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2019年5月20日上午來到貴州省丹寨縣龍泉鎮(zhèn)的高要村的。半個月后的2019年6月6日,高要村被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tǒng)村落名錄。 高要村坐落在苗嶺山區(qū)的一座大山頂上,是個苗族人聚居的自然山寨,離丹寨縣城8公里,臨321國道約2公里, 高要,苗語稱“比管”,“管”為苗族先民部落的稱謂,“比”為“山坡”的意思。按苗族父子連名法的輩份計算,他們定居在高要已有30多個世代了。 近千年的歷史,苗族人在這里開山拓土,修田砌埂,引水種稻,世世代代繁衍生息。整座山坡被苗族先民開墾為層層疊疊的梯田,苗家農(nóng)耕文化在這里不但表現(xiàn)出精耕細作,而且顯得那么大氣,那么壯觀。(網(wǎng)絡(luò)圖片) (網(wǎng)絡(luò)照片) <p class="ql-block">丹寨縣是國家重點幫扶的貧困縣。高要村是這個貧困地區(qū)的代表村落。</p> 如今,高要村脫貧致富已初見成效。 村口的宣傳牌上展示了高要村的美好前景。 <p class="ql-block">村口的不老泉。這是高要村的生命源泉,從飲用水、生活用水到農(nóng)田灌溉用水全從這里汲取。</p> <p class="ql-block">這是一項省長扶貧工程。</p> <p class="ql-block">水從大山里引來,巧妙的回字形分層設(shè)計,從中央到外圍,依次是人飲用水,生活用水,洗滌用水,最后有專門的渠道引水灌溉千畝梯田。</p> <p class="ql-block">不老泉中央汨汨涌出的水達到一級飲用水標(biāo)準(zhǔn)。水面逐層降低,不會回流。</p> 一位村民在洗衣服。 互不干擾,不會污染。 最后水從不老泉流出(左側(cè)的渠道),灌溉農(nóng)田。 洗菜的婦女和她的狗。 喝完泉水奔跑回村的孩子們。 小插曲:有朋友急著品嘗不老泉水,手機不慎掉水里了,水清泉深,看得見摸不著,借了老鄉(xiāng)的耙子和撈網(wǎng)才把手機撈出來。所幸時間不長,手機還能用。 村口的路牌。 走進村外的梯田,驚異于眼前特有的景觀。 <p class="ql-block">沒想到千年農(nóng)耕造就了如此美麗的景色。高要村汪、劉兩姓的先民,歷經(jīng)三十多代,依山開墾出48級梯田,上下落差近500米,南北綿延2公里,總面積達到1008畝。歷代辛苦造就了如此美麗的景色,成為一處壯美的人文景觀。</p> 通往梯田的主道。 眼下,正是灌水季節(jié)。 <p class="ql-block">少量田塊在育秧,大部分田塊則需要灌水滋潤,平整土地。一塊塊水田明鏡似的層層疊疊,蔚為奇觀。</p> <p class="ql-block">勤勞的民族,千年的耕耘,為山坡系上美麗的腰帶猶如苗女腰間的服飾。為生活為生存的勞作,同時創(chuàng)造了美化大地的藝術(shù)。</p> 沒有熙熙攘攘的游人,沒人與你搶鏡擋鏡,你大可隨心從容觀賞美景。 <p class="ql-block">回看高處,已經(jīng)插上秧的水田,長滿青草的田埂和遠處的山峰連成一片,郁郁蔥蔥。</p> 近看,大地一片生機。 <p class="ql-block">俯看,梯田隨地勢由高到低勾勒出優(yōu)美的線條,好似系在山間的腰帶,如夢如幻,美不勝收。 </p> 正在田間勞作的村民。 <p class="ql-block">這就是“老母田”。這塊水田面積1.5畝左右,位于高要梯田的中上方,是每天最早迎接朝陽照耀,也是最先接受泉水灌溉的一塊田。據(jù)說“老母田”是苗族劉姓祖先開墾的第一塊田,每年春耕來臨,必須由這塊“老母田”的主人先動土,其他家的才能耕種。現(xiàn)在則由老母田的主人劉文安老人舉行“開秧門”動土儀式。</p> <p class="ql-block">主持“開秧門”儀式時,德高望重的寨佬念著祭祠走到老母田中央,將兩株事先特別采擷的茅草和白刺插入“老母田”中央,再將茅草上方打結(jié),做成一個門的形狀,然后在田里揮挖三鋤以上,告訴全寨人可以耕種了,之后寨上人就可以動自己家的田土,開始一年的春耕春播。</p> <p class="ql-block">田埂上,村民們吹起蘆笙跳起舞,唱響苗家民歌,祈禱風(fēng)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開秧門儀式的傳統(tǒng)習(xí)俗十分講究,一直傳承至今,從未改變。這是當(dāng)?shù)孛缱遛r(nóng)耕文化的起源,也是苗族春播春耕的第一聲儀式性號角,預(yù)示著新的一年勞作的序幕從此開啟。(網(wǎng)絡(luò)圖片)</p> (網(wǎng)絡(luò)圖片) <p class="ql-block">到了稻子收割的季節(jié),這里還要舉行“豐收大典”,同樣在田邊舉行?!柏S收大典”表達人們對土地的敬意,表達一年辛勤獲得收獲的喜悅。(網(wǎng)絡(luò)圖片)</p> 這些活動我們沒有看到,據(jù)說,這些活動漸漸地已成為發(fā)展當(dāng)?shù)芈糜螛I(yè)的一項內(nèi)容。 <p class="ql-block">與高要梯田一豁之隔的都勻通往丹寨的高速公路旁,有一個專門為過往車輛駐停觀景的地方(圖中公路邊的綠樹叢中)。這是常年可以觀景的好地方。</p> 來到觀景點,高要梯田撲面而來,嘆為觀止。 <p class="ql-block">梯田像一層一層臺階,把你的視線從山腳下引向山頂?shù)拇迩f。</p> 手機全景照。 身后的高速公路。 炊煙裊裊,給這美麗田園平添生活氣息。 <p class="ql-block">拉近景頭,雖然照片拍的不好,但是那曲線那韻味,分明讓你耳邊猶如響起苗寨蘆笙那美妙的旋律。</p> <p class="ql-block">雖然是貧困地區(qū),但旅游資源豐富。盡管剛剛開發(fā),交通住宿餐飲服務(wù)等各種設(shè)施尚不完善,但如畫的美景,還是吸引了大批游人。這里我借用這些攝影愛好者們的照片,為高要梯田做個廣告。</p> 5月,灌水季節(jié)。梯田如成疊的明鏡。 無人機拍攝的照片。 <p class="ql-block">好一幅水墨山村圖。</p> 插秧快到尾聲了,層層明鏡蒙上了綠紗。 夏季,生機盎然。 金色的秋季。 夢幻仙境。 苗嶺晨曲。 如歌的行板。 童話色彩。 <p class="ql-block">愿苗寨早日脫貧致富,愿古老的苗族不斷發(fā)展發(fā)達,生生不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