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溫馨提醒:本期活動因新冠肺炎疫情和流感疫情,請戴口罩做好防范,古宅為危房注意安全,聽從領隊安排,因涉及私宅無法保證每間老宅均能進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走讀天涯16期活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一、走讀主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走讀文昌鋪前老宅"休閑攝影采風活動召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二、走讀安排:</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6月12日文昌鋪前鎮(zhèn)--白石村韓家宅- -美寶村吳家老宅- -中臺村吳氏祠堂- -林梧墟(時間允許)- 地太村羅門故居(世界級詩人)- - 鋪前鎮(zhèn)(午餐)- -美蘭村林宅--蛟塘村鄧宅(以上線路會根椐實際時間有調整增減景點)</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三、活動時間: 2022年6月12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四、出發(fā)時間:6月12日早上7:40集合8:00準時出發(fā),過時不候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五、集合地點: 國興大道省歌舞劇院門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六、報名方式: 微信支付費用并發(fā)手機短信或微信短信(請注明"已經詳細閱讀了解活動召集內容責任與義務,)給組織者才有效,謝絕代他人報名,謝絕空降.。 人數少于18人活動取消組織者退還全部費用。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七、組織者及聯系方式: 莫言,18976622844。微信號:MO850276121</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八、活動人數:20人。?。ㄗⅲ阂詧竺南群箜樞騺泶_定人員;報名后如有事不能參加活動者請在11日下午15:00之前可以退報,之后退報,如無人補缺請主動補交A車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九、活動強度: 中等強度、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十、自備裝備: 徒步用品(防雨防曬等)、 相機、常用藥品,如紅花油,風油精等。運動休閑、戶外裝,不要穿裙子、短褲,禁止穿高跟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十一、途中飲食:集體A午飯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十二、費用: AA制,預收100元,多退少補,包括A車費、午餐費、踩點費、行前綜合費(注:每次10元/人)。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十三、免單人員:活動組織者:莫言;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十四、注意事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年紀超過60歲者請先電話與領隊聯系說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不接受18歲以下小孩單獨參加活動,帶小孩的家長必須能確保走完全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3.組織者有選擇隊員的權利,不做任何解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4.謝絕個人英雄主義,無團隊精神者請勿報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5.請自覺遵守社會公德 ,保護環(huán)境,尊重當地民俗習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6.本活動不是成熟的景點,帶有探索發(fā)現的活動,有一定的風險,組織者為非專業(yè)導游和領隊無法預測,此次活動的全部風險以及不能防范此次活動中的任何風險,請謹慎報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7.請務必自行購買意外安全保險,對自己和他人負責。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免責聲明】本次活動為純公益戶外活動,由網友自發(fā)組織,組織者只提供交流探討,講解各個景點的服務,不承擔因此次活動造成的任何經濟責任和法律責任。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十五、特別提醒: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請報名的驢友在出發(fā)前一天21;00后看本貼最新更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因無法確定A餐時間,請自備水四升以上和足夠的干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3.報名者務必閱讀附后《走讀活動公約》,報名即視為同意該公約。代為報名者,視同代報者已轉達。出行驢友務必完整將出行方案及《公約》等情況,告知家人或指定后方聯系人。 ----------------------------------------------------------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附:走讀活動公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一條走讀活動活動的性質是自由結合、自愿參加、風險自擔、責任自負,發(fā)起人僅起到倡議作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二條走讀活動一切活動應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guī),符合積極向上的社會道德風尚。一切因參加活動者直接或間接引起的法律責任由參加活動者自行獨自承擔,發(fā)起人不負任何責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三條走讀活動一切活動的個人設備以及有關裝備屬于參加者自己所有,所產生的一切風險及責任也由參與人自己承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四條由于活動的性質屬于參加者自愿自發(fā)結隊出游,參與者的安全責任由參與者個人自負,走讀活動活動發(fā)起人強烈建議您參加相關保險?;顒影l(fā)起人發(fā)布的活動計劃和由其發(fā)起的戶外活動都屬個人倡議行為,活動的發(fā)起人、其他參與人不承擔參與人個人安全問題的連帶責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五條發(fā)生意外事故時,同行的盟友除保險公司的補償外不得向發(fā)起人索賠,發(fā)起人不承擔因事故造成人身財產損失的賠償連帶責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六條所有走讀活動活動的參與者應發(fā)揚團結互助、助人為樂的精神,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盡量給予他人便利和幫助。但任何便利和幫助的給予并不構成法律上的義務,更不構成對其他參與者的損失或責任法律上分擔的根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七條所有參與者對走讀活動活動的參與都是完全自愿的,參與者事先對本公約條款的含義及相關法律后果已全部通曉并充分理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以上活動方案不盡事宜可在活動日之前協商解決。</b></p> <p class="ql-block">歡迎報名參加</p> <p class="ql-block">韓家大院一共有七進正屋,第四、五、六、七進還有橫室,一道圍墻將他們團圍,自成一體,為一家獨院。建筑特色為中西結合,以中為主。大院坐北向南,面對田野與大海。大院房屋是傳統的文昌民居,木梁瓦房,供桌、案臺和窗戶都雕刻著精細美麗的花草蟲獸圖案,栩栩如生。有些窗戶,門廊的圖案如八封圖、鑲嵌著“喜”字與“壽”字等,屋內掛滿題匾與相片。</p><p class="ql-block">于右任先生親筆對聯:“門輝晝錦,詩頌國風?!?lt;/p><p class="ql-block">韓家大院最前面的建筑是一道西式的圍墻和一座橢圓形的“廣”門。廣門旁的二根石柱頂上是蓮花頂,廣門的左右上角雕刻著游態(tài)的鯉魚,意為鯉魚跳龍門。廣門內是首進正屋的庭院,左右是低矮精美的圍墻。首進正屋大門的左右兩側有于右任先生親筆對聯:“門輝晝錦,詩頌國風。”橫批為“五云獻瑞”。第六進正屋,即祖宅大門也有一副名人題的對聯:“莫忘家訓,丕振書聲”。</p><p class="ql-block">韓家還存有蔣介石先生以韓氏祠堂、族譜名號為韓家大院題寫的手字:“晝錦堂”。</p> <p class="ql-block">韓家宅詳細介紹鏈接</p><p class="ql-block">https://2ly4hg.smartapps.cn/pages/article/article?articleId=198578713&authorId=249601&spm=smbd.content.share.0.1651983258828F5Ph6it&_trans_=010005_wxhy_shw&_swebfr=1&_swebFromHost=baiduboxapp</p> <p class="ql-block">蔣介石為韓家題贈的“晝錦堂”</p> <p class="ql-block">美寶村(“番客村”)占地800多平方米的吳家老宅</p><p class="ql-block">老宅由珊瑚巖碎石所建,特殊的材質使其抵御住了歲月天災,至今仍保存完整,就連2014年超強臺風“威馬遜”正面襲擊鋪前時,宅子也只不過掉了幾片瓦而已。</p><p class="ql-block">美寶村占地800多平方米的吳家老宅內部的精美雕花。</p><p class="ql-block">自然,經過百年風雨沖刷,吳宅也晦暗了許多。高大的照壁已然呈灰白色,鏤空的大紅“囍”字褪成了銹紅色,青磚黛瓦經歲月之手也顯得古拙質樸,但若再細瞧其雕梁畫壁、窗欞雀替,屋檐上的灰塑振翼“蝙蝠”,無一不在訴說著當年的氣派華麗。</p> <p class="ql-block">美寶村占地800多平方米的吳家老宅內部的精美雕花。</p> <p class="ql-block">從中臺村村民的口中,一個個曾經顯赫一時的華僑逐一從歷史的塵土中清晰顯現———吳乾椿,越南華僑,其建造的??诘脛偕场拔鍖訕恰毙酃诤D?0年;吳世沂,清末任南洋安南東方銀行副行長,曾協助行長鐘錦泉籌款資助孫中山辛亥革命;吳多泰,全國政協委員、香港著名實業(yè)家……</p> <p class="ql-block">林家大院坐東南朝西北,占地約1800平方米,大院為保存較為完好的清代大型建筑,四面有高達4米的圍墻,三進格局,由大門與兩正室組成,兩正屋兩側置有5間廊室,為廚房與雜物間與兩側門。墻高院闊,布局完整的獨居大院,韻味十足,雅致撩人。</p> <p class="ql-block">羅門(1928年—2017年1月18日),本名韓仁存,出生于海南省文昌市鋪前鎮(zhèn)地太村,中國臺灣當代詩人、詩歌理論家,被譽為“臺灣現代主義詩歌巨擘”。[1][2][3]</p><p class="ql-block">1949年,隨空軍飛行官學校到臺灣。1954年,開始發(fā)表詩作。1955年,與臺灣女詩人蓉子結婚。1958年,出版詩集《曙光》。1963年,出版詩集《第九日的底流》。1964年,出版論文集《現代人的悲劇精神與現代詩人》。1966年,羅門以《麥堅利堡》一詩獲菲律賓總統“馬可仕金牌獎”。[3]1969年,出版詩集《死亡之塔》,論文集《心靈訪問記》[11][14],同年獲菲律賓總統“大綬勛章”。[3]1974年,出版論文集《長期受著審判的人》。1975年,出版詩集《隱形的椅子》。1980年,出版詩集《曠野》。1982年,出版論文集《時空的回聲》。1984年,出版詩集《日月的行蹤》。1988年,出版詩集《整個世界停止呼吸在起跑線上》,同年獲得臺灣時報文學獎新詩推薦獎。[3]1989年,出版論文集《詩眼看世界》。[11][14]2012年,獲首屆兩岸詩會“桂冠詩人”獎。[3]2017年1月18日,在臺北逝世。[2]</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走讀越南海陸空三軍司令鄧煥香故居(文昌鋪前)</p><p class="ql-block">鄧煥香(1906年—1974年),越南著名將領。生于越南檳知省一個地主家庭,原籍海南文昌市鋪前鎮(zhèn)蛟塘村。越名為青條(音譯)。鄧煥苯的胞弟。</p><p class="ql-block">中文名</p><p class="ql-block">鄧煥香</p><p class="ql-block">出生日期</p><p class="ql-block">1906年</p><p class="ql-block">逝世日期</p><p class="ql-block">1974年</p><p class="ql-block">職業(yè)</p><p class="ql-block">越南著名將領</p><p class="ql-block">1924年,隨兄長鄧煥苯到上海求學,在浦東中學讀書[1]。后又在北京大學法律系就讀,畢業(yè)后又返回檳知省。</p><p class="ql-block">1936年上山尋師學武、學醫(yī),藝成下山后,在檳知市開一家咖啡店。同時還是遠近馳名的醫(yī)生。</p><p class="ql-block">1943年開始參加革命活動,參加越南解放陣線領導的武裝斗爭,投身到艱苦漫長的越法、越美戰(zhàn)爭中,屢立戰(zhàn)功。歷任團長、師長、軍長、兵團司令。</p><p class="ql-block">1974年1月在一次反掃蕩戰(zhàn)斗中,他已安全轉移,但不忍丟棄一位受重傷的戰(zhàn)友,又返回尋找,在背戰(zhàn)友過河時不幸中彈壯烈犧牲,被追認為烈士、南方海陸空三軍中將副司令,并以他的越南名字命名一所中學為“青條中學”。</p> <p class="ql-block">新加坡海南商界知名人士鄧文龍(1992年海南省政府授予“愛瓊赤子”稱號)舊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