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丁香花開了</b></p><p class="ql-block"> 文/青山青</p><p class="ql-block"> 二0二二年的春天來了,赤峰的大街小巷和小區(qū)里的丁香全都開花了。遠遠的,就聞到了空氣中飄來的丁香花的香味。沁人心脾,非??扇恕M粎矃沧系陌椎姆奂t的丁香滿樹盛開的花兒,心曠神怡,神情氣爽,頓有一種長呼一口春氣,長伸一雙臂手,緊緊擁抱大自然的沖動!</p><p class="ql-block"> 這些年,丁香樹作為城市景觀植物在街巷的各個角落安家落戶,春天里,給人帶來愜意的丁香花隨處可見。丁香打扮了我們的生活,愉悅了我們的身心。</p><p class="ql-block"> 丁香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是紫丁香的簡稱(木犀科丁香屬,又稱丁香、洋丁香,分布于從歐洲東南部到東亞的溫帶地區(qū)),丁香因花筒細長如釘且香故名,是著名的庭園花木?;ㄐ虼T大、開花繁茂,花色淡雅、芳香,習性強健,栽培簡易,因而在園林中廣泛栽培應用。丁香在我國栽培歷史已有上千年,華北地區(qū)普遍,是中國的名貴花卉。</p><p class="ql-block"> 我對苦丁香再熟悉不過了,從記事起就與苦丁香打交道。我老家金廠溝梁的村前村后山上都處都長滿了野生的苦丁香。由于這山里的人們常年把苦丁香當柴燒,所以山上的苦丁香都長的不太高。一有高的就被拔掉或割掉,弄到家里曬干了做燒柴。我小的時候金廠溝梁的群山峻嶺還沒有現(xiàn)在的綠油油的松樹。也沒有大片大片的玉米地。那時候生產(chǎn)隊大隊公社都存在。土地照樣年年種,就是不打糧農(nóng)民不夠吃。記著那時候有個順口溜,很能說明問題,"種一坡,拉一車,砸巴砸巴打一鍋"。同樣的天,同樣的地,就是不高產(chǎn)。那時候我家鄉(xiāng)的自然村勿拉山農(nóng)民岀一天工記10分,到年終才核三角三分錢。喬杖子多點,八毛多,孔杖子最高,兩元錢。那時一天10分工分核兩元錢已是天文數(shù)字了。讓百分之九十九的生產(chǎn)隊都望塵莫及。土地不打糧,產(chǎn)的櫛桿也少的可憐。谷子草和玉米秧全都得集中起來由生產(chǎn)隊長組織社員進行鍘草儲存到生產(chǎn)隊的飼養(yǎng)處草屋子里,予備著給成圈的牛羊騾馬冬天吃。所以,全村耕地上秋后收拾的溜光,農(nóng)民也就是撿點農(nóng)作物的根須茬子當柴燒,根本不夠,家家戶戶上山割野生的苦丁香、螞蚱蹆、鐵桿蒿、小白蒿、山榆、和其它硬桿的野草,運回家晾干當柴燒,就成為山區(qū)人們?nèi)粘I畹囊患笫隆?lt;/p><p class="ql-block"> 記著當年金廠溝梁街里直至白杖子,因為沒柴燒,不得不去二十多里外的長皋溝大山上去砍柴割柴。肩挑驢馱,辛苦勁沒法說。那時,我上梁上去,時常看見我的小學初中同學用扁擔挑著成梱的苦丁香柴禾,汗流浹背地走在金廠溝梁的六里長街上。印象最深的是白杖子大隊的閆景志耿文成,金廠溝梁大隊街里隊的張亞林,后窖隊的劉xx。估計家里的苦丁香柴禾都垛成了小山。他們也去馬架子東邊的范家溝和石坎子。甚至翻山越嶺地到遼寧北票龍?zhí)兜亟缛フ窈?,為了這么一把燒的,把人的生存逼到了最艱苦的邊緣。</p><p class="ql-block"> 我生活的金廠溝梁大隊勿拉山隊和喬杖子隊的人們,上山割柴主要是翻過勿拉山營子的大南山,再走七個山洼,到達金廠溝梁與遼寧北票龍?zhí)兜姆纸缣巭~老梁口。在龍?zhí)多l(xiāng)小杖子來毛溝北面的山坡上山嶺上割滿山遍野的苦丁香。割柴的人們像蝗蟲一樣,掃凈了這一坡就又開始向東向南擴散。沿著山脊,走著羊腸小道,尋著苦丁香的芬芳,收獲苦丁香的身體,有力大者連根拔起,敲掉根上的泥土捆成捆,臉上揚溢出滿滿的成就感。最令我終生難忘的一件事,我母親妹妹和我,用一上午時間割了七個捆成捆的苦丁香柴禾,搬到毛驢架子上用繩子緊好挷結(jié)實后,我在后面趕著馱著柴禾的毛驢在群山半腰的山路上往家里走。前后都是馱著柴禾的驢垛子。毛驢的嚎叫聲此伏彼起。我趕的毛驢就瘋狂起來,在狹窄的山路上馱著七個成捆的柴禾似小車一樣飛快地向前飄去,我在后面追不上,控制不了。轉(zhuǎn)眼間,驢垛子就刮著了路兩邊的石土坎,連柴帶驢順著陡峭的山坡就滾向了溝底。好不容易辛辛苦苦割的苦丁香柴禾,七零八落地丟的哪都是,毛驢馱著個摔碎了的垛架子臥在了大溝底的溝窩里動彈不得,也不嚎叫了。我披荊斬棘地走到毛驢跟前,費了好大勁才把毛驢拉起來。毛驢的腿摔壞了,身上也有好幾處擦傷。不過,能走。柴禾也沒辦法弄回來,就牽著驢一步一步返回家中。毛驢在家休養(yǎng)了半個多月才漸漸地恢復勞動能力?,F(xiàn)在回想起那年那時毛驢滾下山的情景還心有余悸!</p><p class="ql-block"> 那時的金廠梁集市上就有一角為柴市,擔著干的一點水份都沒有的苦丁香柴在市場上售賣的大有人在。那時的集市就在現(xiàn)在的二門市小廣場,人們習慣地稱其為"大荒"。</p><p class="ql-block"> 上山整柴禾,割取以苦丁香為主的燒柴是金廠溝梁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久而久之,有了不少茶余飯后的柴文化。其中尤其有一則捆柴緊繩子捆著手的嗑,流傳甚廣。說,一父一子上雞冠山割柴,小捆的柴禾割夠數(shù)后,就用拘繩把三四個小捆柴禾捆成兩大捆,然后用扁擔一頭扎一大捆,人挑扁擔把柴禾運回家。在用拘繩捆大捆柴禾時,為了把柴捆緊,需要緊繩子。爺倆在大捆柴禾的中腰兩邊使勁拽繩子,往緊了剎柴禾。由于父子倆都是嗑巴,為父的在一邊大喊:"剎、剎、剎……”,當兒的以為是讓把繩子拽的更緊,就不停地發(fā)力。當?shù)木图绷?。臉漲的通紅,終于從嘴里嘣出了一句連貫話:"啊剎,啊剎他媽X手了?。?!”</p><p class="ql-block"> 2022.5.24</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