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德沃夏克是捷克作曲家,在西方名氣很大,但是在中國名氣不是那么大。</p> <p class="ql-block"> 現(xiàn)在夏日炎炎,各地暑熱,此起彼伏,35~40來度比比皆是,連春城昆明的大中午都可以一度達到30度,大家紛紛嚷嚷:熱、熱、熱……!</p><p class="ql-block"> 在這個時刻,我們把德沃夏克的第九交響曲奉上,給大家一絲清涼……</p> <p class="ql-block">安東·利奧波德·德沃夏克(捷克語:Antonín Leopold Dvo?ák,1841年9月8日-1904年5月1日),十九世紀世界重要的作曲家之一、捷克民族樂派的主要代表人物。</p><p class="ql-block">德沃夏克出生于布拉格(現(xiàn)屬捷克)內(nèi)拉霍奇夫斯鎮(zhèn),早年入布拉格音樂學校,畢業(yè)后進行音樂創(chuàng)作,1890年受聘布拉格音樂學院教授;在此期間他受到祖國民族復興、發(fā)展民族文化的思潮的影響,接觸了西歐古典樂派、浪漫樂派的作品;1892-1895年春應(yīng)邀在美國紐約音樂學院教學并任院長,回國任布拉格音樂學院院長,1904年去世。</p><p class="ql-block">德沃夏克的主要作品有《第九交響曲》【全名《e小調(diào)第九(自新大陸)交響曲》】,為作者受邀到美國期間所作)《b小調(diào)大提琴協(xié)奏曲》等《第4交響曲》《第7交響曲》《狂歡節(jié)序曲》《奧賽羅序曲》《胡教徒序曲》《隨想諧謔曲》《幽默曲》(又稱《詼諧曲》)《斯拉夫舞曲》歌劇《水仙女》《阿米達》,以及交響詩《水妖》《午時女妖》《金紡車》《野鴿》等等。</p> <p class="ql-block"> 德沃夏克的〈幽默曲〉和柴可夫斯基天鵝湖中四小天鵝舞的曲子、中國芭蕾舞紅色娘子軍的快樂的女戰(zhàn)士、以及施特勞斯的藍色多瑙河,都是為中國觀眾所熟知、中國樂迷、甚至不分年齡段的人們所喜愛。這四首曲子不僅大眾耳熟能詳,脫口就來,甚至有的民樂和弦樂也加以改編,更加普及到大眾了。至于〈藍色的多瑙河〉更成為中國廣大舞池必不可少的舞曲之一,一旦旋律響起腳癢者不斷的紛紛涌下舞池、男女舞者翩翩起舞……</p> <p class="ql-block"> 該曲稱為交響樂,總譜寫的很短,旋律也不復雜,但是你聽第一遍的時候就會喜歡她,因為其清新雋永、撥動心弦,印象深刻,就像印第安的老鷹之歌一樣,主旋律重復兩遍,你就記住了,如果說貝多芬的英雄交響曲奔放熱烈、狂野大氣;那么德沃夏克的第九交響曲就是清新溫柔,在潺潺的流水溪中,不知不覺俘獲你的心。</p><p class="ql-block"> 西方音樂中還有歌劇〈貓〉主詠嘆調(diào)演變的主旋律,可以和德沃夏克的這首主旋律相比,我們中國〈梁祝〉的主旋律也可以和他有一比……。</p> <p class="ql-block"> 德沃夏克是一位勤奮、高產(chǎn)作曲家,在創(chuàng)作旺盛的中年時期在歐洲名聲遠播,曾九次訪問過倫敦。</p> <p class="ql-block">1891年他50歲,英國劍橋大學授予他榮譽音樂學博士名銜,他在歐美已經(jīng)聲名鵲起。也是在這年,美國紐約國家音樂學院的創(chuàng)始人薩爾伯夫人向德沃夏克發(fā)出邀請,誠懇地請他主持音樂學院,聘期是兩年。德沃夏克經(jīng)再三猶豫,最后還是接受了薩爾伯夫人的好意。年薪15000美元的職務(wù)是不好輕易拒絕的(當時30美元一盎司黃金),這是他任布拉格音樂學院作曲系教授年俸的25倍。</p> <p class="ql-block"> 1892年9月27日,德沃夏克登上了美利堅合眾國的土地,歡迎他的有300人組成的龐大合唱團和多達80人的管弦樂團,這在當時是很大的規(guī)模。德沃夏克對主人的熱情好客并不感到意外,倒是紐約港口停泊的大輪船給他印象深刻。</p><p class="ql-block">19世紀末的美國工商業(yè)已有很大發(fā)展,形成了龐大的金融體系,百老匯大街上電話線電報線密布如織,街面上車水馬龍,燈光徹夜通明,金融機構(gòu)鱗次櫛比,證卷交易所里不斷上演著欲望的悲喜劇。這一切與安然閑適的布拉格形成強烈的反差。德沃夏克到紐約恰好比海頓到倫敦晚一百年,但工業(yè)化社會對人的沖擊作用大致相當。</p><p class="ql-block">德沃夏克不愧是民族樂派的代表人物,他總是以民族音樂家的角度觀察事物。在美國他很快注意到黑人音樂的旋律,并斷言在黑人音樂的基礎(chǔ)上將產(chǎn)生屬于美國的新音樂。他寫道:“在美國黑人的曲調(diào)中,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偉大而高尚的音樂學派所需要的一切。這些美麗而豐富的主旋律是這塊土地上的產(chǎn)物,它們是美國式的,是美國的民歌,你們的作曲家必須求助于它們?!痹诩~約音樂學院的作曲課上,德沃夏克盡力把學生引向民族主義樂派。</p><p class="ql-block">到美國后三個月,德沃夏克開始為一部新的交響曲起稿,在此之前他已經(jīng)有八部交響曲。美國音樂界的朋友們熱切地希望德沃夏克寫一部能代表美國精神的作品。歷史短淺、缺乏文化根基的美國人急切地需要一部奠基之作,來建立自己的音樂文化。</p><p class="ql-block">1893年5月,交響曲總譜完成,這年的12月,第九交響曲在紐約首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新聞媒體對演出的盛況作熱情的報道,并宣布“屬于美國自己的交響曲”誕生了。應(yīng)薩爾伯夫人的請求,德沃夏克在出版第九交響曲時加上了“來自新世界”的副標題。</p> <p class="ql-block"> 這首曲子總的風格偏向溫柔抒情,亦如山間清澈潺潺的小溪流水,假如首演當時是貝多芬〈英雄交響曲〉當然會使勤奮進取,朝氣蓬勃的美國人民感到振奮和狂熱,當短暫沉默回味過來欣賞音樂的人們,立刻爆發(fā)了熱烈的掌聲——因為不可能一味的奮進進取、心弦總是繃得很緊你們還是需要音樂溫柔的撫摩和慰藉,所以這個就是德沃夏克后發(fā)制人和令你回味無窮的地方,大家聽他個三五遍自然就會有體會,您說是吧……?</p><p class="ql-block">中國古詩曰:門徑俯清溪,茅檐古木齊,紅塵飛不到,時有水禽啼。</p><p class="ql-block"> 說心靈雞湯好像有些俗氣,但正是這種意境。</p> <p class="ql-block"> 第九交響曲介紹到我國的時候,時逢上世紀50年代。為了避免引起聯(lián)想,甚至把這個來自新世界的副標題,還改成了來自新大陸——所以我們聽稚氣未脫的幼童介紹第九交響曲的時候就有這個說法,希望大家不要有歧義。</p> <p class="ql-block"> 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其實也是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帕瓦羅蒂在得知自己患上了不治之癥的胰腺癌以后,在自己的家鄉(xiāng)不斷邀約世界流行音樂歌手來同臺演唱。不僅傳承自己的音樂天賦,也是傳承人間大愛。所以不僅音樂界、我們也把他看為不朽音樂王子和偉大的音樂大師……</p><p class="ql-block"> 中國最流行的一句話就是“56個民族共同有個家”,少數(shù)民族離不開漢族,漢族也離不開少數(shù)民族!</p><p class="ql-block"> 推演到世界其實道理也是一樣的,俄烏戰(zhàn)事正膠著,西方有識之士比如馬克龍?zhí)岢?,俄羅斯是歐洲永遠搬不走的鄰居——既然世界是一個地球村,你離不開我,我離不開你,為什么斯拉夫兄弟要打個你死我活呢?</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