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抗大教員宋野平(宋恩廣)</p> <p class="ql-block"> 這故事是關于我小叔叔的。曾在幾年前記敘于新浪博客,但不知為何再也找不到了,那就再寫一遍!為的是讓自已記住那位“無兒無女失遺骨,有信有道存靈魂”的共產(chǎn)黨人。</p><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五一來到張市看嬸嬸,從小姐姐那里我又了解到了一些小叔叔的情況。據(jù)小姐姐回憶,他的爸爸(也是我的二叔)生前曾多次同他們講起他的弟弟(我的小叔)的生活經(jīng)歷:小叔叔生于1914年,那以后我爺爺背景離鄉(xiāng)多年,奶奶拉扯著我爸爸等三個孩子生活已入絕境,無奈便帶著孩子投奔了生活還算殷實的娘家。奶奶娘家哥哥生活殷實也有些文化,并在村里開了私塾,因此小叔叔得以讀書,以后憑此考取了“通州師范”,畢業(yè)后當了一名教師。他心中充滿對舊世道的抗爭,一九三四年四月終于留下一封信離家出走了。信中說“大千世界不信就沒有咱受苦人的一條出路”。小叔叔的岀走,奶奶受的打擊最大,一年又一年無半點音信,整日以淚洗面,最后竟哭瞎了雙眼。到了1938年我的老家所在地宛平縣來了八路。據(jù)二叔回憶一個騎馬的年輕軍人點名找到家里,他先向奶奶行了一個端正的軍禮,然后恭恭敬敬地逞上了一迭書信,說到”老媽媽,這是老師給您老人家的家書,我終于把您兒子的一顆心捎回來了”!當時眼睛已看不見的奶奶抱住年輕人一邊撫摸著一邊直呼“我的兒啊”…… </p><p class="ql-block"> 從小叔叔的信中得知,他出走后的生活一路艱辛,為了生存,他背過煤,推過沙,洛陽城里扛過腳,替人寫過信,甚至還到少林寺習過武。直到在鄭州當了鐵路工人他才正真聽說了共產(chǎn)黨,知道這個黨是為窮人服務的黨,此后他為進步報刊撰過稿,給工人夜校講過課。當他偶然得知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紅軍在江西,又像追尋母親的孩子一樣不顧路途遙遠追到了江西,到了那里才得知紅軍已經(jīng)北上了,又一路返回,終于在1937年找到延安,真正投入到了黨的懷抱。</p><p class="ql-block"> 小叔叔的來信簡直成了奶奶的天書,二叔給奶奶念了一遍又一遍,直到幾十年后,二叔依然能背誦出其中大段的語句:“兒不能于娘親膝下承歡盡孝,實兒心頭最大憾事,但望慈母不要苦心牽掛。兒今所在之處實為窮苦人真正之福地”,“兒的領袖不僅是頂天立地的革命偉人,亦是曠古稀有之學界名流……”信中透露岀小叔叔自豪感和幸福感溢于言表。</p><p class="ql-block"> 開國大典之后,已任門頭溝區(qū)區(qū)長的父親從報上看到了一則尋親啟示,是從未謀面的小嬸嬸登的尋親消息,遂很快聯(lián)系見面后方知小叔叔已于1942年春天在延安病故。爸爸和二叔都是抗戰(zhàn)初期參加革命的,雖天各一方,兄弟們?nèi)詿崆信瓮鴦倮蟮闹胤?,聽此噩耗,爸爸的心都碎了。聽小嬸嬸講:她雖已再婚,但與小叔叔的感情很深,至此仍難以忘懷,她帶來了小叔叔的幾張照片,有抗大為叔叔擬就的碑文和他們當年結婚時組織發(fā)的審批書。并一再表示,如果家里老人還在,她要接走撫養(yǎng),要替小叔叔盡一盡孝道,她說:在延安生活條件十分艱苦,她和孩子先后得了肺結核,隔離期間是小叔叔夜以繼曰地照料她娘倆,后來她痊愈了,小叔叔卻傳染上了結核病,從此一病不起,最后孩子和小叔叔相繼病逝,她認為自已的命是小叔叔給的。爸爸聞聽后很難過,對她堅持撫養(yǎng)老人的想法深表感謝,并安慰鼓勵她:革命勝利了,要盡快放下過去,我們都要更加努力地工作,好好地生活。自此以后爸爸和二叔一直在各自的崗位上忙碌,也曾多次相約到延安去看看他們的三弟,但一直因為工作忙離不開,終未成行。</p><p class="ql-block"> 文革后期,剛從牛棚岀來的爸爸參加了上級組織的“延安知青慰問團”,他說:“終于有機會到延安了,可以代全家在老三的墳上填把土了”??扇f萬沒有料到,爸爸再也沒有了機會!因為當年胡宗南進犯延安,惡毒地摧毀了埋在那片土地上所有革命戰(zhàn)士的墳塋。此時更不幸的事情發(fā)生了,我的二叔叔因突發(fā)腦溢血倒在了工作崗位上,爸爸只得匆匆從延安趕到張市,再為他的二弟送行。1985年我的爸爸也因心臟病突發(fā)去世,在另一個世界里,他們?nèi)值芙K于團聚了!</p><p class="ql-block"> 我曾經(jīng)去過延安,也找到了延安抗大舊址,但其未開放,出差時間緊,也沒機會多走走多看看。隨著年齡的增長對小叔叔的思卻念與日劇增,這可能就是血濃于水的緣故吧?!在延安我仰望寶塔山丶凝視延河水,站在抗日軍政大學校門前含淚撒下了家鄉(xiāng)的二鍋頭酒。雖然不能追尋到小叔的墳塋,但感到山山水水都有他老人家的身影,他在這里生活了六年,他把自已的寶貴生命獻給他崇尚的理想!他把自已永遠留在了他眷戀的那片泥土里??!他把思念留在我們毎個親人的心中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哀哉!痛哭失聲了?。?!</p><p class="ql-block"> 二</p> <p class="ql-block">小叔叔,宋恩廣,在延安抗大期間曾改名宋野平。曾任教于魯訊師范軍政學院。中華民國四月十九日因罹患肺結核醫(yī)治無效病故于延安中央醫(yī)院,享年二十八歲。</p> <p class="ql-block">小叔叔碑文內(nèi)容,由當年的小嬸嬸提供:宋野平同志原名宋恩廣,中國共產(chǎn)黨員,河北宛平縣人,師范學校畢業(yè)任教本縣有年,因向往革命曾于民國二十三年離家至贛準備參加紅軍……</p> <p class="ql-block">這是小叔叔和他的戰(zhàn)友最后的留影,照片背后寫著:張光同志我們相約革命勝利之日北平再見!握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