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夜鷺(學名:Nycticorax nycticorax)是中型涉禽,體較粗胖,頸較短;嘴尖細,微向下曲,黑色;腳和趾黃色;夜鷺的額、頭頂、枕、羽冠、后頸、肩和背綠黑色而具金屬光澤;頭枕部著生有2-3條長帶狀白色飾羽,長約190毫米,下垂至背上,極為醒目。</p><p class="ql-block"> 夜鷺棲息和活動于平原和低山丘陵地區(qū)的溪流、水塘、江河、沼澤和水田地上附近的大樹、竹林,白天常隱蔽在沼澤、灌叢或林間,晨昏和夜間活動。喜結群。主要以魚、蛙、蝦、水生昆蟲等動物性食物為食。</p><p class="ql-block"> 夜鷺繁殖期4-7月,通常成群營巢于各種高大的樹上。也常與白鷺、池鷺、牛背鷺和蒼鷺等其他鷺類一起成混合群營巢。雌雄親鳥共同參與營巢。每窩產(chǎn)卵3-5枚,通常4枚。卵為卵圓形和橢圓形,藍綠色,第一枚卵產(chǎn)出后即開始孵卵,由雌雄親鳥共同承擔,以雌鳥為主,孵化期21-22天。</p> <p class="ql-block"> 剛孵化出來的雛鳥耷拉著腦袋。3只、4只擠在窩里,除了親鳥喂食的時候能看出醒著外,一般都在窩里睡大覺。剛孵出的雛鳥身上被有白色稀疏的絨羽,由雌雄親鳥共同撫育。這個時候親鳥捕到的都是小魚小蝦,便于雛鳥吞咽。</p><p class="ql-block"> 雛鳥食量大,雌雄親鳥每天要不停的捕食才能滿足雛鳥生長發(fā)育的需求。</p><p class="ql-block">雛鳥生長發(fā)育很快,一天一個樣, 小小的窩已容不下它們長大的身軀,出生約15天左右,雛鳥就會站立于窩邊的樹枝上,練習站立,練習撲騰扇翅。探索外面的世界,等待親鳥喂食。</p><p class="ql-block"> 隨著雛鳥一天天長大,食量一天天增加,親鳥會從主動喂食慢慢變?yōu)殡r鳥的乞食。這個時候,雛鳥的活動范圍已經(jīng)擴展到巢邊2…3米的樹枝上,約20天左右,雛鳥的體形約為成鳥的80…90%。雛鳥逐步掌握站枝技能,還不能飛行。</p><p class="ql-block"> 約25…30天,雛鳥生長發(fā)育接近成鳥,但不會自己捕食,還要靠親鳥喂食。只能在窩邊樹與樹之間短距離飛行。白天晚上都站在樹枝上休息,有時候也互相追逐嘻戲,練習捕食技巧。一旦遠遠的聽到親鳥的聲音,雛鳥們會一轟而起迎接親鳥,主動乞討食物。</p><p class="ql-block"> 捕食回來的親鳥會站在離雛鳥3…5米遠的樹枝上,雛鳥會撲騰著翅膀,東倒西歪、爭先恐后的奔向親鳥,一副永遠吃不飽的樣子。這個時候親鳥不會馬上給雛鳥喂食,也許是為了鍛煉雛鳥的站枝技巧和飛行能力,親鳥會帶著食物兜圈子,從這樹枝跳到那樹枝,甚至從這顆樹飛到旁邊的樹上,雛鳥為了能吃到食物,一邊呱呱呱地叫著,一邊追著親鳥打轉,跟著親鳥短距離飛行。追上親鳥后,雛鳥會仰著頭、張開嘴,可憐巴巴的望著親鳥,乞討食物,有時候甚至將嘴伸進親鳥嘴里,刺激親鳥吐出食物,直到吃到食物止。</p> <p class="ql-block">可憐巴巴的望著親鳥</p> <p class="ql-block">給點吃的吧</p> <p class="ql-block"> 俗話說:會哭的孩子有奶吃,自然界中的動物好像都差不多,肯叫的、霸道的、跑的快的、追父母追的緊的,總會多吃到一些食物。長的也就快,存活下來的幾率就高些。這也許就是大自然的法則吧。</p><p class="ql-block"> 亞成鳥和成鳥羽色差異非常大。亞成鳥具褐色縱紋及斑點,眼睛是黃色而不像親鳥的紅色。顏色一點都不像雌雄親鳥,30多天的亞成鳥具有了飛翔和捕食能力,親鳥會停止喂食,長大了的夜鷺即離巢各奔東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