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馬山位于山東省青州市的南部,七八十年代父親所在的海軍37392部隊就駐扎在這里。我們這些部隊子女也跟隨著父輩,伴著嘹亮的軍號聲,在這里度過了終生難忘的童年和少年時代。</p> 最初的記憶 <p class="ql-block"> 1973年12月31日,母親在家(團(tuán)部家屬區(qū))生下了我的弟弟。那時的我剛滿三歲,我高興的跑去鄰居王大姨家,告訴她:“王大姨,我媽生了一個小弟弟。”這件事是我在大馬山最初的記憶。</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弟弟小時候</b></p> <p class="ql-block"> 弟弟小,比他大三歲的我成了大姐姐。記得有一次媽媽做飯,讓我在床邊坐著看著弟弟,我呢想抱弟弟,就下床,拽著弟弟的褲腿把他拖到床沿,結(jié)果沒抱住,弟弟摔到地上大哭起來。在廚房做飯的媽媽聽到哭聲趕緊跑了過來。。。</p> 親愛的董老師 <p class="ql-block"> 董老師是我們家的老鄰居,在部隊小學(xué)當(dāng)老師,雖然不給我們班上課,但對我的學(xué)習(xí)一直很關(guān)心。她也是我在大馬山一直崇拜的偶像。</p><p class="ql-block"> 董老師那時候三十多歲,中等偏上的個子,很年輕長得也好看,我最喜歡的是她的性格:活潑、開朗、正直。小時候我經(jīng)常會拿個小黑板教弟弟等幾個小朋友識字,到后來我?guī)煼懂厴I(yè)真正成為了一名人民教師,與董老師的影響是分不開的。</p><p class="ql-block"> 學(xué)校教師少,瑣事多,董老師經(jīng)常下班比較晚。印象最深的就是,董老師下班路過我家的時候,看到我媽媽在廚房做飯,就會問:“做什么飯呀?”我爸在部隊時特別能干,種了很多菜,董老師要么在我家拿點菜回家做,要么直接在我家吃,那時候生活條件艱苦些,但鄰里關(guān)系和諧融洽。</p><p class="ql-block"> 我會搟餃子皮,也是董老師教的。那天周末,我在董老師家玩,董老師要包餃子吃,和好餡后,讓我?guī)退龘{皮,得知我不會,她說:“來,我教你。”在她的示范下,我學(xué)會了搟餃子皮。直到現(xiàn)在,我一搟餃子皮就會想起董老師。</p><p class="ql-block"> 85年我們家隨父親轉(zhuǎn)業(yè)回到龍口,董老師家也搬到了青島,董老師在青島一所小學(xué)繼續(xù)當(dāng)老師。我們都非常想念彼此。</p><p class="ql-block"> 記得九十年代初,董老師學(xué)校組織教師到蓬萊閣旅游,路過龍口的時候,董老師舍棄了游玩的機(jī)會下車來到我家和我們相聚。</p><p class="ql-block"> 2018年五一董老師全家來龍口了,董老師變化不大,身材保持的還是那么好,心態(tài)也年輕,出去玩的時候,背個深紅色的雙肩包,很時尚,根本看不上是已經(jīng)70多歲的人了。</p><p class="ql-block"> 直到現(xiàn)在,我還是那么喜歡董老師,我倆也很聊得來,董老師時常會關(guān)心我父母的身體健康狀況,囑咐我,要好好照顧父母,多制造機(jī)會讓他們見見面……</p><p class="ql-block"><br></p> 同學(xué)李杰 <p class="ql-block"> 我和李杰是在衛(wèi)生隊打預(yù)防針時認(rèn)識的,那時還沒上學(xué)。我自己去的,先打完了。李杰是爸爸陪著去的,她怯怯地問我:“疼嗎?”我說:“不疼?!崩罱芙o我的第一印象,雙眼皮大眼睛,很文靜也很漂亮。</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左二是李杰</b></p> <p class="ql-block"> 開學(xué)上一年級了,我倆見面相互認(rèn)出了彼此,不約而同的開心笑了。李杰大我兩個月,她學(xué)習(xí)認(rèn)真扎實,三年級時她是大隊長,我是大隊副,都是三條杠。</p><p class="ql-block"> 2009年9月底,我打博興縣工商管理局電話,查詢到李杰爸爸—李長文叔叔家的電話,找到了分別25年的老同學(xué),我們決定來一場說走就走的約會,10月4日我和同班同學(xué)李杰、黃一惠、胡海城、閆海燕還有馬旭光、田建軍、姜昕、閆海防等幾位哥哥姐姐們青州相聚了。</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后排從左至右:姜昕、胡海城、田建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前排從左至右:閆海防、姜芳、閆海燕、李杰、黃一惠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2009年10月4日 歡聚青州~</b></p> <p class="ql-block"> 見面閑聊時李杰掀起頭上的傷疤給我看,問我還記不記得?我不禁想起那次課間,在教室的走廊里,我和幾個同學(xué)玩架飛機(jī)游戲,把李杰高高舉起來,我在前面,不知道咋回事,突然摔倒了,把李杰也摔了下來,頭磕破了,血順著臉頰流了下來?!帮w機(jī)失事”事件讓李杰頭上添了彩,我難過了好些日子。</p><p class="ql-block"> 記得還有一次,李杰好像請了兩天假沒來上課,再來上學(xué)時,眼睛腫成一條縫,一點不像她了,原來她是被她家附近的馬蜂蟄了。</p><p class="ql-block"> 李杰家住西山家屬區(qū),距離我家有點遠(yuǎn),因為我倆一向要好,所以我經(jīng)常去她家玩。后來她家也搬到了團(tuán)部家屬區(qū)最東邊,這樣我去找她就方便多了。她媽媽手很巧,會做衣服,記得幫我做過褲子。</p><p class="ql-block"><br></p> 1976年 <p class="ql-block"> 76年唐山大地震后,我們在山上也搭建起了地震棚。我家的地震棚開始建在學(xué)校的乒乓球臺上,后來又搬到了水房的后面。</p><p class="ql-block"> 也是76年,9月的一天,媽媽在五七廠上班,我也跟著去了,喇叭里通知集體開會,大家來到院子中間席地而坐,聽廣播講話。突然我發(fā)現(xiàn)媽媽哭了,再看看旁邊阿姨們咋都哭了,后來才知道是敬愛的毛主席去世了。然后我們就開始疊小白花,每個人胸前都戴著。</p><p class="ql-block"><br></p> 大馬山生活點滴 <p class="ql-block"> 在大馬山生活的時候,捉螞蚱摘酸棗,那是經(jīng)常做的事情。那時候捉螞蚱回來一般都是喂雞;摘的酸棗,放洗衣板上搓搓,只留棗核,可以賣。記得那時候有位附近村子里的老爺爺經(jīng)常會推著木頭車來家屬區(qū),用很濃重的益都話喊著:“拿鋪襯頭發(fā)—換針使啊—”,車上放些小孩子喜歡吃或者玩的東西。我那時候最喜歡吃大米花,大米花用一個下面尖尖的花紙筒裝著。我們這時候就可以把平時攢下的牙膏皮、舊廢品等拿出來換自己喜歡的東西。</p><p class="ql-block"> 在部隊的時候,我們家雞鴨鵝兔子都養(yǎng)過,那時候半夜經(jīng)常會有黃鼠狼偷雞吃,所以到了晚上要把雞窩門口堵上磚頭。因為要喂養(yǎng)這些家禽,我也成了剁菜葉拌食的小能手。記得有一年端午節(jié),我拿著煮好的鵝蛋去學(xué)校,和同學(xué)碰雞蛋,結(jié)果都被我的鵝蛋給擊敗了。</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我和哥哥</b></p> <p class="ql-block"> 37392部隊小學(xué)只設(shè)有一至四年級四個級部,五年級我們?nèi)チ讼略盒W(xué)。我不怕路遠(yuǎn),但是通往下院小學(xué)的小路旁,有幾座墳塋,每每路過,我都心驚膽顫,害怕的不得了。去下院小學(xué)的路上,確實能看見不少窯洞,幫11連戰(zhàn)友叔叔制作美篇才知道,是11連的叔叔們挖的沒有住過的廢棄窯洞。</p><p class="ql-block"> 2018年4月青州聚會,我見到了下院小學(xué)分別三十多年的老師——張成吉老師。張老師明顯的胖了很多,但身體精神都很好。當(dāng)時下院小學(xué)共三位老師,一位男老師教一三年級,一位女老師教二四年級,張老師教五年級,語文數(shù)學(xué)都是他教我們。他對我們很嚴(yán)厲,記得誰如果作業(yè)沒完成或者不遵守紀(jì)律,他就會用他的大手掌拍我們的后腦勺。。。</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color: rgb(22, 126, 251);">后排右三是我的父親</b></p> <p class="ql-block"> 時間真不經(jīng)過,轉(zhuǎn)眼離開大馬山37年了,那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讓人留戀,讓人難以忘懷。曾經(jīng)共同奮斗在大馬山的老師、同學(xué)、叔叔阿姨、小伙伴們也早已各奔東西。</p><p class="ql-block"> 每每回首,在大馬山度過的歲月,都讓我難忘,讓我驕傲,讓我自豪!因為我是軍人的后代,我的血管里流淌著軍人的血液!因為我是三團(tuán)人,我永遠(yuǎn)都是大馬山的孩子!</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