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難忘米真山,難忘教導隊

山水田園

<p class="ql-block"><b>  </b><b style="font-size:22px;">難忘米真山,難忘教導隊</b></p><p class="ql-block">1982年的陽春三月,春風吹醒了大地,大雁回歸北方,小草努力地鉆出泥土,柳樹吐出嫩嫩的綠芽,迎春花也默默地綻放,沈陽軍區(qū)十二個大單位的2名美女和127名帥哥,有的來自軍區(qū)機關,有的來自軍部,有的來自城市部隊,但更多的是來自邊防,來自偏遠山區(qū) ,來自海島的基層部隊,他們背著背包,提著行李,喜氣洋洋奔向遼南小鎮(zhèn)大石橋,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9軍教導隊四中隊報到,參加為期三個月的書記、收發(fā)、保密員的學習和訓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當年,沈陽軍區(qū)政治部干部部給39軍教導隊下達了預提干部培訓任務,原定由大連陸軍學院為沈陽軍區(qū)培訓的書記、收發(fā)、保密員學習班,委托39軍教導隊四中隊代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中隊這期學員分三個區(qū)隊,每個區(qū)隊四個班,四中隊位于軍教導隊的東北角,由六棟平房圍城一個院子,西面平房是隊部,住著中隊領導和2名女學員,南邊兩棟平房,分別住著4、8、12班和9、10、11班,北面兩棟平房分別住著1、2、3班和5、6、7班,東面平房是食堂和炊事班住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報到的第一天,學員們放下背包和行李,拿著臉盆上山為樹苗澆水,然后打掃院子,一切都要標準化,拍棱弄角修理整齊,緊接著學員們就進入緊張的軍事訓練、軍事科目學習和專業(yè)課程的學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個年代,四中隊不僅在學習訓練上爭第一,在教導隊會操、開會、看電影時拉歌也要爭第一,四中隊的歌唱得最響,合唱技巧最高,有和聲有輪唱,唱到動情的時候要晃起來,唱到高潮的時候要悶住。當年我們激情地唱著《紅軍不怕遠征難》、《船工號子》、《喜來客》,還有用《戰(zhàn)士第二故鄉(xiāng)》曲調改編的隊歌,米真山峰高 海水繞海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記得教導隊大門口有個正規(guī)化區(qū)域起止線。一旦踏上線就必須正步踢過。三人成伍二人成行。記得四中隊的那口老井,做飯洗衣服飲水全靠它,井邊歡樂故事多。記得服務社賣的格瓦斯和汽水,喝起來是那么甘甜爽口。記得墻外雪糕的叫賣聲,吸引著身手敏捷的同學翻墻而過。記得塑料大棚里的綠色蔬菜,尤其是脆綠綠的黃瓜是同學們的最愛,每天夜里都有同學去瓜棚收獲。記得酷暑六月我們還吃著那水泥菜窖里的酸菜,六月份的酸菜氣味刺鼻,難以入口。記得訓練休息時足球比賽,其激烈程度就好比教導隊的世界杯。還有四中隊的籃球賽、排球賽,12個班淘汰賽打的是那么精彩。記得四中隊的書畫大賽,學員的書法作品功底深厚,繪畫藝術技法高超。還記得挑苗插秧幫助當?shù)剞r民干農活,學員們的白色襯衣整齊的擺放田頭,插秧后肩膀卻被曬得通紅禿嚕皮。記得軍事地形學按圖行進考核,幾個人一組情況百出,記得大鍋里的豬皮湯,一大張整塊帶奶頭的豬皮被熬來煮去反復用著。當年報到時山坡上澆水過水的小樹,現(xiàn)在早已成材。記得夜崗跑崗睡覺的同學李春寶,他已經遠離我們去了另一個世界。記得咱們用門板包餃子,各班為爭搶第一鍋,餃子包的賊大,下鍋后成了片湯,那也吃的津津有味,這絕對是連隊特色。記得一次集合,學員急中出錯跑錯位,鼻骨被撞傷骨折。記得站在隊列里要一動不動,更不能有小動作,否則隊領導“你動”的訓斥就不知道從哪個位置冒出來。記畢業(yè)射擊考核時清脆的槍聲,響徹滴雨的山谷,就像慶祝我們畢業(yè)的禮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82年7月3日,當隊長敖繼凡宣布39軍政干令字第(39)號命令后,129名學員難以抑制內心的興奮,因為從這一天起,沈陽軍區(qū)的這批骨干精英從此完成了人生旅途中的一次重要轉折——提干,實現(xiàn)了鯉魚跳龍門的飛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個月的時間,同學之間有的剛剛認識,有的還互相叫不出名字,有的見面還恍恍惚惚,無論天南海北,但只要一提是39軍教導隊四中隊的,熱情接待,那種同學情從心底而生。陌生感沒有了,距離拉近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個月的學習訓練生活,有趣的故事很多,總能勾起我們同學之間最美好的回憶,以至于后來同學聚會時,每每提起來還津津有味,今年是我們畢業(yè)四十年周年,我們走過青春步入了中老年,同學們在軍地發(fā)揮著各自的作用,取得了輝煌的成就,這都是教導隊培養(yǎng)的結果,難忘米真山,難忘教導隊,難忘同學情。</p> <p class="ql-block">39軍教導隊四中隊人員名單</p><p class="ql-block"> 39軍教導隊四中隊學員來自12個大單位,共計129人,其中:39軍9人,旅大警備區(qū)13人,40軍11人,64軍22人,遼寧省軍區(qū)4人,赤峰守備區(qū)12人,大連步校1人,炮兵2人,軍區(qū)司令部10人,軍區(qū)政治部2人,軍區(qū)后勤部38人。</p><p class="ql-block">隊長:敖繼凡、指導員:晉元慶</p><p class="ql-block">一區(qū)隊長:王邊疆</p><p class="ql-block">二區(qū)隊長:張明家</p><p class="ql-block">三區(qū)隊長:樸星奎</p><p class="ql-block">隊司務長:楊家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 班 長:譚 勇、副班長:閆永海</p><p class="ql-block"> 婁增利、何武臣、孫成路、王德才、徐永生、李宗琛、程曉天、杜樹臣、鄭順利。</p><p class="ql-block">2 班 長:唐衛(wèi)東、副班長:王德波</p><p class="ql-block"> 師順亮、張 羽、肖巨中、錢茂祥、劉小波、刁連峰、于長春、陳寶林、賀文雙。</p><p class="ql-block">3 班 長:郭志鋼、副班長:李 平</p><p class="ql-block"> 于成軍、王偉格、安寶金、江克濱、常明新、張義生、吳文獻、孫忠奇、譚道榜。</p><p class="ql-block">4 班 長:韓 瑋、副班長:王可達</p><p class="ql-block"> 趙海山、任鵬舉、吳金祥、顧洪成、吳連仲、張 凡、尹天升、王廣福。</p><p class="ql-block">5 班 長:孫玉良、副班長:全鳳義</p><p class="ql-block"> 魏鳳臣、李 剛、王永富、李 福、李春寶、肖振華、陳長嶺、仲 云、楊啟軍。</p><p class="ql-block">6 班 長:黃俗倫、副班長:魏 軍</p><p class="ql-block"> 田亞兵、楊學榮、許衛(wèi)華、雷代永、高建國、譚恩全、張樹軍、康元波、賈萬良。</p><p class="ql-block">7 班 長:唐明才、副班長:陳忠林</p><p class="ql-block"> 何映光、徐學斌、盧雅君、吳永坤、王勝軍、陳 光、呂彥忠、王興加。</p><p class="ql-block">8 班 長:王云偉、副班長:劉仁思</p><p class="ql-block"> 李洪彪、王文剛、張國利、何 光、姜春榮、湯年高、許金龍、馬 勇、林清唐。</p><p class="ql-block">9 班 長:王曉林、副班長:邱月明</p><p class="ql-block"> 翁曉剛、任延海、姜慶信、劉彥民、董 輝、冉守疆、李 軍、魏志友、殷寶奎。</p><p class="ql-block">10 班 長:孟凡坤、副班長:劉樹基</p><p class="ql-block"> 賈雷鳴、簡文平、喬萬金、張 甦、李景陽、曾國文、陳 北、彭學剛。</p><p class="ql-block">11 班 長:劉克勝、副班長:言 丹</p><p class="ql-block"> 孫 玉、楊志密、王方紅、趙福成、南德榮、遲永革、孫永春、閆永杰。</p><p class="ql-block">12 班 長:孫興全、副班長:張海泉</p><p class="ql-block"> 任國來、許江平、孟中人、孫云峰、李樹財、吳崇昌、劉明信、沈 敏、梁秀芬、王 豐。</p> <p class="ql-block">這是1982年2月沈陽軍區(qū)后勤部書記、收發(fā)、保密員訓練班準考證。</p> <p class="ql-block">沈陽軍區(qū)后勤部的考生來自各醫(yī)院、倉庫、汽車團、工程團、后勤直屬隊等單位,考試地點設在了興隆臺軍械技工隊,報到那天我一看人可真多啊,足有好幾百。點名、站隊、分配住處、查看考場。</p> <p class="ql-block">這是我所在的單位第230醫(yī)院,開的到39軍教導隊報到的介紹信,心已經發(fā)黃了,畢竟經歷了40年了。</p> <p class="ql-block">我們學員名冊,那個年代沒有電腦,鉛字打字機是主要辦公用品,打印出表格,內容都是手工填寫的,這樣也就留下了每個人的手跡。</p> <p class="ql-block">  全隊共129名學員,分別來自沈陽軍區(qū)12個大單位,其中:</p><p class="ql-block">39軍9人,40軍11人,64軍22人,軍區(qū)司令部10人,軍區(qū)政治部2人,軍區(qū)后勤部38人,旅大警備區(qū)13人,要塞區(qū)5人,遼寧省軍區(qū)4人,赤峰守備區(qū)12人,大連步校1人,炮兵2人。</p> <p>同學們填寫的學員登記表。</p> <p class="ql-block">畢業(yè)的時候宣讀了,1982年軍政干令字(793)命令,我們129名學員從這一天起提干了,我們由一名戰(zhàn)士轉變?yōu)橐幻刹浚瑢崿F(xiàn)了鯉魚跳龍門的飛躍,開始了我們人生的一個新轉折,按兵齡長短分別提為正排和副排,但都是四個兜,穿四個兜的干部服,走起路來倍精神。</p> <h3>我的畢業(yè)證是056號,1982年4月1日入學,1982年7月1日畢業(yè),歷時三個月的時間,是39軍教導隊第十期學員。</h3> <p>7科成績2個良:隊列、射擊,5個優(yōu):專業(yè)、三防、敵軍研究、地形學、器械。其實這些成績都不重要,隊領導告訴我們歌唱好就畢業(yè)。</p> <h3>四中隊干部訓練前準備工作合影:</h3><h3>敖繼凡、張明家、晉元慶、王邊疆、樸星奎、</h3> <h3>隊長敖繼凡進行器械示范教學。</h3> <h3>隊長敖繼凡進行跪姿射擊示范教學。</h3> <h3>隊長敖繼凡進行臥姿射擊示范教學。</h3> <h3>觀測隊員射擊考核成績。</h3> <h3>隊長敖繼凡組織實施學員進行畢業(yè)射擊考核。</h3> <h3>四中隊全體學員畢業(yè)合影。</h3> <h3>四中隊一區(qū)隊全體學員畢業(yè)合影。</h3> <h3>一區(qū)隊1班學員畢業(yè)合影:</h3><h3>班長譚 勇,副班長閆永海</h3><h3>前排:</h3><h3>譚 勇、王邊疆、閆永海</h3><h3>中間:<br></h3><div>杜樹臣、程曉天、許永生、孫成路,</div><div>后排:<br></div><div>樓增利、何武臣、王德才、李宗琛、鄭順利</div><div><br></div><div><br></div> <h3>3班畢業(yè)合影。</h3><h3>班長:郭志鋼、副班長:李 平</h3><h3>前排:</h3><h3>張義生、郭志剛、王邊疆、李 平、于成軍。</h3><h3>后排:</h3><h3>孫忠奇、常明新、吳文獻、江克濱、王偉格、譚道榜、安寶金</h3> <h3>一區(qū)隊4班學員畢業(yè)合影:</h3><h3>班長韓 瑋, 副班長王可達</h3><h3>前排:</h3><h3>吳金祥、王可達、王邊疆、韓 瑋、顧洪成</h3><h3>后排:</h3><h3>王廣福、任鵬舉、張 凡、尹天升、趙海山、吳連仲</h3> <h3><font color="#010101">四中隊二區(qū)隊全體學員畢業(yè)合影。</font></h3> <h3>二區(qū)隊5班學員畢業(yè)合影:<br></h3><div>班長孫玉良, 副班長全鳳義<br></div><div>前排:<br></div><div>肖振華、魏鳳臣、張明家、李福、李春寶<br></div><div>后排:<br></div><div>陳長嶺、王永富、李剛、孫玉良、全鳳義、仲云、楊啟軍<br></div><div><br></div><div><br></div> <h3>二區(qū)隊6班學員畢業(yè)合影:</h3><div>班長黃俗倫,副班長魏 軍</div><div>前排:<br></div><div>雷代永、黃俗倫、張明家、張樹軍、賈萬良<br></div><div>后排:<br></div><div>魏 軍、許衛(wèi)華、田亞兵、康元波、譚恩全、楊學榮、高建國<br></div> <h3>二區(qū)隊8班學員畢業(yè)合影:</h3><h3>班長王云偉,副班長劉仁思</h3><div>前排:</div><div>何 光、王云偉、張明家、李洪彪、湯年高、馬 勇</div><div>后排:</div><div>林清堂、張國利、許金龍、姜春榮、劉仁思、王文剛</div> <h3>左起:王云偉 馬勇 王文剛 姜春榮 何光 張國利 林清堂 湯年高 李洪彪 劉仁思 許金龍</h3> <h3>左起:王云偉 馬勇 李洪彪 何光 姜春榮 王文剛(下)</h3> <h3>四中隊三區(qū)隊全體學員畢業(yè)合影。</h3> <h3>三區(qū)隊10班學員畢業(yè)合影:</h3><h3>班長孟凡坤,副班長劉樹基</h3><h3>前排:</h3><h3>彭學剛、賈雷鳴、曾國文、簡文平、劉樹基。后排:</h3><h3>張 甦、喬萬金、孟凡坤、陳 北、李景陽。</h3> <h3><font color="#010101">張甦和李景陽在大石橋火車站。</font></h3> <h3>再見了,大石橋!拍個照留作紀念。</h3><h3>前排:</h3><h3>孫云峰、許江平</h3><h3>后排:</h3><h3>劉明信、李樹財</h3> <h3>李樹才和李景陽。</h3> <h3>簡文平、孫永春、李景陽相聚在沈陽北陵公園。</h3> <h3>四中隊的兩朵隊花,沈敏和梁秀芬</h3> <h3>  ?教導隊宣傳干事在訓練休息的時候,給王偉格、譚道榜、于成軍拍了一張照片,同學王文剛寫到:米真山下,聚首哥仨,桃花映襯,紅旗領掛,偉格最帥,布鞋瀟灑,道榜成軍,五星升華。</h3> <h3>吳金祥和吳連仲畢業(yè)后相聚在北陵公園。</h3> <p>1992年9月3日,39軍教導隊四中隊書記、保密員學習班的同學,在沈陽軍區(qū)靶場舉行了十周年聚會,來自各地的名同學匯聚一堂,暢談十年分別情,聚會期間還進行了實彈射擊,同學孟凡坤還從軍區(qū)總院拉來了女護士當舞伴,舉辦了一場盛大的舞會。</p> <p class="ql-block">十周年聚會全體合影</p><p class="ql-block"><br></p> <h3>十周年同學聚會,還舉行了實彈射擊,體會教導隊訓練生活。</h3> <h3>各班列隊,唱起當年的軍歌,回想學習生活。</h3> <h3>入學前來自64軍的同學在一起。</h3> <p class="ql-block">十班合影。副班長劉樹基、班長孟凡坤、張甦</p> <h3>六班合影:康元波、高建國、田亞兵、魏軍、雷代永。</h3> <h3>九班合影:翁曉剛、魏志友、姜慶信、董輝、任延海</h3> <p class="ql-block">三區(qū)隊合影:</p><p class="ql-block">前排:劉樹基、董輝、孟凡坤、劉克勝、王方紅、姜慶信</p><p class="ql-block">后排:任延海、魏志友、翁曉剛、言丹、張甦、楊志密</p> <h3>李洪彪同學講述畢業(yè)十年工作情況。</h3> <h3>十周年同學聚會會場。</h3> <p>2012年在沈陽舉辦了三十年周年聚會。</p> <p class="ql-block">  1999年6月,我到分部所屬遼南部隊檢查工作,第一站是瓦房店,同學趙海山在這個地方的倉庫當政治處主任。遇到了老同學親切又激動,在一起就聊教導隊,聊同學。</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我繼續(xù)南行,海山陪同我一同去了金州,看望在金州倉庫當主任的同學李洪彪,山溝的夜晚涼風清爽,吹拂著臉龐,也帶來了花草的芬芳,望著明鏡的月亮,白云飄過,飛過一閃一閃的螢火蟲,老同學相聚談論著當年的教導隊訓練,談論著各自工作家庭,談論當前世界形勢,侃大山抒豪情,詩興大發(fā),借用曹操的《短歌行》哥幾個開續(xù),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美軍轟炸科索沃,殺了幾只和平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洪彪、海山和我又去了旅順,同學王文剛在滑雪隊當隊長,他領著我們看了訓練的場館,運動員活動中心,滑雪夏季訓練場,體會了德國運動小口徑步槍,騎著滑雪隊的三輪摩托兜風,合影留念,開摩托的海山當時很胖,就像《小兵張嘎》里的日本翻譯官。</p> <p class="ql-block">  2002年6月22日,同學楊學榮從四川瀘州來到沈陽,沈陽同學熱情接待,康元波做東安排,可惜的是大康離我們而去,他的容貌定格在同學們的記憶中。</p><p class="ql-block">前排:</p><p class="ql-block">韓 瑋、樸星奎、晉元慶、楊學榮、趙福成</p><p class="ql-block">后排:</p><p class="ql-block">翁曉剛、康元波、田亞兵、江克濱、唐明才、常明新、任鵬舉、全鳳義、</p> <p class="ql-block">同學畢業(yè)后分布全國各地,從北方到南方,但沈陽最多,其次大連,哈爾濱,錦州,四川等地,各地同學都以各種形式進行聚會,延續(xù)同學情。</p><p class="ql-block">1982年7月3日畢業(yè)到今天正好是四十周年,寫這美篇留作紀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