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轉(zhuǎn)載來源:【頭條】草原歷史文化</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2-6-8 </p><p class="ql-block">父親曾經(jīng)形容草原的清香,讓他在天涯海角也總不能相忘;母親總愛描摹那大河浩蕩,奔流在蒙古高原,我遙遠的家鄉(xiāng)……</p><p class="ql-block">歌里的“父親”,名叫席振鐸,字新民,蒙古語名字是拉席敦多克。是著名詩人、畫家席慕蓉的父親。察哈爾明安旗人士。早年就讀于北京匯文中學(xué)、輔仁大學(xué)。是尼冠洲的弟弟,德王的姨弟。這二位都是二十世紀上半葉內(nèi)蒙古的風(fēng)云人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席振鐸先生</p> <p class="ql-block">歌里的“母親”,名叫樂竹芳,蒙古語名字是巴音比利格??耸部蓑v旗總管穆隆阿的女公子。北平女中畢業(yè)后,也考上了輔仁大學(xué)。她的故鄉(xiāng)有一條清澈的河,名叫西拉沐淪河,據(jù)說這是席慕蓉蒙古語名字穆倫.席連勃的來源。</p><p class="ql-block">席慕蓉寫到:站在西拉沐淪河的河水之中,只覺得有種強烈的和無法抵御的歸屬感將我整個人緊緊包裹了起來,那樣巨大的幸福足以使我們淚流滿面而不能自覺,一如在巨大的悲痛里所感受到的一樣。多年來一直在我的血脈里呼喚著我的聲音,一直在遙遠的高原上呼喚著我的聲音,此刻都在潺潺的水流聲中合二為一,我終于在母親的土地上尋回了一個完整的自己。生命至此再無缺憾,我俯首掬飲源頭水,感謝上蒼的厚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樂竹芳女士</p> <p class="ql-block">席振鐸先生作為蒙古青年才俊,大學(xué)畢業(yè)后到審計部工作,同時也是國民政府一至四屆參政員、立法委員。正是因為擁有這種身份,為內(nèi)蒙古發(fā)聲,為故鄉(xiāng)謀福利也就成了他最重要的工作。在京期間,北平蒙古人有個圈子,大家平時在一起閱讀書籍、談?wù)摷覈笫?。席振鐸、于寶衡(札奇斯欽)這些年輕人總在一起,后來由席振鐸出面組建了“安達盟會”,也被譯作蒙古青年聯(lián)盟。這個準政治組織在很多歷史環(huán)節(jié)中都有出現(xiàn)。</p><p class="ql-block">抗戰(zhàn)爆發(fā)后,席振鐸與國民政府撤到陪都重慶,他的三女兒席慕蓉正是在這里出生的。1949年后,席家搬到過香港,后又轉(zhuǎn)到了臺灣。兩年后,席先生應(yīng)邀到德國慕尼黑大學(xué)教授蒙古語文。1962年起又去波恩大學(xué)中亞歷史語言文化研究所從事學(xué)術(shù)研究和教學(xué)工作。翻譯整理了大量的蒙古族英雄史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作家席慕蓉</p> <p class="ql-block">由于擁有良好的家風(fēng)家教,席振鐸的子女們都很優(yōu)秀。老大席慕德是一位出色的歌唱家,臺灣師范大學(xué)音樂系教授;老二席慕萱是一位杰出的作家,老三席慕蓉,則是蜚聲海內(nèi)外的畫家,詩人和散文作家。</p><p class="ql-block">1998年11月30日,席振鐸先生以八十八歲的高齡辭世。他最大的遺憾是,再也沒有回到過令自己魂牽夢縈的草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 style="font-size:15px;">//轉(zhuǎn)載只為學(xué)習(xí)分享,版權(quán)歸屬原作者//</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