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每年三月,藍田華胥杏花谷的杏花恣意開放,壯觀而又浪漫,滿是春天的氣息,吸引四面八方的游客來這里賞花,品美食。</p> <p class="ql-block"> 最近,聽藍田的朋友說,杏兒可以采摘啦。于是約了好友來到華胥杏花谷,到了一看,金燦燦、紅彤彤的大杏已經(jīng)掛滿枝頭格外誘人!</p> <p class="ql-block"> 微風拂過杏花谷,綠葉中點綴的杏兒,猶如一顆顆珍珠,隨風搖曳,讓人不由得想摘一個立刻品嘗這美味。</p> <p class="ql-block"> 藍田大杏<span style="font-size: 18px;">栽培已</span>有2500多年歷史。遺產(chǎn)地涵蓋陜西西安藍田縣華胥鎮(zhèn)等13個鄉(xiāng)鎮(zhèn),核心區(qū)華胥鎮(zhèn),總面積為80平方公里。2017年,傳承久、景色美、杏兒甜、故事多的藍田大杏種植系統(tǒng)成功入選中國重要農(nóng)業(yè)文化遺產(chǎn)。</p> <p class="ql-block"> 藍田縣華胥鎮(zhèn)有著悠久而神秘的歷史。相傳,伏羲、女媧為華胥氏所生,這里就是伏羲、女媧的出生之地。早在萬年以前,藍田縣華胥鎮(zhèn)就有先民活動。2009年,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對位于華胥鎮(zhèn)的新街遺址進行了大規(guī)??脊虐l(fā)掘,了解到該遺址的文化內(nèi)涵主要為仰韶文化晚期和龍山文化晚期。</p> <p class="ql-block"> 據(jù)《藍田縣志》記載,遠在唐以前,杏樹在民間就已普遍栽植,唐代錢起的詩句“愛君藍水上,種杏近成田”表明,在當時已有杏樹成園栽培。民國《續(xù)修藍田縣志》記載“果類則桃、杏山外較多,李則偶一有之”。</p> <p class="ql-block"> 藍田大杏被宮廷貴族視為珍味之極品。每年朝廷都會在花開時派人選光照向陽,通風條件好,花兒大而鮮艷的古杏樹為貢品之樹,統(tǒng)一掛牌,讓專人看護。待杏熟至九成時,由宮女提籃釆摘,籃底鋪上一層新鮮杏葉,杏子只擺一層。當天摘的杏子,食不過夜,吃不完的,做成果脯。杏仁曬干,做杏仁酥用。也有將杏仁壓榨成杏仁油,供宮廷食用。</p> <p class="ql-block"> 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優(yōu)越的氣候條件造就了藍田大杏的絕佳品質(zhì)。藍田縣地處秦嶺北麓,屬于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地帶,具有溫暖、雨量適中、四季分明、雨熱同季、生產(chǎn)潛力大的特點。境內(nèi)由于半封閉的盆地地形和山地的影響,氣候的地域類型豐富多樣,對形成較高的作物產(chǎn)量和良好的品質(zhì)是極為有利。藍田縣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南部為秦嶺北麓延伸地帶,東部為驪山南麓溝壑區(qū),中西部川原相間,灞河水系鑲嵌其中,藍田地貌類型分河谷沖積階地、黃土臺塬、黃土丘陵、秦嶺山地。</p> <p class="ql-block"> 藍田大杏主栽區(qū)位于北部橫嶺黃土丘陵溝壑區(qū)和西部黃土臺塬區(qū),面積619.8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31.48%,主產(chǎn)區(qū)海拔高度600多米。土層厚度達近100米。土壤以塿土、黃土為主,中性偏堿,有機質(zhì)含量高,微量元素豐富,具有良好團粒結(jié)構(gòu),非常適宜大杏生長發(fā)育。目前主要栽培品種有,藍田大銀杏、菜子黃、麥梢黃等地方名優(yōu)品種,金太陽、凱特、紅豐、新世紀等引進品種。 藍田大杏于5月底初至6月20日成熟上市,果實圓形,果皮金黃色,果肉橘黃色,個大均勻,果肉纖維少,漿質(zhì)多,果味甜香可口,果核近圓形,仁味甜。</p> <p class="ql-block"> 這滿樹的果兒,是村民眼中的寶貝,更是他們增收的希望。但受疫情影響,今年的杏子出售不暢,許多杏子成熟后無人采摘,落到樹下爛了,讓人看了蠻可惜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