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在諾曼底還是在與我國廣西桂林結(jié)為姐妹城的響石灘和象鼻山,我們都居住在翁弗勒爾小鎮(zhèn),因為這是一座充滿藝術(shù)氣息的城市,是旅行者不得不停下腳步的地方。<div>入住酒店的早晨</div> “翁弗勒爾”這個名字聽起來似乎有點陌生,然而這里已經(jīng)成為當(dāng)今法國游客最多的城市之一。翁弗勒爾是個古老而美麗的諾曼底漁港,建城逾今千年以上,見到它的第一眼,就可以瞬間感受到它的藝術(shù)魅力 翁弗勒爾是個古老而美麗的諾曼底漁港,這里之所以出名,是因為很多印象派的畫家,如布丹、莫奈等,都曾經(jīng)到這里寫生,讓這里成為名副其實的“藝術(shù)之都”。 印象派畫家鐘情這里的帆船<br> 印象派畫家鐘情于這美麗的港口。<div>如今,仍然有為數(shù)眾多的寫實畫家在此調(diào)抹顏料,將翁弗勒爾的平和和安寧描繪在畫布上。當(dāng)代畫家的作品都展示在舊漁港貝森一棟由17世紀倉庫改建的建筑里,布丹美術(shù)館里則收藏著許多印象派在翁弗勒爾所作的畫。</div> 美惠海岸邊上的碼頭是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五顏六色的游船樹立起如林的桅桿,桅桿船涂著鮮明純厚的油漆,加上岸邊各色建筑……<div>這些色彩一起映入海水中,簡直就是一幅絕美的畫。</div> <div><br></div> <div><br></div> 五顏六色的海港,古色古香的街道,生機勃勃的碼頭,倒影在水中的紅磚建筑,印象派畫家莫奈、雷諾阿、畢沙羅……他們曾不厭其煩地將這種平和安寧描繪在畫布上,遍布全城的藝術(shù)畫廊,吸引著世界各地的人們駐足觀賞。 <div>在古色古香的狹窄街道里穿過兩邊的建筑群,翁弗勒爾特色木筋墻古屋最為特別。在沒有混凝土的時代,翁弗勒爾的先輩們就用粗大的方木構(gòu)造屋架。古屋的木筋有直有斜,但在力學(xué)上很講究;木架中間填有石塊和白灰,屋頂則鋪著擋風(fēng)遮雨的黑色石板,不但十分堅固,而且很美。<br></div> 在藝術(shù)氛圍的浸染下,翁弗勒爾古城中到處都散發(fā)著藝術(shù)的氣息:遍布的藝術(shù)畫廊、裝飾鮮花的窗臺、街邊的雕塑、路邊別有風(fēng)味的小燈,每個小角落都讓人看到當(dāng)?shù)厝藢ι詈退囆g(shù)的熱愛。 除了咖啡館和餐館,街面店鋪幾乎都是畫廊或其他藝術(shù)品商店。 翁弗勒爾的餐館也是創(chuàng)造藝術(shù)氣息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些餐廳不定期舉辦音樂會,而一些小旅店竟然還向游客提供參加繪畫實習(xí)的服務(wù)。 蜿蜒的石板路,人頭攢動的碼頭,倒映在水中的建筑,都很讓人難忘! 餐館的服務(wù)生這樣迎接我們 小鎮(zhèn)城門 翁弗勒爾城中最著名的建筑就是建于15世紀的圣凱瑟琳教堂,它是法國現(xiàn)存最大的木造教堂。教堂的屋頂就像一艘翻覆的船,建筑內(nèi)外都由木條搭起。奇異的造型、粗獷的氣質(zhì),讓教堂充滿著一種古樸的精神,非常迷人。印象派畫家中不少人畫過這座教堂,而這里不但仍作為教堂使用著,更是收藏印象派大師莫奈作品的主要美術(shù)館之一。<div>建造這座教堂的年代在英法百年戰(zhàn)爭之后,承建人是海軍造船廠,所以把一座教堂修建成宛如一艘倒置的船體的樣子。<br></div> 這座教堂比較獨特的地方是教堂本體和鐘樓是分開的,鐘樓獨立地豎在教堂旁邊的廣場之上。<br> 小鎮(zhèn)雖是個千年的古城,卻色澤鮮明充滿朝氣。兩種氣息交織著,造就了它獨特的美麗,難怪一直以來是藝術(shù)家們最愛的地點之一。<div>陽光充沛的午后,悠閑的走在千年石板路上,逛著街邊隨處可見的畫廊和有歲月感的小店,整個人都會放松下來。一步一景,處處是畫,什么都可以想,什么也都可以不想……</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