的路上,先后在江蘇、山東諸省為同行業(yè)企業(yè)注入了活力,在技術引領方面發(fā)揮了不可估量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于澤彬同學在發(fā)言中說,首先要感謝的是石嘉廣群主、姚紹玉學友及會務組同學。并對所有到會的老師同學們送上美好的祝福與感謝!他說,我們30中學是適應社會,開拓創(chuàng)新,極具發(fā)展前景的一所新學校。我們考入這所學校是何其有幸!在這里有一批著名的各學科的老師,為我們傳業(yè)授道,引導我們積極向上。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是我們人生的信條,也是我們生命中的原動力!</p><p class="ql-block"> 他在發(fā)言中還說,真誠地向姚紹玉同學表示敬意和感謝!自68年分開后,姚紹玉同學始終與同學們保持著校友的情份與友誼。無論在什么樣的崗位上,每年都邀請校友相聚敘情,致使我們學校同學們的校友情延續(xù)至今!</p> <p class="ql-block"> 最令人激動的時刻是石振石老師的發(fā)言和舉措。石老師在發(fā)言中說:對于今天的見面感到非常的激動!當年認識同學們的時候,同學們都是一群稚氣未脫的童男稚女,如今也霜染兩鬢入伍古稀了。三十中學培養(yǎng)了同學們,同學們在社會上都做出了自己的成績,為學校爭得了榮譽,學校為同學們驕傲自豪。</p><p class="ql-block"> 接著石老師話鋒一轉說道:下面我要點名,點到誰誰就要答到!接著就一個名字一個名字的開點。近于耄耋之年的石老師,嗓音洪亮,渾厚有力,而且不用麥克把每一位與會同學的名字全部點出來。那場面猶如我們又回到了五十多年前的課堂:出游半生歸來仍是少年!在應答老師的點名時,很多同學都眼含熱淚,無比激動,大聲的答道:到!老師好,同學們好!</p> <p class="ql-block"> 宴會開始了,隨著石嘉廣大哥的一聲:請老師和同學們舉杯!大家就進入了各自的角色……師生們說啊聊啊,那五十多年的情與意、思與念是說不盡道不完的的。</p> <p class="ql-block"> 老同學多年不見,雖然歲月的痕跡寫在了面龐,但是見面后仍是那樣的熟悉、那樣的親和……</p> <p class="ql-block"> 瞧這二位老同學久別重逢的樣子,真是無比的親切。年少的他們是否有故事,我們還真無法考證。讓我們祝福這些老同學們吧,讓他們各自的晚年生活健康快樂,平安吉祥!</p> <p class="ql-block"> 看把嘉廣大哥高興的!老師和同學們能夠歡聚一堂就是他此刻最大的心愿啊……</p> <p class="ql-block"> 享有女高音歌唱家之譽的郭志紅同學和男歌唱家于景鋼,共同演唱歌曲《為了誰》。抒情敘事風格的傾情演唱把聚會的氣氛推上了新的高潮,大家爭相把麥,讓心底流出我們對美好生活的贊美與憧憬……</p> <p class="ql-block"> 相逢的時光是那么的漫妙,可卻又那么的易逝。同學們懷著依依難舍的心情與老師告別,與同學們告別……讓我們再合一個影吧,獻給我們的回憶。大家期待著下一次的相聚早一天到來!</p><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動因故未能參加的朱秋酈、鞠遠迪、朱延國、長蒙老劉等群內外的同學們,對本次聯(lián)誼會給予了關注與支持!尚有同學發(fā)來了賀信、賀電,成為本次聯(lián)誼會的一大亮點!借此機會向這些同學們表示衷心的感謝,期待在下一次的聚會中與你們相逢。</p> <p class="ql-block"> 這是30中學的初二一班女同學邱淑霞,是同學們公認的?;ú排?。她為大會獻上了美文(摘選):初遇時恰同學少年正風華,重逢時卻兩鬢如雪任風霜。世間千愁百轉,割不斷同學間真摯的情意。多少思念多少回憶,喃喃細語打濕了七月的記憶;守一季花開靜等來日再相逢。</p> <p class="ql-block"> 再見了老師,再見了同學們!愿我們各自珍重,活好當下的每一天。我們畢竟是經過上山下鄉(xiāng)拿過鋤把子和進過工廠經歷錘煉的一代人;我們畢竟是經過生活磨礪萬般的一代人。沒有什么事能夠讓我們退卻。我們要把余生活得更精彩,做一個新時代的好老人!</p> <p class="ql-block"> 此美篇全部影像資料均為自由攝影家鄒士倫先生的作品。在此謹代表三十中學的師生們對鄒士倫先生表示真摯的感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