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南京的博物館,---我眼中的南京城(2)

王義軍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b><span style="color:rgb(1, 1, 1);">如果要了解一座城市的歷史,去那里的博物館轉轉是最好的選擇。就南京的眾多博物館來說,無論是歷史年代,還是典藏、陳列文物的種類和數(shù)量,在全國都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最值得去的有三處,即南京博物院、六朝博物館和南京市博物館。</span></p> 南京博物院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b>從歷史文物的角度,排在前三位的是,第一北京故宮博物院,第二臺北故宮博物院,第三南京博物院。</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b>南京博物院,簡稱南博。其前身是1933年蔡元培等倡建的國立中央博物院,現(xiàn)為大型綜合性的國家級博物館,珍貴文物數(shù)量居中國第二,僅次于故宮博物院。</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b>南博的規(guī)模龐大,分館精細,浩如煙海的文物、藏品遍布館內的名個區(qū)域、角落,要想一天內觀賞完畢是完全不可能的。后來發(fā)現(xiàn)關注鎮(zhèn)館之寶,是參觀博物館的一個好方式,既能了解重點,又能記住歷史。南博的鎮(zhèn)館之寶,是歷次專家和民眾參與評選出來的,有好幾十件呢,下面只是我能(攝影)記住的十件鎮(zhèn)館之寶。</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b><span style="color:rgb(1, 1, 1);">1.</span><b>太平村失考墓辟邪</b><span style="color:rgb(1, 1, 1);"> 。這尊石雕神獸是南京城市標志“辟邪”的原型,就是民間俗稱的“貔貅”,出土于棲霞區(qū)燕子磯太平村太子凹,</span>是南朝時期的文物。<span style="color:rgb(1, 1, 1);">這尊</span>距今1500多年的<span style="color:rgb(1, 1, 1);">神獸,氣勢不凡,虎踞龍盤狀,視覺效果非常的震撼,最終成為六朝古都的歷史見證。然而,當年太子凹有4尊辟邪,南博來征集時,卻被村民以“破壞風水”為由拒絕,一直留在原地,后來被盜一尊,至今未能找回,令人痛心不已,剩下三尊才被“批準”由各博物館收藏。南博獲得的這尊原來放在院子里,后為防止風化而移入室內收藏。這</span>是我心中的第一件鎮(zhèn)館之寶。</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b>2. <b>通天之寶?透雕人鳥獸玉飾件</b>。出土于1991年,昆山市趙陵山遺址77號墓中(新石器時代遺址)。為我國出土時代最早的透雕精品,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和工藝價值(上圖)。3. <b>春秋吳越劍</b>。代表著中國青銅劍的最終水準(左圖)。4. <b>西晉青釉神獸尊</b>。系明確紀年墓出土,六朝青瓷中罕見的藝術珍品(右圖)。</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b>5. <b>淹城獨木舟</b>。1958年在常州市淹城內城河中發(fā)現(xiàn)的,珍奇之處在于,木舟是用整段楠木燒烤,然后斧鑿挖制而成。這就可以和《易經—系辭》中的“刳木為舟”的記載相印證。經碳14測定,距今已有2800多年歷史,屬西周時期遺物。是我國目前發(fā)現(xiàn)的最古老完整的獨木舟,號稱<b>“</b>天下第一舟<b>”</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b>我關注淹城獨木舟,源于2018年9月去常州旅行時,去看位于武進區(qū)的淹城遺址,那是我國唯一的春秋晚期城池遺存地。記得那天烈日當頭,酷熱難耐,感覺已經到了中暑的邊緣,是淹城的歷史魅力吸引,讓我們終于完成了此行,并為這座保存最為完整的古城遺址樣貌所震撼。游覽中獲知在淹城的歷次考古中,曾挖掘出四支獨木舟,其中一支存于南京博物院,當時就想一定要去看一看真品。一年后專程去了趟南博,了此心愿。</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b>6.<b>西漢金獸</b>。含金量達99%,重量達9100克,1982年出土于江蘇省盱眙縣南窯莊窖藏。根據(jù)外形特征推測,鑄造時代大約在戰(zhàn)國晚期至西漢早期,是目前中國考古發(fā)現(xiàn)的金器中最重要的一件 。沒想到在室內光線下拍攝這件寶物,卻是很難的事,我從不同的角度拍攝了十幾張,幾乎都是虛的,只有這張能看清金獸通體錘飾的圓形斑紋。</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b>7. <b>銀縷玉衣</b>。金縷玉衣出土量較多,已有十幾件,而銀縷玉衣世上僅出土兩件。南博的這件是出土的第一件,于1969年出土徐州土山一號漢墓,所有者為東漢彭城王劉恭后裔。玉衣全長1.70米,玉片2600余塊,銀絲約800克。當時經科學修復,外觀精美,轟動國際考古界。</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b>8. <b>錯銀銅牛燈</b>。1980年出土于江蘇邗江縣甘泉2號東漢墓。牛燈由燈座、燈盞和煙管三部分組成,能起到散熱、擋風和調光的作用。是漢代青銅燈具中的頂尖之作(左圖)。9. <b>明洪武釉里紅歲寒三友紋梅瓶</b>。1957年3月出土于江寧區(qū)東善橋響龍山明代墓葬。出土的明代陶瓷品,釉里紅僅此一瓶(右圖)。</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b>10. <b>大報恩寺琉璃塔拱門</b>。這座拱門是2008年大報恩寺遺址考古時,發(fā)現(xiàn)的重要建筑構件。大報恩寺是明代皇家寺廟建筑的代表,寺中的琉璃塔,被譽為中世紀七大奇觀之一。由這座拱門可以想見當時琉璃塔的金碧輝煌,雄偉壯觀的場面。據(jù)史料記載,在當年建造大報恩寺塔時,共燒制的三套完整的塔身構建,一套用于施工,兩套埋于地下,用于以后的維修。這座拱門就是當時備用兩套中的一套真品。而在大報恩寺遺址博物館內展出的一模一樣的塔身構建,卻是個復制品。</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b>其實南博的寶貝多的是,比如右圖那塊葉狀殘片,看著不起眼,卻是歷史上最早的一塊青花瓷片,極有價值。</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b><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新石器時代的文物,以玉佩和陶器為主,居然還有出土的雨花石(右上圖)。古代人的審美觀,其實一直延續(xù)到現(xiàn)代。</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b>南博館藏文物上至舊石器時代,下迄現(xiàn)代。所有文物品類一應俱有,每一品種又自成歷史系列,是數(shù)千年中華文明歷史發(fā)展最為直接的見證。</p> 六朝博物館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span>2007年7月至2008年1月,南京市考古工作人員在東箭道原漢府街長途汽車站工地,發(fā)現(xiàn)了一段六朝時期的夯土墻遺址。墻基寬約25米,夯土外側包磚。之后在大行宮和總統(tǒng)府周圍和新世紀廣場、南京圖書館新館、長發(fā)大廈等多個建筑工地,發(fā)現(xiàn)大量六朝時期的重要城市建筑遺存。由此證明,南京大行宮一帶,便是六朝建康都城的核心區(qū)域,曾經被稱為“臺城”的建康宮城就在這里。隨即南京市政府在遺址區(qū)域原地建六朝博物館,并于2014年8月11日正式對外開放。</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b>東吳、東晉、宋、齊、梁、陳六個王朝相繼建都于南京,史稱“六朝”。在六朝近370年的時間里,南京在城市建設、經濟發(fā)展、文化傳承等方面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為一座舉世聞名的東方大都會。六朝博物館的展覽則是圍繞六朝都城的面貌、歷史文化的成就為主線,藏品主要是瓷器和陶俑,鎮(zhèn)館之寶是青瓷釉下彩羽人紋盤口壺和青瓷蓮花尊。</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b>進入博物館后,我先打聽那兩件鎮(zhèn)館之寶,并在工作人員指引下一睹真跡。第一件為<b>三國吳?青瓷釉下彩羽人紋盤口壺</b>。其在江寧區(qū)上坊吳墓出土,是我國迄今所見以繪畫技術美化瓷器的最早器物,堪稱早期瓷器中的藝術珍品。</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b>第二件為<b>南朝?青瓷蓮花尊</b>。1972年于南京東郊麒麟門外靈山南朝墓出土。青瓷通體蓮花尊滲透著濃厚的佛教色彩,是罕見的佛教藝術珍品,為中國南北朝時期同類器物中最大最精美者,堪稱<b>“</b>青瓷之王<b>”</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b>公元548年,侯景之亂時,侯景入臺城,南梁的前朝宮闕,大都成為灰燼。南陳時,加以修葺。隋開皇九年(589年),隋滅陳,下詔將建康城的宮殿、陵園及城垣廬舍皆數(shù)蕩平。六朝舊跡,無一幸存。</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b>六朝建康城夯土墻遺跡。本世紀初首次發(fā)現(xiàn)的這些六朝城墻遺跡和依稀可見的大型排水系統(tǒng),對研究六朝時期的城市建設和人文歷史,極有價值。站在這原土、原物面前,身臨其境,卻又分明隔世,這種奇妙的感覺,就是博物館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b>瓦當是中國古代建筑的構件,一般用于宮殿、衙署、寺觀等高規(guī)格的建筑,用以保護檐頭,并具有裝飾性,在江蘇及南京地區(qū)出土較多。</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b>人面紋瓦當,在中國國內其他地區(qū)出土較少,而南京市出土了大量,瓦當為灰陶質,正面為一個淺浮雕的人面圖案,眉、眼、鼻、面頰、口、胡須俱全,很有特色。</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b>三國吳?青瓷伎樂俑群。這組俑群是從南京市江寧區(qū)上坊吳墓出土。從陶俑的服飾和姿態(tài)推測這是一場十分精彩的宴樂,不僅有弦樂,打擊樂,還有吹奏樂。它從一個側面表現(xiàn)了當時貴族生活場景,是十分珍貴的六朝青瓷藝術品。</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b>館內設六朝時期繪畫專廳,其繪畫多以宮廷生活為素材,映襯出歷史風貌。東晉著名畫家,無錫人顧愷之,博學多才,工詩能書,尤擅長繪畫。謝安贊其畫“自生人以來未有也”。顧愷之作畫最重傳神,其“遷想妙得”、“以形寫神”等論點,為中國傳統(tǒng)繪畫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館內有顧愷之絹畫《女史箴圖》和巜洛神賦》復制版,可賞其妙。顧愷之的原畫,早已消失在茫茫的歷史長河中,千百年來沒有再現(xiàn)過,成為一個謎案,但這些畫的歷代摹本,卻都是無價之寶。其中《女史箴圖》的隋代摹本,一直是清乾隆帝的案頭愛物,后來居然成為大英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令人感慨,憤慨!</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b>東晉?蟬紋金珰。其在南京仙鶴觀高崧家族墓出土。自漢至晉,蟬紋金擋常與貂尾匹配,合稱“貂蟬”,為侍中、常侍的標志性冠飾(左圖)。東晉?玻璃杯。出土于南京象山的世家大族墓葬中,具有明顯的薩珊風格特點,經檢測是外來的鈉鈣系統(tǒng)玻璃,這是六朝時期中外交流的重要見證(右圖)。</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b>六朝時期出土的石器不少,石人像萌動有趣,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b>石牛、石馬和牛拉車唯妙唯俏。</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b>參觀完朝博物館“六朝帝都”“回望六朝”“六朝風采”“六朝人杰”四大展廳后,站在古城墻遺跡前的回想:六朝是南京的一個輝煌時代,常言“六朝金粉”,那個時期的南京尊為帝都,其社會環(huán)境多元而包容,歷史的畫卷就逐漸在喧鬧繁華的時代下緩緩鋪開,給觀者以歷史文化的熏陶。而處于這種燦爛的文明大光環(huán)下,它又是充滿著煙火氣的一個古城形象。</p> 南京市博物館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b>南京市博物館,為一座綜合性歷史藝術類博物館,是南京市市立博物館,國家級重點博物館。以豐富的文物、文獻資料及研究成果為基礎,展示南京在中國各個歷史發(fā)展階段的發(fā)展的軌跡,重點展示南京古都歷史文化的風貌。</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b>與我同年代的南京人,對朝天宮的初級印象,是曾在那里舉辦的“階級教育”“收租院泥塑”展覽。事過境遷,今非昔往,作為南京市博物館所在地,不僅有眾多的文物、寶藏,而且整個景區(qū),都是歷史文物的生動呈現(xià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b><span style="color:rgb(1, 1, 1);">春秋時期,吳王夫差在這里建造城墻,并設置冶鑄作坊制造兵器,開辦冶鑄銅器的手工業(yè)作坊,從而形成了原始城邑。后人遂將朝天宮所在的山稱作冶山,當年乾隆帝下江南時曾在此為冶山題詞立碑。朝天宮內的冶山遺址,成為市博的重要展區(qū)。</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b><span style="color:rgb(1, 1, 1);">南京人頭骨化石。1993年,湯山葫蘆洞中發(fā)現(xiàn)的兩件直立人頭骨化石震驚了世界,是中國古人類研究及舊石器時代考古領域具有世界意義的重大發(fā)現(xiàn)。經考古認定,南京人生活的地質年代距今35萬年。同時,該遺址的系統(tǒng)研究,對認識、探索古人類的起源,特別是現(xiàn)代人的起源,提供了一種更為廣泛、更為可靠的研究途徑。</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b><b>蕭何月下追韓信青花梅瓶</b>。該瓶是南京市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中國瓷器三絕之一。為元末明初最令人驕傲的國寶級青花瓷器,1950年出土于南京江寧將軍山沐英墓。其瓶胎質潔白細致,青花呈色穩(wěn)定,周身繪滿青花紋飾,仰覆蓮瓣紋、雜寶紋、纏枝蓮花紋等襯托下的“蕭何月下追韓信”人物故事,生動而精彩。2013年8月19日,國家文物局將其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b>館藏瓷器分為“元瓷珍藏”、“明瓷集萃”、“清瓷雅韻”等三個單元展示。為觀眾提供了一個了解瓷器釉色、造型、款式等各方面知識,近距離欣賞瓷器之美的機會。</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b>市博的展品中有著較大量的皇室金器和珠寶手飾,展現(xiàn)了大明的輝煌和富庶,讓我們看到了古代宮廷的黃金寶物世界,也看到了皇家驕奢淫逸的生活內景。</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b>南京市博物館所處的朝天宮,是江南地區(qū)建筑等級最高,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朝天宮之名,系明洪武十七年(1385)太祖朱元璋下詔親賜,取"朝拜上天"之意。素有“金陵第一勝跡”之美譽。</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b>朝天宮是典型的明清殿宇式建筑,其建筑格局、樣式、營造技術等是研究中國古代建筑尤其是明清建筑的重要而難得的實物資料,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綠瓦紅墻中,藏有多少故事與傳說。</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b>朝天宮的格局,正南有“萬仞宮墻”照壁圍繞,宮墻內為泮池,東西兩側各有磚砌牌坊。</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b>中為文廟,東為府學,西為卞壸祠。過欞星門向北依次為大成門、大成殿、崇圣殿。</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b>敬一亭東有飛云閣、飛霞閣、御碑亭等。</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b>皇家的威武與江南的輕柔,令人回味無窮。</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b>所謂“一座朝天宮,半部南都史”的千古情懷,蕩漾于此,成為人們永久的記憶。</p> 結語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b>南京博物館種類繁多,除了上述三大博物館外,我還參觀過諸如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梅園新村紀念館、渡江勝利紀念館、南京市民俗博物館、大報恩寺遺址博物館、南京科舉博物館、南京天文歷史博物館、南京云錦博物館、江寧織造博物館和南京中國近代史遺址博物館等。在南京走進博物館,看展覽成為我的一種喜好,形形色色的博物館建筑、數(shù)之不盡的珍寶收藏,凝聚著人類文明的歷史、記憶和成就,它就像一座城市的窗口,洞曉著人類歷史最悠久的秘密。徜徉其中,沉浸于遙遠的時空變幻,是一種多么難得的精神享受。(END)</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國內旅行 (Domestic Travel 16)</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攝影與撰文:王義軍 2022.6.15</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