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傳統(tǒng)收割農具一一掠子</p><p class="ql-block"> 在山西省垣曲縣東原一帶,每當夏收時節(jié),還能看到一種傳統(tǒng)收割農具一一掠子。</p><p class="ql-block"> 這個掠子,是從河南省傳來的,已有百余年的歷史。其實,垣曲縣分東西兩原,東原指的是英言、蒲掌和原窯頭3個鄉(xiāng)鎮(zhèn),1947年由河南省劃歸山西省垣曲縣。</p><p class="ql-block"> 近看掠子像個大簸箕,它用竹編、繩索、刀片和手把組成。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垣曲東原農村掠麥子比較普遍,既要有氣力,也要有技術,一般一個“掠手”一天可以掠小麥5畝以上。</p><p class="ql-block"> 隨著農業(yè)機械化的普及,這種掠子越來越少了,因為有了收割機,許多人寧愿出些錢也不愿再出力,只是在一些農機進不了小塊麥田,才不得不使用掠子,它比鐮刀割麥子要快好幾倍。</p> <p class="ql-block"> 根據(jù)唐奇同學發(fā)的圖片和文字說明編輯整理。</p><p class="ql-block"> 草原上的白云</p><p class="ql-block">13935121822</p><p class="ql-block">2022年6月7日</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