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見過中國旅游標志“馬踏飛燕”的人肯定不少,但知道馬踏飛燕來自何方的人可能不會很多。享譽海內(nèi)外的青銅器“馬踏飛燕”,就出土在武威雷臺下一個規(guī)模不大的漢代墓葬里。</h3><div><br></div><div>藏于國家博物館的“馬踏飛燕” </div> <h3>雷臺位于武威市區(qū)北關(guān),是一處高8米多、始建于晉代的夯筑土臺,因臺上有明朝中期建筑的雷祖觀而得名。雷祖觀(現(xiàn)名雷臺觀)是古代祭祀雷神的道觀,依臺而建的山門、雷祖殿、三星斗姆殿等古建筑群,至今仍保存完好。在1969年之前,這里僅僅是一座名氣不大的道教廟宇,一座香火不旺的雷祖觀和一棵被雷劈的斜樹,很難勾起人們的游興。直到1969年,當?shù)剞r(nóng)民無意間從這里挖出了漢墓和漢墓里的寶貝....</h3> <h3>1969年9月,在那個“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的時代,當?shù)剞r(nóng)民在挖掘戰(zhàn)備地道時,在雷臺下發(fā)現(xiàn)了一座東漢晚期的磚室墓,此墓雖遭過盜掘,但仍出土了大量文物,其中有鑄造精致的銅車馬武士儀仗俑99件,藝術(shù)水平最高的是一匹銅奔馬。 <br></h3> <h3>出土銅奔馬的雷臺一號漢墓</h3> <h3>銅奔馬高34.5厘米,長45厘米,重7.15公斤,它神勢若飛,體型矯健,昂頭嘶鳴,三足騰空,一足踏一飛鳥,飛鳥展翅,驚愕回首,既表達了快馬奔馳的速度超過飛鳥,又巧妙地利用飛鳥的軀體擴大了著地面積,穩(wěn)定了重心,其造型完全合乎力學平衡原理,且給人以天馬行空、踏鳥追風、一躍千里之感。</h3> <h3>東漢的無名藝術(shù)大師的這一杰作,不僅神態(tài)生動,制作精湛,而且造型非常獨特,充分展示了作者高度的智慧、豐富的想象、深刻的生活體驗和高超的藝術(shù)創(chuàng)造技巧,極富浪漫色彩。1971年9月郭沫若陪同柬埔寨王賓努親王在甘肅省博物館參觀時發(fā)現(xiàn)銅奔馬,認為這是一件罕見的藝術(shù)珍寶,將其定名為"馬踏飛燕"。</h3> <h3>“馬踏飛燕”是一件舉世無雙,技藝水平極高的文物精品,具有非凡的藝術(shù)魅力,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珍品,現(xiàn)藏于北京國家博物館。它出土后曾多次作為中國優(yōu)秀考古文化的代表,先后到14個國家和地區(qū)展出,引起了極大的轟動和高度贊譽。美國報刊甚至稱其為藝術(shù)作品的最高峰。它踏鳥追風的獨特造型,為中華民族贏得了“天才之中國”的美譽。</h3><h3><br></h3><h3> 按比例放大6倍的99件銅車馬儀仗傭陣列</h3> <h3>1983年,“馬踏飛燕”被國家旅游局確定為中國旅游標志,1996年被定為國寶級文物,2002年被國家列為禁止出國展覽的珍貴文物。 <br></h3> <h3>“馬踏飛燕”一鳴驚人后,立即引起了學術(shù)界乃至全社會的強烈反響。對雷臺漢墓的墓主人以及銅奔馬所踏飛鳥的名稱等問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至今沒有定論。由于年代久遠和墓葬資料缺失,雷臺漢墓的主人是誰還是個謎,只知道是東漢晚期時一名姓張的將軍。</h3><h3><br></h3><h3>銅奔馬的稱謂在學術(shù)界提法也有40多種之多,最常用的是“馬踏飛燕”、“銅奔馬”、“馬超龍雀”(龍雀是傳說中的風神)、“天馬”、“飛廉銅馬”(飛廉是風神的名字)、“龍馬踩日鳥”等幾種。 <br></h3><div><br></div><h3> 1973年國家發(fā)行的銅奔馬郵票</h3> <h3>走近雷臺公園,首先映入你眼簾的是那氣勢恢弘的漢代風格的大門,花團錦簇的廣場上,“馬踏飛燕”雕塑直刺藍天,新建音樂噴泉、凝聚漢文化精萃的牌樓、圖騰柱,你會被一種歷史的遐想所包圍和震撼。還有參天古木掩映下的雷臺觀、雷臺漢墓等古跡,無不浸潤著漢文化之神韻和氣勢。</h3> <h3>漢代風格的雷臺公園大門</h3> <h3>特別是按照雷臺漢墓銅車馬儀仗俑復制放大6倍的99件銅車馬儀仗隊,威武雄壯,整裝出征,車轔轔,馬蕭蕭,大有“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的豪氣。就連那幾株有幾百年樹齡,被雷擊只剩半截枯干的古樹,也透露著一種文化的悠遠與壯美。</h3> <h3>沒有故事的景點,留不住人; 沒有謎的景點,同樣留不住人。雷臺的魅力之一在于有謎,引人之處也在于有謎。雷臺漢墓留給我們的謎團太多了:它真正的墓主人到底是誰?銅奔馬的設計師又是誰?銅奔馬的正確稱謂是什么?世界上真有走對側(cè)步的馬種嗎(一側(cè)的前后腿同時邁步)?那批銅車馬儀仗俑,究竟是怎樣的排列陣勢?如果是一支即將奔赴疆場的隊伍,那么隊伍中怎么摻雜著家屬、夫人、婢奴、從婢?</h3> <h3>厚重的過往,就如大漢風煙,在歷史的天空中漸漸飄散,唯有那尊精巧絕倫的銅奔馬,在深埋千年后橫空出世,似乎象征著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旺盛的生命力和昂首闊步,走向復興的精神風貌.......</h3><h3><br></h3><h3>武威市人民廣場的武威市城標-----馬踏飛燕</h3> <h3>國家級旅游景區(qū)證書</h3> <h3>凡是優(yōu)秀旅游城市都會矗立馬踏飛燕的雕塑</h3> <h3>文/風景圖 瘋韻猶存董林嘯</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