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本作品資料提供者,欄目監(jiān)制指導—姚景良老師。</p> <p class="ql-block">各位朋友們:大家好!</p><p class="ql-block"> 現(xiàn)在給大家介紹廈門市閩南方言及地方民俗知名學者姚景良老先生提供的《閩南俗語及故事篇》(三)</p> <p class="ql-block"> 《少年應自珍》</p><p class="ql-block"> 人生,從出世到少年、至成年,都是爸母、甚至公媽十分珍貴、百般惜愛、一心一意、千辛萬苦撫養(yǎng)長大的,是人生食、啉、穿、用、玩樂什么攏享受的愉快時期,是健康成長的重要時期,佫較(更加)是勤奮學習、積累知識、拍好基礎的關鍵時期。 </p><p class="ql-block"> 人生之初,如同“起厝"一樣,必須拍好“地基",只有基礎牢固,則噲(才會)樓層筑起,穩(wěn)步上升,建業(yè)有成,人生有路用。</p><p class="ql-block"> 因此,不但要珍惜年少青春的時期,自重自惜自愛、刻苦學習、努力拼搏、增長知識和才能,佫較應該噲曉得爸母恩、親人情。</p><p class="ql-block"> 當你成家立業(yè)后則噲更深刻感受和體會。閩南有一句俗語:“手抱紅孩兒,則知爸母時"(意思是自己生育孩子后,才知道做父母的艱辛勞苦)。</p> <p class="ql-block"> —請觀看藝術片《草原夜色美》。</p> <p class="ql-block"> 現(xiàn)在,我來講與“少年”相關的俗語:</p><p class="ql-block"> 少年黃金期,珍惜學問時。</p><p class="ql-block"> 少年噲曉想,著學好榜樣。</p><p class="ql-block"> 少年好身命,用力去拍拼。</p><p class="ql-block"> 少年拼出名,到老好名聲。</p><p class="ql-block"> 一年一年大,爸母受拖磨。</p><p class="ql-block"> 一緣二賢三水四少年。</p><p class="ql-block"> 年少伓愛佚佗(游玩),年老倒愛風騷。</p><p class="ql-block"> 年少若無一擺(次)怣(傻),哪有路邊有應公。</p><p class="ql-block"> 年少伓愛學,食老學勿會(不)來。</p><p class="ql-block"> 年少勿會(不)曉苦,到老苦無路。</p><p class="ql-block"> 年少盡享樂,食老變孤獨。</p><p class="ql-block"> 年少荒荒廢事,年老害著家己(自己)。</p><p class="ql-block"> 少年花費太隨意,勿會曉趁錢無容易。</p><p class="ql-block"> 少年無準扎,老了攑(舉;提)洞葛。</p><p class="ql-block"> 少年呣嗵(不可以)笑老人,家己到老就知空。</p><p class="ql-block"> 少壯呣努力,老來徒悲傷。</p><p class="ql-block"> 呣聽老人言,食虧佇(在)眼前。</p><p class="ql-block"> 青年歡喜娶某做老爸,中年做牛做馬做柴榤(枷),老年親像狗看門兼顧家。</p> <p class="ql-block"> —請觀看藝術片《千年古鎮(zhèn),洞天福地》。</p> <p class="ql-block"> 《掠蝶少年與剉柴和尚相輸》</p><p class="ql-block"> (捕捉蝴蝶少年跟砍柴火和尚打賭)</p><p class="ql-block"> 相傳,有一位和尚上山剉柴歸來到山下路邊,見著一個少年家掠著一只螞蝶在手中,停步放擔,裝作沒看見而故意動問:“掠著無?” 少年家答:“掠著一只佇手內”。並略有所思地發(fā)問:“咱來相輸好呣好”?“相輸甚乜”?“相輸我手中螞蝶是活的還有死兮"。 “輸贏甚乜"?</p><p class="ql-block">“我輸互你拍三下尻川,你輸即擔柴歸我兮"?!昂?、好,一言為定"。</p><p class="ql-block"> “請你猜來,手中螞蝶是死是活"?和尚稍加沉思而說:“死了”。少年家高興地跳躍著放開手,螞蝶立刻飛出,說:“你輸了,即擔柴歸我兮"?!笆?,是,你擔去吧"!</p><p class="ql-block"> 少年家擔行一小段路停下,自言而嘆氣說:“無法擔倒去,還給你吧”!和尚笑道:“我?guī)湍銚谷ァ?。少年家很不理解,柴輸互我,還要幫我擔倒去”。</p><p class="ql-block"> 和尚挑著,少年引路,走不多久,少年指手說:“前面就是我的家”。和尚放下?lián)诱f了聲:“阿彌陀佛,你擔去吧”。轉身離去。</p><p class="ql-block"> 少年家挑到自家大門口放下,快步跑入家大聲喝:“阿爸、阿爸,我今日趁著一擔柴”。父親莫明其妙問:“去倒落趁來?"小兒把剛才的情況說了一遍。父親指著他的鼻子怒道:“你呀,你真糊涂,將即擔柴擔倒去還師傅”。</p><p class="ql-block"> 小兒覺得委屈、又不甘愿。但只好將柴擔著走,一會兒就挑不動了。父親只好接著挑,不久來到寺廟前,讓小兒進廟找?guī)煾?,找到一同出來,父親先行鞠躬禮再說:“師傅,我失教示,小兒做呣著代志,請寬諒”。和尚合掌道:“阿彌陀佛”。父親回頭來對兒子說:“你得罪師傅了,還不趕緊給師傅陪不是”。在父親的指令下,兒子才勉強地說:“師傅,我錯了,對不起”??墒撬匀徊幻靼?,也不服氣,明明贏了還要向輸?shù)牡狼?、陪不是。和尚客氣地說:“何罪之有,免禮免禮,阿彌陀佛”。</p><p class="ql-block"> 在回家的路上,兒子實在憋不住了,問道:“我有甚乜伓著,你為甚乜要即樣做”?父親比較認真、嚴格地說:“那和尚一定要說是死的,你才會將螞蝶放飛,讓你得到一擔不該得的柴;和尚若是說螞蝶是活的,你為了贏得一擔柴,必然將螞蝶捏死。你認為這樣做是聰明還是糊涂,是贏了還是輸”!兒子點點頭,父親又接著說:“和尚故意輸,但贏得了放生。懂嗎?做人應該是說真話、做實事”。</p><p class="ql-block"> 故事告訴我們:人生時常會碰到“輸、贏、賠、賺"之事,自以為是贏的時候,其實是輸了。人生在世有能力時,就做好事、善事、大事;缺乏能力時,就做些益事、小事。人生肯定也會做錯事,但不能故意做傻事、笨事,更不可做壞事。</p> <p class="ql-block"> —請觀看藝術片《草原晨曲》。</p> <p class="ql-block"> 《人生無怨的啟示》</p><p class="ql-block"> 有一個老和尚養(yǎng)了一盆好蘭花,他對這盆淡雅清香的蘭花十分惜愛,經常按時沃(澆)水,除雜物,防蟲害。蘭花在老和尚的精心養(yǎng)護下,長得非常美妙、淸秀,十分迷人。</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老和尚要外出會友,便將這盆蘭花拜托小和尚關顧。小和尚也很負責,用心呵護,蘭花正常的成長。</p><p class="ql-block"> 有一天,小和尚給蘭花沃水后放在窗臺上,出門去了。不料,天降暴雨、刮起狂風,把蘭花一打翻落地砸壞了。小和尚回屋見到此景此情,十分痛心,害怕老和尚見到責怪他。</p><p class="ql-block"> 過了幾天,老和尚回來了,看到那盆蘭花殘枝敗葉,淡淡笑道:“我養(yǎng)蘭花不是為了生氣的”。雖說是簡單一句話,卻道出了一種豁達開朗的人生心態(tài)。小和尚聽著這話,放下?lián)?,非常受益?lt;/p><p class="ql-block"> 這故事告訴我們:做任何工作、辦任何事情,不是為了生氣的,人之間的交往也不是為了生氣的。即使是用心付出了的東西,一旦無法挽回,也不必再想什么、悔什么、氣什么。擁有的時候好好珍惜,失去的時候淡然處之,無愧于自心、無損于自我也就好了。</p> <p class="ql-block"> —請觀看專題片《唱紅歌,當好少年》。</p> <p class="ql-block">編輯演播創(chuàng)作制作 洪 純 吉 2022年5月25日</p>