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ed2308"><b>——法國阿爾斯通公司高管皮耶魯齊在美國被捕后,美國人誘惑他認罪,他對他國家和公司營救失去信心,他認了罪,經歷了種種磨難。2013年被捕,2018年才被釋放。出獄后寫下了《美國陷阱》一書,其中揭露了美國政府種種不正當競爭的惡行。</b></font><div><font color="#ed2308"><b>——孟晚舟事件發(fā)生后,任正非的辦公桌上就曾擺放著這本書。皮耶魯奇曾表示,“希望華為不是下一個阿爾斯通”。</b></font></div> <b>作者簡介</b><div><br>弗雷德里克·皮<br> 法國前阿爾斯通集團鍋爐部全球負責人,在2013年抵達美國紐約肯尼迪國際機場時被美國聯(lián)邦調查局探員逮捕,并被起訴入獄。獲得自由后創(chuàng)建了IKARIAN公司,主要以預防國際腐敗為目的,提供戰(zhàn)略與運營方面的合規(guī)咨詢服務。<br>耶魯齊<br><br>馬修·阿倫<br> 法國《新觀察家》資深記者,曾擔任法國廣播電臺綜合臺的記者,自始至終跟蹤阿爾斯通事件。</div> <b>1/ 華為這四年<br>華為被打壓,轉眼已近四年。</b><br><br>這四年,華為芯片堆疊技術獲取了專利、開源了歐拉系統(tǒng)和鴻蒙系統(tǒng)、利用自家兩款芯片鯤鵬和昇騰構建了中國計算新生態(tài)。這四年,華為投資了60多家半導體公司,上市了30多款智能汽車零部件。這四年,華為分三批組建了20個軍團,進軍千行百業(yè)。這四年,華為做了很多事兒。<br><br>美國圍剿下,華為選擇了抗爭,選擇了倔強地站著。不妥協(xié)、不屈服、不跪舔。華為的抗爭和倔強,讓華為活了下來,被羈押的孟晚舟女士也得以成功釋放。<br><br>對此,皮耶魯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感嘆地說道,我沒有孟女士的幸運,我的公司和祖國沒有給予如此強大的支持。皮耶魯奇是誰?他為什么羨慕中國、羨慕華為、羨慕孟晚舟?他遭遇了什么?<br><br><b>2/美國逮捕3家公司高管</b><br><br>35年前,也就是1987年,日本的警察在東芝的總部自己帶走了東芝的兩位高管,原因是美國指控東芝向蘇聯(lián)人出口數(shù)控機床。<br><br>2013年的春天,阿爾斯通公司的全球鍋爐部負責人弗雷德里克·皮耶魯齊正春風得意地前往美國洽談合約事項,在機場等著他卻是一副冰冷的手銬,美國的FBI探員逮捕了他。原因是美國指控法國的阿爾斯通違反了美國的反腐敗法案,向印尼的高管行賄了。<br><br>東芝和阿爾斯通的結果都很悲催。世界第一的東芝帝國最終解體了,日本的半導體丟失了半壁江山。曾經統(tǒng)領全球法國電器帝國阿爾斯通,最終被美國的通用電氣收購了。<br><br>2018年,美國人故伎重演,在加拿大逮捕孟晚舟女士,試圖逼華為就范,華為被美國列入了實體清單之后,華為高端芯片不可獲得,華為手機無法搭載麒麟芯片,從此5G手機完全失去全球市場。<br><br><b>3/說說芯片堆疊技術</b><br><br>2022年國家知識產權的官網上,一份華為的專利申請讓人們看到了一絲曙光。這就是坊間已經流傳已久的的華為的芯片堆疊封裝技術。那么,你以為到現(xiàn)在只有華為在研發(fā)這個堆疊技術嗎?蘋果、英特爾等等公司早就進入了研發(fā)芯片堆疊技術的序列。<br><br>芯片堆疊這個技術是科技發(fā)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半導體產業(yè)發(fā)展到一個新階段的標志。自1958年德州的儀器工程師叫杰克?;鶢柋龋邪l(fā)了世界上第一塊集成電路以來,芯片產業(yè)一直就是沿著摩爾定律的方向前進。<br><br>晶體管越小,意味著性能越高,這是一項技術的壁壘。13納米、7納米、5納米,甚至馬上會全面普及3納米、1納米。但是呢,從物理角度看,那未來到底多少納米會是一個極限呢?就是原子的尺寸0.1納米。這意味著傳統(tǒng)的技術路線再往下走已經非常難突破了,也就是說摩爾定律終將會終結。堆疊技術是另外一條技術路線。<br><br>蘋果最新發(fā)布的一款m1芯片,就是將兩個m1的max芯片封裝到了一起。英特爾呢也在最近公布了一個新的技術,3D堆疊芯片技術,試圖以此來增強算力。<br><br>外媒稱,這樣的技術可以規(guī)避華為購買先進半導體芯片的禁令。華為不僅沒有遭受制裁的致命打擊,而是勇敢穿越制裁雷區(qū),實際上可能再次證明了經濟制裁的自然限制。<br><br><b>4/被逼發(fā)展芯片,華為的執(zhí)拗和倔強</b><br><br>被逼發(fā)展芯片,華為要活著,要站著。三年前華為在武漢投資了18億人民幣,建了海思首個國內的芯片工廠。今年晶圓廠已經開始分階段的投產了。<br><br>重新搭建一個從原材料到生產設備到后期的應用和設計完全國產化的芯片產業(yè)鏈。我們自己能做到吧?任正非是這樣說的啊。說芯片砸錢是不行的,得砸數(shù)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材料學家等等人才。所以在2019年的時候,華為在上海拿地2400畝,建設上海青浦研發(fā)基地作為華為全球最大的研發(fā)基地,規(guī)劃的3-4萬人辦公。按照任正非的想法,把淀山湖畔的華為青浦研發(fā)基地,打造成風景如畫、賓至如歸的全球頂尖人才社區(qū)。<br><br>同年,華為成立了哈勃投資,已經完成了整個77億的投資,分別投了60家半導體的產業(yè)企業(yè)。這些企業(yè)都是在彌補華為在產業(yè)中的短板或空白。<br><br>華為發(fā)展芯片是被美國逼的,正是因為華為的這種執(zhí)拗和倔強,才有了今天的鴻蒙系統(tǒng)和歐拉系統(tǒng),才有了華為的芯片堆疊技術,才有了乃至眾多領域里的技術突破、才有了孟晚舟的成功釋放,才有了華為的20大軍團。<br><br><b>3/華為的目標</b><br><br>5月26日,華為在深圳坂田總部基地舉行第三批軍團組建暨誓師大會,大會上任正非宣誓:“一些想著勝利,一些想著前線,讓打勝仗成為一種信仰”。<br><br>迄今為止,華為分三批次已組建了20個軍團,分別為:數(shù)字金融軍團、站點能源軍團、機器視覺軍團、制造行業(yè)數(shù)字化系統(tǒng)部和公共事業(yè)系統(tǒng)部。電力數(shù)字化軍團、政務一網通軍團、機場與軌道軍團、互動媒體軍團、運動健康軍團、顯示新核軍團、園區(qū)軍團、廣域網絡軍團、數(shù)據(jù)中心底座軍團、數(shù)字站點軍團。煤礦軍團、海關和港口軍團、數(shù)據(jù)中心能源軍團、智能光伏軍團。<br><br>我們可以看到,華為這二十個軍團涉及的業(yè)務,散布在各產品線/各業(yè)務部門的,主要是企業(yè)業(yè)務,少量是運營商業(yè)務及終端業(yè)務/云業(yè)務,現(xiàn)在單獨拎出來,組建軍團作戰(zhàn)。<br><br>二十個軍團涉及的領域,都與先進制程的芯片相關。任正非解釋,華為要聚焦在5G+AI的行業(yè)應用上。在制造行業(yè),華為松山湖工廠、美的廚具工廠,通過5G+AI的協(xié)同效應,改變了產品線質檢模式,檢測效率提升了30%,同時壞件攔截率達到100%。在鋼鐵行業(yè),與華菱香港合作,利用5G的大帶寬和低時延特性,實現(xiàn)了天車的無人化以及遠程自動操控。<br><br>華為軍團聚焦攻關制造業(yè)領域。有望快速突破的“卡脖子”。比如顯示芯核軍團,其主要產品是海思高清電視芯片。海思在2021年12月上線了全自研高清電視芯片Hi373V110,據(jù)稱是其首款商用級別的RISC-V架構CPU。相比于手機芯片,智能電視芯片相對需要的制程更加成熟,因此有望更早擺脫“卡脖”。<br><br>站點及模塊電源預備軍團,這個軍團所涉及的板塊——站點及模塊電源是華為2020年才成立的新業(yè)務板塊,但華為自用歷史悠久。截至2020年,華為模塊電源累計發(fā)貨3億多片,成為華為數(shù)字能源產品線的五大板塊之一。<br><br>胡厚崑說,目前,華為的技術很多,客戶的問題也很多,“武器不對路、武器組合不佳”的問題比較明顯。他華為希望讓每個軍團,針對一個行業(yè),把一個行業(yè)難題吃透、挖透,縮短技術研發(fā)鏈條,提升響應速度,從而能更快速地形成解決方案。<br><br>二十個軍團的組建,事實上,華為在做內循環(huán)、做大市場、做數(shù)字中國。華為在服務器領域擁有自己的芯片,以滿足日漸龐大的數(shù)據(jù)中心的業(yè)務。華為的目標,先做數(shù)字中國,讓數(shù)字化深入千行百業(yè)。然后再把這種模式復制到全球,做萬物互聯(lián)的智能世界、做數(shù)字全球,在全球數(shù)字科技領域掌握話語權。<br><br><b>5/法國人的感慨</b><br><br>法國阿爾斯通公司高管皮耶魯齊被捕后,美國人誘惑他認罪,他對他國家和公司營救失去信心,他認了罪,經歷了種種磨難。2013年被捕,2018年才被釋放。出獄了寫下了《美國陷阱》一書,其中揭露了美國政府種種不正當競爭的惡行。孟晚舟事件發(fā)生后,任正非的辦公桌上就曾擺放著這本書。皮耶魯奇曾表示,“希望華為不是下一個阿爾斯通”。<br><br>2021年,皮耶魯奇接受了CGTN專訪,主持人問他,聽到孟晚舟平安回到中國的消息作何感想?皮耶魯奇感性地說:“很長一段時間里,她曾飽受煎熬。顯然,這對所有人來說都是一個非常積極的結果。標志著中國的一個巨大勝利,因為這確實是第一次以一個國家的意志,成功回擊了美國的這種長臂管轄。”他還將曾經的自己和孟晚舟進行了一番比較:“我沒有孟女士那么幸運,我的公司并沒有向我提供那么強大的支持,我的祖國也沒有給我提供強大的支持?!?lt;br><br>美國的霸權。日本東芝,法國阿爾斯通,甚至德國西門子等等著名的企業(yè),他們曾經都選擇了妥協(xié)和認罪,但最終結果呢?他們沒能換來想要的尊嚴。所以這位法國人皮耶魯奇非常感慨,羨慕孟晚舟的幸運。<br><br>華為面對圍剿,任正非說過,我認為和平是打出來的,我們要用艱苦奮斗,英勇犧牲,打出一個未來30年的和平環(huán)境,讓任何人都不敢再欺負我們。<br><br>華為現(xiàn)在已經證明,業(yè)務戰(zhàn)略和技術創(chuàng)新可以成為企業(yè)應對打壓的重磅對策,多打糧食,確保生存,有力氣打出一個和平環(huán)境來。 《美國陷阱》是皮耶魯齊根據(jù)自己的親身經歷創(chuàng)作的。2013年4月14日,美國紐約肯尼迪國際機場,法國阿爾斯通集團鍋爐部全球負責人弗雷德里克·皮耶魯齊,剛下飛機就被美國聯(lián)邦調查局探員逮捕。<br> 這場抓捕不僅僅是針對他個人的行為,而是美國政府針對法國阿爾斯通的系列行動之一。之后,美國司法部指控皮耶魯齊涉嫌商業(yè)賄賂,并對阿爾斯通處以7.72億美元罰款。阿爾斯通的電力業(yè)務,最終被行業(yè)內的主要競爭對手——美國通用電氣公司收購。阿爾斯通這家曾經橫跨全球電力能源與軌道交通行業(yè)的商業(yè)巨頭,因此被美國人“肢解”。而皮耶魯齊直到2018年9月才走出監(jiān)獄,恢復自由。 <br> 2019年,皮耶魯齊成立了咨詢公司,致力于幫助歐洲的企業(yè)和領導層意識到“美國陷阱”的存在,并及時采取防范措施,這正是他寫作《美國陷阱》一書的重要目的。 《美國陷阱》的記述,凸顯了法國人所理解的美國司法的長臂原則,選擇性執(zhí)法,以及司法背后可能代表的商業(yè)利益裹挾。作為親身經歷者,皮耶魯齊對美國的司法制度給出了細致的觀察,尤其對司法機構用輕罪指控或者減刑來壓迫和利誘嫌犯揭發(fā)或者做污點證人的做法,有比較深刻的批評。他因為應訴和服刑,輾轉了美國的多家監(jiān)獄,也因此對美國監(jiān)獄系統(tǒng),尤其是外包給盈利機構經營的監(jiān)獄系統(tǒng)中存在的各種問題,以及對經濟罪嫌犯及未決嫌犯缺乏足夠的保護,也有全景式的揭露。<br><br>皮耶魯齊的這本書提出了兩點重要的觀察:<br><br>第一,美國司法的長臂原則的確有重點打擊非美國的跨國公司的味道,其背后一方面可以陰謀論地揣測美國跨國公司在華盛頓的游說能力大大強于海外跨國公司,另一方面也凸顯了美國司法部有通過訴訟讓跨國公司就范,收取大量罰金的動力。當然,由于美元清算體系在紐約,紐約的檢查官處于“屬地管理”的地位,也很愿意調查跨國公司這樣的“大魚”,因為一則可以揚名,二則可以帶來巨額罰款,兩者都會成為他們在政壇上進階的資本。<br><br>FCPA法案雖然1977年就通過,但是在最初的30年并沒有多少判例,但是2008年后開始有爆炸式增長。可以揣測的是,因為金融危機的影響,美國司法部通過FCPA案件給出巨額罰單的確可以補貼政府不足的預算。<br><br>按照《美國陷阱》中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截止2014年,司法部海外反腐調查案件中,只有30%的涉及外國(非美國)公司,但是這些公司貢獻了67%的罰款總額。而罰款超過一億美元的26個案例中,21個是外資公司,包括西門子(8億美元)、道達爾(3.98億美元)和戴姆勒(1.85億美元)這樣的歐洲巨型企業(yè)。<br><br>相反,美國企業(yè)的游說似乎有效地多,司法部從沒有在美國石油企業(yè),比如美孚這樣的巨頭,或者國防企業(yè),比如通用動力等這樣的巨鱷身上挑出任何毛病。按照皮耶魯齊的說法,這些領域和阿爾斯通所在的裝備行業(yè)一樣,都充斥著海外交易利用中間人行賄的潛規(guī)則,美國公司真能免俗?<br><br>第二,博弈美國的司法流程,即使歐洲人看來,也不容易。<br><br>首先,美國司法機構會選擇一開始嫌疑犯做交易,尤其是皮耶魯齊這樣的小魚蝦,因為他們的目標是釣大魚。FBI第一次抓捕皮耶魯齊的談話就是希望發(fā)展他做臥底。而在被調查企業(yè)內部發(fā)展臥底,搜集更多證據(jù),是司法部常用的做法。阿爾斯通就有一位被美國司法部“策反”的臥底安插在公司核心部門,成為與調查人員全方位合作的眼線??上Вひ旪R對此根本不了解。如果以事后阿爾斯通對他的態(tài)度來評判,選擇合作可能避免他深陷牢獄之災。<br><br>當皮耶魯齊選擇不合作,寄希望于律師的辯護之后,美國司法機構采用第二招,狂轟濫炸,用海量的文件來拖垮當事人。在美國,查閱卷宗、對案件進行復核鑒定、尋找有利于被告的證詞,這些步驟的費用都必須由被告人支付。因此狂轟濫炸,比如檢方提出幾百萬份文件,就可能壓垮大多數(shù)被告人,因為看完這些文件需要律師付出大量時間,律師費也會貴得驚人。<br><br>最終,皮耶魯齊雖然并不認為自己犯罪——他只是阿爾斯通隱秘雇傭中間人流程中的一環(huán),而按照歐洲人的理解,如果企業(yè)高管只是按章辦事,沒有中飽私囊,如果企業(yè)被判觸犯海外反壟斷法,不應該由個人來承擔責任——仍然不得不選擇認輕罪,并因為審判所在地美國康涅狄格州從未審理過FCPA案件,法官希望樹立一個典型而被“重判”了30個月監(jiān)禁。<br><br>《美國陷阱》一書最重要的意義是提醒全球化的中國企業(yè),必須要直面全球化過程中的法律風險。一方面中國跨國企業(yè)需要進一步認清美國的 “治外法權”可能給企業(yè)以及企業(yè)的高管帶來的新風險;另一方面,中國的跨國公司也非常有必要進行 “普法”教育,因為在短期內美國司法體系的“長臂原則”不會改變,只有了解不同的司法實踐,致力于合規(guī),才能對企業(yè)和企業(yè)的高管真正給予有效的保護。至于美國對海外反腐法的更為嚴格的執(zhí)行,在全球基本已經成為大趨勢,許多發(fā)達國家都已經簽署了OECD反腐敗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