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徜徉在美麗的古文明土地上--土耳其行

行之

<p class="ql-block">被疫情禁足兩年多后,我們終于再次踏上出國旅途,于4月30日開始了土耳其的旅行。選擇土耳其純屬偶然,一年前我們曾打算試探疫情中出國旅行,首選是向往已久的希臘。不料去年4月delta新冠病毒肆虐,印度疫情大爆發(fā)。全球恐慌,我們也只能老老實實在家宅著了。今年我們選擇了看風(fēng)景旅行(Global View Tours)5月11日的希臘團,這個團與看風(fēng)景旅行的4月30日土耳其團正好銜接。為了彌補去年未能旅行的遺憾,我們決定兩個團都參加,于是土耳其成了我們疫情兩年多后訪問的第一個國家。這個偶然的選擇給了我們未曾料想的豐厚回報,這是我們經(jīng)歷的最美好的旅行之一。12天我們徜徉于美麗風(fēng)光與輝煌古文明之中,好的導(dǎo)游,好的天氣一直陪伴著我們。寫這篇游記最難的是取舍,許多民俗,風(fēng)情,美食,及和團友們的照片都不得不舍棄。雖然這篇游記不可能囊括此行所有的所見所聞,仍希望能讓沒有來過的朋友對土耳其旅游有所了解,對想在疫情中旅行的朋友有所幫助。希望你們的下次旅行和我們一樣愉快美好。</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伊斯坦布爾(Istanbul)</b></p><p class="ql-block">是我們到訪土耳其的第一站。這是一座世界歷史名城,曾經(jīng)聲名顯赫威鎮(zhèn)四方。從公元330年開始到1922年長達(dá)近1600年間先后是羅馬,拜占庭和奧斯曼這三大世界性帝國的首都。伊斯坦布爾成為千年帝都最重要的因素是地利。它以分隔歐亞兩大洲的博斯普魯斯海峽為中心,向歐亞兩側(cè)延伸,是世界上唯一橫跨歐亞兩大洲的城市。要想成為雄霸歐亞大陸的世界帝國,這里乃兵家必爭之地。當(dāng)年君士坦丁大帝看中了它,首開先河立它為羅馬帝國首都,并更名為君士坦丁堡。博斯普魯斯海峽不僅是歐亞大陸東西交匯之處,更是黑海和地中海南北兩海之間的唯一海上通道,更確切地說是黑海的咽喉。當(dāng)年中國就是交了不菲的買路錢才得以讓瓦良格號航母經(jīng)這從烏克蘭回家。</p> <p class="ql-block">4月30日晚我們抵達(dá)伊斯坦布爾。入住的酒店位于一條美食街的邊上,當(dāng)晚我們就見識了土耳其的火罐燜肉,感覺很新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博斯普魯斯海峽游船(Bosphorus Strait Cruise)</p><p class="ql-block">我們第一個行程就是游博斯普魯斯海峽。我們乘坐的是渡輪(Ferry),起點是海峽南端歐洲一側(cè)的埃米諾努碼頭(Eminonu Pier)。渡輪縱貫海峽直到北端的黑??冢型居?次短暫靠岸停留供游客上下船。我們下船的地點就在博斯普魯斯歐亞大陸橋北邊。</p> <p class="ql-block">↑我們走的這段海峽岸邊最亮麗的風(fēng)景是多瑪巴切新皇宮(Dolmabah?e Palace)。多瑪巴切宮位于博斯普魯斯海峽的歐洲海岸,博斯普魯斯大橋的南邊,在1856-1887及1909-1922是奧斯曼帝國的主要行政中心。奧斯曼帝國最后的六位蘇丹及伊斯蘭教領(lǐng)袖阿布都麥吉德都曾在此居住。土耳其共和國開國總統(tǒng)阿塔突爾克亦曾在這居住和工作直至病逝。新皇宮現(xiàn)在是一座博物館,我們行程不安排入內(nèi)參觀。</p> <p class="ql-block">過了新皇宮不遠(yuǎn)我們就穿過了博斯普魯斯大橋。該橋現(xiàn)在的名稱是7月15日烈士大橋(15 Temmuz ?ehitler K?prüsü),是第一座跨越博斯普魯斯海峽並連結(jié)亞洲與歐洲大陸的跨海大橋,1973年10月30日建成啟用。當(dāng)時是海峽上唯一的一座跨海大橋,所以其前稱就是博斯普魯斯大橋(Bo?azi?i K?prüsü),又稱歐亞大陸橋。這是一座懸索橋,全長1,510米,離海面64米,任何船只都能通過。</p> <p class="ql-block">從北向南看博斯普魯斯大橋,左邊是亞洲。</p> <p class="ql-block">↑在海峽亞洲海岸下船,對面是歐洲。</p><p class="ql-block">出外旅游最關(guān)心的是天氣。出行土耳其前,我查了在土耳其每一站的天氣預(yù)報,大都不是好天氣,陰雨天偏多。游博斯普魯斯海峽時,天氣和預(yù)報的一樣,不理想。登上亞洲的土地后這一切都改變了,陽光一直陪伴著我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恰姆利察清真寺(?aml?ca Mosque) </p><p class="ql-block">土耳其是個穆斯林國家。我們到伊斯坦布爾的第一印象就是這兒的清真寺真多,到處都是高聳的傳音塔。我們的導(dǎo)游思凱說伊斯坦布爾大大小小的清真寺有3300個之多。恰姆利察清真寺坐落于博斯普魯斯海峽亞洲海岸邊的恰姆利察山上,因此而得名。恰姆利察清真寺于2019年3月建成開放,是土耳其目前最大最新的清真寺。該寺宏偉壯觀,周圍環(huán)繞著眾多觀景臺,風(fēng)景如畫的公園,有花壇、噴泉和異國情調(diào)的樹木,還可以欣賞到整個伊斯坦布爾和博斯普魯斯海峽的美麗風(fēng)光。</p><p class="ql-block">清真寺主入口</p> <p class="ql-block">↑主禱告殿前廣場</p> <p class="ql-block">主禱告殿</p> <p class="ql-block">↑↓內(nèi)部裝飾精美,從地毯,吊燈到彩窗無一不令人贊嘆。</p> <p class="ql-block">伊斯坦布爾和海峽風(fēng)光一覽無余。</p> <p class="ql-block">↑恰姆利察清真寺已成為伊斯坦布爾最美天際線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從參觀恰姆利察清真寺開始,我們腳下踏著的就是古老的小亞細(xì)亞土地。我們的行程就是在小亞細(xì)亞半島繞一個圈再回到起點伊斯坦布爾。小亞細(xì)亞又稱安納托利亞,在這片土地上有著大大小小帝國的遺跡和古文明的烙印。我們下一站要訪問的是一座奧斯曼帝國的遺世小城,番紅花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番紅花城(Safranbolu)</b></p><p class="ql-block">是一座從奧斯曼時代留存至今的奧斯曼城鎮(zhèn)。奧斯曼帝國消亡至今雖然才100年,但保存如此完好的經(jīng)典的奧斯曼城市,番紅花堪稱絕無僅有,遺世獨立。它是一個完美的典范,其房屋建筑,城市布局無一不散發(fā)著奧斯曼時代的氣息。整個番紅花老城被譽為“戶外博物館”,于1994年被聯(lián)合國科教文組織收錄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番紅花城位于伊斯坦布爾以東400多公里,我們的大巴開了約6小時于下午4點多到達(dá)老城。</p> <p class="ql-block">番紅花城在17世紀(jì)時期是番紅花的貿(mào)易以及種植中心,并以此而得名。廣場上的番紅花雕塑是番紅花城的城市標(biāo)志。</p> <p class="ql-block">位于廣場邊的17世紀(jì)土耳其浴老浴場。</p> <p class="ql-block">↑圖中給我們講解的是這次土耳其行全程的導(dǎo)游思凱(Serkan)。他帶我們?nèi)チ饲逭嫠拢诠朋A站讓我們開始自由活動。</p> <p class="ql-block">穆罕默德帕夏清真寺,建于1661年,院子里有日光鐘。</p> <p class="ql-block">古驛站。13世紀(jì)起番紅花城就是東西貿(mào)易往來的必經(jīng)之地。到了17世紀(jì)番紅花城的商貿(mào)繁榮進(jìn)入全盛時期,連結(jié)從伊斯坦布爾到黑海間的交易網(wǎng)絡(luò)。思凱告訴我們這個古驛站和土耳其浴老浴場及穆罕默德帕夏清真寺一樣都是17世紀(jì)的老建筑,現(xiàn)在這里是個飯店。</p> <p class="ql-block">↑古驛站二樓有一個咖啡博物館。館的一角有一個展現(xiàn)當(dāng)時人們享用咖啡的小客廳,我們也扮成古驛站客人來了張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紅頂,白墻,藍(lán)天,如此美景讓人心醉。</p> <p class="ql-block">雖然沒有在老浴場享受一下土耳其浴,我們流連往返于番紅花老城區(qū)的大街小巷,享受著古城的安逸祥和。老城的路都是石頭鋪就,通向每個店鋪,每戶人家,仿佛讓時光倒流,引我們回到奧斯曼年代...</p> <p class="ql-block">↑奧斯曼建筑風(fēng)格:兩到三層木造結(jié)構(gòu),上面樓層突出于下層,用有雕刻的支架作為支撐。在木材框架基礎(chǔ)上填充土磚,最后涂上灰泥以及稻草的混合物。外墻用灰泥或石灰粉刷再用木頭裝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安卡拉(Ankara)</b></p><p class="ql-block">土耳其獨立以前,安卡拉只是一個數(shù)萬人口的小城市。凱末爾創(chuàng)立土耳其共和國時,看中了安卡拉地理位置適中,交通方便,防衛(wèi)安全等優(yōu)點,定都于安卡拉。經(jīng)過近百年,安卡拉今天已發(fā)展成為一個500多萬人口的大都市。盡管已是土耳其的第二大城市,安卡拉在底蘊上遠(yuǎn)無法和千年帝都伊斯坦布爾相比,旅游觀光的景點不多。我們訪問的是安卡拉三個最重要的景點:安卡拉城堡,安納托利亞文明博物館和土耳其國父陵。</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安卡拉城堡(Ankara Castle)</p><p class="ql-block">是一座歐式城堡,何時興建仍無定論。思凱告訴我們,城堡曾在羅馬,拜占庭和奧斯曼時期歷經(jīng)損毀和修復(fù),今天我們看到的城堡是三個帝國時期修建的混合體。唯一能用肉眼辨認(rèn)年代的是城墻上的白色城磚,那是羅馬時期的城磚。</p> <p class="ql-block">1.安卡拉城堡大門;2.白色城堡;3.東城堡頂。</p> <p class="ql-block">我們這個團年齡跨度很大,從40后到80后都有。照片中左邊6位是團里的70和80后的姑娘。她們年輕愛玩,充滿活力,讓整個團充滿朝氣。團友們將她們昵稱為“小姑娘組”。在東城堡上給她們拍合影時,婉儀去蹭了一張。</p> <p class="ql-block">在東城堡俯瞰安卡拉,全城風(fēng)景一覽無余。</p> <p class="ql-block">↑午餐我們是在城堡中的網(wǎng)紅餐飲店cafe tasbebek的頂層就餐。這張飯桌的view最好,女士們爭相在這合影。</p> <p class="ql-block">安納托利亞文明博物館(The Museum of Anatolia Civilizations)</p><p class="ql-block">坐落于安卡拉城堡邊上,展出的主要是安納托利亞史前到赫梯、弗里吉亞文明的文物,所以又稱赫梯博物館。博物館面積不大,卻有著豐富的重量級文物館藏,放眼看去都是數(shù)千年前的老東西。思凱說這個博物館和伊斯坦布爾考古博物館是土耳其排名并列第一的考古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這尊公元前5750年的《女神雕像》泥塑,距今已近8000年,是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雕像巨大的乳房和寬闊的臀部象征著繁衍生息,坐在兩只豹子之間,暗示著強大的社會角色。她雙腿之間的圓形可能代表初生嬰兒的頭部,或者代表著有聲望的祖先的頭骨。這尊雕像被稱為“大地之母”,是古代安納托利亞女神信仰的最早證據(jù)。</p> <p class="ql-block">博物館有高高的穹頂,空間寬敞,光線柔和。我們在里面拍了許多文物的照片,篇幅有限不多作介紹了。</p> <p class="ql-block">赫梯碑出自公元前1300年赫梯帝國時期,博物館外展示的是一個復(fù)制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土耳其國父陵(Atatürk Mausoleum)</p><p class="ql-block">是土耳其開國總統(tǒng)穆斯塔法·凱末爾·阿塔圖爾克(Mustafa Kemal Atatürk)的陵寢。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結(jié)束后奧斯曼帝國淪落為被西方列強瓜分的對象,被迫簽下塞夫爾條約。條約將土耳其最富庶的地區(qū)全部瓜分,只剩下小亞細(xì)亞半島的內(nèi)陸部分。凱末爾領(lǐng)導(dǎo)土耳其民族主義者進(jìn)行了激烈反抗,1922年協(xié)約國同意廢除《塞夫爾條約》。1923年7月土耳其與協(xié)約國簽訂的《洛桑條約》基本確立了現(xiàn)代土耳其的疆域。1923年10月土耳其共和國正式成立,凱末爾成為共和國的開國總統(tǒng)。由于他的卓越貢獻(xiàn),土耳其國民議會于1934年通過授予凱末爾“阿塔圖爾克”(土耳其之父)的榮譽稱號。</p> <p class="ql-block">我們參觀路徑大致如下面拼圖所示:</p><p class="ql-block">1.石獅大道;2. 教師、農(nóng)民、軍人雕像(對比我們的工農(nóng)兵);3.看陵墓衛(wèi)兵換崗儀式;4.進(jìn)入廣場登臺階進(jìn)入陵寢參觀;5.參觀國父與獨立戰(zhàn)爭博物館;6.從飄揚國旗的南口離開廣場;7.花草叢中鋪就的國旗;8.從西南角看國父陵。</p> <p class="ql-block">國父陵外觀</p> <p class="ql-block">國父陵內(nèi)的雕花石棺,但遺體是安放在地下墓室里。在參觀博物館時游客在地下墓室外的螢屏可以看到室內(nèi)狀況。整個參觀過程我們深深感到土耳其人對凱末爾的熱愛和崇敬。</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哈圖薩(?attu?a) </p><p class="ql-block">是青銅時代晚期赫梯帝國(約公元前1700-1180年)的首都。赫梯帝國從首都哈圖薩所處的安納托利亞中部擴張,疆土有時延伸至南部的西敘利亞,北邊的黑海和西邊的愛琴海沿岸。赫梯帝國也因外敵入侵幾次遷都,但最終仍遷回哈圖薩,直到帝國于公元前1180年滅亡以前哈圖薩一直是赫梯帝國的首都。赫梯帝國對人類文明的最大貢獻(xiàn)是他們于公元前14世紀(jì)發(fā)明和使用了鐵器,最早進(jìn)入鐵器時代。中國進(jìn)入鐵器時代是在春秋末期(公元前5世紀(jì))。哈圖薩遺址于1986年被列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p><p class="ql-block">我們今早離開安卡拉于中午前來到哈圖薩考古遺址。帝都遺址由上城和下城兩個區(qū)域組成。</p> <p class="ql-block">重建的部分哈圖薩下城城墻。</p> <p class="ql-block">↑下城為平民生活區(qū),廢墟只剩下地基了。</p> <p class="ql-block">上城(The Upper City)遺址有王宮,三座城門和二十幾座神廟。上城城墻是一條人工堤壩高約30米,長250米,底部寬80米。城墻中間是斯芬克斯門,城墻底部有一條70米長的隧道,其用途眾說紛紜。</p> <p class="ql-block">獅門(Lion Gate)是赫梯帝都的正式入口。</p> <p class="ql-block">↑斯芬克斯門(SphinxGate)</p><p class="ql-block">哈圖薩上城城墻,我們從隧道出來,再從這條石階梯爬到頂部。</p> <p class="ql-block">亞茲利卡亞赫梯神廟(Yaz?l?kaya Hittite Temple)</p><p class="ql-block">在赫梯人眼中這里是一座天然的露天寺廟,一個令人崇拜和敬畏的地方,遺址的使用約始于公元前1600年。赫梯人將神像雕刻在今天被稱為A石室和B石室的巖壁上。</p> <p class="ql-block">A石室(Chamber A)主要是多個神像一行的浮雕,最有名的是赫梯十二冥神浮雕。</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到B室(Chamber B)要經(jīng)過一條狹窄險要的通道。</p> <p class="ql-block">↑B石室左壁是神像浮雕,右壁巖壁上的洞是供祭祀時放祭品用的壁龕。</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卡帕多西亞(Cappadocia)</b></p><p class="ql-block">位于安納托利亞地區(qū)中部高原上,是一個地質(zhì)奇觀。廣闊的柔軟火山巖被侵蝕成塔、錐體、山谷和洞穴,超現(xiàn)實的奇幻的地形仿佛來自超凡脫俗的童話世界。這里人文和自然相得益彰,鄉(xiāng)村散落著迷人的洞穴建筑,還有拜占庭和伊斯蘭時代的巖石教堂和地下隧道建筑群。1985年這里的格雷梅國家公園和其他巖石遺址被指定為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chǎn)。</p><p class="ql-block">今天卡帕多西亞無疑是土耳其最大最熱門的旅游景區(qū)之一。到這里除了奇幻的自然風(fēng)光外,最重要的兩個體驗就是住洞穴酒店和乘坐熱氣球。</p> <p class="ql-block">洞穴酒店</p><p class="ql-block">離開赫梯古都,大巴載著我們直奔卡帕多西亞。約4小時后我們到達(dá)烏爾古普(Urgup),入住尤納克之家(Yunak Evleri)洞穴酒店。酒店坐落在懸崖上,享有獨特的洞穴風(fēng)格,擁有可追溯到5世紀(jì)的客房和19世紀(jì)的希臘莊園。環(huán)境優(yōu)美,四周是卡帕多西亞童話般的景觀。</p> <p class="ql-block">熱氣球</p><p class="ql-block">卡帕多西亞的熱氣球可說是全世界最出名的。這里是被稱為“地球上最像月球的地方”,非常適合大規(guī)模熱氣球飛行。熱氣球公司大都會選擇在清晨飛行。這時氣流比較穩(wěn)定,能見度也較強。朝霞中漫天的熱氣球緩緩飄過奇特的巖峰溝壑,這是卡帕多西亞無與倫比的最美畫卷。</p><p class="ql-block">每年的4月-10月是卡帕多西亞熱氣球最佳飛行時間,適合飛行的天數(shù)比較多。即使如此游客大都安排在卡帕多西亞住兩晚,增加坐上熱氣球的機會。最終能否坐上仍是有點靠碰運氣,我們遇上的情況就是如此。天氣預(yù)報兩個早晨都不是好天氣,第一天稍微好一點,熱氣球公司也不能確定是否一定能飛。第一天清晨3點50我們就出發(fā)到集中地點等候??ㄅ炼辔鱽喆髮W(xué)官網(wǎng)負(fù)責(zé)發(fā)布起飛的禁止或許可令,紅色旗幟是禁飛,黃色是等待,綠色是許可。思凱手機上顯示的是黃色,下一刻可能是綠也可能是紅。這種等待的煎熬持續(xù)了約半個小時,終于轉(zhuǎn)綠了。頓時群情沸騰,我們立馬出發(fā)朝熱氣球場駛?cè)ァ?lt;/p> <p class="ql-block">熱氣球場半充氣的氣球,它們也是要等候許可令。</p> <p class="ql-block">↑↓點火充氣</p> <p class="ql-block">↑↓升空。這張照片和這段視頻是團友海沨夫婦分享,謝謝!</p> <p class="ql-block">↑日出</p> <p class="ql-block">空中鳥瞰“地球上最像月球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120多熱氣球漫天飛舞,蔚為壯觀。</p> <p class="ql-block">我們的熱氣球是第二個升空的,在1400英尺的高度飄浮了一段時間后開始下降。飛行員只能控制熱氣球的高度,方向則是由風(fēng)向決定。有經(jīng)驗的飛行員能操縱熱氣球保持在需要的風(fēng)向那一高度,從而飛往要去的目的地。我們的飛行員今年30歲已有12年的飛熱氣球的經(jīng)驗。他操控我們的氣球穿峰越谷,讓我們盡情體驗卡帕多西亞千姿百態(tài)的奇幻景觀,大飽眼福。</p> <p class="ql-block">我們乘坐的熱氣球十分平穩(wěn)。我的感覺就像飄浮在空中的精靈,游歷著這童話般的世界。著陸以后大家都余興未盡,臉上綻放著興奮的笑容。</p> <p class="ql-block">我們7點回到尤納克之家用早餐,稍事休息,9點又出發(fā)繼續(xù)今天的行程。在大巴上思凱告訴我們今天早晨的熱氣球是過去幾天內(nèi)唯一的一次升空。他問為什么幸運眷顧了我們,停頓了一會他給出了答案:他昨晚為我們祈禱了。大家都報以熱烈的掌聲,我們是幸運的,因為有思凱這么好的導(dǎo)游,風(fēng)趣幽默,讓大家一路笑聲不斷。</p> <p class="ql-block">格雷梅露天博物館(Goreme Open-Air Museum) </p><p class="ql-block">是著名的世界自然和文化雙重遺產(chǎn)。數(shù)千年前,這里被埃爾吉耶斯火山爆發(fā)的灰燼和熔巖覆蓋并硬化形成凝灰?guī)r。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jì)里,風(fēng)蝕慢慢塑造了我們今天看到的童話煙囪。這里迷人的月球景觀讓它成為星球大戰(zhàn)的拍攝場地。</p><p class="ql-block">露天博物館是卡帕多西亞豐富歷史的皇冠上的明珠。當(dāng)?shù)厝撕茉缇桶l(fā)現(xiàn)這些軟巖易于雕鑿,建了許多洞穴屋。羅馬帝國時期基督教徒受到迫害來到這里躲避,建造了許多教堂。到了拜占庭帝國時期又有一批基督教徒來到這里避難,繼續(xù)繁榮和發(fā)展了這里的教堂文化。</p> <p class="ql-block">↑↓是一座由中世紀(jì)洞穴教堂組成的修道院建筑群,有超過 10 座洞穴教堂,以及教區(qū)、住宅和宗教學(xué)校。 一座有六層房間,隧道,走廊和樓梯和修道院,是一個建筑和歷史奇跡。</p> <p class="ql-block">蘋果教堂(Church with the Apple),其歷史可追溯至 11 世紀(jì),擁有保存完好的圣經(jīng)場景壁畫和圣徒肖像。</p> <p class="ql-block">↑涼鞋教堂(Church of the Sandal)以一些類似腳印的凹痕命名。有些人認(rèn)為這些是耶穌自己的腳印。</p> <p class="ql-block">黑暗教堂(Dark Church),因缺乏穿透內(nèi)部的光線而得名。 隨后它被用作鴿舍,直到 1950 年代。 用了14年才把墻上的鴿子糞便刮干凈。之后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對它進(jìn)行了大規(guī)模修復(fù),以圓頂上的基督潘托克托爾(Christ Pantocrator)畫作為主體,展現(xiàn)了生動多彩的新約場景壁畫。這些是整個卡帕多西亞保存最完好的壁畫,因為沒有光線保留了仍然生動美麗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鴿子谷(Pigeon Valley)</p><p class="ql-block">因谷內(nèi)巖石上眾多的鴿舍而得名。 對卡帕多西亞人來說,鴿子可以做信使,鴿糞可用作肥料。 他們認(rèn)為當(dāng)?shù)刂乃褪怯捎谑褂螟澕S。 </p> <p class="ql-block">鴿子谷懸崖上到處是人工雕鑿的大小不一的鴿舍,酷像童話王國里的精靈城堡,夢幻迷人。</p> <p class="ql-block">不遠(yuǎn)處的烏奇薩城堡(Uchisar)。</p> <p class="ql-block">↑掛在心上的藍(lán)眼睛。</p> <p class="ql-block">德文特谷(Devrent Valley)</p><p class="ql-block">在當(dāng)?shù)乇魂欠Q為“想象谷”,是卡帕多西亞形成最好、最密集的巖層之一。 大多數(shù)玫瑰色的巖錐頂部都是平坦的、較暗的堅硬巖石石頭,這些石頭為錐體擋雨,直到所有周圍的巖石都被吃掉。 這個過程被地質(zhì)學(xué)家稱為差異侵蝕。</p> <p class="ql-block">唯妙唯肖駱駝石(Camel's Rock)。</p> <p class="ql-block">蘑菇石?</p><p class="ql-block">這里千奇百怪的巖石激發(fā)出人們的想象力。駱駝很容易看到,但想看到海豚、海豹、拿破侖的帽子、接吻的鳥、圣母瑪利亞和各種爬蟲類動物,你可能需要戴上想象力的帽子。</p> <p class="ql-block">卡帕多奇亞地下城市</p><p class="ql-block">有許多個,為當(dāng)年到卡帕多西亞避難的基督徒所建。現(xiàn)在開放參觀的主要有三座。凱馬克利地下城(Kaymakli Underground City)地下城有 8 層,只開放參觀到地下4層;代林庫尤地下城(Derinkuyu underground city)是目前卡帕多奇亞最大的地下城,地下約有 18-20層,目前開開放到地下8層;厄茲康納克地下城(?zkonak Underground City)有10層,只開放參觀到地下4層。我們參觀的是厄茲康納克地下城。</p> <p class="ql-block">地下城里面有四通八達(dá)的隧道將居室,儲存室,牲口棚相連,另外還有緊急逃生通道,只有從里面才能打開的大石門等。這<span style="font-size:18px;">讓我們想起了電影《地道戰(zhàn)》,但這的功能復(fù)雜多了。</span></p> <p class="ql-block">肚皮舞晚餐</p><p class="ql-block">是在一家洞穴酒店,估計當(dāng)晚有4百多人觀看。表演很精彩。觀眾情緒完全被調(diào)動起來,不時擁入舞池載歌載舞,這是個歡樂的晚上。</p> <p class="ql-block">壓軸表演</p> <p class="ql-block">觀眾上場共舞</p> <p class="ql-block">紅谷和玫瑰谷(Red&Rose Valley)</p><p class="ql-block">是卡帕多西亞一個獨一無二地方,既有整齊的巖石陣列,又有奇特如花瓣散落山谷的美麗巖石造型。我們上午來這徒步,邊走邊欣賞山谷壯麗的景色,這是我們卡帕多西亞難得的經(jīng)歷之一。</p> <p class="ql-block">紅谷</p> <p class="ql-block">↑↓玫瑰谷</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科尼亞(Konya)</b></p><p class="ql-block">位于安納托利亞中南部,是一個古老的聚居地。早在公元前7000年的新石器時代這就有人居住。在伊斯蘭教之前,該城市先后有鈣石時代(銅器時代)文明,青銅時代文明,接著是赫梯,弗里吉亞,呂底亞,波斯,羅馬和拜占庭等各種文明統(tǒng)治。在11世紀(jì),塞爾柱土耳其人征服了該地區(qū),科尼亞成為塞爾柱帝國的首都。在塞爾柱人統(tǒng)治下,科尼亞開始伊斯蘭化。13世紀(jì)賈拉爾·丁·魯米(Mevlana Celaleddin-i Rumi)創(chuàng)立了伊斯蘭教神秘的蘇菲教派,科尼亞成為旋轉(zhuǎn)舞修行的發(fā)源地。</p> <p class="ql-block">蘇丹哈尼驛站(Sultanhan? Kervansaray)</p><p class="ql-block">位于卡帕多西亞到科尼亞的中點阿薩萊(Aksaray),我們離開玫瑰谷前往科尼亞的路上順道訪問了這里。驛站建于1229年塞爾柱帝國統(tǒng)治時期,當(dāng)時地中海到黑海貿(mào)易十分繁榮興盛。蘇丹國王為了保護過往商旅駝隊的安全,根據(jù)駱駝每天大約行走的距離,每隔40公里左右就建一個驛站。時至今日當(dāng)年的100多個驛站只有40多個保存下來,大都成為旅館或餐廳。蘇丹哈尼驛站是保存下來的最大最完整的一個。</p><p class="ql-block">驛站正門固若金湯的城墻。</p> <p class="ql-block">↑驛站庭院中間是一個簡易的清真寺,方便旅途中的穆斯林商人做禮拜。思凱說清真寺后面庭院頂端是住大通鋪的地方,清真寺左側(cè)的房間則是有錢人住的單間或套間。</p> <p class="ql-block">這是大通鋪大堂。在高大的拱頂下行走,好像步入了穿越的時光隧道。</p> <p class="ql-block">離開蘇丹哈尼驛站,一個多小時后我們到達(dá)科尼亞。這是塞利米耶清真寺(Selimiye Mosque)??颇醽喪且蛔鶄鹘y(tǒng)保守的伊斯蘭城市。思凱告訴我們,這座一百多萬人口的城市擁有的清真寺有3300座,和有1700萬人口的伊斯坦布爾一樣多。</p> <p class="ql-block">↑老城區(qū)奧斯曼時代的老房子。</p> <p class="ql-block">梅夫拉納博物館(Mevlana Museum)</p><p class="ql-block">名為博物館,實際上是伊斯蘭教的一個圣地。這里是伊斯蘭教精神導(dǎo)師,神秘的蘇菲派創(chuàng)始人梅夫拉那納·杰拉萊丁·魯米的長眠之地。到科尼亞的穆斯林都是沖著梅夫拉納博物館而來,使之實際上成為穆斯林的朝圣之地。 魯米的影響力超越國界和種族分裂:伊朗人,塔吉克人,土耳其人,希臘人,普什圖人及其他中亞穆斯林和印度次大陸的穆斯林都非常欣賞他的精神遺產(chǎn)。他的詩歌被廣泛翻譯成世界上許多語言,并被轉(zhuǎn)換成各種格式。 魯米在美國被描述為“最受歡迎的詩人”和“最暢銷的詩人”。</p> <p class="ql-block">↑博物館中庭兩側(cè),圖右是梅芙拉納的陵墓及伊斯蘭圣器,圖左展出旋轉(zhuǎn)僧侶的苦行生活。</p> <p class="ql-block">梅芙拉納.魯米的石棺。小圖是陳列在博物館中央的一個盒子,思凱告訴我們里面盛的是穆罕默德(Muhammad)的一根胡子。</p> <p class="ql-block">阿拉丁清真寺</p><p class="ql-block">是一座12世紀(jì)的建筑。思凱帶我們到這參觀,并給我們講解了如何做禮拜。</p><p class="ql-block">這里是男穆斯林做禮拜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這個二層的小閣樓是女穆斯林做禮拜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棉花堡(Pamukkale)</b></p><p class="ql-block">土耳其文Pamuk是棉花,Kale是城堡,所以Pamukkale就是“棉花城堡”。棉花堡以流動的溫泉水而聞名。溫泉水順山坡向下蔓延的過程中,水中的石灰質(zhì)沿途沉淀,形成閃閃發(fā)光的雪白石灰?guī)r的表面。久而久之就演變出一層層階梯狀的溫泉池。傳說這些地層是巨人留下晾干的凝固棉花(該地區(qū)的主要作物)。</p><p class="ql-block">棉花堡自古典時代以來就一直吸引游客前往其溫泉。佩加蒙國王歐邁尼斯二世于公元前190年開始在山頂修建希拉波利斯城。先是一個溫泉浴場,后來成為了一個治療中心,醫(yī)生們在這里使用溫泉為病人提供治療。羅馬和拜占庭時期,希拉波利斯成為多功能渡假勝地,有神殿、大劇院、集市、浴場及治療中心。這座古城后來毀于大地震。</p><p class="ql-block">希拉波利斯-棉花堡于1988年被列為世界文化自然雙重遺產(chǎn)。</p> <p class="ql-block">棉花堡位于科尼亞以西約400公里處。我們早上8點出發(fā),下午2點到達(dá)棉花堡。遠(yuǎn)看棉花堡就像一座雪白的城堡。這不是雪山,是鈣化的石灰質(zhì)散發(fā)的雪白光芒。我們朝山上走去,路邊點綴著這種美麗的小紅花。導(dǎo)游思凱告訴我們這就是嬰粟花,真沒想到令人談之色變的嬰粟竟有如此漂亮的花朵。思凱說滿山開遍嬰粟花的時候那才是真叫一個好看,但現(xiàn)在的萬綠叢中一點紅又何嘗不是美得讓人心醉?!</p> <p class="ql-block">沿著散落山間的大理石塊我們來到山頂希拉波利斯(Hierapolis)古城遺址。</p> <p class="ql-block">大劇場是修復(fù)得最好遺址建筑。</p> <p class="ql-block">↑↓建于二世紀(jì)的古羅馬大劇場</p> <p class="ql-block">這個人工雕刻的溫泉池叫克婁巴特拉池,人們常稱之為埃及艷后池,是尤利烏斯·凱撒(Julius Caesar)手下最得力的將軍之一馬克·安東尼(Mark Antony)送給埃及女王克婁巴特拉(Cleopatra)的最著名的禮物。7世紀(jì)一場地震倒塌了周圍的建筑,巨大的大理石多立克柱跌入了水池。至今這些倒塌的石柱仍停留在池底,所以它又被叫做古董池。</p> <p class="ql-block">來到棉花堡</p> <p class="ql-block">這條從山頂流落的溫泉水溪是層層溫泉池的源泉。</p> <p class="ql-block">↑↓層層疊疊如碩果累累潔白的棉花。</p> <p class="ql-block">擺拍</p> <p class="ql-block">學(xué)年輕人來一張永結(jié)同心。</p> <p class="ql-block">棉花堡溫泉池梯田全景美不勝收。</p> <p class="ql-block">T臺秀</p><p class="ql-block">離開棉花堡去以弗所途中,我們到了一家小亞細(xì)亞羔羊皮衣的廠家直銷店。經(jīng)銷人很有頭腦,就找團友上T臺做模特。上去的團友個個表現(xiàn)出色,很有模特范兒,博得臺下我們喝彩不已。這招營銷很靈,秀后皮衣立刻大賣。</p><p class="ql-block">下面4個視頻是團友姜大哥拍的,謝謝分享。</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以弗所(Ephesos)</b></p><p class="ql-block">由古希臘殖民者始建于公元前10世紀(jì)。這里是庫丘克曼德雷斯河(Kü?ükmenderes river)入???,海陸商品在港口集散為其帶來經(jīng)濟繁榮,成為一個重要的商業(yè)中心。在公元前550年阿爾忒彌斯神廟建成。這座被譽為古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神廟使得以弗所更加聞名,被稱為守廟之城。以弗所在基督教早期發(fā)展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是一座圣經(jīng)名城。保羅曾在以弗所居住長達(dá)三年之久,以弗所教會是他親自創(chuàng)立,是《啟示錄》提到的亞洲的七個教會之一(2:1–7)。另外據(jù)說《約翰福音》也是約翰在以弗所完成的。</p><p class="ql-block">時過境遷,曾給以弗所帶來繁榮的 Kü?ükmenderes河口慢慢淤塞,以弗所作為港口商業(yè)中心的地位不再。公元614年,它遭到地震破壞,人們紛紛離開,以弗所被徹底遺棄,淪為廢墟。直到19世紀(jì)開開始的發(fā)掘考古,以弗所古城才得重見天日。雖然至今只挖掘出古城的一小部分,以弗所無疑是世界上保存最好和最大的古希臘羅馬城市遺址。這座世界上第一座全部用白色大理石打造的古城是土耳其最熱門的觀光景點之一,2015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祖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p> <p class="ql-block">我們從遺址南門進(jìn)入,看到的第一座建筑遺址是建于公元2世紀(jì)羅馬浴場(Bath of Varius)。古羅馬人進(jìn)社區(qū)之前先要淨(jìng)身。今天浴場只剩下三個拱門。</p> <p class="ql-block">↑音樂廳(Odeon),建于公元前150年,是一座劇院形狀的建筑可容納有1400人。它被用作市議會和戲劇表演。</p> <p class="ql-block">政府辦公室(Prytaneum)建于公元300年,現(xiàn)在只剩下一些柱子。</p> <p class="ql-block">↑梅米烏斯紀(jì)念碑(Memmius Monument)是一座獻(xiàn)給羅馬獨裁者蘇拉的勝利拱門,他于公元前 84 年從龐蒂克帝國解放了以弗所。</p> <p class="ql-block">以弗所是先進(jìn)的古羅馬醫(yī)療城市。拼圖左是一塊在醫(yī)院發(fā)掘來的石碑,上面的浮雕是一支蛇杖。蛇杖象征醫(yī)術(shù)和醫(yī)德,今天人們也用蛇仗表示醫(yī)院或救護車。</p><p class="ql-block">拼圖右頭部破裂的浮雕是奧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赫密斯(Hermes),Hermès容易讓人想到法國時裝品牌愛瑪仕。該品牌名來自其創(chuàng)辦者的姓氏Hermès,與奧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赫密斯相同只是巧合。</p> <p class="ql-block">↑勝利女神(Nike)浮雕位于</p><p class="ql-block">市政府對面。浮雕中女神衣服的下擺有個勾勾的形狀,據(jù)說美國著名的Nike公司的鉤狀商標(biāo)的設(shè)計靈感就是由此而來。</p> <p class="ql-block">克里特大道(Curetes Street)</p><p class="ql-block">是以弗所的三大主干道之一,其大理石鋪的路面從大力神門(Hercules Gate見小圖)一直延伸到塞爾蘇斯圖書館。這條大道是古代以弗所的中心,兩旁是噴泉、寺廟、長廊下的商店和城市最精英公民的大房子。</p> <p class="ql-block">圖拉真噴泉(Fountain of Trajan)是為紀(jì)念圖拉真皇帝于公元2世紀(jì)建立的。這個噴泉被認(rèn)為是以弗所三大最宏偉的噴泉之一。 水從一根柱子上流出,柱子上放著一座巨大的圖拉真雕像。今天只有屬于這尊圖拉真雕像的底座和一只腳幸存下來。</p> <p class="ql-block">↑哈德良神殿(<span style="font-size:18px;">Temple of Hadrian)</span>是克里特大道上保存最完好、最美麗的建筑之一。 它建于公元 138 年,獻(xiàn)給從雅典來到這座城市的哈德良皇帝。寺廟的正面有四根科林斯柱支撐著一個彎曲的拱門,中間是一個勝利女神的浮雕。 </p> <p class="ql-block">公共廁所(Public Latrines)建于公元1世紀(jì),大概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公廁了。馬桶座圈是在大理石長凳上整體切割而成,共48個。公廁只有男人可以進(jìn)來,每人占一個馬桶,一邊方便一邊還可聊天談生意。</p><p class="ql-block">思凱還示范了當(dāng)時男士們?nèi)鐜勆獾那樾巍?lt;/p> <p class="ql-block">↑妓院(Brothel)位于圖書館對面,與浴室和公廁所大約同時建造。這座建筑被稱為妓院,因為從房子里挖掘出一尊帶有超大陰莖的普里亞普斯雕像。</p> <p class="ql-block">塞爾蘇斯圖書館(Library of Celsus)建于公元117年,是以弗所最美麗的建筑之一。圖書館的容量超過12,000卷。它是古代第三大圖書館,僅次于亞歷山大和佩加蒙圖書館。據(jù)說圖書館有一條秘道通往對面的妓院,有的男人藉口去圖書館,實際上則進(jìn)了這條通道…….</p> <p class="ql-block">↑奧古斯都門(Gate of Augustus)是一座凱旋門,位于圖書館邊上。它由奴隸馬祖斯(Mazeus)和米特里達(dá)(Mythridates)于公元 40 年建造,紀(jì)念奧古斯都皇帝給了他們自由,并派他們到以弗所擔(dān)任負(fù)責(zé)維護羅馬帝國財產(chǎn)的官員。</p> <p class="ql-block">穿過奧古斯都門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以弗所的第二條</span>大理石路,從圖書館通往大劇場。</p> <p class="ql-block">↑這條路邊是有一個古老的妓院廣告。 大多數(shù)參觀者首先注意到左腳的繪圖。 這意味著妓院在左側(cè),任何腳小于那個尺寸的人都將被宣布為未成年人并被拒絕進(jìn)入。 有一張女人的畫和一個零錢包告訴游客可以在那購買什么,還有一個盒子顯示圖書館就在街對面。</p> <p class="ql-block">大劇院(Great Therter)建于公元1世紀(jì),位于帕納伊爾山腳下,其外立面面向海港大道。被認(rèn)為是以弗所城最壯觀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筑,可以容納多達(dá) 25,000 名觀眾。我的印象希拉波利斯大劇場似乎更為宏偉壯觀,更為震撼。</p> <p class="ql-block">↑海港大道(Harbor Street)建于公元前 1 世紀(jì),是以弗所的第三條大理石路,從大劇院通往現(xiàn)在已變成內(nèi)陸的港口。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阿耳忒彌斯神廟(Temple of Artemis)</p><p class="ql-block">一座位于以弗所的古希臘神廟,供奉古代女神阿爾忒彌斯(即羅馬女神戴安娜)。 它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 到公元 401 年已經(jīng)被毀壞。 遺址上只剩下最后一座寺廟的地基和碎片。我們在遺址只看到這根孤零零的石柱,它是用發(fā)掘出的大理石拼成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庫薩達(dá)斯(Kusadasi)</p><p class="ql-block">是愛琴海邊的一個有名的休閑度假勝地。我們5點半離開以弗所,大約7點抵達(dá)。晚餐我們來到酒店的頂層餐廳就餐,夕陽下美麗的海灣風(fēng)景盡收眼底,愛琴海日落更是讓人陶醉。晚餐后我們沿著海邊散步,欣賞海灣夜景,久久不愿離去。這是一個難忘美好的晚上。</p> <p class="ql-block">愛琴海日落</p> <p class="ql-block">海灣夜景</p> <p class="ql-block">這段航拍視頻是團友海沨制作,太美了!謝謝海沨分享,同意我將視頻加進(jìn)游記。</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佩加蒙(Pergamon) </b></p><p class="ql-block">是位于密西亞的一座古希臘殖民城市,坐落在335米高的安山巖臺地上。 希臘化時期,公元前281-133年它在阿塔利德王朝的統(tǒng)治下成為佩加蒙王國的首都及希臘世界的主要文化中心之一。阿塔利德人在城市建造了像雅典那樣的衛(wèi)城和僅次于亞歷山大圖書館的佩加蒙圖書館。1870年佩加蒙古城被德國工程師卡爾·赫曼(Carl Humann)發(fā)現(xiàn)。1878年開始了挖掘,一直到現(xiàn)在。但挖掘出來的原件大都只能在柏林佩加蒙博物館看到。當(dāng)時奧斯曼帝國欠下德國很多債務(w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將發(fā)掘出來的文物原件用來抵消了部分償債務(wù),令人痛惜。</p><p class="ql-block">佩加蒙古城于 2014年被列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chǎn)名錄。</p> <p class="ql-block">佩加蒙衛(wèi)城坐落在335米高的山頂,我們得乘纜車上來。眼前這片開闊的平地就是雅典娜神廟(Temple of Athena)遺址,基本上只剩下地基了。站在荒涼落寞的遺址前,看著山下繁華的現(xiàn)代城市貝爾加馬(Bergama),令人不禁感慨世事滄桑。</p> <p class="ql-block">↑宙斯祭壇</p><p class="ql-block">建于公元前2世紀(jì)上半葉國王歐邁尼斯二世統(tǒng)治時期,是圖拉真神廟建成后的另一座宏偉的建筑。祭壇發(fā)掘出的文物原件被德國人拆走,只剩下孤零零的兩棵樹。用數(shù)千碎片復(fù)原的宙斯祭壇雕塑如今是德國柏林最好的博物館,柏加蒙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p> <p class="ql-block">圖拉真神廟(Temple of Trajan)</p><p class="ql-block">是為了紀(jì)念羅馬皇帝圖拉真而建造的。公元117年圖拉真在東征小亞細(xì)亞回羅馬的途中去世,哈德良成為羅馬新皇帝。公元125年哈德良回到佩加蒙,下令在衛(wèi)城的最高處為圖拉真建造了這座廟宇。圖拉真神廟是一座宏偉的大理石建筑。站在神廟遺址上這些巍然屹立的科林斯柱子前,人們不難感覺到神廟昔日的輝煌。</p> <p class="ql-block">↑圖拉真神廟下方衛(wèi)城城墻內(nèi)的支撐拱門(圖左),城墻內(nèi)的武器庫(圖右)。</p> <p class="ql-block">衛(wèi)城城墻今天依然雄偉堅固,風(fēng)采不減當(dāng)年。</p> <p class="ql-block">↑保存完好的佩加蒙劇院可以追溯到希臘化時期,有78排座位,可容納約10,000人。它高36米,是所有古代劇院中最陡峭的,有恐高癥的游客可能不宜到這游覽。</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特洛伊考古遺址(Archaeological Site of Troy)</p><p class="ql-block">離開佩加蒙,下午5點多我們到達(dá)古城特洛伊遺址參觀。特洛伊因“特洛伊木馬”而聞名。干計算機的都知道特洛伊木馬病毒是指任何誤導(dǎo)用戶其真實意圖的惡意軟件。該術(shù)語源自荷馬史詩中希臘人靠木馬騙開城門攻陷特洛伊城的故事。長久以來荷馬史詩由于沒有史籍可以印證,其中的故事常被當(dāng)作神話和傳說而不是史實。破局的是一位成功的德國退休商人海因里希·施里曼(Heinrich Schliemann)。他從小著迷于荷馬史詩,有志于探找史詩中的古跡,發(fā)掘特洛伊古城。36歲時他累積了足夠的財富,提早從商界退休並環(huán)遊世界,將他的精力與財富投入考古(或探寶)。1870年47歲的施里曼和他新婚的妻子來到小亞細(xì)亞的愛琴海岸,憑著荷馬史詩的指點,施里曼挖掘出了湮沒兩千多年的特洛伊古城遺址。雖然施里曼發(fā)現(xiàn)特洛伊遺址的故事本身也像個傳奇,遺址對于了解歐洲文明早期發(fā)展的關(guān)鍵階段具有重要意義,是整個特洛伊文明的證明。1998年特洛伊考古遺址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p> <p class="ql-block">遺址最醒目的標(biāo)志就是門口這座三層樓高的木馬,告訴游客這里是特洛伊。木馬于1975年置放于此,是土耳其藝術(shù)家伊捷塞內(nèi)莫盧(Izzet Senemoglu)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遺址前是一馬平川,古城確是易守難攻,難怪當(dāng)年希臘人得用木馬計賺開城門。</p> <p class="ql-block">下面拼圖里依次是1.從表面一直挖到最下面第I層的施利曼溝;2.第I層的特洛伊城墻,約建于公元前3000年;3.第II層城墻;4.第II層城墻西南門;5.第VI層?xùn)|門的塔樓和城墻;6.VI-VII層的城墻南門;7.希臘羅馬時期的特洛伊庇護所(VIII-IX層);8.第IX層的音樂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凱佩斯(Kepez)</p><p class="ql-block">離開特洛伊我們來到這座達(dá)達(dá)尼爾海峽(Dardanelle Strait)亞洲海岸的城市。達(dá)達(dá)尼爾海峽連接馬爾馬拉海和愛琴海,也是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它全屬土耳其,常與馬爾馬拉海和博斯普魯斯海峽并稱土耳其海峽,是連接黑海和地中海的唯一航道。</p><p class="ql-block">我們?nèi)胱〉目屏志频?Kolin Hotel)就在達(dá)達(dá)尼爾海峽邊上,晚餐時從餐廳就可看到海峽日落。我們的房間不朝海,但窗外一座有6個宣禮塔的清真寺引起了我的好奇。伊斯坦布爾藍(lán)色清真寺曾因其6個尖塔成為超然的存在,難道這座清真寺也很有名頭?</p><p class="ql-block">1.科林酒店;2.6尖塔清真寺;3.晚上在海邊散步拍的達(dá)達(dá)尼爾海峽夜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伊斯坦布爾</b></p><p class="ql-block">是我們行程的起點也是終點。在小亞細(xì)亞繞了一圈后我們回到這里,用剩下的一天半完成我們對它歐洲部分,主要是歷史半島(Historical Peninsula),的訪問。歷史半島位于金角灣,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馬爾馬拉海的交匯的處,是羅馬、拜占庭和奧斯曼帝國等許多文明的首都。這里包括了游客必到打卡的清真寺、博物館、宮殿等。</p> <p class="ql-block">我們離開Kepez到達(dá)伊斯坦布爾時已是中午,在跨越金角灣的加拉塔大橋(Galata Bridge)中間的一家海鮮餐廳用午餐。橋上是看風(fēng)景絕佳之處,金角灣和博斯普魯斯海峽風(fēng)景美不勝收。同樣的景物我們行程第一天坐渡輪時都已見過。那時天不作美,拍的照片不理想。今天陽光把最美的景色帶給了我們。 </p><p class="ql-block">1.歷史半島金角灣海岸的蘇萊曼清真寺,是最醒目的地標(biāo)的之一;2.金角灣哈利奇跨海大橋(Hali? Bridge);3.恰姆利察電視塔(Camlica TV Tower),位于博斯普魯斯海峽亞洲一側(cè),海拔587米,是伊斯坦布爾的最高建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托普卡匹宮(Topkap? Saray?)</p><p class="ql-block">是15世紀(jì)到19世紀(jì)中期奧斯曼帝國的皇宮,位于博斯普魯斯海峽與金角灣及馬爾馬拉海交匯處的薩拉基里奧角。1856年多瑪巴切新皇宮啟用,它就被稱做老皇宮。這是一座輝煌的建筑,現(xiàn)在是一座大型博物館,可稱謂土耳其的故宮。老皇宮坐北朝南,有三座主要的宮門,帝王門,崇敬門和吉祥門。三座大門將皇宮隔成三個主要庭院,參觀從南面的帝王門開始。</p> <p class="ql-block">帝王門(The Imperial Gate)</p><p class="ql-block">是進(jìn)入第一庭院的主要入口。大門始建于 1478年,上面的大理石是19 世紀(jì)鋪的。在它的中央拱門通道有著高大的圓頂,裝飾著鍍金的奧斯曼書法,其中有古蘭經(jīng)經(jīng)文和蘇丹的圖格拉(tughra書法字母組合,印章或簽名) 。</p> <p class="ql-block">↑小圖是蘇丹艾哈邁德噴泉(fountain sultan ahmed),位于帝王門前大廣場上。 噴泉建于1728年,明顯是郁金香時期的建筑風(fēng)格。它是奧斯曼帝國時期伊斯坦布爾的社交中心和聚集地。</p> <p class="ql-block">第一庭院(The First Courtyard)</p><p class="ql-block">被高墻環(huán)繞,用作外圍區(qū)域或公園,是宮殿所有庭院中最大的。圣<span style="font-size:18px;">伊蓮娜</span>教堂是庭院中主要建筑。這座東正教堂是伊斯坦布爾少數(shù)幾個沒有被改造成清真寺的教堂之一,因為它一直被用作儲存武器的武器庫。今天它是博物館和音樂廳。這個庭院由禁衛(wèi)軍駐守,他們在賓客來訪時盛裝列于路旁受閱。賓客沿路直往崇敬門。</p><p class="ql-block">位于第一庭院的圣伊蓮娜教堂。</p> <p class="ql-block">↑崇敬門(The Gate of Salutation)</p><p class="ql-block">亦稱中門(Middle Gate),大概建于1542年,是第二庭院的入口。大門有兩座八角形的尖塔,也有蘇丹的圖格拉和刻宗教碑文。所有賓客必須在崇敬門下馬才能進(jìn)入第二庭院。</p><p class="ql-block">第二庭院(The Second Courtyard)</p><p class="ql-block">又稱迪萬廣場(Divan Meydan?),建成于1465年。奧斯曼帝國時期它是朝臣的聚集地,蘇丹有時也在鍍金寶座上會見賓客或?qū)徟凶锶?。第二庭院我們主要參觀了御膳房和帝國寶庫。</p><p class="ql-block">帝國議會廳(Imperial Council Chamber),背景是正義之塔(Tower of Justice)。</p> <p class="ql-block">↑(左)御膳房 (Palace Kitchens)是奧斯曼帝國最大的廚房,現(xiàn)在用于展示廚房用具,銀器以及大量瓷器。這里的10,700件中國瓷器是世界上最好的瓷器收藏之一;(右)帝國寶庫(Imperial Treasury)如今用于展示武器和盔甲,是世界上最豐富的伊斯蘭武器收藏之一,藏品涵蓋7世紀(jì)到20世紀(jì)之間的1300年。</p> <p class="ql-block">吉祥之門(The Gate of Felicity)</p><p class="ql-block">建于15世紀(jì),是第三庭院入口。必須有蘇丹的授權(quán)才能進(jìn)入吉祥之門 。大門有古蘭經(jīng)經(jīng)文和蘇丹的圖格拉,天花板部分涂有金箔,中間掛著一個金色的球。蘇丹將這座大門和迪萬廣場用于特殊儀式。在蘇丹即位或宗教,節(jié)慶日子,蘇丹坐在此門前的拜拉姆王座上向臣民和官員致意。蘇丹的葬禮也是在大門前舉行。</p><p class="ql-block">第三庭院(The Third Courtyard)</p><p class="ql-block">也叫內(nèi)宮,是皇宮的核心所在。這是一座郁郁蔥蔥的庭院,坐落著覲見廳,樞密院,國庫,后宮和艾哈邁德三世圖書館。 </p><p class="ql-block">覲見廳(Audience Chamber)</p><p class="ql-block">進(jìn)入吉祥之門就面對著覲見廳。這是一座奧斯曼式的方形亭式建筑,由22根精美的柱子組成環(huán)繞的柱廊。房間的天花板漆成深藍(lán)色,并鑲嵌著金色的星星,還裝飾著珍貴的地毯和枕頭。對比在第二庭院的帝國議會,覲見廳被稱為“內(nèi)議事堂”。</p><p class="ql-block">1.吉祥之門;2.覲見廳</p> <p class="ql-block">↑穿過覲見廳我們來到庭院東北的觀海處,在這向南看是馬爾馬拉海,向北是博斯普魯斯海峽。這張拍的是俯瞰博斯普魯斯海峽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樞密院(Privy Chamber)</p><p class="ql-block">是最值得一看的地方。它設(shè)有圣物室,收藏了“穆斯林世界最神圣的遺物”:先知穆罕默德的斗篷、兩把劍、一把弓、一顆牙齒、一根胡須、他的戰(zhàn)刀、一封親筆簽名的信和其他遺物,被稱為神圣信托。這里的圣物還有舊約中摩西的權(quán)杖和約瑟夫的頭巾。這些圣物使這成為穆斯林的朝圣之地。</p><p class="ql-block">1.樞密院北側(cè)柱廊;2.參觀樞密院,右圖是先知穆罕默德的弓,鞘和兩把劍;3.艾哈邁德三世圖書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圣索菲亞大教堂(Hagía Sophia)</p><p class="ql-block">建于公元537年,以前稱為神圣智慧教堂。它是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的宗主教式大教堂,直到1453年它一直是拜占庭帝國和東正教最大的基督教教堂。它被譽為拜占庭建筑的第一部杰作,是古代晚期的最高建筑成就。它在建筑和禮儀上對東正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影響都廣泛而持久,是拜占庭和東正教文明建筑和文化的標(biāo)志。1453年奧斯曼帝國攻陷君士坦丁堡,將其改建為清真寺。1935年土耳其共和國將其建為博物館。2020年重新改建為清真寺。1985年索菲亞大教堂被列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chǎn)名錄。</p> <p class="ql-block">1.老皇宮廣場前看索菲亞大教堂;2.從蘇丹艾哈邁德公園(Sultan Ahmet Park)看索菲亞大教堂;3.教堂內(nèi)的燈飾特別美,金色的光輝使索菲亞大教堂顯得富麗堂皇。</p> <p class="ql-block">索菲亞大教堂2020年由博物館改為回清真寺。這是青少年正在接受伊斯蘭教育<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藍(lán)色清真寺(Blue Mosque)</p><p class="ql-block">的正式名稱是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Sultan Ahmet Camii),建于1609至1616艾哈邁德一世統(tǒng)治年間。它因清真寺的內(nèi)墻用藍(lán)色瓷磚裝飾而得名。據(jù)說整個建筑全部用大理石拼砌沒有使用一根釘子。藍(lán)色清真寺的設(shè)計是兩個世紀(jì)奧斯曼清真寺發(fā)展的結(jié)晶,被認(rèn)為是奧斯曼古典時期最后一座偉大的清真寺。1985年藍(lán)色清真寺被列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chǎn)名錄。</p><p class="ql-block">藍(lán)色清真寺是當(dāng)時世界上唯一擁有六座尖塔的清真寺。據(jù)說一位建筑師將蘇丹的“alt?n minareler”(金尖塔)要求誤讀為“alt?minare”(六個尖塔),而這是當(dāng)時麥加大清真寺的獨特特征。蘇丹被批傲慢后,下令在麥加清真寺建造第七座尖塔。維基百科說現(xiàn)在土耳其有五座6個尖塔的清真寺,但那上面提到的另外4座沒有我們在凱佩斯看到的那座6尖塔清真寺。看來土耳其到底有幾座六尖塔清真寺仍是個謎。 </p><p class="ql-block">藍(lán)色清真寺的外觀是在蘇丹艾哈邁德公園拍的。清真寺內(nèi)部正在大維修,拍圓頂都有躲不開腳手架,沒拍到什么有意義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大巴扎(The Grand Bazaar)</p><p class="ql-block">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有蓋市場之一。它始建于1455年,那時是一個小的布料賣家的集市。今天它總面積為30,700平方米,擁有61條有蓋街道和4,000多家商店。2014年它以91,250,000名的年游客量位列世界上訪問量最大的旅游景點。我們從Nuruosmaniye門進(jìn)大巴扎,走馬觀花地逛了幾條街。里面真大,主街兩邊櫥窗多為金銀首飾。主街伸出許多支街,在那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商品。我們感覺像進(jìn)了迷宮,轉(zhuǎn)著就轉(zhuǎn)暈了。</p> <p class="ql-block">香料市場(Spice Bazaar)</p><p class="ql-block">是用1660年奧斯曼帝國在埃及的收入建造的,所以土耳其語(M?s?r?ar??s?)叫埃及市場。它是繼大巴扎之后最著名的有蓋購物中心,也是伊斯坦布爾最大的集市之一。近年來其他類型的商店正在逐漸取代香料賣家,但集市現(xiàn)在仍然是伊斯坦布爾的香料貿(mào)易中心。這里香料品種真多,不乏我們感興趣的。由于我們接著要開始希臘行程,需輕裝轉(zhuǎn)機,只好打消了購物的念頭。</p> <p class="ql-block">思凱還帶我們?nèi)チ艘了固共紶柶渌胤焦浣殖燥?。我們的酒店位置很好,到海邊,老皇宮,大巴扎,香料市場等步行也就10多分鐘。晚上我們自己也出來散步看夜景。下面拼圖是一些伊斯坦布爾剪影。</p> <p class="ql-block">美食</p> <p class="ql-block">翌日清晨我們乘飛機離開伊斯坦布爾,結(jié)束了12天的土耳其旅行。這片美麗古老的土地讓我們依依不舍。</p><p class="ql-block">沒來過土耳其是不可能真正了解這個國家的。土耳其是個穆斯林國家。在安納托利亞旅行時,我們半夜經(jīng)常會被傳音塔(宣禮塔)提醒人們禮拜的綿長不絕的聲音喚醒,幾天下來也就慢慢習(xí)慣了。但如斯凱所說在穆斯林國家中土耳其又是最開放的,婦女不用戴頭巾,男士也不禁酒,清規(guī)戒律沒那么嚴(yán)格。土耳其人非常熱情好客,對中國人很友好,不少餐館服務(wù)生還有路邊小販都會用中文和我們打招呼。在土耳其旅行很安全。我們晚上常出去散步,很喜歡街上的氛圍,熱鬧而祥和的生活氣息。</p><p class="ql-block">土耳其最讓我們震驚的是它那源遠(yuǎn)流長的文明史。安納托利亞那尊7千多年的大地之母泥塑,讓我們這些以5000年古國文化為傲的人汗顏,更不用說卡拉漢特佩遺址(Karahantepe)出土的1.1萬年前令人驚嘆的精美石雕,有機會一定要去那看看。特洛伊,哈圖沙,以佛所等無一不展現(xiàn)出小亞細(xì)亞文明古老而深厚的底蘊。</p><p class="ql-block">土耳其的自然風(fēng)光更是讓我們大飽眼福。在卡帕多西亞讓我們驚奇于它那神奇的自然地貌和美景。入住洞穴旅館,乘坐熱氣球,參觀露天博物館,地下城,鴿子谷,想象谷,玫瑰谷讓我們?nèi)轿坏匾娮R了“地球上最像月球的地方”。棉花堡那遠(yuǎn)觀像雪白的城堡,近看如仙境的溫泉梯田,讓人不禁感嘆地球上竟然有如此美麗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在疫情中旅行最重要的是自我防護。雖然奧密克戎感染癥狀和得感冒差不多,感染上就意味著不能登上返美的航班。旅行途中盡管大家都注意戴口罩,不少團友或多或少都有感冒癥狀如咳嗽流涕,幸運的是所有結(jié)束后就返美的團友都通過了檢測,順利登機,我們的土耳其行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點。我們有十幾位團友繼續(xù)在歐洲旅行,不用檢測就可登機。</p><p class="ql-block">最后得感謝我們的導(dǎo)游思凱。在我們的眼中他就是一本土耳其的百科全書,一路上給我們長了很多知識。他能說一口流利的中文。偶爾被個別詞難住時,他會幽默地調(diào)侃自己,讓大家忍俊不住。由于他,團里一直是氣氛歡樂。他憂我們所憂,樂我們所樂。除了熱氣球,直接回美的團友能通過檢測順利登機,我相信他一定是祈禱了的。</p> <p class="ql-block">在埃及方尖碑前思凱和大家告別。團友們爭相和他合影留念。篇幅有限只放上我們倆和他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旅行中我們收獲了珍貴的友誼。團友們由開始的陌生不了解到后來無私地互相幫助,拍照分享照片視頻,大家一心營造了一個和諧愉快的旅程。在此要特別感謝Sarah一路上對我們倆的關(guān)心和幫助,謝謝!</p><p class="ql-block">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美好的旅行也是會結(jié)束的。寫下這篇游記,記錄下這難忘的旅行。當(dāng)記憶慢慢消退時,它會喚回我們美好的時光。團友們,感恩有緣與你們同行,希望下次我們旅途再見。最后用旅行中團友們的合影做為游記的結(jié)尾。</p> <p class="ql-block">團友合影1.赫梯古都獅門前;2.以弗所塞爾蘇斯圖書館前;3.伊斯坦布爾埃及方尖碑前。</p> <p class="ql-block">附希臘游記兩篇:</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9.cn/49riqng2?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愛琴海璀璨的明珠--圣托里尼,米克諾斯</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9.cn/4an6sxnk?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行走在神話的國度里--希臘大陸行</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