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前 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眾所周知,雖然一個又一個王朝的更替,但我國的文明始終是沒有中斷過的。然而有過輝煌,也有過衰落,這都是正常的,我國始終在歷史上創(chuàng)造著奇跡。</p><p class="ql-block">西漢時期,漢武大帝征服匈奴,中國人自此以漢人自稱,夢回唐朝,唐代的輝煌景象依舊歷歷在目,到了近代,雖然我國遭受到了外國的侵略,但是中國人始終團結一心,努力抗擊敵人,終于獲得了勝利。</p><p class="ql-block">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中國一直在以驚人的速度發(fā)展著。但是,《運命論》:</p><p class="ql-block">"木秀于林,風必摧之"</p><p class="ql-block">,中國的崛起引來許多國家的敵意。</p><p class="ql-block">曾經(jīng)英國的教授曾經(jīng)指出,中國其實并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國家,國家文明是偽裝出來的,英國教授為什么要這樣說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英國專家:</p><p class="ql-block"> 中國并不是一個單純的國家,而是偽裝成國家的文明!</p> <p class="ql-block">一、中國的復興夢</p><p class="ql-block"> 相信大家對美國曾經(jīng)的國務卿——基辛格,是比較熟悉的了。中國的發(fā)展路程,他可以說是一個見證人?;粮裨?jīng)對我國的近代歷史的發(fā)展發(fā)表過他的看法,</p><p class="ql-block"> 他表示中國近代的兩百年的歷史,只是在歷史長河中泛起了漣漪,出了一點意外而已,這只是暫時的,中國終究會回到正軌上去,恢復到曾經(jīng)的位置上。</p><p class="ql-block"> 基辛格還表示,西方國家的建立是有一個特殊的起點的,但是中國卻是沒有這一說法。中國的歷史上的文明從來沒有中斷過,每一次跌倒,每一次都能快速地崛起。</p><p class="ql-block"> 基辛格認為,中國歷史這么多的改朝換代,這么多次的崛起,并不是重新建立起一個新的秩序,而是讓文明復興而已。</p> <p class="ql-block">二、英國教授的不同觀點</p><p class="ql-block"> 這位英國教授叫馬丁·雅克,他在課堂上表示,中國的崛起其實并不令人可怕,可怕的是它歷經(jīng)了那么長久的歷史以后,依然是如此的強大。</p><p class="ql-block"> 他這堂課內(nèi)容位為很多人所稱贊,引起了很多國家的注意以及相關學者的注意。這位英國教授在課堂上大致的內(nèi)容可以歸結為有三個觀點。</p><p class="ql-block"> 第一個觀點是,中國人對國家的認同感是非常強的。中國的文明有著五千年的歷史,中國人的認同感來自于深層中的文明、文化,這種東西是代代相傳,甚至有著強大的同化能力的。而西方國家則是民族國家,認同感來自于民族。</p> <p class="ql-block"> 明是埋藏在骨子里面的東西,會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文明的深層力量是無法估計的。中國在外國人的眼里一直受到有色眼光的排斥,對中國有很多的誤解。而這其中的原因就是因為其他國家人對我國的文化其實并不了解,也并未曾真正想要接觸中國文明。</p><p class="ql-block"> 第二個觀點則是家族觀。中西方在教育方面一直存在著比較大的差異,其實這其中的原因是與信仰有關,我國對于有很多人來說,他們信奉佛教,但是,中國人是哪個佛靈驗就拜誰,誰不靈驗就不拜,甚至還可能罵他,而西方不同,他們信仰基督教,其中它里面伴有負罪感。</p><p class="ql-block"> 第三個觀點是,中國從未進行擴張。中國五千的歷史,這片黃土上已經(jīng)孕育了許多的輝煌成就,但是從來沒有進行過侵略擴張,一直守護著自身的國土,崇尚和平。</p><p class="ql-block"> 但是西方國家卻不同,當自身的實力達到一定的地步時,就會對其他國家進行擴張侵略。</p> <p class="ql-block">三、經(jīng)久不衰的文明</p><p class="ql-block"> 除了中國近代這段歷史,中國其實一直在世界上都處在比較巔峰的狀態(tài)。在西方,也出現(xiàn)過許多強大的國家,比如羅馬帝國,英國的日不落帝國等等,這些國家對于世界歷史的進程都有很重要的影響。</p><p class="ql-block"> 但是這些帝國強大遭受不起的打擊,在衰落之后,崛起就顯得非常困難了,英國曾經(jīng)擁有世界四分之一的土地,而如今卻是在脫歐的道路上一去不復返。</p> <p class="ql-block"> 結 語</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中國也不是一時建好的,而是歷經(jīng)很長時間慢慢發(fā)展起來的。</p><p class="ql-block"> 《和柳亞子先生》中:"風物長宜放眼量"相信未來的中國會越來越好,走出自己特色的道路,用自身的力量,影響著世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