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25日,是我們敬愛的父親誕辰111周年紀念日(父親鐘家棟1914.4.25—1999.7.3,享年86歲),這讓我們更加懷念已逝去的敬愛的父親。26年前(1999年),在我記憶中的第一個“父親節(jié)”,我給父親打去了長途電話。電話中,我祝父親節(jié)日快樂!父親聽后哈哈一笑,說道:“也有父親節(jié)了?” 這笑聲特別爽朗!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十多天后的1999年7月3日,父親因腦出血搶救無效而永遠離開了我們,享年86歲。當年父親開心爽朗的笑聲、高興的話語,至今還記憶在我的腦海中,難以忘懷。</p> <p class="ql-block"> 父親對毛主席無限熱愛,在“文革”中雖然收到?jīng)_擊,但平反后,首先做的是到韶山瞻仰毛主席故居。</p> <p class="ql-block"> 父親一生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被譽為“杏壇老圃”。在五十余年的教育科研生涯中,他們始終保持著飽滿的熱情和旺盛的精力,勤學苦讀,不斷探索,將最新的知識成果充實到教學中。</p><p class="ql-block"> 父親是東北農(nóng)學院創(chuàng)始的第一位教授,在化學農(nóng)藥方面做出了許多開創(chuàng)性的工作。他的多篇論文曾在國家級刊物發(fā)表,有的文章被國外權(quán)威刊物摘登。父親有發(fā)明專利,是我國第一批少數(shù)農(nóng)藥化學家之一。父親的業(yè)績于1994年6月 被中國當代名人系列叢書《當代英才》一書收入。</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父親當年的《榮譽證書》</p> <p class="ql-block"> 父親當年的《人大代表當選證書》</p> <p class="ql-block"> 父親曾任“九三學社”黑龍江省委常委、顧問委員,黑龍江省三屆人大代表,省第一、二、三、四屆政協(xié)委員,省第四、五屆政協(xié)常委,早期中國化學會永久會員,黑龍江省化學學會副理事長和哈爾濱市化學化工學會副理事長、名譽理事長等職。</p><p class="ql-block"> 父親生前一直任東北農(nóng)學院化學教研室主任、一級教授,并享受國務(wù)院級政府津貼。父親在教學科研之余熱心參加社會工作,1954年是黑龍江省科普發(fā)起人之一。1956年,全國發(fā)起“向科學進軍”的號召,時年父親任哈爾濱市科聯(lián)理事。這一年,父親光榮地被推選參加了“全國第一次職工科學技術(shù)普及工作積極分子大會”,并受到了毛主席的親切接見。父親當年參會的紀念手皮包,我還至今珍存。</p> <p class="ql-block"> 當年的《北方時報》對父親的介紹。</p> <p class="ql-block"> 父親85歲生日,我拍下的父母合影紀念照(1998年4月25日),自己一直珍藏。</p> <p class="ql-block"> 開心的父親,在切分生日蛋糕。</p> <p class="ql-block"> 當年,我和父親、母親在一起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 文革”期間,父親被戴上“反動學術(shù)權(quán)威”的帽子受到?jīng)_擊,在巴彥農(nóng)村插隊勞動鍛煉。期間,父親發(fā)揮所長,開發(fā)農(nóng)村沼氣能源造福群眾。他受到贊揚,并被推選參加了縣里的毛主席著作講用會。</p> <p class="ql-block"> 父親和母親在巴彥農(nóng)村</p> <p class="ql-block"> 1971年夏,我在黑龍江生產(chǎn)建設(shè)兵團探親假去巴彥農(nóng)村探望父母和奶奶。,</p> <p class="ql-block"> 父親一生雖經(jīng)歷坎坷,但他還是和母親攜手并肩走過了金婚五十年。</p><p class="ql-block"> 父母金婚合影留念。(1996年7月)</p> <p class="ql-block"> 在父母金婚慶典上,長大了的孩子們紛紛向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敬酒,以表對長輩金婚的敬意,照片記錄下了當時喜慶的場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我們五個子女和金婚父母合影。</p> <p class="ql-block"> 長大了的孩子們,和金婚爺爺、奶奶在家中合影留念。(1996年7月)</p> <p class="ql-block"> 1989年8月,我們?nèi)壹w回哈市探望父母(爺爺、奶奶),在父母居家樓前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堂堂正正地做人,認認真真地做事。"這是我們兄妹五人自小受到的家庭教育思想。由兄妹名字的確立:立德、立言、立功、立和、立平,也足見父母的用心。</p><p class="ql-block"> 父親一生為人正直、公正,待人和藹可親。盡管他當時是黑龍江省的學術(shù)界權(quán)威,但在東北農(nóng)學院還是被公選為院工會主席。</p><p class="ql-block"> 我們走上社會以后,父親又不斷地教育我們:"你既然登上了人生的舞臺,就要象演員那樣,認認真真地把你應(yīng)擔任的角色演好。"父親是這樣教育我們的,他把自己的一生角色也演繹得十分完美。</p> <p class="ql-block"> 父親一生熱愛科學、善于學習,不斷探索未知領(lǐng)域 ,為我們樹立了一個極好的榜樣。在父親走后,我翻閱整理了他生前的大量學習筆記??春螅刮疑钍軉l(fā)、大開眼界,覺得有太多可學習和借鑒之處。</p> <p class="ql-block"> 在父親的學習筆記中,有一篇《井底之蛙》。他這樣寫到:"井拘束了蛙,知識拘束了人。知識使你偉大,知識也使你渺小。所以要超越知識。"父親對知識的認知,耐人尋味、給人啟迪。</p> <p class="ql-block"> 如何看事、看待社會的發(fā)展?父親以為:"世上沒有一勞永逸的事,任何事業(yè)到一定時候必須變革,這是必然的。后來居上是常規(guī)。"他希望后來者不斷居上,社會更快地進步發(fā)展。</p> <p class="ql-block"> 早在1985年2月,父親已經(jīng)72歲高齡,可他還在不斷地學習和研究新事物。他已預(yù)感到信息時代的到來。父親在學習筆記中記道:"信息時代讀書面臨三個挑戰(zhàn):無限的書籍,對有限的閱讀時間的挑戰(zhàn);呈幾何級數(shù)膨脹的信息,對人們原有接受能力的挑戰(zhàn);大量新知識,對人們理解能力的挑戰(zhàn)。要解決需要:1、講究信息搜撲術(shù),及時把有價值的信息搞到手;2、信息濃縮術(shù),閱讀中大膽地"跳、跨、繞";3、信息篩選術(shù),使有用的信息迅速歸檔入庫;4、信息存儲術(shù),利用工具書、資料書。"</p> <p class="ql-block"> 如何分析看形勢?看看父親的學習筆記。</p> <p class="ql-block"> 如何打開“心鎖”,讓創(chuàng)造力展翅翱翔?父親當年的學習筆記剪裁,看看對你會有幫助。</p> <p class="ql-block"> 這是我們兄妹五人在父親85歲生日時,與父親、母親在家中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父親治學嚴謹,同時也有濃厚的親情。他自結(jié)婚后,就把奶奶帶到身邊,朝夕相處,免得牽掛。(我的爺爺鐘興仁,生于1891年辛卯二月初八日酉時,去世于1925年乙丑正月初九日未時,存年35歲。)在"文革"那個困難時代,三代五口人生活居住在狹小的屋子里,奶奶活到84歲,可謂高壽了,實在是父母親的功勞。</p><p class="ql-block"> 父母親對我們的培養(yǎng)和教育極為精心,我們兄妹五人身心健康、學習優(yōu)秀,令同學羨慕,我們也常常為此而自豪。雖然“文革”時期,我們都沒有機會上大學,這令父母十分遺憾。但是,在父母的激勵下,經(jīng)過后期在工作之余擠時間努力繼續(xù)學習,我們其中有四人已具有了大專以上學歷,其中三人還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p><p class="ql-block"> 我不會忘記,妹妹下鄉(xiāng)插隊時,數(shù)九隆冬,爸爸坐了一夜火車,又步行幾十里,渾身上下掛滿了霜,給她們送去收音機、書、鬧鐘、衣服和罐頭...每想到這些,心里格外難受,父母真是為我們操碎了心。</p> <p class="ql-block"> 我的妹妹們,參觀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校史館。</p> <p class="ql-block"> 在校史館,和父親的相片留影。</p> <p class="ql-block"> 校史館內(nèi)珍存的,1949年10月我父親加入東北農(nóng)學院的推薦信原件。</p> <p class="ql-block"> 如今,父親離開我們已經(jīng)26年了。他當年的音容笑貌仍清楚地留在我們的記憶中,他的為人樸實、工作敬業(yè)、學習勤奮、生活儉樸和努力學習與實踐相結(jié)合的美德一直激勵鼓舞著我們仿效踐行。</p><p class="ql-block"> 當年的我們,現(xiàn)在也都已成了爺爺奶奶,我們的子女也都已為人父母,成為了各自單位的骨干。傳承著長輩做人、做事的精神品質(zhì),孩子們都在茁壯成長。我想,這或許就是對父親在天之靈,最好的祭奠和安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25日修改于北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